① 大學生誤入貸款陷阱
收取你前期費用,你給錢之後就聯系不到人了
這是常見的也是最容易去識破的
還有就是以給你貸款的名義做手腳再你個人名下做很多小額貸款
你也不知情
還有就是中介嘴裡的話就別全信
一大半都是騙人的
給你說的多好聽的
直到最後才知道被騙了
騙人的伎倆太多了
② 常見的大學生貸款騙局有哪些
1.替他人作擔保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樣一則新聞,是講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被公司老總忽悠,替公司擔保背下9千萬巨債的事情。
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若找到一份工作都是充滿熱情的,再加上長期生活在校園中非常單純,對貸款的事情更是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被不良老闆忽悠的。
2.陷入高利貸陷阱
今年有一則新聞也引起了社會的關註:河南的一名大學生因負債幾十萬跳樓自殺,而這幾十萬元欠款的來源,竟然是許多互聯網校園貸款平台。
現在很多互聯網貸款平台將目標鎖定到在校大學生身上,他們拋出的誘惑條件就是「低門檻」,但懵懂無知的大學生們只看到了表面的優勢,卻忽略了背後的高額費用。
3.身份證信息泄露「被貸款」
兼職是不少大學生的另一收入來源,而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看到商機,聲稱可以提供兼職,從而騙取大學生的身份證信息,讓大學生們身背負債。
從這些事件中,大學生們也不得不反思,同時也要注意這幾點:
1.保護好個人身份證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盜用;
2.若有貸款需求,在貸前應對貸款的基本常識作了解;
3.不要輕易答應擔保這事,畢竟背後的責任可能是你承擔不了的。
③ 大學生網路貸款有哪些詐騙陷阱 如何避免詐騙陷阱
一、以好處費為誘餌讓大學生辦貸款。
某高校學生高某報警稱,社會人員夏某等人在學校廣場,讓其在「分期樂」「名校貸」等大學生網路貸款平台,幫助夏某累計貸款3萬余元,事後給了高某2000元好處費,並承諾貸款均由夏某等人來還。但對方一直未還款,目前上述貸款平台多次以電話或者簡訊方式催其還款,夏某等人已經聯系不上。
二、冒用大學生身份貸款。
某高校學生吳某通過一個王姓男子辦理了大學生貸款,事後發現,該男子未經本人同意,繼續以其名義在網站多次辦理貸款累計達3.5萬元。被發現後,該男子聲稱不讓吳同學償還,自己會按期還貸,隨後銷聲匿跡。
三、網上設虛假貸款公司。
楊同學在網路上搜索「大學生創業貸款」,檢索到一家無需抵押的公司。楊同學加了對方QQ後,對方傳真過來一張貸款合同書,要求楊同學繳納3000元保險金。楊同學通過支付寶轉賬後,對方又以信譽不足要求再轉8000元。隨後對方又要求再轉9000元,楊同學產生懷疑,電話咨詢上海銀行本部,發現該公司為冒牌貸款公司。
四、以「黑戶」為幌子吸引大學生貸款。
聶同學在網上結識的朋友告訴他,在他那裡進行大學生分期貸款可以操作為「黑戶」,成為銀行內部呆賬,從而不用還款。於是,聶同學和朋友一起找人操作大學生分期貸款,主要方式就是貸款購買手機再賣掉套現,並成功分紅2000元,但事後,貸款平台開始催其還款。此時,聶同學發現作為「黑戶」不用還錢是虛假信息,但其朋友已經不知去向。
④ 校園貸陷阱多,大學生該如何避免自己掉入坑
網貸、校園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
大學生要充分認識網路不良借貸存在的隱患和風險,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要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盡量不要在網路借款平台和分期購物平台貸款和購物,因為利息和違約金都很高,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要積極學習金融和網路安全知識,遠離不良網貸行為。
校園貸危害巨大,大學生們要養成合理消費習慣,切勿盲目攀比。要持有一顆平常心,切勿盲目借款,為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生活壓力。
⑤ 落入網貸騙局的為何大多都是大學生
每當我們進入大學之後,就會聽到輔導員或者家長對我們進行教導,讓我們一定不要觸碰網貸這一系列的小型貸款行為。雖然我們一開始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絕不會有這種愚蠢的行為,但是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有了了解,或者是遇到一定的情況下,仍瞞著父母和身邊的人進行一定的網貸,從而導致所貸款的金額越來越大,最終使自己欲哭無淚。而大學生容易陷入這些騙局,往往是因為他們消費觀念還沒有得到完善,並且是相關思想還不夠成熟,也有一定的攀比行為影響。
消費觀念不成熟大學生與高中和初中不同,我們需要遠離父母,為了我們能在大學和外地更好的生活,父母往往會給予我們一定的生活費,有的父母是然後是隔月進行發放,有的父母則是按照季度。無論怎麼樣,這都需要我們按照父母所給予的金額和自己平時所進行的主要進行的活動進行合理的分配。但是很多大學在第1次接觸自己掌管金錢的情況下,仍舊不能夠很好地支配,導致自己在拿到金錢後進行隨意的揮霍,而在月底的時候卻揭不開鍋。這個時候他們害怕父母的批評,於是就選擇去進行一定的網貸,並且告訴自己,只要我下個月有了錢就及時的還上去,也不會再借了。但是他們仍不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每個月這樣的金額的積累,最終能越滾越大,也瞞不住身邊的人。
⑥ 大學生該如何避免陷入網貸陷阱,無法自拔
最近幾年,因校園貸導致的慘案頻頻發生,她們正值美好的青春年華,卻掉進無底的黑洞,一步步陷入深淵,校園貸不僅利息高,還容易出現惡意逼債討債的行為,比如電話轟炸、公開隱私照片、"肉償"等。所以有很多大學生扛不住這種精神折磨,最後出現跳樓自殺的悲劇
上好"安全閥",控制消費慾望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如果任由自己虛榮、攀比、盲從的心態膨脹,毫無節制的放縱消費觀念,那麼就會身背沉重的還款負擔。作為大學生,要建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拒絕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一定要結合自身需要,選擇最恰當的消費方式。不要被"免費""優惠""0利息"等字樣沖昏頭腦。對於合同款項要仔細研讀,對於對方承諾更需要白紙黑字保留證據,學會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權益。
現在,很多誘導學生辦理校園貸的平台都帶有黑社會性質,"暴力催收"、"散播個人隱私"、"騷擾威脅"等,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向國家有關單位尋求幫助,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和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⑦ 為什麼有一些大學生,會被一些貸款的陷阱所欺騙呢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國民的負債率是越來越高,當然不止中年人,大學生的負債問題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甚至還有不少新聞報道一些學生因為這些債務放棄了自己,很讓人惋惜。
為什麼有一些大學生,會被一些貸款的陷阱所欺騙呢?這,就得從多角度進行分析。
當然,這一規定也是遭到了一些大學生的反對……認為,大學生也已經成年,有著基本的認知能力,這些東西也不能一窩打死,同時還表示,大學生也有需要應急的時刻。
還是牢記這16個字吧: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