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票據貼現屬於銀行貸款嗎
銀行的票據貼現業務是銀行以購買未到期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的方式向企業發放的貸款。
票據貼現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收款人的一項銀行授信業務。票據一經貼現便歸貼現銀行所有,貼現銀行到期可憑票直接向承兌人收取票款。
票據貼現作為一種高效實用的融資手段,具有以下特點:
1. 貼現業務能為客戶快速變現手中未到期的商業票據,手續方便、融資成本低。
2. 客戶可預先得到銀行墊付的融資款項,加速公司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
票據貼現與一般貸款相比有如下特點:
(一)信用關系涉及的當事人不同。一般貸款涉及銀行、借款人、保證人之間的關系。票據貼現則涉及到貼現銀行、貼現申請人、承兌人、背書人、出票人的關系。
(二)風險較低。票據通常是以實際的商品交易為基礎,商品交易所產生的銷售收入是債務人還款的可靠來源;票據到期承兌人或出票人必須無條件付款,如不獲付款,貼現行可以對票據的所有背書人進行追索。
(三)期限短。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四)先扣收利息再放款。一般貸款是先發放貸款本金,貸款到期利隨本清或按定期計收利息。票據貼現是在貼現業務發生時預先扣收利息,貼現申請人得到的貸款是票面金額扣除利息後的凈額,所以其實際利率要比名義利率(即計算貼現息用的貼現率)略高。
(五)票據貼現後,貼現行可將票據進行轉貼現或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貼現,從而實現資金的迅速回籠。
B. 貸款、承兌匯票、票據貼現都是公司負債嗎
貸款是企業負債、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是企業的或有負債,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不算企業負債了
C. 票據貼現屬不屬於擔保貸款
票據貼現不屬於擔保貸款.
《貸款通則》第九條將「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並列,票據貼現,系指貸款人以購買借款人未到期商業票據的方式發放的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將票據貼現作為貸款的一個種類,各金融機構業務狀況表中,票據貼現作為貸款的一個子科目,其餘額並入各項貸款余額。
D. 貼現貸款與普通貸款有哪些區別
1、對象不同
一般來說,貼現的對象指的是票據,而銀行貸款的對象指的卻是借款人。
2、資金流動性不同
由於票據的流通性,票據持有者可到銀行或貼現公司進行貼現,換得資金。一般來說,貼現銀行只有在票據到期時才能向付款人要求付款,但銀行如果急需資金,它可以向中央銀行再貼現。但貸款是有期限的,在到期前是不能回收的。
3、利息收取時間不同
去辦理票據貼現的時候,需要支付的利息是在票據面額中扣除,客戶拿到手的是扣除完利息之後的金額,而銀行貸款是在貸款期滿的時候連同本金一起收回,或者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按照不同的約期進行利息的收取。
4、利息率不同
一般來說,票據貼現的利率相比貸款的利率要低一些,因為持票人貼現票據的目的是資金周轉,如果貼現率太高,則持票人取得融通資金的負擔過重,成本過高,貼現業務就不可能發生。
5、資金使用范圍不同
持票人將票據貼現以後,可以在合法的范圍內隨意的支配現金不受限制,而銀行貸款人在使用貸款的時候,要在貸款銀行的審查、監督和控制下使用。
6、債務債權的關系人不同
貼現的債務人不是申請貼現的人而是出票人即付款人,遭到拒付時才能向貼現人或背書人追索票款。而貸款的債務人就是申請貸款的人,銀行直接與借款人發生債務關系。有時銀行也會要求借款人尋找保證人以保證償還款項,但與貼現業務的關系人相比還是簡單的多。
7、資金的規模和期限不同
票據貼現的金額一般不太大,每筆貼現業務的資金規模有限,可以允許部分貼現。票據的期限較短,紙票最長期限的也就6個月。然而貸款的形式多種多樣,期限長短不一,規模一般較大,貸款到期的時候,經銀行同意,借款人還可繼續貸款。
E. 貼現算涉農貸款嗎
不算,貼現是指遠期匯票經承兌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後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F.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取得的資金是屬於銀行信貸資金,還是屬於企業的帳款
銀行承兌匯票是付款企業簽發,開戶銀行承諾兌付的款項,因此持票人貼現後等於銀行扣你利息後變成了第二收款人,你收到的款是你的應收款。不是貸款。
G. 票據貼現為什麼出現在企業貸款裡面
票據貼現,是指資金的需求者,將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業票據、銀行承兌票據或短期債券向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變成現款,銀行或貼現公司(融資公司)收進這些未到期的票據或短期債券,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以後的利息後付給現款,到票據到期時再向出票人收款。因此,對持票人來說,貼現是將末到期的票據賣給銀行獲得流動性的行為,這樣可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資本,而對銀行或貼現公司來說,貼現是與商業信用結合的放款業務。-------------所以列入企業貸款裡面。
貼現市場的交易種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票據持有人向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貼現換取現金的交易,這種交易占貼現市場業務的大部分;另一種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已貼現過的票據再次進行貼現,為銀行和貼現公司融通資金。再貼現是中央銀行控制金融與信用規程的一個重要手段。票據貼現的種類還可以根據票據的不同分為銀行票據貼現、商業票據貼現、債券及國庫券貼現三種。
實收貼現款=票據到期值-貼現利息
不帶息票據到期值=票據面額
帶息票據到期值=票據面額+到期利息
貼現利息=票據到期值×貼現率×貼現期
H. 貼現貸款是什麼意思怎樣變怎樣
貼現貸款是銀行以持票人持有未到期票據為對象所發放的貸款。所以,票據是一種交易行為,貼現對執票人來說,是出讓票據,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資金;對於銀行來說,是買進票據所載權利,票據到期,銀行可以取得票據所載的金額。貼現市場的交易種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票據持有人向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貼現換取現金的交易,這種交易占貼現市場業務的大部分;另一種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已貼現過的票據再次進行貼現,為銀行和貼現公司融通資金。再貼現是中央銀行控制金融與信用規程的一個重要手段。以下以第一種為例說明貼現貸款的特點和程序。
貼現貸款-特點
1、流動性高。
票據貼現以後,票據所載權利完全屬於銀行,貼現銀行如有急需,可向其他銀行轉貼現,或向中央銀行再貼現,能隨時收回資金,具有很高的流動性。
2、安全性大。
由於貼現人及票據上的各個當事人均為債務人,所以貼現銀行的資金運用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3、自償性強。
票據貼現在票據產生時,兌現日期已在票據上載明,債務人不能要求轉期。同時,商業匯票又都以合法商品交易為基礎,具有很強的自償性,到期收回票款較之一般貸款更有保證。
4、用途確定。
在用途上,貼現是針對每一筆票據具體操作的,貼現是否得當合理,反映明確清楚。所以,貼現也最容易反映銀行的工作質量。
5、信用關系簡單。
票據貼現業務是一項特殊放款方式,與其他放款相比還有下列不同之處:一是收息的方式不同。二是期限的確定不同。三是所涉及的關系人不同。
[編輯本段]貼現貸款-程序
1、企業申請。收款人申請貼現時應提供承兌匯票,填寫《貼現憑證》代申請書,提交據以簽發的交易合同、發貨票和運單。
2、信貸員審查。
1)審查票據的真實性,通過對合同、發貨運單的審查,核實發生商品交易的真實性、合法性及匯票的真偽。
2)審查貼現憑證項目填寫是否准確,申請貼現金額與承兌匯票票面金額是否相符。
3)審查貼現款項的用途是否符合貸款條件,這是最重要的一條。
4)審查未經銀行承兌的商業承兌匯票的付款人的資信,必要時通過付款人開戶銀行進行調查,以便保證貼現款項到期償還。審查後寫出書面報告,並在《承兌匯票貼現審批書》上簽署意見,連同有關資料交信貸科(股)長審核。
3、科(股)長審核。對信貸員審查的內容和意見進行認真審核,根據有關政策及貸款規模、資金確定是否貼現。在審批書簽署意見後送行長審批。
4、行長(主任)審批。如果批准,由信貸部門在貼現憑證上填寫適當的利率,企業在匯票背面加蓋預留印鑒,交會計部門辦理手續。貼現期一律從貼現之日至匯票到期日止。如果不批准貼現,由信貸部門向企業說明原因,將匯票及有關資料退還。
5、監督使用與到期收回。貼現到期日前(往返郵程時間+劃款辦理手續時間+壹天)貼現銀行將承兌匯票劃給承兌銀行或承兌企業開戶行,向承兌人收取票款。若票款不能按期劃回,貼現銀行從貼現申請人帳戶扣收,並對尚未扣回部分收取貸款利息和罰息。
I. 貼現和貼現貸款有區別嗎
1、貸款需要提供保證、抵押或質押,貼現不需要任何擔保,本身就是一種有價票據的質押。
2、貸款的利息是按月或按季支付,貼現是貸款時一次從票面金額扣收。
3、貸款期限種類很多,有短期、中期、長期,因為票據最長6個月,所以貼現貸款也不能超過票據到期日。
4、一般貸款審批流程復雜,與借款人的資產負債和盈利能力有關,貼現手續相對簡單,只要票據核查真實,對借款人要求不高。
兩者的聯系:貼現也屬於一種銀行貸款,是一種特殊的票據質押的短期貸款
J. 什麼叫做貼現貸款和非貼現貸款
商業銀行根據客戶提供的未到期票據,向客戶提供票據到期金額的一定比例的貸款,並收取一定的貼現利息。
票據貼現,是指資金的需求者,將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業票據、銀行承兌票據或短期債券向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變成現款,銀行或貼現公司(融資公司)收進這些未到期的票據或短期債券,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以後的利息後付給現款,到票據到期時再向出票人收款。因此,對持票人來說,貼現是將末到期的票據賣給銀行獲得流動性的行為,這樣可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資本,而對銀行或貼現公司來說,貼現是與商業信用結合的放款業務。
貼現市場的交易種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票據持有人向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貼現換取現金的交易,這種交易占貼現市場業務的大部分;另一種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已貼現過的票據再次進行貼現,為銀行和貼現公司融通資金。再貼現是中央銀行控制金融與信用規程的一個重要手段。票據貼現的種類還可以根據票據的不同分為銀行票據貼現、商業票據貼現、債券及國庫券貼現三種。
票據貼現和發放貸款,都是銀行的資產業務,都是為客戶融通資金,但二者之間卻有許多差別。
(1)資金流動性不同。由於票據的流通性,票據持有者可到銀行或貼現公司進行貼現,換得資金。一般來說,貼現銀行只有在票據到期時才能向付款人要求付款,但銀行如果急需資金,它可以向中央銀行再貼現。但貸款是有期限的,在到期前是不能回收的。
(2)利息收取時間不同。貼現業務中利息的取得是在業務發生時即從票據面額中扣除,是預先扣除利息。而貸款是事後收取利息,它可以在期滿時連同本金一同收回,或根據合同規定,定期收取利息。
(3)利息率不同,票據貼現的利率要比貸款的利率低,因為持票人貼現票據目的是為了得到現在資金的融通,並非沒有這筆資金。如果貼現率太高,則持票人取得融通資金的負擔過重,成本過高,貼現業務就不可能發生。
(4)資金使用范圍不同。持票人在貼現了票據以後,就完全擁有了資金的使用權,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使用這筆資金,而不會受到貼現銀行和公司的任何限制。但借款人在使用貸款時,要受到貸款銀行的審查、監督和控制,因為貸款資金的使用情況直接關繫到銀行能否很好地回收貸款。
(5)債務債權的關系人不同。貼現的債務人不是申請貼現的人而是出票人即付款人,遭到拒付時才能向貼現人或背書人追索票款。而貸款的債務人就是申請貸款的人,銀行直接與借款人發生債務關系。有時銀行也會要求借款人尋找保證人以保證償還款項,但與貼現業務的關系人相比還是簡單的多。
(6)資金的規模和期限不同。票據貼現的金額一般不太大,每筆貼現業務的資金規模有限,可以允許部分貼現。票據的期限較短,一般為2—4個月。然而貸款的形式多種多樣,期限長短不一,規模一般較大,貸款到期的時候,經銀行同意,借款人還可繼續貸款。
票據貼現可以使一部分閑散資金擁有者互相利用,共獲利益。故貼現在貨幣市場活動中處於中心地位。票據貼現市場與其他市場相比較,有許多特殊的優點。對銀行來說,貼現銀行可獲得如下利益:利息收益較多;資金收回較快;資金收回較安全等。對於貼現企業,通過貼現可取得短期融通資金。
銀行在貼現票據時,貼現付款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銀行貼現付款額=票據面額×(1一年貼現率×貼現後到期天數十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