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信託公司發放委託貸款違規

信託公司發放委託貸款違規

發布時間:2022-08-25 19:05:32

① 投資公司做委託貸款是否合理

法律擦邊球,有人查他他就是犯法沒人查就一直這樣做。

② 擔保公司發放委託貸款的限制

法律分析:融資性擔保公司不得從事發放貸款、受託發放貸款、委託投資等業務。

法律依據:《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融資擔保,是指擔保人為被擔保人借款、發行債券等債務融資提供擔保的行為;所稱融資擔保公司,是指依法設立、經營融資擔保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條 融資擔保公司開展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審慎經營,誠實守信,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③ 信託公司發放委託貸款

是的,信託公司發放委託貸款。能夠發放委託貸款的銀行和信託是兩個主要的機構類型。

④ 融資性擔保能否辦理委託貸款

融資性擔保公司委託銀行從事委託貸款的行為有「借合法的外衣,違規發放貸款」的嫌疑,該行為可以認定為無效行為。理由如下:
從委託貸款的業務發展過程的依據來看,中國人民銀行對企業委託銀行辦理委託貸款的態度始終是慎重的,而且是在逐漸叫停商業銀行接受企業的委託辦理委託貸款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在1992年對工商銀行《關於委託貸款有關問題的請示》有一個批復,該批復中對商業銀行從事委託貸款業務的性質和可行性進行說明;而《關於商業銀行開辦委託貸款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銀辦發[2000]100號)明確了商業銀行可以接受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的委託從事委託貸款業務。而此後《中國銀監會發布公告,制定、修改、廢止、不適用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007年)中對於(銀辦發[2000]100號)通知又以「不適用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集中清理。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對於商業銀行辦理委託貸款業務有一個從准許到逐漸叫停的過程。
從司法實踐角度看,企業發放貸款的行為是無效法律行為。最高院1996年的《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中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
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業務范圍來看,發放貸款是禁止性業務。

⑤ 銀行理財產品為什麼通過信託做委託貸款

信託貸款理財產品,是銀行將客戶的資金以理財產品的形式集中起來,通過信託公司向指定對象發放貸款,分為轉讓和貸款兩種性質。 轉讓類產品是銀行和信託公司進行的某個債權轉讓行為;而純貸款類產品由信託公司向企業發放貸款,銀行只起到中介作用,一般會提供第三方擔保來提升產品競爭力。
簡單了說:就是責任轉嫁。

⑥ 企業表外融資有什麼現行法律監管規定

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發後,商業銀行與信託公司開展融資類銀信理財合作業務受到30%余額比例管理限制。為了擴大理財資金投資范圍,拓展理財資金投資渠道,商業銀行創新採取了多種表外融資方式。經過對轄內商業銀行開展表外融資業務調研發現,表外融資業務存在不受信貸監管法規控制、表內貸款規模轉移到表外、銀行承擔實質性風險等問題,亟待出台法規進行規范,引導表外融資業務健康發展。
表外融資業務類型
目前轄內商業銀行開辦表外融資業務從開辦主體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經其總行授權後分行自行籌集資金開辦業務;二是分行將本地項目推薦上報總行,由總行統一安排資金,指導分行開展業務。從表外融資業務類型來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理財委託貸款。是指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作為委託人,借款人所在地的分支機構作為受託人,委託人運用理財資金(資金來源於購買理財產品的企業)通過受託人向借款人(資金使用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二)承接總行購買的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債權資產。是指法人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購買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的資金需求企業的債權資產,同時法人銀行作為委託人,以理財資金委託受託人(該企業所在地的分支機構)向該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三)財產(權利)收益權信託業務。是指融資方(即借款人)將擁有的財產(權利)的收益權委託給受託人(即信託公司)成立專項信託計劃,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該信託計劃。
(四)票據資產投資業務。是指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接受客戶委託,按照約定的投資范圍,通過與該行分支機構簽署委託投資協議,委託其向交易對手(擬賣出票據資產的其他商業銀行)買入票據資產,完成對票據資產的投資業務。
以上四類新型的理財資金融資方式大同小異,其本質為銀行用募集的理財資金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發放貸款或進行投資,以滿足用款企業的資金需求。現以理財委託貸款為例剖析表外融資的問題和風險。
主要問題和風險
(一)理財委託貸款將表內貸款規模騰挪到表外,難以有效控制實際信貸規模。《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紀委書記王華慶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座談會上講話的通知》(銀監發〔2011〕76號,2011年7月5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面向大眾化客戶發行標准化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來發放所謂的『委託貸款』」。該條監管政策從保護個人客戶的角度出發,防止委託貸款的信用風險波及到個人客戶。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轉而通過向企業法人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來發放委託貸款。在當前銀行信貸資金有規模控制的情況下,銀行將不能在表內發放的法人貸款轉向表外發放,致使理財委託貸款規模越做越大,風險也由表內轉移到表外。這部分貸款的規模和風險未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宏觀調控政策。
(二)委託貸款實質按照信貸資產管理,銀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其一,根據某行《關於開展理財委託貸款業務的通知》規定,理財委託貸款審批要「按自營貸款審批流程完成信用風險審批工作」,「進行理財項目調查、信用風險審查審批、前提條件核准及投後管理」;「在理財項目投資完成後,受託人須承擔項目投後管理工作,保障理財產品的投資安全和投資利益」,說明銀行須承擔理財委託貸款的信用風險和理財項目投資風險。其二,《理財委託貸款借款合同》明確:「委託人應自行承擔委託貸款的風險」,而銀行作為委託人,實質是承擔了委託貸款的風險。其三,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雖然聲稱「不保本浮動收益」,但還是承擔理財產品到期不能正常兌付收益的聲譽風險。其四,銀行同時作為委託人和受託人,代理關系不明晰,存在法律風險。
(三)貸款不受信貸監管法規的限制,有違規使用貸款嫌疑。目前表內貸款發放和支付需嚴格執行監管部門「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要求,如受託支付、實貸實付、T+1、測算資金需求量等。但是,理財委託貸款使本應在表內發放的貸款轉至表外發放,達到規避信貸監管法規的目的。如某《理財委託貸款借款合同》中貸款用途為:「用於日常經營周轉和置換存量融資」,提款方式為:「貸款已經劃出受託人賬戶並達到借款人賬戶,即視為受託人已經發放貸款,借款人已經提款」。這類貸款支付方式實為自主支付,無支付時間限制、不測算資金需求量,銀行對這類貸款投向和用途不像表內貸款管理那麼嚴格,而且借款人無需提供資金使用證明,貸款資金走向難以監控,極易流向不符合國家宏觀調控規定的行業。
(四)企業以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從而變相發放貸款,規避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和諸多限制。《企業會計制度》第二章第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委託貸款,應視同短期投資進行核算」。在實際操作中,一年及以下委託貸款,企業在「短期投資」科目核算,一年以上委託貸款,企業在「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核算。企業發放委託貸款因屬於投資行為受到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約束,投向受到公司章程及上級主管部門各種限制,上市公司還需對此進行信息披露;而企業購買理財產品不受上述諸多要求的限制,在會計核算中可在「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不承擔資金對外運作的風險。因此,企業有購買理財產品的沖動。
政策建議
(一)監管部門應引導「影子銀行」體系健康發展。隨著籌資企業和投資企業需求不斷增加、業務的不斷創新,由理財產品帶來的表外融資性業務越來越成為當前「影子銀行」體系的重要部分,同時也反映了銀行從單一的傳統信貸業務向為客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進行轉型,監管部門應審時度勢,既要防範「影子銀行」業務過度增長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又要引導「影子銀行」業務健康發展,使其成為促進銀行改革和轉型的積極力量。
(二)制定監管法規來規范以理財委託貸款為代表的表外融資性業務。當前理財產品研發和銷售的火爆,反映市場對理財產品的需求旺盛,因此對於由發行理財衍生出的表外融資性創新業務,監管部門不能強行禁止、堵截,須通過疏通、規范來解決合規性問題,應制定相應的監管制度引導表外融資性業務發展,如提出發展各類型表外融資業務的原則性指導意見、制定風險監管指標、表外融資參照表內貸款管理、要求銀行計提風險資本等。
(三)要求表外融資性業務遵守信貸監管政策。表外融資性業務實質上作為信貸業務,其作用也是為企業籌集生產發展所需的資金,這類業務應納入銀行綜合授信體系管理、整體風險控制范疇,並遵守各類信貸監管規定,杜絕銀行在開展融資業務時存在監管空白地帶的情況,防止新的金融風險聚集。

⑦ 請問與委託貸款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謝謝!

行政法規
1 行政法規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信託投資公司委託貸款業務規定
【頒布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頒布日期】 19930308【實施日期】 19930401
2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委託貸款協議糾紛訴訟主體資格的批復
【發文字型大小】法復[1996]6號 【實施日期】1996.05.16 司法解釋】現行有效
3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浙江省醫學科學院普康生物技術公司訴中國農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委託貸款合同糾紛一案的答復 [1997]法函第103號函 【實施日期】1997.09.08 司法解釋】現行有效
4 部門規章 中國人民銀行對「關於委託貸款的擔保問題的請示」的答復 (銀條法[1991]14號)
5 部門規章 關於商業銀行開辦委託貸款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辦發[2000]100號
6 中國建設銀行關於印發《中國建設銀行人民幣委託貸款合同》(參考格式)的通知【頒布單位】建設銀行【頒布日期】1996.09.23【生效日期】1996.09.23【時 效 性】有效

⑧ 銀行接受擔保公司的委託貸款是否違規

擔保公司
是以一個第三方擔保的或被委託操作貸款的方式介入於銀行和客戶之間。開始貸款之前客戶和擔保公司都會簽一個委託協議。雙方都同意簽字的情況下是沒有違規可言。甚至有時候銀行將資質不好的客戶送給擔保公司讓擔保公司來出擔保函之類的。

⑨ 一文解析:委託貸款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為了滿足各種客戶的需求,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推出各種貸款產品,其中委託貸款就是企業融資一種常用的方式。委託貸款到底是什麼意思?委託貸款的主要風險有哪些?有很多用戶並不明白,一起來跟詳細了解一下吧!

委託貸款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1、政策風險
在辦理委託貸款時,企業要注意,社保資金、保險公司保費、上市公式等關聯性企業之間是不能發放委託貸款的。商業銀行也需要注意委託貸款的資金用途是否合規、利率等相關內容是否符合政策規定等。
2、注意委託人
根據規定,商業銀行不能接受委託人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經營貸款業務機構的委託貸款業務申請;不得接受委託人受託管理的他人資金發放委託貸款;不得接受委託人銀行的授信資金、具有特定用途的各類專項基金、其他債務性資金、無法證明來源的資金發放委託貸款。
3、操作性風險
很多商業銀行在辦理委託貸款時,會不小心進行一些違規操作,比如:貸款發放手續不全、未與委託方制定的借款人簽訂合同,未向委託方制定的借款人發放貸款、擅自改變貸款對象;回收的貸款本金及利息未及時劃到委託人賬戶,導致資金被挪用。
委託貸款到底是什麼意思?
委託貸款是指信託機構按委託人指定要求所發放的貸款,資金來源是特約信託存款,貸款的對象、數量和用途均由委託人決定。貸款人(受託人)只收取手續費,不承擔貸款風險。
以上就是對於「委託貸款的主要風險」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⑩ 委託貸款,銀行又委託信託公司放貸,那3方簽的委託合同要怎麼簽

銀行本來就可以做銀行委貸業務通道的,信託也可以直接作為通道,
為什麼銀行要再委託信託公司?
是不是你朋友做涉房行業的,因此銀行不能直接發放委貸(諸如四證不齊),因此銀行將業務介紹給信託公司?
委貸業務銀行、信託都是同道無實際意義,關鍵在於出資方企業的資金是否真實,出資金方企業和你朋友談的條件才是關鍵(抵押、質押、增信等)

閱讀全文

與信託公司發放委託貸款違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給別人做貸款擔保如何撤銷 瀏覽:568
貸款專業培訓資料 瀏覽:975
公積金貸款36萬貸8年月供 瀏覽:308
住房貸款房子抵押狀態 瀏覽:812
徐州貸款公司有哪些費用 瀏覽:66
貸款買房月供3000壓力大嗎 瀏覽:680
貸款資質有哪些資料 瀏覽:986
車子抵押貸款開到外地 瀏覽:731
中國銀行貸款看流水嗎 瀏覽:264
貸款資料提交不想要了 瀏覽:839
買房滿一年商貸可以轉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171
65萬十年貸款月供多少 瀏覽:460
個人名義抵押貸款賬務處理 瀏覽:957
網上貸款可以攢下來還款嗎 瀏覽:452
貸款審查審批工作標准 瀏覽:552
貸款高利息的需要人擔保么 瀏覽:825
第二套房上海公積金貸款政策2015年 瀏覽:284
遼中區君信小額貸款 瀏覽:522
消費貸申請未受理就終止了會影響貸款審批嗎 瀏覽:297
夫妻購房主貸款人去世怎麼辦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