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之間借款要交稅嗎
企業之間借款要交稅。關聯企業間資金借貸,如果融通資金約定利率低於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稅務機關有權按照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核定其利息收入並要求其繳納相應所得稅。對非企業集團內單位之間的資金無償借貸行為,需要按規定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對企業集團內單位(含企業集團)之間的資金無償借貸行為,免徵增值稅。貸款屬於「金融保險業」稅目的徵收范圍,而貸款是指將資金貸予他人使用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六條
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⑵ 公司之間借款涉及到稅嗎
企業之間借款需要交稅。企業之間借款如果沒有利息的話一般不需要交稅,如果對方取得利息收入,就一定要交稅的,並且要給對方提供合法的票據。公司之間或個人與公司之間發生的無償借款,若沒有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息,無利息收入體現,因此不涉及企業所得稅問題。借款是指企業或個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借入的資金,包括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和信託貸款等。借款還分為長期和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中國股份制企業的長期借款主要是向金融機構借人的各項長期性借款,如從各專業銀行、商業銀行取得的貸款;除此之外,還包括向財務公司、投資公司等金融企業借入的款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六條 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⑶ 公司與公司之間借款是否合法
公司與公司之間借款是合法的。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借款。我國有關司法解釋中規定,企業之間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簽訂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的情形外,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由此可見,允許企業之間進行借款,並且依法建立的借貸關系也是合法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 法人之間、非法人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百五十四條以及本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在本單位內部通過借款形式向職工籌集資金,用於本單位生產、經營,且不存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百五十四條以及本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借款是否需要交稅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借款需要交稅。關聯企業間資金借貸,如果融通資金約定利率低於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稅務機關有權按照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核定其利息收入並要求其繳納相應所得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 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即若借貸雙方存在關聯關系,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利息收入並繳納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企業之間進行借款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不過也不是所有都允許。根據規定,目前僅僅是允許企業之間因為生產、經營的需要而進行借款,其他情況下的借款則還是不允許的。至於企業借款的利率約定,也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利率,否則的話會導致約定的利率得不到支持。
⑷ 公司向個人貸款繳稅嗎
繳稅。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構成權益性投資,或者因他人佔用本企業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均屬於企業取得的收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⑸ 公司借款利息收入都需要繳納什麼稅
企業利息收入是需要交增值稅.1、簽訂借款合同的,應按0.05‰貼花。2、取得利息收入的企業應全額按照相關規定繳納增值稅。3、利息收入作為投資收益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之間借款,利息收入方應交增值稅及附加稅。一般納稅人企業增值稅稅率為百分之六,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為百分之三。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1、企業向個人借款支付的利息必須扣繳個人所得稅。個人借款給非金融企業取得的利息收入,屬於債權性股息所得,按照《個人所得稅法》(主席令第四十八號)的規定,應當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企業向個人借款支付的利息不屬於儲蓄存款利息,應按"股利、紅利、利息"項目扣繳稅率為20%的個人所得稅。
2、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777號)的規定:①企業向股東或其他與企業有關聯關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六條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准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規定的條件,計算企業所得稅扣除額。
②企業向除第一條規定以外的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及其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准予扣除。(一)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二)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因此,公司向個人借款並對個人支付利息,該筆利息支出符合上述規定的並取得個人代開的增值稅發票後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一條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第二條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⑹ 企業信用貸款可以用於繳稅嗎
只有與企業發生的貸款利息支出屬於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才行。
1、企業將貸款借給股東私人使用,且未收取相應的利息,則企業發生的貸款利息支出屬於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2、如果企業按獨立交易原則向股東收取利息的,則相應發生的貸款利息支出也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⑺ 公司借款給個人要交稅嗎
以公司名義借款給個人要不要繳稅有以下情況:
1、無息借款給非股東的個人,包括員工或其他人,一般是涉及繳稅的;
2、有息借款給非股東的個人,包括員工或其他人,需要按照利息繳納增值稅、附加稅;
3、無息借款給股東,一般是不交稅的,但是如果一個自然年沒有歸還,需要繳納股東分紅的個人所得稅的;
4、有息借款給股東,一個是公司需要繳納增值稅、附加稅、企業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⑻ 企業向銀行貸款要不要交稅
企業向銀行貸款要交稅,只是貸款中需要繳納的印花稅,公司貸款最主要的是驗資報告。
企業向建行申請貸款時需要提交的資料:
1、企業營業執照;
2、組織機構代碼證;
3、國地稅證件;
4、開戶許可證;
5、貸款卡(到人民銀行領申請表,再到企業基本結算戶經辦銀行蓋章);
6、連續兩年已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
7、最近一期未審計月度財務報表。
二、注意事項:
1、資產負債率不要超過60%(要把你申請的貸款數額計算在內);
2、財務報表中,年度的經營性凈現金流不要為負數;
3、利潤不能為負數,凈利潤率最好在10%以上;
4、貸款額度批復一般是你上一年銷售收入的30%以內。
(8)公司內部貸款交稅擴展閱讀:
1、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2、增值稅
針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的增值額的一種稅。購買500元的書籍和200元的CD唱片,價格中就包含了87元增值稅(500/1.13 ×13% + 200/1.17 × 17%,圖書的增值稅稅率為13%,電子音像製品增值稅稅率為17%)。
此外,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13%,服務業「營改增」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率暫定為6%、11%、17%三檔(有形動產租賃為17%)。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3%,不得認證抵扣。
3、消費稅
針對11種消費品的一種稅。100ml的女士香水Chanel CoCo,市場售價為1480元。其中包含了17%的增值稅215元,30%的消費稅380元,以及城市維護建設稅41.6元,總計636.6元,接近商品價格的一半。每一瓶進口葡萄酒身上都有三種稅:關稅14%、消費稅10%、增值稅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