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買房貸款每個月都會少幾塊錢這是屬於哪一種
還款方式是等額本金。
等額本金是指一種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把貸款數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本金和剩餘貸款在該月所產生的利息,這樣由於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借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每月還款數也越來越少。
② 房貸為什麼第一期為什麼多交幾百塊錢
你總利息算出來比自己總房貸計算器算的多了四千多的利息,但是你的時長也要比你算的時長要多。
因為銀行的房貸一般都是固定日還款,所以要在第一期補齊到固定日。比如你銀行固定還款日是每月20號,而你的放款時間是某月10號,那麼10-20號這十天是只要還利息不需要還本金的。
而你的情況可能比較特殊,正好趕上過年或者疫情所以給你延後超過了30天。
實際上你的利率是不變了,不必過於糾結。
另第一期全是利息,最後一期大多數是本金。
——
這個回答真的是知乎勸退神器。你傳播了正確的知識,卻被一群不懂裝懂的人攻擊,然後還有人給暴圖點贊。不好意思,以後這類問題,我看心情答。你們願意按錯誤的邏輯和方式繼續走就走唄。
③ 我用支付寶還車貸為什麼每個月多三塊錢
支付提現是需要手續費的 還款就等於提現 如果你的車貸和支付寶簽訂代扣協議 就不需要了 你說的還款還是把錢提到了銀行卡上 是要收取手續費的
④ 買房貸款每個月月供都會少幾塊錢這是屬於哪一種
前半個月給我爸媽說,我得房貸里現在每個月利息是5000多,本金實際是還1000多,頭三年利息就差不多20萬,不告訴他們還好,他們知道後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了。我和她說提前先還10萬,每個月月供就可以少600多。如果10萬存銀行里,每個月也就300多利息。我媽就說幫我借10萬,先還進去,然後掙點錢就趕緊還進去,這樣可以少好多利息錢。我想了想也是的,現在錢放余額寶里基利息很低了,股票基金玩了幾年,也沒賺錢,還虧了利息,有錢還是先還了吧。等會就去銀行去申請下提前還款,給自己每個月減輕點壓力......
⑤ 公積金貸款,為什麼第一個月要多還幾百塊錢
同樣第一個月少幾百,最後一個月就多幾百 因為貸款日不是1號,日期要補上。補充: 應該是最後一次會少扣你500的追問: 應該是這樣吧,不過我的是1356的也是第一次貸款。你可以具體咨詢下銀行
⑥ 每月按時還了房貸為什麼還要多收幾十元錢
那個是利息吧,房貸都是有利息的,即使你每個月都按時還房貸,你可以具體看一下房貸規則。
⑦ 為什麼貸款每月要多還
首先 你看下利率選對了沒 有好幾檔 另外就是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還款 月還款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和銀行的條件全部是一致的 網上的房貸計算器 都寫著僅供參考 比如 有的銀行算360天利息 有的算365天 每個銀行的演算法也不太一樣 最終以銀行的為准 讓交多少 就得交多少 銀行業是通過機器算出來的 不會錯的
⑧ 用等額本金還貸為什麼每月才少幾塊錢
您好!
也便於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還貸能力。
此種還款模式支出的總和相對於等額本息利息可能有所減少,但剛開始時還款壓力較大。
如果用於房貸,此種方法比較適合工作正處於高峰階段的人,或者是即將退休的人。
等額本金貸款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金額= (貸款本金/ 還款月數)+(本金 - 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每月利率
小額貸款且利率較低時:
舉例說明:貸款12萬元,年利率4.86%,還款年限10年
等額本息:10年後還款151750.84元,總利息31750.84元
等額本金:10年後還款149403.00元,總利息29403.00元
兩者差額:2347.84元/10年,一年才差235元
舉例說明:貸款12萬元,年利率4.86%,還款年限20年
等額本息:20年後還款187846.98元,總利息67846.98元
等額本金:20年後還款178563.00元,總利息58563.00元
兩者差額:9283.98元/20年,一年才差465元
折疊編輯本段對比
等額本息是在還款期內,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還款金額=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等額本息還款法特點:等額本息還款法本金逐月遞增,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不變;相對於等額本金還款法的劣勢在於支出利息較多,還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隨本金逐漸返還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但該方法每月的還款額固定,可以有計劃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於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還貸能力。
等額本金還款法特點:等額本金還款法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遞減;由於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貸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每月還款數也越來越少。
二者相比,在貸款期限、金額和利率相同的情況下,在還款初期,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每月歸還的金額要大於等額本息。但按照整個還款期計算,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會節省貸款利息的支出。
總體來講,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能承擔前期較大還款壓力,且有提前還款計劃的借款人。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因每月歸還相同的款項,方便安排收支,適合經濟條件不允許前期還款投入過大,收入處於較穩定狀態的借款人。
兩種還款方法比較,最終到期算,等額本息比等額本金要多付出可觀利息。
折疊編輯本段計算公式
等額本金法最大的特點是每月的還款額不同,呈現逐月遞減的狀態;它是將貸款本金按還款的總月數均分,再加上上期剩餘本金的利息,這樣就形成月還款額,所以等額本金法第一個月的還款額最多 ,然後逐月減少,越還越少,計算公式為:
每月還本付息金額=(本金/還款月數)+ (本金-累計已還本金)×月利率
每月本金=總本金/還款月數
每月利息=(本金-累計已還本金)×月利率
還款總利息=(還款月數+1)×貸款額×月利率/2
還款總額=(還款月數+1)×貸款額×月利率/2+ 貸款額
注意:在等額本金法中,人們每月歸還的本金額始終不變,利息隨剩餘本金的減少而減少,因而其每月還款額逐漸減少。
折疊編輯本段適合人群
等額本金法因為在前期的還款額度較大,而後逐月遞減,所以比較適合在前段時間還款能力強的貸款人,當然一些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人也比較適合這種方式,因為隨著年齡增大或退休,收入可能會減少。
望採納
⑨ 為什麼我貸款買車,每個月還款都是固定這么多錢
分期預算表 車型 車價 129800 首付比例 30% 首付款 38940 貸款額 90000 貸款年限 3年資信調查費 200 月還款 2751 月利息 250.22 保險費 6300 售後費 500 貸款購車需要多付的錢主要有:1.必上全險,而且沒有返點優惠(一次付款可選上全險) 2.擔保費,一般為貸款數額的3% 3.還款利息 4.貸款手續費 5.墊款手續費
⑩ 每次還貸款的時候都要比實際數字多於兩塊錢是怎麼回事
每次還貸款的時候,都要比實際數字多收兩塊錢,這個兩塊錢有可能是你每個月卡的簡訊的提醒費用,並不是你貸款的費用。
按照貸款合同還款。
「等額本息、等額本金、先息後本、隨借隨還」是貸款中常見的還款方式。可是還款方式哪種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目前還款方式的優勢和劣勢。
一、等額本息
確定每個月的還款額,計算出當月應支付的利息,再用確定的還款額減去當月應支付的利息,就是本金的還款額,下一月利息按剩餘本金計算。這類貸款可以提前還款。
1.適用范圍:用於有持續現金流入的行業和借款人,且現金是基本均勻的,主要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增加庫存。如商品流通業、服務業、加工製造業。
2.優點:
(1)貸款是按月歸還,貸款余額在不斷地減少,貸款風險在降低;
(2)對於借款人來講,按月歸還貸款還款壓力較小,容易歸還,可避免一次性的巨大壓力。
3.缺點:
(1)對借款人來講,可利用的資金越來越少,資金利用率不高。
二、等額本金
等額本金指將貸款本金除以還款月數,每月歸還固定的本金,支付剩餘本金的利息,貸款利息隨貸款本金的減少而減少,總還款額隨利息減少而遞減。這種貸款可以提前還款。
1.適用范圍:適用於有持續現金流入的行業和借款人,且前期現金流入較大而後遞減的情況。如營運類汽車貸款,因為所購新車開始投入運營時,維修保養費少,收入較大,而後會隨車輛的營運而費用增多,收入會遞減,這與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相吻合。這種方式也適用於商品流通業、服務業、加工製造業。
2.優點:
(1)貸款是按月歸還,貸款余額在不斷地減少,貸款風險在降低;
(2)對於借款人來講,按月歸還貸款還款壓力較小,容易歸還,可避免一次性的巨大壓力。
3.缺點:
(1)如果借款人是優質客戶,貸款減少,利息也減少,降低了貸款機構的收入;
(2)對借款人來講,可利用的資金越來越少,資金利用率不高。
三、先息後本
每個月只支付利息,貸款到期時一次性歸還貸款本金。
1.適用范圍:適宜短期貸款,適合平時無現金流入或有很少現金流的借款人,如企業經營、工程、種植業和養殖業。
2.優點:對於借款人來講,平時無還款壓力,可以充分將資金用於經營項目。
3.缺點:對於借款人來講,後期一次性還本的壓力大。如果資金鏈斷掉無法如期還款,很有可能影響到個人信用。
四、隨借隨還
在一段時間內,貸款機構給借款人一個最高授信額度,在這個時間段內,借款人可在最高授信額度內隨時得到貸款,也可隨時歸還。
1.適用范圍:適宜在將來的一個時間段內現金流不確定或不固定的借款人。
2.優點:借款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借款隨時還款,方便靈活,簡化了手續。
3.缺點:由於在授信期限內一般不做貸款風險評估,當借款人情況發生變化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貸款機構仍會給予貸款,增加了貸款的風險性。所以這類貸款需要做好貸後檢查工作,或是在每次貸款前做一次簡化評估。
每種還款方式都有優劣勢,在選擇時,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資金安排為依據,沒有最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同時也要考慮自身能夠操作的貸款產品,不能一味的認為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銀行貸款都是有相應的審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