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貸30年的等額本息提前還款合適嗎
等額本息不建議提前還貸,等額本息是優先還利息的,比如第一年每月還款六千元,其中四千七是利息。
等額本金對於預期提前還款的借款人才有利!
B. 貸款30年已還8年,現在提前還款好嗎
如果你有好的、穩定的投資項目,可以考慮投資。如果沒投資項目,建議先還貸,畢竟貸款是要利息的
C. 等額本息貸款30年提前還款劃算嗎
D. 等額本息貸款30年提前還款劃算嗎
在房貸利率下行趨勢中,不少購房者開始咨詢,購房時等額本息與等額本金還款誰更劃算?也有購房者咨詢,提前還貸來享受首套房貸新政,是否劃算?
首套房利率繼續下行
2015年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下發通知,要求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將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之前的3成降為了2.5成。業內人士表示,房貸新政主要激活改善的是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北上廣深這些房價上升的城市仍在「限購」之中。
以往到了10月份,會有部分銀行出於額度或利潤考慮,收縮房貸折扣力度,目前北京和上海均有類似情況。但據當地媒體調查發現,近日廣州首套房利率繼續下行,國有大行普遍將首套房利率優惠從9折降至8.8折,而股份制銀行則普遍從9.2折到9.5折降至9折。具體來看,近日廣州共有9家銀行下調了首套房利率,分別是匯豐銀行從8.6折降8.2折,郵儲銀行從9折降至8.5折,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從9折降至8.8折,農業銀行從8.9折降至8.8折,光大銀行從9.2折降至9折,興業銀行從9.5折降至9折,中信銀行從基準利率降至9折,恆生銀行從9.5折降至9折。至此,目前廣州的平均利率折扣已經降至9.16折,平均利率首次降至5%以下。
對於廣州市民而言,平均利率降至5%以下意味著什麼?以一筆總額100萬元、30年期的貸款為例,如果購房者分別在2014年9月申請貸款,當時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6.86%,相當於當時基準利率6.55%的1.05倍。也就是說,近期申請貸款的話總利息約可節省4.5萬余元,月供減少1252元。
廣州多家銀行信貸部相關人士表示,較之往年,今年四季度銀行的信貸額度並不緊張。國有大行中如農行、建行均表示,雖然一般情況下首套房貸利率給予8.8折,但如果貸款人個人徵信記錄良好,且純商業貸款額度達到200萬以上,支行可以為客戶嘗試申請8.6折的折扣。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金九銀十樓市回溫,不願意加大折扣的銀行為此也不得不採取跟隨的策略,未來或將在房貸市場上演利率大戰。
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怎麼選
還款比較
以貸款20年,貸款100萬元,基本利率5.15%計算,等額本息月供6682.70元,利息總額為60.38萬元,累計還款總額為160.38萬元;而等額本金首個月月供為8458.33元,此後每月遞減,利息總額為51.71萬元,累計還款總額為151.71萬元。
收入較高宜選等額本金
在房貸利率下行趨勢中,不少購房者開始咨詢貸款選擇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還款更劃算。也有購房者咨詢提前還貸,欲再出手享受首套購房政策。
房貸還款方式哪種好?實際上,很多購房者都不知道怎麼做,才能確保自己還錢最少,很多時候都是銷售、銀行說怎麼還款就怎麼還。購買一手房時,售樓小姐算的都是等額本息,因為每月還款數額固定,而且相對於另一種方式,這個金額更小,更容易被買房者接受。一般來說,售樓部和銀行不會主動提出有等額本金這種還款方式。不過兩相比較,等額本息在初期還貸時資金壓力會更小,但還款的總金額比等額本金還款要多。
等額本息最後還給銀行的利息要多一些,但是一開始的壓力要小一些,適合收入相對較低貸款者;而等額本金在初期還貸時資金壓力會更大,但還款的總金額比等額本金還款要少,收入較高的貸款者選擇這種還款方式更好。
「購房者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還款方式,如果貸款者工作和收入穩定,還款能力較強,前期資金並不算太緊張,可以選擇等額本金方式,降低全部的利息支出。如果還款能力稍弱,前期資金緊張,可以選擇等額本息方式,這樣雖然前期利息支出多,但是資金壓力會比較小。」
等額本息不利於提前還款
如果是提前還貸,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的差異會不會拉大?等額本息還款方式中,前期每個月還款額度中,本金額度少、利息額度較多,不利於提前還款。如果有提前還貸的打算,收入又比較穩定,還是建議選擇等額本金。
不過,兩種還款方式,提前還貸也有學問。根據理財專家的建議,如果選擇等額本息,還款期已經超過二分之一,已經償還了大部分的利息,就不用選擇提前還款了;如果採用的是等額本金還款,期限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本金也已經還了大半了,剩下的利息已經越來越少,選擇提前還款的意義也不大。
但是如果從現實資金的利用率情況來說,通過提前還貸來享受首套房貸新政,對貸款余額較少的購房者比較合適。因為貸款余額越少,購房者支付現金也越少。而對於不再購買新房的消費者,如果手有餘錢,是否要提前還房貸,關鍵要看余錢的投資收益能否覆蓋房貸成本,如果不行,則要考慮提前還貸;如果可以,則不必急於還貸。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1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E. 貸款30年提前多少年還款合適
在你本人資金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貸款產品越早還越好,因為這意味著你的貸款產品的利息會變得更低。
一般來說,能夠分期30年的貸款產品一般是個人住房貸款。如果你所選用的貸款模式是等額本金,你需要盡快償還所有貸款,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你省下更多的手續費和利息。與此同時,你需要綜合評估自己的償還能力,同時也需要考慮實時的銀行政策。
一、貸款產品越早還越好。
因為你所申請的貸款產品是30年的分期,分期的時間非常長。如果你按照30年的分期來正常還款,即便你的貸款年利率非常低,你很有可能會償還超過本金一倍以上的利息。也正因如此,貸款產品越早還越好,你需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下盡快還款。
二、你也需要考慮銀行政策。
貸款30年的產品一般是個人住房貸款,不同銀行對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的要求各不相同。對於多數主流銀行來說,如果用戶在指定的年限內提前還款,用戶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違約金。你可以仔細查看你的貸款合同,看你的合同中是否有這一個選項。
三、你也需要考慮銀行利率的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銀行的貸款利率越低的時候,你的貸款成本也就越低。你可以實時關注銀行的動態貸款利率,目前市面上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一般是4%~7%之間,你可以結合當前銀行的貸款利率來決定什麼時候全額償還貸款。另外,如果你本身有較強的自主投資能力,你完全可以把更多的資金用於投資,前提是你的投資回報能跑過銀行的貸款利率,這需要你有一定的資產配置的能力,同時你也需要承擔適當的投資風險。
F. 貸款30年,想提前還款,等額本息
直接給你當時貸款的分行打電話,他會告訴你剩餘本金是多少,直接一次性還了就可以了,沒有什麼費用問題,談不上怎麼更合算,有比銀行貸款利息高的收益,就不還合算,沒有就全清了合算
G. 貸款期30年提前還清利息怎麼算
如為個人商業貸款,提前還款應滿足的條件,以及是否需要繳納違約金均在中行與客戶簽訂的個人貸款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在提前還款發生時,中行將按照合同約定收取費用。提前還款的收費標准為最高六個月貸款利息。建議聯系貸款網點詳細咨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H. 貸款30年提前還款利息要收30年嗎
辦理三十年的房貸,若提前還款,是否仍然要收取三十年的利息,主要得看客戶在提前還款後的選擇。
而客戶在操作提前償還了部分房貸之後主要有兩項選擇,要麼選擇縮短還款期限,保持每月月供不變;要麼選擇縮減每月月供,保持還款期限不變。
所以如果客戶選擇的是保持還款期限不變、縮減每月月供的話,那自然是需要收取三十年的利息;而如果客戶選擇的是保持每月月供不變、縮短還款期限的話,那自然就不用收取三十年的利息了。
當然,大家需要注意,無論是哪種選擇,在房貸提前還款後,利息都不再按照貸款總額計算,而是按照剩餘未還本金計算,所以利息都是能夠有所減免的,只是減免的多少而已。若在還款中前期就提前還款,可能利息能減免多一些;若在還款後期才提前還款,估計減免不了多少利息了。
由於各家銀行在提前還款的規定上有所不同,因此在利息的計算上也是會存在差別的。通常情況下,大多數銀行規定是在借款人辦理房貸一年之內不能進行提前還款的,在一年之後可以向銀行提出提前還款的要求,此時銀行不會收取相關的違約金或者是罰息。但是,有些銀行如果用戶提前還款了,就需要多繳納幾個月的利息或者是對還款的金額收取相應的違約金。具體的情況,借款人在辦理房貸的時候,一定要向貸款的銀行了解清楚。以免耽誤了自己的提前還款。 通常來講,提前還款屬於一種「違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並沒有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執行,所以部分銀行會收取一定比例的利息和違約金,但就還款人而言,如果是30年的房貸,還款幾年後有了足夠的積蓄可以進行提前還款,能節省之後很大的一筆貸款利息,相比之下,銀行在你「違約」後進行的利息和違約金收取,實在不值一提。
如果已經還款大半,再進行提前還款,那就要對比一下,銀行因為你「違約」收取的利息和違約金,是否少於你剩餘的還款利息。提前還款主要分為兩種方式:
1、全部提前還款。在還款的過程中,如果用戶經濟實力雄厚,可以向銀行提出一次性全部還完本金。這種方式,可以給借款人節省大部分的利息支出。此時銀行不會計收提前期的利息,具體是否存在違約金,需要視銀行而定。
2、部分提前還款。通常的情況下,銀行每年都會給借款人一次或者多次的提前還款機會。用戶可以藉助每年的提前還款機會,歸還銀行部分的本金。這也是有利於減少利息支出的一種方式。
I. 貸款20年和30年提前還款
貸的越長,利息越多啊。銀行就是想多賺你10年利息。除非你幾年後一次性付清貸款,否則,提前還貸後的餘款還是以30年的時間算利息。具體還要看看你跟銀行之間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