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房產貸款利率有誰了解的嗎
東京大阪等旅遊熱點城市購置二手房並進行出租,根據地段的不同,長租的年化收益4%~6%之間,短租的年化收益在 8%~12%之間。(未包含房屋本身的升值及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匯率差收益。)
1.日本的銀行是不給外國人貸款的,因為外國人沒有永駐權也沒有交稅,無法享受日本人貸款的低利率。(國內交通銀行日本分行和中國銀行日本分行可以提供這類貸款,最高貸款額度是總房價的 50%,利率在 2.8%左右,十五年內本息同還。)
2.貸款者要求:65 歲以下、收入產生在中國、香港或新加坡。稅前年收入 200萬日元以上、提供三年完稅證明和三年工資流水,無法提供的話、無法貸款。
3.貸款信息:貸款年限最多15年、利息(投資用3.2%、自住用2.8%)、貸款額度是房子評估額度的50%。房屋要求是30年之內、面積25平米以上。
②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2)日本限制房地產貸款是哪一年擴展閱讀
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
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③ 日本房地產崩盤時房貸利率是多少
日本經濟泡沫的起源離不開「廣場協議」。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能源價格大幅上升,美國國內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為了治理通貨膨脹,美聯儲三次提高聯邦基準利率,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
這一政策使美國利率上升到20%左右,吸引了大量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元大幅升值,造成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加。
為了改善貿易逆差狀況,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提高出口競爭力。1985年9月,由美國牽頭,美、日、德、法、英五國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促使美元有序貶值,史稱「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簽訂之後,五國開始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美元貶值,其他四國貨幣相應升值,其中,日元兌美元匯率三年間升值了一倍,從240:1飆升至120:1。
日元大幅升值打擊了日本的出口企業,日本政府為了支持企業維持高出口額,減輕企業債務,採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
連續5次下調利率,從1985年的5%降至1987年的2.5%,貨幣供應量連續四年超過兩位數增長,造成國內市場流動性大量過剩。
迄今,業界對廣場協議是否直接導致了日本的衰退仍有爭議,但不可否認「廣場協議」後引發的一系列反應與政府的應對,讓日本走上一條不歸路。
降低利率保住了日本企業的生產和出口,企業掙得的外匯源源不斷地湧入日本的銀行。為了擴大營業利潤,日本銀行想盡各種辦法,利用超低利率拚命發放貸款。
相對於一般公司貸款,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較低,於是日本商業銀行紛紛將資金投放到這一領域。
來自銀行的大量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開始推高房價。1987年,東京的房價漲了53%。那些埋頭上班的公司職員們生怕房價不斷漲上去,忙著向銀行貸款買房子。而房地產開發商更是組織一幫無業人員扮成購房者深夜排隊,由此煽起了浩浩盪盪的全民購房之勢。
1987年,東京某團地商品房搖號抽簽式,55平方米總價6200萬日元,搖號率1/3700。NHK記者采訪這位沒中簽的年輕媽媽,她無奈說運氣真背,我們家都兩個小孩了,真想要這套房。記者鼓勵安慰她明年繼續努力。但實際上1988年搖號率到了1/6200,這位媽媽的中簽希望估計還不如去賭賽馬來得高。
同一時期,國際熱錢的湧入加速了日本房地產泡沫的膨脹。簽訂「廣場協議」之後,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敏銳的國際資本迅速湧入日本,在日本的股票和房地產市場上呼風喚雨。
熱錢湧入導致股價和房價快速上漲,從而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日本投機,日元繼續升值,股市房價繼續上漲,泡沫越吹越大。
銀行貸款和熱錢同時湧入房地產行業,日本的地價開始瘋狂飆升。1989年日本地價攀升至2137兆日元,而1998年末最低時候是1388兆日元,749兆日元的泡沫值相當於1989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2倍。當時有個笑話是僅東京23區的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1989年東京銀座5丁目鳩居堂前,當時國土交通廳公布的土地公示價格1平米1億1千萬日元,摺合97萬美元,這也是當年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全球最高地價,現今價格4000萬日元,跌了差不多有2/3。shhuang44ss
然而,房地產價格飆漲給日本經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響。
首先是嚴重影響到了實體工業的發展。由於建築用地價格過高,許多工廠企業難以擴大規模,而像豐田汽車、富士重工、日立電機等等這些日本實體經濟的領頭羊也按耐不住,開始大舉進入不動產業。同一時期日本名義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
其次,過高的地價也給政府的公共投資建設帶來了嚴重的阻礙,當時正在建設的第二東名高速因地價高漲,計劃難於推進,日本道路公團的經營狀況極度惡化。
再次,農業用地被大量擠占,國內農業產量受到威脅。
高昂的房價更是使普通日本人買不起屬於自己的住房。1990年在東京買一戶60平米小戶都要5千萬日元以上,基本上按當時4百萬日元工資標准,要不吃不喝乾15年,這讓很多懷抱上京夢的日本年輕人忘而卻步,甚至很多日本國民認為東京人不勞而獲,批評政府哄抬地價。
1990年,日本生產性行業的貸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產行業的貸款比重卻上升為37%。日本看似繁榮的經濟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樓閣,危機一觸即發。
日本政府也意識到了經濟泡沫,非理性的樓市正在動搖日本的「基本農田制度」和「科技興國」兩項基本國策。於是,日本政府突然收縮貨幣政策。
一是短期內上調利率。央行在1989年5 月將維持了 2 年多的超低利率從 2.5%上調到 3.25%,之後連續 4 次上調,到 90 年8月達到 6%。
二是政府突然強制收緊信貸,控制對房地產信貸總量。1991 年商行停止了對房地產的貸款,M2 增速從 90 年平均 11.68%的水平大幅降到 91 年平均 3.66%的低位,也遠遠低於當年名義 GDP 增長率 6%的水平。
宏觀調控政策力度過猛,泡沫迅速破滅。
首先刺破的是股票市場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當天,日經指數頓挫,日本股市暴跌70%,自此,日本股市陷入了長達20年的熊市之中。
股票價格大幅下跌,信貸規模下降,使幾乎所有銀行、企業和證券公司出現巨額虧損。公司破產導致其擁有的大量不動產湧入市場,頓時房地產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房價出現下跌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日元套利空間日益縮小,國際資本開始撤逃。
1991年,日本不動產市場開始垮塌,巨大的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雪上加霜的「地價稅」政策,規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須交納一定比例的稅收。在房地產繁榮時期囤積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紛紛出售土地,日本房地產市場立刻進入「供大於求」的時代。
幾種因素疊加,加速了日本房地產經濟的全面崩潰。而在泡沫時期房價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大都市圈(東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在泡沫破裂後的價格也跌得最慘,跌幅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④ 國家對房地產開發貸款有哪些限制
一、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條件
(一)在建設銀行開立基本結算帳戶或一般存款帳戶,經營收支全部或部分在建行結算;
(二)生產經營正常,經營管理制度健全,財務狀況良好;
(三)信譽良好,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四)能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質押或資信程度高的保證擔保;
(五)開發建設項目經可行性預測分析研究論證,能夠有效滿足當地住房開發市場的需求,市場銷路較好;
(六)開發建設項目已經納入國家或地方住房建設開發計劃,其立項文件完整、真實、有效;
(七)已經取得開發建設項目的土地使用權;
(八)開發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和施工計劃符合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
(九)借款人計劃投入開發建設項目的自有資金不低於規定的比例~
⑤ 日本的房貸最長多久時間
你不用管這些,你只是看中的房子,付首付,開發商的其餘部分將幫助你獲得貸款處理所有的問題。
但你必須每月償還月供的能力。您必須在發行收入就可以證明你的個人私章單位提供結婚證(單卡)的ID帳戶。
⑥ 91年日本房地產崩盤,平均房價降低了多少
1989年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石獅子眼前的銀座四丁日的地價是每3.3平方米12億日元。樂京的另一個地標一樂京帝國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上地的價格,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桕當干美四全國的十地價格。
有笑話說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而把美地出租給美人住。葉邦富說, 在當時的幾本報紙上這樣的言論經常可以看到,並月被大部分口本人接受開以為家。據出木土公布的統計數據,80年代中期,隨著人呈資金江入房地產行業地價開始瘋壯獻升。
自1985年起東京、人版、名古原京都、棲沉和神廣八人城市的土地價格以五位數上升,1987年住心用比價格競I升了307%,商業用地則跳升了48.8%。1990年六大城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1漲了約90%。從1986年開始出現了地價上漲啟峰期1990年的地價大約是1983年的25倍。
81年開始,日本房價開始暴跌。當午降了70%,但跌的自一年漲了10%跌的結果就是失業連租房、吃飯都問題了。泡沫危機後,樂京房價一度低至幾千人民幣每平方,但是過了幾年馬上過萬,升在3~5萬區周旋了一段時間,隨後普通區域5萬左右,4心區域6~15萬的多。
判斷樓市崩盤的科學標準是以下幾點:
1、本地客觀供應量超過本地自住需求並有購買力的一倍及以上。因為異地消費占相當比例,但還不至於充斥整個本地市場。因此,只要客觀供應量嚴格超過本地自住需求形成買方的可選擇性,讓人們能夠在比較中買房,並且政策以打擊捂盤迅速有效,則房價通過市場逼迫而下行才有可能。
2、現售房源中的中高檔盤出現嚴重滯銷並且屬客觀性滯銷而不是捂盤或銷售可提供開發回款要求,一個硬性標准就是讓其持有成本超過現售可以獲得的利潤。
3、所有的投機投資性消費均通過一定的調控政策被抑制,並且土地供應按政府規劃正常放量。
4、行政管制,對高房價課以重稅,並且此增加稅負無法轉嫁。實際上除非政府控制房價,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從短期的觀察,認為銷售滯漲,無需求或需求不旺,就認定房價可能下滑,還為時過早。通過越調越高的階段,部分開發商的腰已經壯了起來,不僅儲備用地無憂,而且存量項目的回收已過保本期。這個時候,一項政策或幾項政策讓銷售適當停滯,不代表樓價會下行,更不可能導致樓市的崩盤。
⑦ 日本1991年房地產泡沫是什麼原因
您好,1985年日本經濟空前繁榮,「買下美國」「日本可以說不」盛行。在低利率、流動性過剩、金融自由化、國際資本流入等刺激下,1986-1990年日本房地產催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泡沫,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隨後在加息、管制房地產貸款和土地交易、資本流出等壓力下,房地產大泡沫轟然倒塌,隨後房價步入漫長下跌之旅,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