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違規流入樓市貸款要提前回收!北京地區銀行透露:已嚴格遵照執行
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流入樓市已經成為監管嚴打的重點,在高壓之下,提前收回違規流向樓市的信貸資金案例已經出現。3月9日,有部分北京地區銀行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稱,目前北京轄內的部分商業銀行已經在遵照《個人貸款提前到期告知函》對違規流向樓市的信貸資金進行回收,要求客戶提前進行返還。分析人士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強調房住不炒和『三穩』。未來,不僅是北京,全國各地區的信貸監管強度都會進一步加大。
一位北京轄內銀行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自去年開始,監管機關就進行了定期抽查,調取資料篩選出賬戶有異常的、可能存在問題的情況,查出來這些客戶實際上將消費貸款流入了樓市和股市,在監管調查後,銀行就會採取相應的手段,依照《個人貸款提前到期告知函》進行後續處理。
這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稱,對於客戶來說,銀行是要求信貸資金用途存違規的客戶進行提前還款操作,客戶按照要求返還即可。銀行並沒有將客戶劃定為過失錯誤,也沒有納入徵信。該人士同時指出,《個人貸款提前到期告知函》本身並不是因為貸款流向樓市、股市而產生的文件,是正常的業務要求。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收回違規用途貸款款項是一直存在的銀行規定,而近來各地關於經營貸和個人貸款違規改變用途的監管明顯趨嚴,這項規定便被嚴格執行了。另一方面,可能也正是因為相關的行為並不十分普遍,銀行才作出收回違規貸款的決定,及時通過實際動作釋放監管信號,進一步阻斷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轄內銀行將違規貸款提前回收也絕非是空穴來風,早在1月底,北京銀保監局就發布消息稱,已注意到近期出現的「部分購房者為填補房屋交易資金缺口或進行套利,挪用消費貸、經營貸資金作為購房款或『過橋』資金」等相關輿情,並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重點排查是否存在由於授信審批不審慎、受託支付管理不到位、貸後管理不盡職等情形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被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等問題。
北京銀保監局同時要求,銀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加強內部問責處理。對於銀行因經營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理。
對利用信貸資金購房的消費者來說,被查到無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彼時就有銀行業個貸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如果被查出來違規貸款,貸款肯定要收回的,同時還有可能追究其他責任。」
而將違規貸款提前回收,北京地區不是個例,今日另有媒體報道稱,廣州地區亦要求客戶提前還款,目的是對違規導致消費貸、經營貸流向樓市的借款人的懲戒。「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強調房住不炒和『三穩』。未來,不僅是北京,全國各地區的信貸監管強度都會進一步加大。」陶金如是說道。
⑵ 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 監管出手遏制消費貸「異化」
「消費貸款資金嚴禁進入樓市、股市等違規領域。」北京白領王麗麗(化名)近日在支取自己的個人消費貸款時,發現手機銀行APP上彈出這么一句「警告」,這讓本打算給老家表姐湊上幾萬元購房首付款的她,心裡咯噔一下。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了解到,一段時間以來,各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攻城略地」,其中尤以消費貸、信用貸和信用卡等業務為主。在業務擴張的同時,一些銀行的貸款業務「異化」,出現資金流入樓市、股市等違規現象,引起銀監部門警覺。浙江、北京等地及時出台相關監管文件,加大現場檢查力度,防範風險。
嚴查資金流向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肖遠企近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支持消費信貸發展,這與當前擴大內需、支持消費升級大環境相匹配。「銀保監會也支持金融機構挖掘這一市場。但是,相關業務發展必須符合規律,嚴格按照監管規定和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政策進行。」
在肖遠企看來,近期一些信用卡透支、違約的情況較多,實際上反映出銀行對信用卡透支和信用卡消費風控不嚴格,銀行應對此加強風控。
浙江銀保監局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個人消費貸款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銀行機構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用途管控,重申了禁止性領域:一是嚴禁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二是嚴禁流入股市、債市、金市、期市等交易市場;三是嚴禁用於購買銀行理財、信託計劃以及其它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四是嚴禁用於民間借貸、P2P網路借貸以及其它禁止性領域等。
北京銀保監局前不久印發的《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要求,轄內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信用卡大額透支和現金分期業務的資金流向監控,必要時要求客戶提供發票等購物憑證,確保個人信用卡透支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購房和投資等非消費領域。
另外,此前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銀行機構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的通知》,其中檢查內容和要點包括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向房地產領域等。
消費貸亂象
實際上,對銀行消費貸資金用途,信用卡使用等,監管部門早有明確規定。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個別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導致消費貸、信用貸業務出現不少亂象。
不過,上海購房者張強(化名)此前在申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時,就差點因為消費貸資金去向不明被銀行拒貸。
「監管部門對消費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股市等敏感領域,一查一個准,因為後台的數據都是聯網的。比如,你從A銀行申請消費貸並支取,再轉賬給身邊的親戚B,B再轉賬給朋友C。無論這筆資金有多少人經手,對這個『資金閉環』,監管後台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最後資金用於購房等,哪怕不是你自己購房,而是借給他人購房,此類行為都屬於違規,相關銀行都會被從重處罰。」一家國有大行浙江地區支行負責人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因個人消費貸款管理不審慎、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銀監部門對一些銀行頻開「罰單」。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認為,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對可疑交易應立即查清,加大處罰力度,對所有放貸機構都一視同仁。
警惕業務風險
專家認為,消費金融業務發展過快所帶來的居民杠桿率快速上升、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等風險,需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最新發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國杠桿率報告》顯示,短期消費貸款依然是拉動居民杠桿率上升的主要動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說,個人消費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樓市,影響房地產調控效果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應堅決堵住各種漏洞。
與此同時,部分銀行消費貸資產質量惡化跡象亦需警惕。分析人士認為,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主要源於信用卡消費貸帶動,這可能與銀行為「搶客戶」降低門檻相關。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浙江銀保監局在《通知》中重申,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不得與無放貸業務資質的機構共同出資放貸或為其提供資金放貸。肖颯表示:「這才是有關部門最擔心的問題。如果銀行將核心業務外包,就等於架空了監管體系。」
肖颯建議,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放貸機構,都要對消費貸款嚴格審查,不輕易放貸,金額也不宜過大。做到只對「白名單」用戶進行放貸,對「黑名單」或徵信有問題的用戶,絕不放貸。聯網制度亟待建立,對同時申請多家放貸機構用戶要做到預警處理。
⑶ 圍堵經營貸流入房地產 各地監管溯源嚴查開罰單
針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問題,監管部門持續保持嚴查態勢。8月6日,記者獲悉,廣東銀保監局日前一連開出12張罰單,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4家銀行下屬12家分支機構及10名責任人被罰,罰款金額合計1090萬元,案由均為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其中,工商銀行廣州天平架支行、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分行、廣州環城支行等分支機構因個人經營性貸款被挪用流入房地產市場,被處罰達500多萬元。興業銀行廣州花城支行、廣發銀行廣州分行、招商銀行廣州分行也因個人經營性貸款或消費貸款被挪用流入房地產市場而「吃罰單」。
從全國來看,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開出多張針對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罰單。
7月27日,上海銀保監局「一口氣」公開17張罰單,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上海農商行等銀行在滬分支機構因涉及流動資金、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被監管處罰。
從公布的行政處罰案由看,該局對轄內銀行機構近幾年的信貸資金流向進行了溯源,從而發現多處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
建設銀行浦東分行因為2017年4月至6月以流動資金貸款形式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以及2019年6月該分行個人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等事項「吃罰單」。建設銀行上海閔行支行因2013年3月發放房地產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事項被處罰。
今年5月下旬,深圳銀保監局也一連開出十幾張罰單,多家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深圳分支機構因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審查不盡職導致信貸資金被挪用等問題收到罰單,罰款金額達上千萬元。
今年6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公布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專項核查結果,發現4家銀行約有3000萬元的信貸資金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該局發布的6張罰單顯示,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及郵儲銀行在北京的分支機構因涉及消費貸、個人經營性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問題被罰,處罰金額達530萬元。
整體看,自年初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針對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為了封堵經營貸流入房地產領域,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同時,各銀保監局、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聯合開展了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在嚴監管下,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7月末,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和集中度雙降。今年以來,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6月末,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9.8%,增速創8年來新低。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由2019年的高點29.2%降至6月末的28.2%。
來源:上海證券報
⑷ 北京銀保監:將嚴查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北京銀保監局1月30日表示,將嚴查個洞寬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 房地產 市場。
新媒體了解到,北京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注意到近期出現的相納塵亮關輿情,針對輿情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開展了大數據篩查,並就篩查發現的疑點線索向轄內銀行機構下發監管提示函。
其中,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並要求銀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加強內部問責處理。
同時,北京銀保監局已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組建聯合工作組,將於近日赴銀行機構開展專項核查。
對於銀行因經營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理。北京銀保監局還將兄羨指導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積極行動,對個人和中介的違規行為啟動聯合懲戒機制。
⑸ 嚴查信貸違規流入樓市,中小銀行成房地產金融監管重點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下半年工作會,多次重申對房地產金融保持監管高壓,地方銀保監局也加大排查力度,進一步圍堵資金漏洞,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趨勢。強監管導向下,銀保監系統對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毫不手軟,上海、廣東、寧波等熱門區域密集披露相關罰單,其中不乏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罰單。
在「房住不炒」基調以及金融監管部門嚴格執法下,房地產貸款迅速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區中小銀行利用大型銀行退出的時機,爭搶房地產貸款市場份額。業內人士指出,金融監管部門將加大對中小銀行非標投資和表外業務的監管,還可能對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實施名單制管理。
嚴控房地產金融風險
近期,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加大,圍堵資金漏洞、規范市場秩序、落實監管要求成多地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的重要內容。
金融監管部門針對房地產金融多次發聲。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央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指出,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銀保監會年中工作會則做出更為明確的要求,提出將嚴格執行「三線四檔」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要求,防止銀行保險資金繞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央行日前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要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多地銀保監局近期對房地產金融監管工作作出部署。例如,天津銀保監局提出,嚴控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嚴格執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要求。安徽銀保監局要求,嚴格執行「三線四檔」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要求,防止銀行保險資金繞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上海銀保監局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結合上海實際,精準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認為,監管部門頻繁出台政策,防止資金繞道違規流入樓市,主要是由於當前房地產行業吸納了過多金融資源,通過加大對房地產金融的監管,有助於推動商業銀行把更多精力聚焦小微、三農、綠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等經濟薄弱領域和國家鼓勵的重點領域。同時,推動經濟脫虛向實,有助於推動金融與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避免金融與房地產行業過度偏離實體經濟的發展軌道。
重拳整治違規資金
伴隨著政策持續收緊,針對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金融監管部門排查力度空前。近期,包括上海、廣東、寧波等重點城市密集披露涉房信貸相關罰單,部分城市還開展專項檢查。
從處罰案由看,被罰機構違法違規事實主要包括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同業投資、理財資金等違規投向地價款或「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等。
例如,廣東銀保監局日前連續公布12張罰單,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4家銀行12家分支機構及10名責任人被罰,罰款金額合計1090萬元,案由均涉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上海銀保監局披露罰單顯示,上海銀行因「同業投資房地產企業合規審查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部分個人貸款違規用於購房」等案由被罰460萬元。農業銀行雲南省分行因違規通過非房地產開發貸款科目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違規發放虛假按揭貸款等13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人民幣420萬元。
7月16日,銀保監會還曾對包括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5家銀行開出近3億元巨額罰單,其中多家銀行涉及違規「輸血」房地產。
除開具罰單外,部分重點城市還在一定范圍組織深度排查。以深圳為例,8月7日,深圳金融監管部門發布數據顯示,經過多輪滾動排查和監管核查,截至目前,共發現21.55億元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為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的現象屢禁不止?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一方面由於銀行自身放款意願較強,國內房地產貸款具有「高額度、周期長、利率高、不良低、押品優」等特點,風控管理成本低,是銀行較為青睞的優質資產。另一方面,貸後資金用途監測難度較大,特別是對經營貸流向監管困難,且經營性貸款規模明顯高於消費貸,對於炒房者而言更具誘惑性。
中小銀行成重點監管對象
在「房住不炒」基調以及金融監管部門嚴格執法下,房地產貸款迅速增長勢頭已得到有效控制。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9.8%,增速創8年來新低;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由2019年的高點29.2%降至6月末的28.2%。盡管趨勢向好,但市場也出現部分地方中小銀行利用大型銀行退出的時機,爭搶房地產貸款市場份額的新趨勢。
對此,王一峰表示,由於中小銀行自身風險管理水平偏低,抗風險能力偏弱,風險處置手段偏少,面對房地產領域「灰犀牛」風險,中小銀行可能受到更大沖擊,因此需要予以適度控制。
監管部門已多次明確,下一階段將加大對中小銀行監管力度。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忠瑞此前表示,銀保監會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將對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實施名單制管理,督促這些銀行落實房地產金融調控要求,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增速。央行營管部下半年工作會也明確提出,將加強地方法人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
任濤預計,下一階段,金融監管部門一方面將加大中小銀行非標投資和表外業務的監管,參照普通授信實行穿透式和名單管理,要求非標投資和表外授信回歸傳統表內授信,便於統一管理。另一方面,還可能對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實施名單制管理,督促其落實房地產金融調控要求。
⑹ 浙江省發文嚴查房地產開發貸款、住房貸款……
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之後,浙江省也發文嚴查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消費類和經營類貸款以及「凍資」等涉房貸款業務。
2月末,人民銀行杭州中支、浙江銀保監局、浙江省住建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信貸審慎管理的通知》,要求浙江各金融機構對2020年以來發放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消費類和經營類貸款以及「凍資」等業務進行全面自查,並於15日前向當地人民銀行、銀保監部門報送自查和整改報告。
根據北京房地產業協會披露,全款買房期間購房人及其直系親屬申請經營貸和經營貸資金的流向是核查的重點之一;
廣東轄內(不含深圳)已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2.77億元、920戶;
而深圳和上海監管部門發布了有關問題的通報,其中提到了部分個人消費貸、經營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以及少量首付款資金來源為非自有資金的情況或案例。
來源: 浙江在線
⑺ 三部門「堵截」違規經營貸,炒房熱「降火」三分
來源 | 財視中國
近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通知》要求,聯合開展一次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於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並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同時,建立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人員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並定期披露。
所謂經營貸,是指以中小企業主或個體工商戶為服務對象的融資產品,借款人可以通過房產抵押等擔保方式獲得銀行貸款,貸款資金用於其企業或個體戶的經營需要。
經營貸的發放,初心是為了幫助部分企業獲得臨時性的周轉資金。然而,近期這些本用來扶持實體經濟的優惠性貸款逐漸流向投向房地產領域。這不僅影響了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更擠佔了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資源。
起底經營貸——樓市的「造富盛宴」
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中小企業融資較為困難。為幫助企業紓困,助力復工復產,國家層面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其中就包括針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的經營性貸款貼息。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小微企業貸款,最低利率僅為3.6%左右。這與按揭貸款利率形成鮮明反差,也讓投資者嗅到了樓市裡新的套利機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財視中國采訪時表示,存在跨市場套利機會是經營貸流入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經營貸的低利率、低門檻與房地產市場利率存在利差,引發跨市場的套利行為;另一方面,經營貸的貸後跟蹤監測難度較高,讓部分投機者有空可鑽。
細究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還存在「銀行—擔保公司—助貸機構」這樣一條灰色產業鏈。購房者僅需花費幾萬元,就能用最低年利率3.6%左右的經營貸,替換掉年利率5%以上的按揭房貸。
「隨著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部分一二線城市樓市熱度居高不下,購房者蜂擁進入樓市,催生了旺盛的購房需求。為加強房地產調控,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從申請資格、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方面收緊個人住房貸款相關政策。在住房貸款難以完全滿足購房者需求的情況下,部分信貸需求轉向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透露,部分小微企業貸款與個人住房貸款5%-6%的利率形成較大價差,誘使部分購房者轉向申請經營用途貸款來購買房產。此外,部分房產中介和貸款中介誘導、協助購房者包裝材料、申請貸款,與銀行從業者串通合謀,也是背後的推動力量之一。
「包裝」後的經營貸不斷流入樓市,投資者明目張膽「薅羊毛」。尤其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經營貸正在引發一場樓市的「造富盛宴」。
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危機「四」伏
據了解,目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主要集中在二套商品房交易環節,操作工具以個人經營貸、個人消費貸為主。以上資金缺口類型頗具代表性,為信貸資金違規入樓市滋生了土壤。這場由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所引發的「造富盛宴」,實則是危機四伏。
周茂華從四方面具體分析經營貸大量流入樓市可能引發的風險。第一,對房地產而言,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將抬高房地產企業杠桿,加劇企業發展的脆弱性;第二,對銀行來說,銀行對房地產資產依賴過重,會導致資產負債失衡,一旦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銀行流動性會面臨風險,嚴重時容易出現潛在系統性風險。
第三,對居民來說,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可能推升債務杠桿率,對消費形成擠出效應,而且這種加杠桿行為,本身就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第四,對於區域經濟而言,區域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將增加創業成本和風險,擠出中小企業信貸資源並抑制區域創新,如果區域樓市泡沫破滅,可能進一步拖累區域財政,對政府債務構成壓力。
董希淼表示,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房地產調控大局,容易引發局部房地產市場過熱,也影響公眾對房地產市場預期。另外,本應流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薄弱環節的金融資源被擠占,影響宏觀政策實施的效果,加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對企業和居民個人來說,用經營用途貸款購買住房,推高杠桿率和負債率。一旦房地產市場或政策發生較大變化,還可能導致債務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典型的教訓。對銀行而言,過分依靠房地產來擴大規模、搶占份額,既存在政策風險也存在信用風險。部分銀行信貸管理不嚴不實,少數銀行從業人員為違規行為提供便利,還可能受到處罰。
嚴查經營貸下——樓市、銀行何去何從
其實,經營貸所引發的風險早已暴露。監管層也曾屢次禁止經營貸流入樓市。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的問題早前也開始自查自改。
2021年伊始,多個城市就已經開始了嚴格審查經營貸、消費貸資金流向違規流入樓市的行為。例如,今年1月份,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上海銀保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對轄內商業銀行就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住房信貸管理等工作提出要求。
2月10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於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防範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通知》,要求嚴格實施貸前調查,盡職落實貸後管理。另外,廣東銀保監局也曾下發《關於組織轄內銀行機構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風險排查的通知》,部署全轄銀行機構全面自查。
就在今天,深圳銀保監局表示將加碼監管全部涉房貸款,每季度滾動排查資金流向。滾動排查范圍為截至報告期末的所有存量業務,包括房地產對公和個人信貸業務、經營用途貸款、消費類貸款、信用卡以及理財、投資等表內外融資業務,其中經營用途貸款是排查重點,排查結果於每季後5個工作日內上報。
那麼,在房貸監管全面趨嚴的情況下,樓市、銀行將何去何從?
周茂華強調,國內監管環境的變化,對銀行資產負債與內部管理均會產生一定影響。此前不規范的「經營貸」將無法進行,部分存量也會面臨整改,進而影響銀行的資產和負債業務。與此同時,銀行需完善經營業務管理考核制度。
但整體上,由於經營貸規模相對有限,並非銀行支柱型業務,預計對銀行業整體經營影響有限,不排除會對個別銀行造成較大的影響。對於樓市來說,嚴查經營貸將截流房地產的一大輸血渠道。在房地產整體融資環境略偏空的情況下,局部房地產炒作將尤其受到抑制。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認為,「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政策會產生一個暫時效果。要真正根除,需要解決老百姓錢不夠花的通脹預期、公共資源均等化等問題。買房只是一個手段,更多的還是想分享大城市所擁有的公共資源帶來的高質量的生活。只有把老百姓的後顧之憂解決好,房價才會良性、 健康 地跟著真實需求一起成長。
董希淼表示,防範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給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建立並完善金融管理部門與金融機構聯動機制,明確職責邊界,各司其職,協同配合,並壓實借款人的責任。各地在排查和處置過程中,既要嚴格,又要精準,要減少「誤傷」有真實經營性資金需求的小微企業。歸根結底,還是應加強和改進房地產宏觀調控,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市場趨於平穩,通過各種手段套取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的現象自然就會減少。此外,還要進一步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滿足自住型和改善型購房需求,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的支持和服務。
⑻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樓市
上海銀保監局公布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最新情況
上海銀保監局昨天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⑼ 北京銀保監局嚴查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部分 購房 者為填補房屋交易資金缺口或進行套利,挪用消費貸、經營貸資金作為購房款或『過橋』資金; 部分非法中介參與其中牟利,為違規行為推波助瀾……」北京銀保監局已注意到近期出現的相關輿情,針對輿情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開展大數據篩查,並就篩查發現的疑點線索向轄內銀行機構下發監管提示函,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重點排查是否存在由於授信審批不審慎、受託支付管理不到位、貸後管理不盡職等情形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被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等問題,並要求銀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加強內部問責處理。
同時,北京銀保監局已會同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組建聯合工作組,將於近日赴銀行機構開展專項核查。對於銀行因經營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 房地產 領域等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理。北京銀保監局還將結合銀行自查及監管核查情況,指導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積極行動,對個人和中介的不當和違規行為啟動聯合懲戒機制。
近年來,北京銀保監局圍繞去杠桿、治亂象、源、強服務、防風險的監管路線圖,綜合施策、主動作為,積極配合維護北京地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是保持房地產及相關領域信貸合理增速。持續督導轄內銀行業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精神上來,嚴格按照「依法合規、審慎經營」原則規范開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2020年,北京轄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及個人經營性貸款全年增速分別低於全國9.0、14.3和6.2個百分點。二是對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消慎問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運用大數據技術主動出擊,結合非現場監測數據,綜合採取窗口指導、現場檢查等多種措施督導信貸業務規范發展。持續開展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個人信貸資金態橋答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問題,對違規銀行機構依法從嚴頂格處罰,同時嚴格執行機構與人「雙罰」制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和禁止一定期限從事銀行業工作等行政處罰,加大監管震懾力度。三是指導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印發《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自律公約》。《公約》從內控制度、風險管理、盡職調查、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合作機構監督、公平競爭、優質服務等七個方面對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提出自律要求,引導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競爭回歸到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方面上來,改變過去依靠「返點」「返費」和放鬆政策執行尺度的市場競爭局面。目前北京地區開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43家銀行均已簽署公約承諾函。四是「因城施策」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在綜合考慮銀行資本水平和業務發展能力,科學測算指標合理性基礎上,會同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明確了轄內中資地方法人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的上限要求,督導相關銀行在滿足首都居民「剛帆慧需」的前提下,穩健開展房地產相關業務。
⑽ 浙江加強房貸審慎管理:全面自查開發貸、按揭、經營貸等涉房貸款
房住不炒要求下,涉房貸款嚴監管仍在繼續。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之後,浙江省也發文嚴查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消費類和經營類貸款以及「凍資」等涉房貸款業務。
3月22日,記者獨家獲悉,人民銀行杭州中支、浙江銀保監局、浙江省住建廳2月末已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信貸審慎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浙江各金融機構對2020年以來發放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消費類和經營類貸款以及「凍資」等業務進行全面自查,並於3月15日前向當地人民銀行、銀保監部門報送自查和整改報告。
目前,浙江已出台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3月3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嚴格防範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法拍房也被納入限購范圍。3月15日,嘉興市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根據一份第三方統計,2月杭州樓市一改春節淡季常態,成交量突破萬套且創歷史新高。3月初,據媒體報道,住建部官員帶隊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無錫市調研,會商督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落實情況。此前1月下旬,住建部亦赴上海、深圳等地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情況。
房貸佔比提升異常將予以重點關注
《通知》稱,將各金融機構房地產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作為宏觀審慎評估(簡稱MPA)、金融機構綜合評價、監管評級的重要內容,與貨幣政策工具運用、金融市場准入、國庫現金管理等政策掛鉤,對房地產貸款增速過快、佔比過高的金融機構強化政策約束。對於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金融機構和房地產企業,各級人民銀行、銀保監、房地產主管部門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並予以公開通報。
各金融機構應認真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各項要求。超出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金融機構應穩步有序落實調整方案,逐步向管理目標收斂。符合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金融機構,應穩健開展房地產貸款業務,保持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基本穩定。對於佔比提升異常的金融機構,金融管理部門將予以重點關注,並採取相應措施。
《通知》要求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各金融機構要在堅決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的同時,優先滿足居民家庭購買首套自住住房合理的信貸需求。嚴格執行審貸標准,強化借款人資格審查。禁止開展任何形式的「轉按揭」「加按揭」業務。商業銀行只能對購買主體結構已封頂住房的個人發放住房貸款,金融管理部門將相關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列為現場檢查重點,並加大處罰力度。
嚴防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
對於按揭貸款首付資金,《通知》要求,嚴格審核首付款資金來源和償債能力。各金融機構要強化首付款資金真實性審核,嚴格審查購房首付資金來源。嚴格執行收入認定標准和月供收入比要求,多渠道核實借款人真實收入水平,審慎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加強對借款人全口徑償債能力的審查及跟蹤,防止通過假流水、假證明等造假行為虛增償債能力。各金融機構應配合房地產開發企業做好購房人「凍資」資格審查和賬戶對賬,完善內控機制,審慎合規開展相關業務,確保「凍資」賬戶為購房家庭成員名下賬戶,切實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對提供不規范「凍資」業務、弄虛作假的金融機構及相關業務人員,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對於房地產開發貸款,《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要嚴格審核房地產開發項目合規性,落實房地產開發貸款資金封閉管理要求,根據項目工程進度放款,杜絕超規模超期限放款,防止貸款資金挪用。嚴禁向四證不全、資本金比例不到位的項目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發現開發貸迴流至借款企業或劃轉至股東等問題,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在審慎經營原則下,嚴格規范房企表外短期融資業務。
對於經營貸、消費貸,《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嚴禁發放用於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嚴禁資金通過流動資金貸款、物業經營性貸款、項目貸款和影子銀行業務等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要加強客戶資質和信用狀況審核,關注客戶獲得經營性貸款借款人資格的時間,審慎發放僅以企業實際控制人身份申請的個人經營性貸款。關注第一還款來源,必要時要求借款人提供納稅信息,不得簡單以抵押物估值代替借款人收入審查。審慎向近期申請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或購買住房的客戶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審慎開展第三方合作貸款業務,如審核發現為借款人違規獲得經營性貸款提供「過橋」資金、以「空殼公司」包裝借款人資質等行為的房地產中介機構,應立即終止業務合作,並及時上報相關線索。
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不得為購房人墊付首付款或採取首付分期等其他形式變相墊付首付款,不得通過任何平台和機構為購房人提供首付融資,不得以任何形式誘導購房人通過其他機構融資支付首付款,不得組織「眾籌」購房,不得協助購房人弄虛作假。
今年以來,多地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僅3月以來,上海市多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管理的通知》,標志著上海正式進入個人購房限售城市行列。無錫發布了《關於規范我市二手房交易秩序的通知》,提出要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