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貸人員該如何建立自己的獲客體系
近日,易觀發布了《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報告》,報告稱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強勁,截至2017年末,我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將達9.80萬億元,佔GDP的比例為12.32%。
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市場潛力十足。預計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余額將達14.67萬億元。
壹諾信用
以上幫助信貸從業人員建立了基礎獲客體系的主幹,那想要變得枝繁葉茂,甄別枯枝敗葉類型的壞賬風險,使用壹諾信用很關鍵!
有時候客戶為了獲得更多的貸款,往往會偽造自己的資料,能夠了解到的也只是某個時間點片面的消息,通過之後一旦產生壞賬,信貸人員需要擔負很大的責任。
想要做到精準、省時省力,信貸從業人員只要在手機端下載「壹諾信用」APP,幫助信貸從業人員快速完成審核。
經過數據核驗、授權抓取用戶數據、金融風控、構造用戶畫像等,為小微金融及信貸人員提供決策支撐,客觀全面評估客戶借貸風險,避免欺詐行為。
壹諾信用:一款實用、專業型的借貸管理工具。專為小微借貸提供貸前、貸中、貸後的信息查詢、風控、流程及債務管理產品。
2. 個人消費信貸體系的建立
10分
中國的信用消費始於20世紀50年代,隨後信用消費一度被取消。銀行以住房為突破口開展的信用消費起步於80年代,但在當時短缺經濟佔主導地位、市場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信用消費並不具備充分發展的經濟基礎和市場條件,因此信用消費品種單一、范圍窄、規模小,僅處於萌芽和摸索階段。
20 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住房、汽車等領域出現了比較旺盛的需求。同時,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消費需求不足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政府採取多種措施擴大內需,信用消費作為刺激消費需求的有效手段得到重視和推廣,各項旨在鼓勵個人信用消費的政策、法律、法規相繼出台。截至2003年末,全國各商業銀行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15736 億元,較1997年末的172億元增長90倍,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1780億元,信用消費占各項貸款的比例也由不足0.13%上升到10%。
從提供信用消費的機構看,目前國內所有商業銀行及信用合作社都已不同程度地開辦了消費信用業務,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消費信用市場的主體, 其消費信用余額佔全部金融機構提供的消費信用總額的88%。從信用消費的品種看,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形成包括個人住房與住房裝修、汽車消費與信用卡消費、大額耐用消費品與教育助學、旅遊與醫療貸款、個人綜合消費與個人短期信用貸款及循環使用額度貸款等十幾個大類、上百個品種的信用消費品種體系 。
從上面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在銀行發放的消費信貸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據壓倒性優勢。這說明我國信用消費業務品種有很大的創新空間,一些很具有發展前景的信用消費品種在我國基本上還是空白。另外,一些信用消費品種在我國雖已開展,但開發的深度還遠遠不夠。可以預期,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之後,以信用卡為主體的消費信用將會迎來高速發展的階段。
從當前各金融機構的實踐情況看,我國消費信用的發展應該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一)重點發展個人住房與汽車信用消費
個人住房貸款在我國當前信用消費發展中佔有絕對比重,今後一段時期內,個人住房貸款仍是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應在切實降低住房貸款風險的基礎上,擴大住房貸款范圍及比例,重點開發中檔住房貸款。另外,隨著汽車普及程度的提高,汽車消費貸款的需求量還將顯著增大,這將成為消費信用的一個主要增長點。
(二)大力開展信用卡業務與個人耐用消費品信用消費
美國信用卡業務的比重僅次於住房信貸,我國商業銀行應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之後,抓住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信用卡業務,鼓勵消費者先消費,後還款,將信用卡辦成真正的信用卡。另外,還應大力推廣商業銷售網點和消費網點進行信用卡支付。據統計,我國的耐用消費品貸款在我國信用消費業務中所佔比重小,市場潛力巨大。為此,各商業銀行應積極與商家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耐用消費品貸款。
(三)大力發展助學與旅遊信用消費
目前,我國助學貸款發放比重仍然較小,各商業銀行應採取多種形式大力推廣。相對說來,助學貸款本質上是消費者用未來的收入為現在的教育融資,其貸款對象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如果能合理引導,應該能成為一個很好的信用品種。另外,隨著「假日經濟」的日益重要,居民在旅遊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加,各商業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及旅遊公司應積極響應國家有關政策,在國家法律允許范圍內,大力推廣旅遊信用消費。
(四)借鑒美國信用消費的先進業務方式
各金融機構應與相關機構積極配合,結合中國實際,大力開拓信用消費新品種, 探索這些信用消費品種在我國可行的發放模式和風險控制模式並積極完善和推行, 以盡快完善我國的信用消費體系。如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貸款品種,對個體工商戶和運輸業者提供經營性車輛貸款,對有創業意識的城鄉家庭可提供小額家庭創業貸款等。同時,針對不同的信用消費品種和貸款對象,可在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多種選擇。
消費信用的發展前景廣闊,但發展的的道路還很漫長,其進程受到信用體系建設、居民消費觀念等許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為了促進消費信用健康快速地發展,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保障性工作。
(一) 加強宣傳,改變傳統消費觀念
在我國市場經濟已步入買方市場的情況下,提倡適度負債消費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居民轉變「無債一身輕」的消費觀念,實現從無債消費轉變到適度負債消費,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費信用水平。我國居民信貸意識還比較薄弱,金融信貸知識還比較貧乏,所以增強消費者的信用觀念、信貸知識和金融知識,是發展消費信貸和擴大內需的重要條件之一。
此外,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來說,也要逐步增大對個人授信業務的比重,轉變重工商信貸、輕消費信貸的觀念,充分認識消費信貸對發展金融信貸、發展社會經濟的作用,加大力度宣傳發展消費信貸的政策導向、市場導向及其操作辦法,加強業務咨詢服務。
(二) 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
居民實際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消費信貸發展的程度。因此,國家在收入政策上應採取增加收入的措施,保證城鄉居民收入有一個合理的增長幅度;在分配政策上要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而改變居民的收入和消費預期,以刺激消費的合理增長。
(三) 建立消費信貸的信用風險防範體系
信用風險防範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消費信貸開展的成敗。當前個人消費信貸發展不快,主要問題不在銀行,而在於外部環境不完善、不配套。但銀行在消費信貸發展中,應有超前意識,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通過金融手段推動個人消費健康發展。
1、盡快建成個人信用制度。除了建立公民基礎信息資料庫之外,還應加快公民基礎信息與銀行信貸信息的整合,盡快建立和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信用風險評分模型和消費信貸電腦審批系統,組建地區性、全國性的個人資信調查評估事務所或個人信用調查公司,對被調查人的收入狀況等進行持續的調查服務,建立借款人的信用數據模型,積累信息並定期進行分析,同時將銀行與政府等其他部門聯系起來,探詢信息共享之路。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一是要盡快出台有關法律,以明確其服務對象、市場准入與退出規范、經營范圍、賠償機制等;二是要培養一批高素質且具有專業知識的個人資信評估從業人員,以促進評估的成熟性與權威性;三是要制定統一的評估標准,增強各評估結果的可比性,防止評估機構間的不正當競爭;四是要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評估的自身建設。
2、完善擔保制度。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逐步健全個人消費信貸擔保體系,降低消費信貸風險。首先,應完善擔保法,增加有關消費信貸的規定;其次,應培育規范的住房二級市場,使抵押的房產能夠方便地變現;再次,銀行應與保險公司緊密合作,將消費信貸與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履約保證保險結合起來,降低風險;最後,可研究由政府出面組建消費信貸擔保公司,為消費信貸,尤其是長期消費信貸提供擔保。
(四)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目前,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化程度遠遠不夠,無法完全解除人們的後顧之憂,那麼建立商業性和強制性相結合的社會保障統籌體系,就顯得非常迫切。因此,應當把建立完善覆蓋城市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也要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
(五) 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
消費信貸業務的從業人員不僅需要熟悉現代專業知識,還必須具有銀行儲蓄、結算、融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調研及人際溝通的能力,即成為「全能型」的綜合人才。由於我國的消費信貸才剛剛起步,業務人員來自各個部門,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偏低。因此,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尤為迫切。(2006年10月發表於《百姓雜談》)
3. 信用評分模型的信用評分的方法
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構建信用評分模型一般可以分為10個步驟,它們分別是:業務目的確定、數據源識別、數據收集、數據選擇、數據質量審核、數據轉換、數據挖掘、結果解釋、應用建議和結果應用。這些可以形象地表示為(圖一):
1) 商業目標確定: 明確數據挖掘的目的或目標是成功完成任何數據挖掘項目的關鍵。例如,確定項目的目的是構建個人住房貸款的信用評分模型。
2) 確認數據源識別: 在給定數據挖掘商業目標的情況下,下一個步驟是尋找可以解決和回答商業問題的數據。構建信用評分模型所需要的是關於客戶的大量信息,應該盡量收集全面的信 息。所需要的數據可能是業務數據,可能是資料庫/數據倉庫中存儲的數據,也可能是外部數據。如果沒有所需的數據,那麼數據收集就是下一個必需的步驟。
3) 數據收集: 如果銀行內部不能滿足構建模型所需的數據,就需要從外部收集,主要是從專門收集人口統計數據、消費者信用歷史數據、地理變數、商業特徵和人口普查數據的企業購買得到。
4) 數據篩選: 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篩選,為挖掘准備數據。在實際項目中,由於受到計算處理能力和項目期限的限制,在挖掘項目中想用到所有數據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數據篩選是必不可少的。數據篩選考慮的因素包括數據樣本的大小和質量。
5) 數據質量檢測: 一旦數據被篩選出來,成功的數據挖掘的下一步是數據質量檢測和數據整合。目的就是提高篩選出來數據的質量。如果質量太低,就需要重新進行數據篩選。
6) 數據轉換: 在選擇並檢測了挖掘需要的數據、格式或變數後,在許多情況下數據轉換非常必要。數據挖掘項目中的特殊轉換方法取決於數據挖掘類型和數據挖掘工具。一旦數據轉換完成,即可開始挖掘工作。
7) 數據挖掘: 挖掘數據是所有數據挖掘項目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時間或其它相關條件(諸如軟體等)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夠嘗試多種不同的挖掘技巧。因為使用越多的數據挖掘 技巧,可能就會解決越多的商業問題。而且使用多種不同的挖掘技巧可以對挖掘結果的質量進行檢測。例如:在構建信用評分模型時,分類可以通過三種方法來實 現:決策樹,神經分類和邏輯回歸,每一種方法都可能產生出不同的結果。如果多個不同方法生成的結果都相近或相同,那麼挖掘結果是很穩定、可用度非常高的。 如果得到的結果不同,在使用結果制定決策前必須查證問題所在。
8) 結果解釋: 數據挖掘之後,應該根據零售貸款業務情況、數據挖掘目標和商業目的來評估和解釋挖掘的結果。
9) 應用建議:數據挖掘關鍵問題,是如何把分析結果即信用評分模型轉化為商業利潤。
10) 結果應用:通過數據挖掘技術構建的信用評分模型,有助於銀行決策層了解整體風險分布情況,為風險管理提供基礎。當然,其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將信用評分模型反饋到銀行的業務操作系統,指導零售信貸業務操作。 數 據挖掘方法可以依據其功能被分成4組:預估模型、分類、鏈接分析和時間序列預測。每一項功能都可以被開發和修改成為適應不同業務的應用。比如: 分類模型可以被運用到建立信用風險評分模型、信用風險評級模型、流失模型、欺詐預測模型和破產模型等。為實現數據挖掘的每一項功能,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或算 法可以使用。
本文所討論的信用風險評分模型主要是屬於分類模型,所以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分類分析和分割分析。分類分析主要方法包括:決策樹、神經網路、區別分析、邏輯回歸、概率回歸;分割分析主要方法包括:K-平均值、人口統計分割、神經網路分割。
4. 消費貸款系統是怎麼回事
消費貸款亦稱「消費者貸款」。對消費者個人貸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各種費用的貸款。長期以來,商業銀行主要對工商企業或其他各類機構和團體發放貸款,一般不對個人消費支出提供資助。其中,迪蒙的消費金融系統設計靈活、功能完善,涵蓋用戶管理、業務管理、授信管理、工作流審批、風控管理、運營管理等模塊,並結合平台線上線下業務場景,通過引入線下合作門店實現消費分期業務互聯網化。此外,系統健全的風控體系、完善的貸後管理及多維度的數據分析,幫助客戶把控風險、減少壞賬,降低運營成本。
申請流程:
1. 借款人持有效身份證件、質押、抵押、保證人擔保的證明文件到貸款經辦網點填寫申請表。銀行對借款人擔保,信用等情況進行調查後,在15日內答復借款人。
2. 借款人的申請獲得批准後,與建設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和相應的擔保合同。
3. 借款人在額度有效期內,在可用額度范圍內,可以隨時支用,支用時填寫貸款支用單支用貸款。建設銀行將貸款資金劃轉至合同約定的帳戶中。
4. 借款人在額度有效期內可循環使用貸款,其可用額度為銀行的核定的額度與額度項下各筆貸款本金余額之差。借款人每欠支用貸款後,可用額度相應扣減,借款人每次歸還貸款本金後,可用額度相應增加。
5. 借款人在額度有效期滿前,應償清額度項下貸款全部本息,並在償清貸款本息後20日內到建設銀行辦理抵押、質押登記注銷手續,借款人與建設銀行簽訂的《借款合同》自行終止。
5. 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如何建立企業和消費者的信用評價體系
藉助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銀行本身沒有統一的體系。
6. 如何有效建立客戶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規范、有序、有效的企業信用體系,構建以誠信文化為核心、以信用制度為載體、以信用記錄為依託、以信用監管為手段的企業信用催生、成長和維護系統。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
內,按照規范、有序和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為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准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為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准體系
信用標准(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戶授信時,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准,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戶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著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系日趨復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最好的傳播平台。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閱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著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咨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戶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路平台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鑒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准化生產、標准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范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准、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4.「三公」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尤其是信用評價環節一定要貫徹公正原則,防止由於某種經濟利益而扭曲評價結果;在信用市場監管和對失信行為的處罰方面要堅定貫徹公平、公開原則,以推動企業信用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1.誠信文化建設。企業信用建設的根本環節是對誠信文化的傳承發揚。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著眼長遠,把誠實守信作為做人、辦企業的基本准則,不斷培育信用文化,讓誠實守信成為企業的核心文化。
2.法律法規建設。法治的完善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是現階段企業信用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信用機制建設的必然選擇。
3.信用評價標準的建立。評判一個企業是否誠信,誠信度又如何,這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從實踐來看,一個企業未來是否誠信,我們很難准確判斷。但我們可以通過考察其過去的歷史信用記錄,量化其誠信度。因此,建立信用評價標準的目的是通過考察企業的歷史信用記
錄來對企業將來的信用行為進行預判。
4.信息平台建設。對於企業信用信息的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通過暢通的信息系統來了解企業信用狀況,並作出是否能夠履約、履約的能力如何的判斷。因此,只有把企業信用狀況統一集中到同一能夠方便查閱的信息平台上,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5.管理、監督、服務體系建設。監管和服務,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必要條件和保障。企業信用標准需要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主持並會同行業協會來制訂;信用評價的實施都需要市場中介機構去完成;企業信用建設的全過程都需要政府、中介機構、自律組織、企業員工、消費者、利益相關者和廣大公眾的監督。
6.構建信用促成維護機制。如果沒有「守
信者受保障、失信者受懲罰」的機制,企業信用建設將是蒼白的、空洞的說教。因此,企業信用建設中,必須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改變「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受損」的現狀,形成信用資產保全機制,提高信用資產的收益;形成信用風險控制機制,增大失信者應承擔的風險和責任。
7.培養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提高企業素質,增強企業的法治意識和履約能力,這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出發點。
8.打造良好的企業信用環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包括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公眾信用三大塊,三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要為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就必須提高政府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提高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政府信用包括執法效率、執法公正、執法能力等;公眾信用又含蓋公眾的基本素質、知情權的保障程度、正義感和維護正義的能力等。
7. 怎樣提高信用評分貸款用的
1,每月刷卡次數在,25次以上。
2,多元化消費,十個商戶以上。
3,賬單出來後,立馬全額還款。
4,在出賬單前預留20%可用額度。
5,適當小額分期,增加銀行收入。
6,申請調額前,娛樂行業消費一次,金額300元以上(必須要有積分的)
7,下個賬單日後2天,電話或者簡訊申請調額即可。
8,如卡額度過低,可以存入卡額度的2倍資金自主消費。
9,只在標准類商戶刷卡消費,公益類優惠類堅決不刷信用卡。
8. 商業銀行信貸評價體系是怎樣構成的
需要根據客戶的資質來評定,比如徵信,貸款額度,貸款的用途,貸款的時間,還款的能力,收入的穩定性等多方面去分析的。
9. 如何建立信用評價系統
綜述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范、有序和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為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准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具體為完善六個體系:
企業信用標准體系
信用標准(Credit 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戶授信時,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准,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
相關書籍
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
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戶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