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如何看待「提前消費」
我現在是能不用「提前消費」就盡量不用,因為自己並沒有那麼強的自控力,「提前消費」很容易讓我在下一個月過著還款的生活。
大學的時候就經常提前消費,那個時候使用了花唄、白條這些東西,額度幾千塊錢,對於學生黨來說這樣的額度是比一個月的生活費還要多的,開始幾個月用著沒什麼感覺,直到自己的存款一點點的沒有以後才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
是否要進行「提前消費」主要要看自己有沒有有自控力,購買的東西有沒有超出自己的購買能力,只要不是過度去消費,大部分「提前消費」還是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最後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掌握必要的理財知識,其實面對花唄、借唄、小額貸款的良苦用心,我們消費可以,但不要超過自己的承載能力;如今人們生活在充斥著「提前消費」的環境中,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基礎上,如何使財富增值、提高自己的消費承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Ⅱ 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當然,問題的原因也不一而足。這些專向大學生敞開的信貸機遇,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費行為選擇。學校和家庭教育引導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缺乏抵禦外在誘惑的理性武器。
消費觀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內在價值觀,就會有著什麼樣的消費行為,它是消費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的教育和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有著知識和理性認知應對的不對稱,從根本上來說,正確的消費觀的樹立,除了對外在的金融信貸給予更加法制化規范而外,我們還得將目光投向校園課堂本身,讓它為大學生們補上這一課,或提前打好預防針、鑒別針。
Ⅲ 對於大學生貸款消費怎麼看
沒法看
Ⅳ 如何評價大學生貸款消費
大學生作為消費者不應該貸款!!但是看是什麼樣字的學生了.一個人的心理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玩的有的就是用來花的 用在好的方面就是應該的 不要把自己弄來的錢用來玩了就行 想貸款怎麼想就看你的了啊!
Ⅳ 花唄借唄不得向大學生放款,你如何看待大學生貸款消費的現象
貸款消費已經讓大學生身陷債務過重以及信用違約的風險。
大學生貸款消費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風氣,因為現在基本上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有過,甚至是正在使用貸款進行消費。這可以說是一種很不好的社會風氣,因為大學生並不屬於高消費的人群,而且大學生如果錢不夠用的話,可以選擇去打工來賺取生活費,因為大學生已經屬於成年人,所以大學生也可以打工來賺錢。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屬於勤工儉學的類型,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並不知道錢財有多麼的不容易掙。
一、超前消費很難讓大學生養成儲蓄資金的習慣。儲蓄一些資金來進行應急其實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因為這樣可以使自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用為錢發愁。然而現在的大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所花費的錢財遠遠超過很多人的想像,但是大學生花費的這些金錢絕大多數都不是為了學習和生活,反而是為了滿足個人虛榮心,因此我們看到有些大學生貸款去買一些昂貴的奢侈品,然而大學生們往往忽視了自己在這個年紀其實並不需要用奢侈品來裝飾自己,體現自身的價值。
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如果大學生在沒有走出校園之前就欠下了巨額債務,那麼大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會變得非常的黯淡。因此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嚴格的對大學生使用貸款消費的現象進行嚴格的處理和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大學生的未來發展。
Ⅵ 不少大學生都習慣於以超前消費,如何看待大學生貸款消費
我覺得大學生貸款消費是屬於超前消費,我不建議大學生這樣做。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很多學生花錢意識都非常超前,而且各種貸款機構的出現真的是不太好,現在大學生的花錢意識都比較淡薄,因為他們在學校里總是盲目的去追求一些名牌或者是追求一些比較不切實際的東西,而當自己目前的金錢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是跟家裡要家裡不會給,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去貸款機構借錢的這種現象。而且大學生這種意識都比較淡薄,他們覺得借的錢自己馬上就會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可能會被套路貸等一些機構給套路了,最後錢越滾越大,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只能讓自己的父母來出面解決償還。
還在上學期間,大學生基本上沒什麼收入來源。當利益蒙蔽了孩子的雙眼之後,他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得出來,從剛開始借幾百塊錢到最後的借幾萬,乃至於幾十萬,然後才會感覺到事情的嚴重,現在這種現象出現的比比皆是,所以小編常年建議讓這些貸款機構嚴格管制,不要放款給大學生。
Ⅶ 你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絕派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逗瞎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Ⅷ 大學生提前消費的觀念形態好嗎
大學生提前消費的觀念總體是好的,但一部分無法控制自己消費慾望的學生讓自己債台高築,這就不好了。換句話說,只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消費慾望,做到合理消費就是好的。
沒有辦法的他們只能將目光轉向那些號稱低利率放款快的網路貸款平台,殊不知他們產生想法時已然羊入虎口。低利率只是陷阱,到時會利滾利,從1000到10萬只是幾個月的事情。很多大學生受不了網路貸款平台的追債紛紛跳樓輕生,所以提前消費的觀念無論好壞,在有克制能力的大學生那就是好的,反之即使是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