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消費貸款與經營性貸款的區別是什麼
這主要是從貸款後的用途上進行區分的;
1、個人消費貸款是指銀行向個人客戶發放的有指定消費用途的人民幣貸款業務,用途主要有個人住房、汽車、一般助學貸款等消費性個人貸款;
2、個人經營貸款,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借款人流動資金周轉、購置或更新經營設備、支付租賃經營場所租金、商用房裝修等合法生產經營活動的貸款。
如果分要區分下其他不同,那麼有以下幾點:
1、申請條件及相關證明材料不同;
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條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且貸款到期日時申請人年齡滿18周歲且一般不超過 55周歲;
二、具有貸款行所在地的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住身份;
三、有合法、穩定經濟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四、具備明確消費意向或已簽署了相關消費合同;
五、能提供貸款人認可的擔保
個人經營貸款的申請條件:
對象為符合銀行個人經營貸款政策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不含港澳台居民),包括個體工商經營者、 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主要合夥人或主要 自然人股東等。
一、年齡在18周歲(含)以上、60周歲(含)以下,在分行管轄地域范圍內有固定住所,具有常住戶口或有效居住證明;
二、借款人及其 經營實體 信用良好,經營穩定;
三、相關銀行規定的其它條件。
二、貸款額度不同:
個人消費貸款最高50萬,以所購消費品或服務的價格為上限,並提供相應貸款擔保;經營性貸款額度較高貸款額度高:如招商銀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的貸款金額最高可達3000萬;中國工商銀行為1000萬元;
三、 貸款期限不同:
個人消費貸款最長借款期限可達5年;而個人經營性貸款一般授信的最長可達10年,單筆貸款最長可達5年。
⑵ 什麼是消費信貸消費信貸對我國經濟發展、企業營銷有哪些影響
消費信貸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是商業銀行陸續開辦的用於自然人(非法人或組織)個人消費目的(非經營目的)的貸款。
首先,發展消費信貸有利於提高消費傾向,擴大內需。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國內需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選擇,所以有效刺激消費是中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的重要保證。尤其重要的是,中國經濟運行呈現供給相對過剩和通貨緊縮的特徵,消費品市場從賣方市場格局向買方市場格局轉化;而另一方面,居民儲蓄率日趨高升,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在此情況下,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擴張投資需求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但從消費領域看,消費市場依然偏淡,擴張投資需求刺激消費作用有限,進一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還有賴於發展消費信貸進而擴張有效需求。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兩個輪子,要使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態勢得以持續,消費需求必須及時跟上,發展信用消費正是擴大消費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從全社會看,由於消費與生產不可能完全同步,消費總是滯後於生產,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滯差,消費信貸的實施有助於增加即期消費,保持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在經濟形勢下,消費信貸尤其具有以下特殊重要的現實意義。消費信貸是調節宏觀經濟的有效措施。消費需求不足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積極開展消費信貸,通過消費信用支持需求擴張,可以達到啟動消費品市場帶動經濟增長的目的。政府通過消費信用引導消費者的支出投向,有意識地加速或延緩某類消費的社會實現,還可以有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使經濟增長步入良性循環。
其次,發展消費信貸有利於為經濟增長提供推動力。消費的增長始終是經濟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點,以消費為導向也正是市場經濟發展偽真諦。居民消費的增長與消費需求結構的升級正是經濟規模擴展與經濟向更高層次進化的根本推動力。據測算,居民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韓國為64.8%,日本為66.4%,美國為68%,而中國該項指標約為50%。在發達國家,信用消費占其整個消費的比重達30%。按此計算,在中國可增加消費1300億元左右,將帶動消費增長約4.5個百分點,若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0%,則最終可拉動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中國的消費水平在達到小康之後,面臨消費升級,一次性大額支付是其中一個重要特徵,也會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通過消費信貸,使部分急需改善生活條件並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居民提前實現對住房、汽車等高價值消費品的需求,也有利於提高生活水平的質量,促進社會消費升級的順利實現。事實上,消費信貸是一個人乃至一 個民族有沒有信心的標志——敢不敢於花未來掙的錢,因此,通過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制約消費的政策和觀念,把消費和勞動生產有機起來,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提高人民消費生活水平。
第三,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優化社會信用結構,使債權和債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信用內在約束機制和全社會的信用水平。在中國畸形的社會信用結構中,居民高債權,政府和企業高債務,銀行高風險。風險和收益是絕對分離的。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優化居民的資產結構,使居民的收益和風險通過信用消費的方式相結合。消費信貸和儲蓄對於貨幣流通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前者是未來的收入現在使用,而後者是現在的收入未來再用。發展消費信貸也是構建市場儲蓄向投資轉化機制的重要措施。此外,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延伸貸幣政策和信貸政策的作用范圍,是調整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有力工具之一。貨幣、信貸政策都是在短缺經濟中發揮促進生產作用的,而通過消費信貸可以使貨幣、信貸政策延伸到消費領域,建立消費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更進一步,通過政策作用范圍的延呻,可以幫助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提高銀行效率和效益。
⑶ 個人消費貸款與經營性貸款的區別
個人消費性信用貸款要求客戶必須信用記錄良好,在杭州工作,有5000元以上的月打卡工資,最好是杭州戶口。
個人經營性信用貸款則要求客戶必須信用記錄良好,在杭州有實際的經驗平台,公司或者個體戶都可以,營業執照注冊一年以上,有穩定的銀行流水,對公和對私的流水都可以。
⑷ 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和經營性貸款有什麼區別
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和經營性貸款區別有:
1:個人消費信貸投向的個人性。指該信貸以自然人為特定信用對向,而非一般的法人或組織。
2:個人消費信貸用途是消費性。該類信貸用途以消費性需求為目的,而非以經營營利為目的。
3:個人消費信貸額度的小額性。該類信貸一般只有較小信用額度,通常在1000元至50萬元之間,不大量佔用銀行的信貸資金。 經營性貸款額度高:如招商銀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的貸款金額最高可達3000萬;中國工商銀行為1000萬元。
4:個人消費信貸期限更靈活性。該類信貸期限靈活,買方信貸一般在6個月至五年。經營性貸款期限長:一般授信的最長可達10年,單筆貸款最長可達5年。
5:經營性貸款具備循環貸款功能:此類貸款一次申請,循環使用,隨借隨還,方便快捷。
⑸ 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和信用貸款有何區別
1、有無抵押貸款不同
1、對於個人綜合消費貸款這個是需要用房產來做抵押以此獲得授信額度,再用這筆貸款來消費指的商品。
2、對於信用貸款屬於無擔保無抵押貸款,憑借信用來貸款,對此信用貸款與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區別之一那就是無疑抵押和擔保。
二、提交的證明資料不同
1、個人綜合消費貸款首先要申請個人授信額度,夫妻雙方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收入證明、房產證到銀行就可以。
2、而個人信用貸款通常需要准備的是個人的身份證、收入證明、工作證明、住址證明以及其他資質證明。這就是提交材料方面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和信用貸款的區別。
三、申請貸款額度不同
1、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所能申請到的貸款額度通常與抵押物的價值有直接關系。
2、而信用貸款的貸款額度,與個人信用記錄和收入狀況以及還款能力等多方面有關。
四、申貸條件不同
1、個人綜合消費貸款
1)在貸款銀行所在地有固定住所、有常住戶口或有效居住證明、年齡在65周歲(含)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
2)有正當職業和穩定的收入,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並能夠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
3)具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和還款意願,無不良信用記錄。
4)能提供銀行認可的合法、有效、可靠的擔保。
5)有明確的貸款用途,且貸款用途符合相關規定。
6)在貸款銀行開立個人結算賬戶。
7)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8)在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無不良貸款記錄。
9)對採用擔保方式的,能提供銀行認可的合法、有效的質押、抵押或保證擔保。
2、信用貸款
1)企業客戶信用等級至少在AA-(含)級以上的,經國有商業銀行省級分行審批可以發放信用貸款。
2)經營收入核算利潤總額近三年持續增長,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0%的良好值范圍,現金流量充足、穩定。
3)企業承諾不以其有效經營資產向他人設定抵(質)押或對外提供保證,或在辦理抵(質)押等及對外提供保證之前徵得貸款銀行同意。
4)企業經營管理規范,無逃廢債、欠息等不良信用記錄。
⑹ 消費信用的發展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有一下兩方面影響:
一方面:
(1)消費信貸可能促進國家經濟調控政策和控方式發生重大改變。
(2)消費信貸不僅有助於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分散風險,而且能夠敦促商業銀行轉變老的經營思路和套路,通過業務創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3)消費信貸可以通過消費的市場導向作用,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技術改造和新的產品問世。
(4)消費信貸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國民消費意思的轉變。
另一方面:
(1)在風險責任的承擔上,消費者承擔了過高的責任,消費者合法權利得不到明確保 證各商業銀行現在發行的各種銀行卡, 將持卡的風險完全推給消費者, 由持卡人自行承擔經 授權的支出的責任。銀行業這樣做的依據是《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的規 定, 「發卡銀行可以在章程或協議中自行與持卡人約定發卡銀行與持卡人之間的掛失責任的 承擔。 」這個條款名義上是規定發卡銀行向持卡人提供掛失服務的「義務」 ,實際上是變相賦 予了銀行權利,致使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2)商業銀行向透支的持卡人收取高額利息。 《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貸記卡透 支按月計收復利,准貸記卡透支按月計收單利,透支利率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並根據中國人 民銀行的此項利率調整而調整。但事實上,自《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發布以來,銀行逾期 付款違約金的比例隨著降息一降再降, 現在日息只有萬分之二點一, 但是實際上銀行一直按 日息萬分之五收取透支利息。
(3)各商業銀行信用卡收費名目繁多、缺乏統一標准。現在各商業銀行基本上都在開 展信用卡業務, 但各行的收費標准卻很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