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用個人消費貸款去買基金合理么
這個要看個人理財能力。
因為不論是什麼貸款,都具有高於定期存款利率的高利息。而同時買基金等理財產品又具有風險。所以,利息必須還,但沒基金未必賺,只要沒賺或者賺的不足以付利息,那你就必賠。
假如你貸款10000元,利率是4%,那麼你拿著10000元購買基金時要先支付1.2%的申購或認購費用,1.5%的管理費用,贖回時間短的話還要支付1.2%的贖回費用。也就是說,你如果要想通過買賣基金來賺錢,必須要使基金的收益在7.9%以上,甚至更高。
有能力理財的人可以賺100%,而欠缺理財知識和實戰經驗的人也可能虧100%。合理不合理,要看你能夠通過基金賺8%以上的收益。現在的確有人利用貸款買賣基金或者炒股,來賺取差價。
❷ 從銀行貸款買信託產品可靠嗎
銀行貸款買信託不符合銀行貸款原則,如果能貸款下來能及時還款可以賺取信託收益和銀行貸款成本的差價,大約4-5%
❸ 我可以從銀行貸款買信託理財產品么
原則上講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銀行貸款在審批的時候是要明確用途的。不過各家商業銀行對於個人消費貸款的後端把控一直都不是十分精準,所以就算進行了貸款買理財的操作,只要按時還款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還是不推薦樓主這樣做,雖然可能有一些套利的空間存在,但如果仔細追究,這種行為還是有讓「資金空轉」的嫌疑的。
❹ 信託可以抵押貸款嗎客戶買了信託後,能不能拿他抵押貸款
不可以的,銀行是不接受信託購買權益做抵押的,因為
信託權益
的特殊性,如果急需用錢,還是轉讓吧
❺ 什麼是信託產品,是否能夠自由買賣
簡單來說就是受到銀監會監管的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表現為100W起,年華收益在10%左右,目前信託產品主要通過信託公司,銀行,信託第三方代銷機構進行售賣,投資者認購之後不可以自己買賣,但是可以轉讓
❻ 消費信託中,消費與投資之間的關系,多少錢用於消費,多少錢用於投資委託人對投資是否有知情權
看來是有同行給你看消費信託產品了。
這個表中的這些機構,都參與到消費信託中。
說白了就是,現在網購盛行,年輕一代奉行消費主義。買東西錢不夠,那就分期付。分期付款就會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信託公司就把投資人的錢募集過來,然後和消費金融公司合作(比如支付寶裡面的網商貸、捷信分期這些專門做分期付款生意的公司)把募集來的錢貸出去。貸款出去自然要收利息。這個利息中的一部分就是買信託的人的收益。
原理就是這樣,把投資人的錢,借給別人花,然後收別人利息。這個利息中的一部分就是委託人的收益。
說的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借錢給別人花,怎麼保證他還錢呢?這時候需要貸後服務機構、催收服務機構。(要到期了,就要打電話確認,催以下,趕緊還錢了)
中間信託公司的主要作用就是募集資金,然後選好的消費金融公司合作,實時監控資金流進出。確保借出去的錢和收回來的錢+利息能夠覆蓋產品的本金+收益。
委託人對投資有知情權啊。這個知情權就是我上面說的。信託公司會告訴你,這個產品是和哪個消費金融公司合作。你的錢是通過捷信分期借出去的還是通過支付寶網商貸借出去的。僅此而已。
你想看每一筆款的進出,那是不可能的。
話說回來,找信託公司買信託產品,圖的就是一個安全放心。瞄準大品牌,選好好標的。沒啥問題。
消費金融類的信託產品,如果有保險公司承保。這類產品是稀缺貨。幾乎很難買到。
❼ 本人自己現有200萬積蓄,銀行經常向我推銷一些理財 信託 基金等產品,城市商業銀行有一期100起買
你投給銀行就成冤大頭了,你可以考慮投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