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該怎麼辦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Ⅱ 已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單的商家侵犯了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怎麼維權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消費投訴的科室是 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它只有兩個方式來維護消費者權益: .行政執法。如果相關市場主體因違法而造成消費者經濟損失,則通過行政執法(即通常所說的處罰)來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維護市場秩序。這種行為帶有行政強制性。 .行政調解。這個手段是無違法事實存在時,交易雙方採取自願、達成協議,解決事情。只有調節作用,沒有強制性。對於處理不服的,或者沒有達成調節的,雙方有權提起仲裁或上訴。你這個情況,在處理時首先要求你有正規的票據,並且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消費者申訴暫行法》規定的申訴期限和申訴要求下才能按照以上兩個法規進行處理,否則,只有進行中間調解的權利或者不能受理。請記住,任何執法部門都是根據相關法規來執法的,沒有法規的授權進行處罰的是違規行為,所謂法無規定不罰。你自己的具體情況不了解,不能給你說怎麼處理,但是你申訴時讓你填表那是必須經過,否則工商局怎麼給這個案件歸檔?不可能說你去一說你遇到的問題,然後工商局就跑去把商家處罰一頓,對不?你可以查詢上述兩部法規,了解相關的程序和規定。
Ⅲ 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怎麼辦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消費者。我想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談談「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途徑和方法」。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 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闡明了消費者享有以下權利: 一是知悉權。即: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二是選擇權。即: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三是公平交易權。即: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四是依法賠償權。即: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五是依法結社權。即: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六是知識權。即: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七是尊重權。即: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八是監督權。即: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時,消費者有權到消費者協會投訴。 消費者協會將依法對投訴方與被投訴方的主體資格及投訴內容進行審查,確定是否受理或不受理。 消費者協會對下列情況投訴應予受理: (一)消費者因《消法》和本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規定的權利受到損害的投訴; (二)消費者對經營者未履行《消法》和本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規定的義務的投訴; (三)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投訴; (四)其他應予受理的投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到當地消費消費者協會投訴。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工作導則》第十四條 規定,消費者投訴要遞交文字材料或有投訴消費者簽字蓋章認可的詳細口述筆錄。 投訴材料應包含以下內容: (一)投訴方和被投訴方的基本信息,包括投訴方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單位名稱、地址、郵政編碼、聯系人、聯系電話等。 (二)損害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及與經營者協商的情況; (三)有關證據。消費者要提供與投訴有關的證據,證明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因果關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消費者協會一般不留存爭議雙方提供的原始證據(原件、實物等)。 (四)明確、具體的訴求。 對投訴要件缺乏和情況不明的投訴,消費者協會應及時通知投訴方,待補齊所需材料後再受理。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請及時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消費者協會舉報或投訴
Ⅳ 金融亂象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金融亂象行為如何才能有效消除
在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十分發達的社會,並且我們的社會也在飛速發展,但是社會的發展自然也會出現很多的亂象,在我們進行購物的時候可能會遇到維權困難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平時進行消費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被商家套路這樣的事情,我認為這些事情都是十分嚴重的事情。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其實就是在侵犯我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認為我們在辦理這樣的業務的時候一定要理解這樣的業務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也要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去辦理這樣的業務。
Ⅳ 被貸款怎麼辦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講求證據的,所以如果你「被貸款」了,得先仔細想想如何證明並不是你本人而是被冒名貸款了。
所以,你需要跟貸款機構進行溝通,說明並非本人向其辦理了貸款(要將自己什麼時候丟失的身份證,什麼時候補辦的情況說清楚),且確保有丟失身份證後的補辦記錄。
如果在說明情況後貸款機構任然糾纏不休,捏造你借錢不還的「事實」,這就屬於侵犯他人名譽權,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此外,鑒於冒名貸款的各式合同、證據並非你本人簽署的,必要時你也可以申請司法鑒定。如果一經調查核實後,確實屬於被冒名貸款的,由貸款發放銀行消除你的不良信用記錄,切勿聽信任何中介機構可以「洗白」信用記錄的謠言。
Ⅵ 消費者權益收到侵害時該怎麼維權
一般情況下是管用的,如果商家存在侵權行為,工商部門會對商家進行處罰,在處罰的過程中會對你們的糾紛進行調解,但如果調解不了的,要到法院起訴才行。
Ⅶ 消費者權益被侵犯!!!要怎麼辦
十分同情!!!!!!!當時你應該報警!
Ⅷ 消費者權益被侵,該怎麼維權
消費者爭議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