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拒絕網路議論文600初二
你好懶
㈡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怎樣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購物要掂量自己的口袋,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范圍之內進行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不盲目跟風情緒化消費,重物質消費的同時重視精神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有錢不買半年閑」,要堅持可持續性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厲行節約,不盲目購買造成資浪費。
㈢ 請結合實際談談怎麼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綠色消費 3.保護環境,理性消費。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㈣ 如何做理智消費者
消費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人們跟隨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夠引發對某類商品或某種風格的商品的追求,並形成流行趨勢。商家嘗嘗利用消費者從中、追趕潮流的心理來推銷自己的商品。消費者是否應該從眾,要做具體分析。盲目從眾是不可取的。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是有些人消費時喜歡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效果。這種消費有時可以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個別同學受攀比心理的影響,飲食消費向廣告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人情消費向成人看齊。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是消費者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往往要考慮很多因素:價格是否便宜,質量好不好,服務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齊全,操作是否方便等等。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1.要理性選購,避免浪費。市面上的月餅種類繁多,如有蓮蓉、豆沙、五仁、冰皮等月餅。如果廣大的消費者買了許多月餅,又吃不完,豈不浪費?所以消費者應選擇適量、合自己口味的月餅,不要盲目跟風,以免買後再後悔。
2.不要只重其包裝和價格。市面上有包裝很漂亮的、價格貴的月餅。那消費者需理性選購,不應該只注重其表面,更應注重其的質量。在價格方面,先別操之過急,可以通過多家比較後再買。
3.選購月餅時,消費者應注重其質量。據新聞報道,9月24號,東莞南城板嶺村。綜合執法局查處了東莞一家黑月餅作坊,現場查處了大量成品月餅,原材料和一批製作月餅機器。看到其標題為臭蛋麵粉黃霉,油里飄著死老鼠時,我真的驚到了!如果這家黑月餅作坊沒被查處的話,多少消費者會被蒙騙呢。唯有優質的月餅,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總得來說,消費者在選購東西時,需要注重其的是否實用、價格是否合理及其質量如何。不要盲目從眾,應學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
㈤ 如何理性消費遠離「校園貸」
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進行消費,不要盲目攀比,遠離校園貸。
㈥ 跪求一篇關於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的論文..
1.理性廣告和情感廣告的概念
廣告最直接的目的是使消費者建立對一定的品牌或企業的良好態度,並最終導致購買行為。而態度的基本成分是認知、情感及行為意向,其中任何一種成分的變化都會導致態度的改變,廣告經常採用的手段是通過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變化而使消費者形成或改變一定的態度,所以,根據訴求點的不同,廣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即理性廣告、情感廣告和混合型廣告。理性廣告(Rational Advertising )指提出事實根據或進行特性比較,通常是展示商品特性、用途、使用方法等關於產品的事實性信息而使消費者形成一定的品牌態度。這種廣告通常又叫做「理由廣告」、「理論廣告」或「說明廣告」。而情感廣告(Emotional Advertising)則訴諸於消費者的情緒或情感反應,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附加值或情緒上的滿足,使消費者形成積極的品牌態度。這種廣告又叫做「情緒廣告」或「感性廣告」。
2.理性廣告和情感廣告的區分
從理論上看,理性廣告通過傳遞產品特性的信息,有助於消費者了解品牌和建立品牌信念,而情感廣告則通過某一品牌和消費者的情緒體驗在時間上的多次重合,有助於消費者直接建立對廣告和品牌的好感,因此,這兩種訴求手段都有可能使消費者建立積極的品牌態度,在一定條件下導致購買行為。究竟哪種形式效果更好呢?要比較兩類廣告的效果差異,首先必需解決分類標準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對理性廣告和情感廣告進行分類的標准有以下三個:
根據認知因素進行的分類。最早進行這項研究的是美國的Resnik和Stern,他們於1977年提出了一個分類標准,認為若一個廣告中包含以下14條關於產品的事實性信息線索中的一個或一個以上時,該廣告就被認為是理性廣告,否則就是情感廣告。這些線索有⑴價格,⑵質量,⑶性能,⑷成分,⑸購買時間與地點,⑹特價銷售,⑺品嘗商品,⑻營養,⑼包裝,⑽對用戶的保證,⑾產品安全特點,⑿獨立研究(即由獨立研究機構進行的研究),⒀公司研究(即由廣告主進行的研究,⒁新產品概念。顯然,這是從認知的角度所做的區分,即使含有情感訴求的內容,只要廣告中含有一個或一個以上這樣的信息線索,該廣告就被歸為理性廣告。
根據情感因素進行的分類。由於人們對情感廣告中所使用的情感的種類及定義沒有一致的認識,所以,一直沒有一個普遍接受的基於情感的分類標准。Palsmaker和Geuens於1997年提出了一個分類標准,認為若一個廣告中包含以下情感訴求手段中的一個或一以上時,該廣告就是情感廣告,不管廣告中是否含有產品特性的信息。這些情感訴求手段有幽默、熱情、懷舊、性、憤怒和恐懼。若沒有這些情感訴求手段,就是理性廣告。
混合的分類標准。由Yehoshua Liebermann和Amir Flint-Goor提出,這是一個相對的分類標准,使用廣告主張作為基本單位,一個廣告主張是一個句子,它既可以說明產品特點,也可以通過建立一定的聯系和形象進行說服。每個廣告被分解成若干廣告主張,其中理性主張有:(1)價格,(2)產品特徵或成分,(3)性能,(4)購買時間和地點,(5)特價銷售,(6)產品包裝和品種,(7)產品質量保證,(8)市場份額,(9)研究發現,(10)方便性,(11)健康和營養成分,(12)產品安全性能;情感主張有:(1)性,(2)地位和聲望,(3)年輕,(4)運動,(5)美貌,(6)性別,(7)熱情,(8)生活方式。然後,通過以下四個步驟對廣告進行分類:第一,分別計算每個廣告的情感和理性主張數,第二,把每個廣告的情感和理性主張數進行標准化,其方法是分別計算出所有廣告的理性和情感主張的平均數,然後把每個廣告的情感主張和理性主張數分別和相應的平均數相比較,就可以得到每個廣告的情感主張和理性主張的標准值,該值有三個水平:(1)沒有相應的主張,(2)主張數低於或等於相應的平均值,(3)主張數高於相應的平均值。第三,把這兩個標准值相比較,情感主張和理性主張相差一個水平,該廣告就是混合-理性或混合-情感廣告;若相差兩個水平,就是高度理性或高度情感廣告,若標准值相等,該廣告就是混合型廣告。第四,根據以上結果,可以用五個水平把廣告加以分類:(1)高度理性型,(2)混合-理性型,(3)混合型,(4)混合-情感型,(5)高度情感型。
3消費者對理性廣告和情感廣告的反應
3.1Kara Chan的研究結果
Kara Chan1996年進行了一項研究,選擇了15種消費者捲入程度高的產品和服務,如銀行、汽車、電器產品、辦公設備等,15種捲入程度低的產品和服務,如電池、汽車服務、娛樂、零售店、玩具等,每種產品或服務各選擇一個理性廣告和一個情感廣告,用問卷測試香港消費者對不同廣告的反應。(用一個五點量表測量消費者的廣告態度,用一個四點量表測量品牌態度)。結果表明,消費者更樂意接受情感廣告,理性廣告常被指責為「單調」、「沒趣」、「容易忘記」;而情感廣告則更經常地被描述為「有吸引力」、「有趣」、「有創造性」,消費者對理性廣告和情感廣告的喜歡程度得分分別是3.09和3.33;品牌態度得分分別是2.81和2.96,它們之間的差異都達到0.0001的顯著水平。因此,在贏得消費者的喜歡和建立有利的品牌形象方面,情感廣告比理性廣告效果好。
3.2消費者希望從廣告中得到什麼信息
那麼,消費者究竟希望從廣告中得到什麼信息呢?1990年在廣州市對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從廣告中最想了解的是產品的性能、特點和用途等信息,而對形象化的表現形式、演員的表演及廣告的故事情節並不太感興趣。1991年在寧波進行的另外一項調查結果表明,80%的調查對象認為廣告基本上是可信的,他們更加關心的是廣告中實實在在的產品特性信息,包括產品性能、用途、價格等。把這兩項調查結果和 Kara Chan 1996年的研究結果相比較,或許說明在不同的條件下消費者對理性廣告和情感廣告的反應並不相同。
3.3Petty和Cacioppo的ELM模型
對消費者信息加工過程的解釋Petty和Cacioppo提出的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有助於說明不同的廣告內容在消費者態度改變過程中的作用。這一理論模型把消費者態度改變歸納為兩個基本路徑:中樞的和邊緣的。中樞說服路徑把態度改變看成是消費者認真考慮和綜合信息的結果,即消費者進行精細的信息加工,綜合多方面的信息,分析、判斷廣告商品的性能與證據。邊緣說服路徑認為態度的改變不在於考慮商品本身的性能及證據,不進行邏輯推理,而是根據廣告中的一些線索,如專家推薦、廣告訴求點的多少、信息源的可信度、廣告媒體的威望、廣告是否給人美好的聯想和體驗等直接對廣告作出反應。 Pallak認為,廣告的信息內容和策略與潛在消費者的路徑選擇有密切關系,處理認知性信息時,中樞路徑被激活,處理情緒性信息時,激活的是邊緣路徑。他們1983年的研究結果支持這一假設。但是,路徑的選擇除了和廣告內容有關以外,還和消費者自身的條件有關系,因此,弄清楚不同的路徑起作用的條件是至關重要的。MacInnis和Jaworski認為消費者是否通過中樞路徑對廣告進行精細的加工取決於其MAO水平,M指動機(motivation),消費者必須處於高捲入狀態下;A指能力(ability),消費者必須具有必要的知識和信息加工技能,O指機會(opportunity ),指消費者接觸廣告時的條件是促進還是妨礙信息加工的程度,如分心的刺激或時間限制不利於信息加工,適當的重復則有利於信息加工。只有同時滿足了這三個條件,精細的信息加工才有可能。因此,當消費者具有較高的MAO水平時,中樞路徑在品牌態度的形成過程中起主要作用,若接受的是具有強有力的訴求點的認知性信息時,消費者就容易被說服,這時若接受的是缺少認知信息的情感廣告,消費者就會認為廣告只是在製造一種氣氛,並沒有實質性內容;反之,當消費者的MAO水平較低時,邊緣路徑起主要作用,理性廣告會因為消費者缺乏相應的信息處理的動機或能力而顯得枯燥,而情感廣告則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4.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消費者行為學認為,信息收集是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消費者的捲入程度是影響消費者信息收集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的捲入指產品對消費者具有的重要性和相關性,它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產品類型捲入,即對產品的知覺風險。知覺風險高的產品容易引起消費者較高的捲入程度。其二是產品和消費者的相關性,具有購買打算的消費者往往在加工信息時採取品牌策略,即主動地對廣告中的品牌信息進行加工,目的是對廣告品牌形成一個總體評價或獲得廣告品牌的信息,而沒有購買打算的消費者則採取非品牌策略,在接觸廣告時有其它目標,如僅僅欣賞廣告中的娛樂部分,並不激活記憶中的適當的品牌或產品知識來對廣告信息進行精細加工,因此,必須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使消費者達到較高的捲入程度。Kara Chan 1996年的研究中雖然選擇了消費者捲入程度高和捲入程度低的不同產品和服務的廣告,但是,這種捲入程度只是產品捲入,並不具有個人相關性。對於被試中的大學生、家庭主婦、辦公室工作人員等具有不同的購買慾望和購買可能的消費者來說也許並不具有真正的意義,同時,作者沒有進一步分析廣告類型和消費者捲入程度之間的交互作用,也沒有對消費者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影響作進一步的考查,消費者更加樂意接受情感廣告,這也許是消費者在低捲入狀態下的反應,所以,消費者對不同廣告的反應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結合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消費者還不算特別富裕,同時,假冒偽劣商品還屢禁不止,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特別是貴重物品時,仍存在較大的購買風險,產品質量、性能、價格、售後服務等仍然是消費者十分關注的問題,因此,廣告中要適當地傳達這些信息內容。根據Petty和Cacioppo的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消費者的動機和能力水平是影響消費者處理廣告信息時路徑選擇的重要因素,因此,進一步的研究應探討消費者不同的捲入程度(如比較剛剛購買或正打算購買某一商品的消費者和其他消費者)、不同的能力水平(如高學歷者和低學歷者)、不同的商品使用經驗(對某商品熟悉的消費者和不熟悉的消費者)、不同類型的產品(如貴重物品和一般商品)、處於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產品等因素對消費者加工不同類型的廣告的影響。
㈦ 關於網路貸款危害的論文
你的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根據本系專業的特點以及論文寫作的特點,針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
題,特製定此畢業論文指導方針,以期對我系的畢業生論文選題和寫作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一) 撰寫畢業論文的意義
1. 撰寫畢業論文是教學要求,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 2. 論文協作是對畢業生3年來學習情況的檢驗和體現,是一個比較全面綜合的反映。
(二) 撰寫畢業論文的要求
1.選題要有意義
從理論上講,選題一定要有理論意義或實踐意義,理論上創新,達到指導實踐的目的。同時,畢業論文選題的題目必要選太大,堅持宜小不宜大、可行性原則。
2.觀點要鮮明
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一定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做到觀點明確、表敘清晰。 3. 論證要充分
論文一定要有豐富的材料准備,論據要充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4. 條理要清楚
文章的條理一定要清楚,講求邏輯性,結構要嚴謹。 5. 行文要規范
畢業論文具有嚴格的寫作格式,具體有以下5個方面: (1) 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要簡潔,不可過長,最好是通過論文題目可以看出要研究的問題。 (2) 摘要
文章的摘要主要是對論文寫作思路的一種高度概括,一般是100字左右,不可過長,也不可過短。 (3) 關鍵詞
關鍵詞一般為3-5個,是文章中出現次數最多或者最能表明文章觀點的詞語。 (4) 正文
正文的結構一定要嚴謹,內容的編號依次為:一、(一)、1.、(1)、①等,也可以採取首先、其次、再次、最後的文字格式。 (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在文章的最後,篇數為3-5,也可以更多。其具體的寫法要求為: ① 專著: 作者.書名(文獻類型)[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 ② 論文: 作者.題目(文獻類型)[N].刊物名,年(期數).
㈧ 大學生如何拒絕網路誘惑和利用網路論文
第一,制定人是誰;
第二,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第三,想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達到這些目標;
第四,不可控事件怎麼處理。
上面的編起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