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輕人借貸消費情況嚴重,這種行為值得提倡嗎
現在社會壓力也是非常的大,在年輕人的世界裡都是特別的繁華,有很多人在大城市裡都會攀比消費,在金錢上面沒有一點理財的認識,所以特別缺乏理財觀念。可是往往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消費上面沒有什麼概念,通常自己沒有錢反而還要在網上借貸去消費,這樣去買東西也是一種錯誤的消費,像這樣的消費觀念基本上都是在大學生,因為學生在學校是沒有工作來源的,在金錢上面也是不方便,通常會採取借貸,這樣的消費有很多人,因此也導致了很多悲劇的事情發生。
其實我覺得對於現在年輕人接待消費這么嚴重一點也不提倡,畢竟是買一件非常具有名牌的東西,肯定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基本上生活條件不允許的人還是要三思而後行。不管是自己的理財觀念怎麼樣,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現在社會因素影響,有很多人都會以拜金的形式去生活,這樣其實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㈡ 現在的年輕人超8成買房者需貸款,你覺得這種消費觀可取嗎
個人認為年輕人貸款買房,不是消費觀念的問題,並沒有可取可取的說法。說實話,估計誰也不願意貸款買房吧,誰都願意直接一次性付清,還可以享受優惠!最重要的還是沒錢啊!
貸款本來就是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進行的提前消費行為,這一行為是建立在你擁有足夠的能力下進行的,而不是過度地透支。如果你覺得買房後壓力過大,說明你購買房產的時候是過度透支了,所以才為覺得壓力太大或者是承受不了。因為在正常有能力情況下,有了房貸可能只會下降了你原有的生活質量,但是不會對你造成過度的壓力。貸款購房的目的是讓你可以提前購買,但是如果你的能力是無法承受的話,那麼貸款的風險是非常巨大的,那一天不小心失業或者是家裡突然急需用錢的時候,你就有可能會造成斷供,到時就是財物兩失了。
所以,年輕人貸款買房,壓力巨大啊!
㈢ 90後為何消費如此之高,如何看待超前消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開始提前習慣消費了。這種習慣在現在的90後群體中尤為明顯。
匯豐銀行(HSBC)的一項調查顯示,90後的負債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經進入90後,平均負債超過10萬,據《華爾街早餐》報道。這個數字難以置信嗎?在前80年代和70年代的許多人看來,成千上萬的債務是巨大的數字。任何一個年輕人,如果欠債超過10萬,都會覺得自己太失敗,覺得沒有希望。誰欠了幾萬塊錢,誰就有睡覺的壓力。
她自以為很努力,但是每個月的工資都不夠還債,只能陷入惡性循環,不斷還貸,不斷借貸。
現在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所有債務數字都清了,一切又重新開始。
有人開玩笑說:辦公室三代,70儲蓄,80投資,90負債。而90後的父母正在還孩子的貸款。
雖然這是個玩笑,但也有些道理。但是,很多90後都是獨生子女。即使他們工作,偶爾也會幫忙。
王敏說:我也希望賺更多的錢,最好每個月給父母寄一點回來,但是我現在連自己都養不起來。我讀書的時候,曾經幻想過,40歲之前,我願意攢錢,攢下幾千萬,然後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回家養老。但是現在夢想破滅了。
其實身邊很多人,每天吃喝玩樂,人都是明明白白的,窮到哭。每個月之後,發了工資之後,還沒暖過幾毛錢,還得還。
很多人一個月交3000,卻認為一個月30000的生活、消費、眼界都不符合自己的消費能力。但精心打扮的妝容和奢華的包包,未必能填滿他們心中留下的黑洞。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升級,消費貸款應運而生。我們從事消費貸款,首先要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選擇正規合規的貸款平台,但不要利用時機讓自己踩坑。
不要在意周圍人的眼光,不要較勁,也要提前看到自己的經濟消費能力。不要花一段時間,然後還要吃半年的面。沒錢,為什麼還要裝有錢?面子不值多少錢。好好生活才是最現實的。
㈣ 全國有86.6%的90後接觸過信貸產品,消費信貸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消費信貸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更豐富的物質和精神享受,但同樣也給了我更大的壓力,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消費額度才會導致我花錢沒有節制。
消費信貸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精彩的時刻,但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我們在無力還款的時候,就會後悔自己曾經瘋狂消費的時期,每個月的還款壓力也會讓我們很焦慮。
㈤ 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當然,問題的原因也不一而足。這些專向大學生敞開的信貸機遇,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費行為選擇。學校和家庭教育引導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缺乏抵禦外在誘惑的理性武器。
消費觀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內在價值觀,就會有著什麼樣的消費行為,它是消費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的教育和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有著知識和理性認知應對的不對稱,從根本上來說,正確的消費觀的樹立,除了對外在的金融信貸給予更加法制化規范而外,我們還得將目光投向校園課堂本身,讓它為大學生們補上這一課,或提前打好預防針、鑒別針。
㈥ 數據顯示,僅 13% 的年輕人沒有負債,90 後占據消費貸「半壁江山」,年輕人的負債率為何如此之高
數據顯示,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90後占據消費貸半壁江山,年輕人的負債率為何如此之高?我覺得是多重因素:
1、90後是剛好經歷信用卡、網路信貸快速發展的一代
我大學畢業2014年,那兩年剛好小貸公司興起,銀行也開始大量發卡,我記得那時候辦信用卡的每個月收入都很高,另外花唄、借唄等網路信貸也開始陸陸續續興起
2、這幾年消費主義盛行疊加移動互聯網下商家的洗腦廣告
我自己就是受消費主義毒害過的,什麼要對自己好一點及時行樂,什麼貴的東西就買的時候心痛後面越用越舒服,便宜的東西就買的時候舒服後面一直不舒服,什麼雙十一買買買,電商平台可以硬生生造出購物節,各種節日都要有儀式感,都要消費。
㈦ 為什麼說「愛花錢」的現象,表明了90後開放理性的消費觀
隨著除夕之夜的鍾聲敲響,2020年也到來了,生在最末的九零後也已經成年許久。而九零後這一代人卻被眾人貼上了許多標簽,比如”愛花錢“。
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九零後,其實九零後的消費觀念大部分已經不是像長輩們那樣,能省則省。他們的觀念就是活在當下,不享受豈不是虧了。九零後這個眾人議論的一代人其實是很辛苦的,時代進步飛快,他們也要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以順應發展。現在科技非常發達,手機、電腦等等電子產品數不勝數,順應時代的最終結果就是買買買。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點贊哦!
㈧ 不少大學生都習慣於以超前消費,如何看待大學生貸款消費
我覺得大學生貸款消費是屬於超前消費,我不建議大學生這樣做。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很多學生花錢意識都非常超前,而且各種貸款機構的出現真的是不太好,現在大學生的花錢意識都比較淡薄,因為他們在學校里總是盲目的去追求一些名牌或者是追求一些比較不切實際的東西,而當自己目前的金錢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是跟家裡要家裡不會給,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去貸款機構借錢的這種現象。而且大學生這種意識都比較淡薄,他們覺得借的錢自己馬上就會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可能會被套路貸等一些機構給套路了,最後錢越滾越大,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只能讓自己的父母來出面解決償還。
還在上學期間,大學生基本上沒什麼收入來源。當利益蒙蔽了孩子的雙眼之後,他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得出來,從剛開始借幾百塊錢到最後的借幾萬,乃至於幾十萬,然後才會感覺到事情的嚴重,現在這種現象出現的比比皆是,所以小編常年建議讓這些貸款機構嚴格管制,不要放款給大學生。
㈨ 就想知道90後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欠了很多貸款
如今網路四通八達的時代,動動手指頭就能借到錢,面對如此輕松的借錢方式,很多90後忽略了網貸的利息,瘋狂的去借網貸。這其中因賭博而借網貸的90後就占據70%,可想而知,每年會有多少90後在負債前行。
借貸養貸成為一種方式
習慣了來錢快的90後,在面對即將到來的網貸時,都會選擇借另一家的網貸,去償還已到期的,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讓原本的借貸金額翻倍式增長。就像是滾雪球一樣,本來沒多少,但借著借著,到後來還款時慢慢發現有心無力,在面對貸款的催收,為了不讓通訊錄的親友知道,不惜借高利息的「714網貸」,讓原本幸福的家庭,走向破碎邊緣。
另外還有些90後人群粘上了賭博,不僅輸光了存款,還欠了不計其數的網貸平台,有些網貸平台是與徵信互通,一旦逾期未還,對未來購房、買車、銀行貸款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坦白是唯一解決方式
如今的90後因為缺少經濟來源,如果不停止借網貸這個習慣,不管家人給多少錢,都只是用於償還利息,實際本金卻仍舊那麼多。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白,不要因為擔心家人受不了而謊報實際欠貸數額,那樣只是拖延時間,用不了多久,利滾利的爆發模式甚至比之前欠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