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郎咸平教授說了大實話,老百姓沒錢怎麼消費關鍵是收入要提高
因為蛋糕只有那麼大,給每個人多分一點點,就產生矛盾了啊
❷ 求--郎咸平說:金融超限戰 txt
這是我的新書《金融超限戰》的序言,該書將在二月中下旬有東方出版社出版。該書詳細的披露了這次國際金融海嘯真正背後的黑手的陰謀的操作手法.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徐志摩1928年寫下這首《再別康橋》時一定不會想到,這唯美婀娜的開場白卻恰好描繪了今日國際金融炒家縱橫馳騁、翻雲覆雨的逍遙身影:輕輕的他們離開了狙擊的倉位,正如他們輕輕的來,他們輕輕的招手,永久作別的昨日經濟輝煌的雲彩。不同於這位詩人的浪漫結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國際金融炒家離場時,帶著從中國、俄羅斯、冰島還有美國掠奪來的無盡財富,卻留下全球各地的滿目瘡痍和企業瀕臨倒閉的戰後情景。 我們過去認為金融和戰爭是兩碼子事,比如我們很多讀者是學金融的,學金融很簡單,那不就幾本書嘛,這個那個的。還扯得上戰爭這么復雜嗎?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戰爭,還是超過傳統限度的戰爭,叫做金融超限戰,有沒有覺得很奇怪。 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戰爭,恐怕人們都不會陌生,在它的激烈與殘酷中,很多人的生活和命運都隨之發生了改變。然而,人們也許沒有想到,這場看不見硝煙,甚至看不到敵人的特殊戰爭已在全球范圍蔓延,而且就發生在了我們的身邊。這種被我稱之為金融超限戰的戰爭究竟是誰發動的,它到底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呢?你看得懂嗎? 面對此情此景,我無法有任何的浪漫情懷,所以我就要借這本書具體的分析這場無聲無息的金融超限戰當中國際炒家的操作手法,並且以中國和俄羅斯的具體案例和數據來分析什麼樣的國家和市場才會成為國際金融炒家的目標。透過這個框架,大家會明白,原來國際金融炒家,早以借著過去八年裡發達國家(如美國)和新興市場(如中國)一連串的錯誤宏觀政策,擺下了一個「口袋陣」,等著兩方面的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不同於紅軍當年的「口袋陣」,國際金融炒家在這場創新的陣地里,不必等到大家都被套住了才能賺錢,而是能進來一個就小賺一個,等到大家都差不多「進袋」了,就按下「核按鈕」借著表面上的經濟危機把各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一鍋端掉! 這場金融超限戰的直接後果就是以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留下滿目瘡痍的戰後爛攤子給各國政府。注意,我說的是「各國政府」,這裡面自然包括了美國政府!什麼?一定有很多讀者跳起來了,要知道毛主席就教導過,美帝國主義才是亡我之心不死啊!難道美國政府還被自己綁架了嗎?細心的讀者一定注意到了,我說的是 「美國政府」,而不是「美帝國主義」。美國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美國政府是「小政府」,特別是經過三十年來的民權運動以及越戰期間的反戰運動的洗禮之後,美國政府是一個勢單力薄的小政府。 美國政府幹預市場的能力非常小,所以美國政府奈何不了國際金融炒家,美國政府可以支配的財富總量遠不能與私有財產總量相提並論,更進一步的,美國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大不如老百姓的總體可支配收入。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大部分的財富都是國有的,而且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是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好幾倍。即便是美國政府注資花旗了,花旗老總們打算拿出五千萬美元給自己配備私人飛機,奧巴馬掌權初始,非但不敢把三把火都燒在銀行家身上,反而除了在接受美國三大電視台之一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的時候發發牢騷、斥責銀行高管可恥,也就再沒辦法了:三大經濟政策都不關涉過度信貸消費這一核心問題。即便是美國最大保險公司AIG接受了政府注資,這些高管們還是敢燒掉五百萬美元去頂級海灘會所度假,氣得美國參議院破口大罵。 這世道這么艱難,大家都知道,美國老百姓根本不比中國老百姓好受。中國老百姓無非把一部分儲蓄放到股市裡了,現在就被套牢了就大喊大叫,大家想想美國老百姓有多命苦吧:因為政府提供了退休金投資的減稅優惠方案,美國老百姓把退休金大量放到股市裡。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華爾街銀行家們的薪水絲毫不受影響!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2008年他們的獎金高達184億美元,幾乎跟大牛市的2004年差不多!讀到這里,肯定有讀者跟我一樣都跳起來了:你們這些銀行家還有良心嗎?同樣是高管,美國三大汽車廠的高管們為了能從國會爭取到支持,寧可放低姿態,不坐飛機而開自己的私家車千里迢迢從底特律趕到華盛頓,甚至自願減薪到一美元。同樣是高管,做人的差距怎麼就這么大呢? 因為,從本質上,國際金融炒家是沒有祖國的,他們的信條就是「造反有理」,為了賺錢,可以不擇手段!同時,他們也是異常聰明的,遠聰明過美國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的政策官員,因為他們能不惜血本招募到最聰明的人和最關鍵的人:一方面,我們不難發現美國財政部的歷任財政多是華爾街特別是高盛出來的人,而做財長做得好的財長比如魯賓,會得到他們的豐厚封賞,在卸任財長之後許以花旗集團董事長的爵位;另一方面,美聯儲的主席卻向來都是從沒有業界經驗的經濟學家中挑選,這樣的直接好處就如同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所承認的,金融創新的速度太快了,以至於我們永遠無法充分理解所有的產品和交易,與此同時,我們的監管根本跟不上業界的腳步。市面上有本講述一位華人在美聯儲工作經歷的書,大家讀讀就明白了,被中國銀行業視為風險控制圭臬的巴塞爾II協議是一個自發布那天起就陳舊落伍的垃圾標准。那麼為什麼美聯儲還不提高這一標准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連美聯儲這個美國政府里最懂金融市場的部門,都無法徹底搞清楚業界在玩兒什麼! 整個這場超限戰中,連美聯儲都被國際金融炒家一直牽著鼻子走,那麼現在忽然又被他們打得暈頭轉向還很意外嗎?那麼,你相信中國政府、俄羅斯政府、冰島政府以及各國企業或是美國老百姓,比美聯儲主席還聰明嗎?那麼,他們這場超限戰究竟在玩兒什麼呢?這場局究竟是怎麼步步為營布下的呢? 1,生產者:隨著中國和越南相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商品市場忽然間充滿了廉價的勞動力,而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曾經是美國通脹的主要源頭。現在美國再也不用擔心物價上漲了,因為哪個行業的工人要漲工資,企業老闆就會把這生產全直接外包給中國、越南或者印度去。不過問題沒完全解決,首先原料怎麼辦?有巴西、澳大利亞提供源源不斷的鐵礦砂,有智利這種南美國家源源不斷供應銅礦石呢,所以好解決。那麼最後的問題就是怎麼便宜運原料和製成品呢?沒事兒,本來石油輸出國組織就在美國控制之下,現在要清理的就是那些游離這個組織之外的產油國了,先把伊拉克佔領了,再把航空母艦開到伊朗和委內瑞拉,隨便再把俄羅斯拖進世界貿易組織。就這樣,新興市場包括中國陷入了第一步,注意,這不過還只是「口袋陣」的開始。 2,美聯儲:格林斯潘在2001年成功「扼制」了科網泡沫對美國實體經濟的沖擊後,在一片捧殺聲中迷失了方向。美聯儲在調節利率水平的時候,本來只看通貨膨脹率沒有抬頭就可以了。我再強調一遍,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曾經是美國通脹的主要源頭,但是利令智昏的格林斯潘還是只盯緊通貨膨脹率本身以及勞動力價格指數。這樣他堅信當時的利息不會引發通貨膨脹,也不會帶來太大的通貨膨脹風險,所以根本不需要調高。就這樣,美聯儲被套進去了,開始採用低利率政策了。 3,消費者:如果美國消費者不買金融炒家的帳,那麼這場陰謀還不會得逞。但是,美國消費者卻買中國廉價產品的賬(美國消費者和中國生產者掛鉤了)!可是如果美國消費者沒錢了怎麼辦?問題就出在這了!有人會跟你商量,這樣吧,我先幫你買了,你以後按月還給我就一點點行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假如是你每個收入一千塊,以前你得攢錢半年才能買台六千塊的大屏幕電視,現在你只要大筆一揮,答應接下來的兩年裡每個月還人家兩百五十二塊六,這電視現在就能搬回家了。這多出來兩塊六就是利息,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啊,怎麼六千多塊錢的大電視,一個月多付這么點兒錢,忍上兩年就行啦?沒錯,只要美聯儲依然維持低利率政策(美國消費者和美聯儲掛鉤了)。直接後果是什麼?就是你現在恨不得立馬再買上三台電視,當然了,電視有一個就夠了,那就再換個手機吧,多買兩套衣服,結果發現手頭的閑錢還是比利息多得多。就這樣,美國老百姓上癮了,從買汽車到買房子,從買家電到交個稅,都離不開了信用卡,離不開消費貸款!從此以後形成了可怕的泡沫消費,從而造成我們中國出口旺盛的假象。 4,資金鏈:但是,有個問題好像被忽略了,那就是誰是這個給美國老百姓借錢的人呢?你我,作為一個中國老百姓,既不敢借,也不肯借。不過,國際金融炒家卻還是把中國裝進去了!還連帶讓我們中國成了替罪羔羊,你別不信,美國財長保爾森1月1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專訪時,拋出了所謂的「中國責任論」的觀點,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紐約時報》的一篇題為《中國儲蓄幫助吹起美國泡沫》也提出過同樣的觀點來抨擊中國是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你看看中國老百姓世界第一的儲蓄率!中國老百姓把錢都借給國有銀行了,國有銀行把錢借給企業了,企業賺的人民幣還存在銀行了,但是賺的美元卻因為中國特色的外匯管理體制而被強制結匯留在了國家外匯儲備里!而國家外匯儲備大部分卻都被用來購買美國國債,於是中國人民給美國製造廉價產品賺的那點血汗錢又反過來都借給了美國政府。美聯儲不加息,所以美國政府付給中國的利息也奇低無比。美聯儲為了在中國購買國債的時候利息不被抽高,於是啟動公開市場操作,直接結果就是把錢反手注入了美國的銀行間市場,由此把錢交給那些嗷嗷待哺的美國老百姓,而完成了由生產者,到聯儲局,到消費者的資金鏈條的完整建立,他們實在太厲害了。當然,中國不是唯一一個被算計的國家,中東賣石油賺的美元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又迴流到美國。國際金融家就在這一個個環節中雁過拔毛,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不過,請注意,這還只不過是戰事剛剛開始! 他們完成了資金鏈條的構建之後,開始反過來對付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了。 1,俄羅斯:以社會主義國家俄國為例,其經濟決策的內在缺陷,讓國際金融炒家找到突破口。俄羅斯的發改委,叫經濟發展部,他們當時做了一個什麼樣的規劃,希望透過高能源價格和低廉的國際資金做大做強。其結果是,不知不覺,能源價格在金融炒家操縱之下拉到了147美元一桶,表面上讓俄羅斯大型企業透過能源出口賺錢了,實際上是透過國際金融資本以及低利率對這些大型企業的借貸,而取得俄羅斯大型企業的股權作為抵押品。他們哪裡知道全部上套了,如此精巧布局,讓你贖都贖不回這些股權。 2,中國:當然,他們也不忘記把另外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給套住,他們同樣透過拉抬油價到147美元一桶的方式,造成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恐慌,進而鼓動中石油,中石化,中鋁以高價收購礦產資源公司、再鼓動中國的航空公司、深南電,中信泰富簽下不公平的套期保值合約。 3,美國:對美國,他們也沒有絲毫的仁慈。想當年,索羅斯狙擊英鎊,就是從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的國庫里搶錢。那麼,這些讓美國總統奧巴馬為恥的人還會對他和他的人民心慈手軟? 3.1多年來,他們給老百姓設下的圈套就是:如果你有房,把房子在高價抵押掉,你能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來消費;如果你沒有房子,我就以極低的利率吸引你來跟我借錢買個房子,雖然在利息都還完之前,房子是屬於我而不是屬於你;如果你甚至都沒有資格借到錢 ,那麼我用高達1.3萬億美元的次級按揭貸款來請君入瓮。 3.2他們給企業下的套就是:盡量造更多的車吧,賣給那些本來買不起的人,因為我會給他們提供貸款;同時,賣第二輛、第三輛甚至第四輛給那些已經有車的人,因為我還會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貸款。使得美國三大汽車廠盲目的擴充,為日後的崩潰留下了伏筆。 3.3他們給那些不屬於自己小集團的銀行和金融集團也下了個套:我把這些房地產貸款、汽車貸款、次級按揭貸款、信用卡貸款甚至貸款的貸款都打包變成債券乃至次級債券,再搞出各種各樣的衍生產品,把購買者給套住。當然,也順便給中國銀行這類購買房利美債券的外國金融公司下了套,並由此給妄圖收購外資金融集團的中國平安下個套。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都不需要自己去按動那個「核按鈕」了,因為他們太熟悉整個體制了,他們太清楚有人會幫他們完成最後這步的。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把錢揣在口袋裡離開市場,靜靜地看著美國市場的繁榮假象的破裂吧。 第一步: 美聯儲據開始提高利率控制通貨膨脹了,因此次級債的借款人開始還不起錢了,次級債危機開始了。那些曾經購買過次級債的個人,公司,銀行,和國家開始虧損了,美國金融危機開始擴大了。中國開始受到了連累,中國政府購買次級債損失了3760億美金,平安保險虧損了90%。。。。。。。。 第二步:他們把油價拉高到147美元一桶的時候,一個幕後的黑手推動著美國國會去調查油價,於是147美元的油價轟然倒塌了,然後就等待俄羅斯政府驚慌失措、緊張兮兮地找他們去高價贖回這些抵押出去的股權吧。等待中國政府去出面為中石油,中石化,中鋁以高價收購礦產資源公司買單、再為中國的航空公司、深南電,中信泰富簽下的套期保值合同買單吧,中國開始受到了連累。 第三步:美國金融危機開始擴大後,美國老百姓信心開始崩潰了,泡沫消費破裂了,使得美國第三季度GDP下跌0.5%,第四季度GDP下跌3.8%,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過剩產能問題曝露了,經營難以為繼,必須尋求美國政府的支援。中國開始受到了連累,過去美國的泡沫消費吸收中國高達35%的GDP的過剩產能(簡稱出口創匯),現在逼得中國的出口製造業大面積倒閉。 我最佩服金融炒家的原因是他們還能全身而退,他們甚至不需要擔心會玩火燒掉自己,因為他們知道政府最怕什麼,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新興市場政府。所以,他們不用擔心貨幣市場因而崩潰,因為他們知道美國政府一定會出錢搭救,而且是必須把錢借給他們才能真正搭救。這還是因為他們清楚,美國老百姓的退休金都在資本市場里,因此政府不得不救,並且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交易量,因此必須把錢借給國際金融資本,例如7000億美元救市資金已經用掉的一半當中的95%就是資助金融機構。讀者們,這就是美國政府救市的真正本質意義。 這樣,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一面雷曼兄弟三番五次申請變為銀行控股公司而被一再拒絕,另一面雷曼兄弟倒掉了幾天之內高盛和美林就變成了銀行控股公司從而獲得美聯儲窗口拆借這樣的直接巨額支援。大家看看這份路透社整理的資料(http://www.reuters.com/article/bondsNews/idUSN1555573420071115)吧,你會驚奇地發現高盛的人控制了美國的財政部和交易所等公共機構的方方面面,而且掌握著大型的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同時可以看到,美林、花旗和美國國際集團這些獲得注資的公司,其高管莫不是與高盛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總而言之,對於國際金融炒家,危機是機遇,而對於餘下的所有人,這卻是空前的威脅與災難!面對這空前的挑戰,中國的政府、企業乃至個人如何應對,2009年的股市和樓市怎麼理解,請參見本書餘下的那些章節。
❸ 郎咸平說 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怎麼樣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老百姓比懂的金融學、經濟學常識最近,讀了幾本郎教授的書籍,還是收益不少的。我們身處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我想所謂的「地球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由於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國家被束縛在了一起,盡管矛盾在所難免,各方勢力勾心鬥角。所以,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只要心存鬼測,稍微搞點小動作,我們恐怕就在所難逃。誰都逃不掉精心策劃的金融危機!那麼什麼是次級債呢?簡單一點就是,為那些本來沒有資格申請住房貸款的人,創造一個市場,使這些信用不足的人或者貸款記錄不良的人亦可以貸款。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投資銀行像高盛,美林,AIG等肯定會收取手續費嗎,這樣就把很多所謂的泡沫亦或狠毒的「三聚氰胺」注入了市場,最後,再在他們的操作下,泡沫市場無法承受時,終於爆炸了。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工商鏈時代,各行各業高度聯系在一起。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就開始了「救市」。也許,有人會認為,美國這是在利用市場將責任推向全世界。當然,不可否認。但是,更多的我們應該看到,美國這樣做也是吸取他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候的無所作為的教訓,此次美國果斷進行救市,亦在切斷工商鏈條,防止由於股市的動盪,影響公民的消費信心,影響消費,進而影響資金迴流,影響生產……防止社會上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也許我們都無法想像居然會是 信託責任。也許我們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我們從初中的教材就被灌輸:什麼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什麼資本主義民主,資本主義貪婪、腐敗……嘿嘿,你還別不信,確實有點意思。當小布希宣布取消收取遺產稅時,以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為首的一代富豪聯名反對,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財產只是社會委託他們進行管理的,所以一會看到美國很多富豪都義無反顧的辦什麼基金會來幫助那些貧苦大眾。然而,就是,這群敗類,這群好不滿足的貪婪家——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卻徹底違背了這種信託責任,他們身在高管的位置,卻並沒有履行好公司經理管理人的職責,在高盛的蠱惑下發動了金融危機。美國是一個嚴重依靠虛擬經濟的社會,他的實體經濟如製造業很多做轉移到我國了,所以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負債高達GDP的95%現象。不足為奇,然而,我國在錯誤的引導下,出現了頭重腳輕的二元經濟。我們的製造業,民營經濟只有35%,然而,以公共基礎類為主的企業占據的65%,我們的製造業產出了70%的商品,我們只能消耗35%,其他的都被歐美的泡沫消費所吸收。所以,在美國危機影響消費時,我們的出口就受了影響。我們的產能過剩的問題暴漏了。因此,我們的經濟要調整。我們要進行產業升級,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就是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只是轉變高能科技產業上,我們應該在產業鏈的高效整合上下功夫,我們應該提高我們製造的利潤,而不是簡單的製造業,我們應該走出自己的模式,自己的「6+1」模式,我們要在產品的設計、材料採集、產品倉儲、產品銷售等環節下功夫,最終取得產品的定價權。不要在受制於人,簡單的做製造業,以犧牲環境,資源來賺取那可憐的毛皮利潤。股市,一個虛擬的經濟,然而,他的發展卻可以體現我們經濟的發展狀況。在06、07年,我們的股市狀況異常的好。很多人,以為這是我們經濟高速發展的體現。然而,卻不知其中暗藏玄機。這兩年的發展勢頭,很容易令人智令頭昏。國家在這兩年以為i經濟過熱,相繼出台了很多措施來限制這種通貨膨脹的勢頭,什麼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備率,出口退款稅,工人勞動合同法……限制了實體經濟如民營企業的發展,造成大量錢財湧入股市樓市,炒樓,炒股。股市異常的好。豈不知這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所以,我們要改變策略,讓我們的企業家,敢於把錢投於實體經濟中,讓國家的政策多向民營企業傾斜,而不要過多的投於公共基礎類行業,這樣的GDP我們要不得,只有真正能夠為我們老百姓帶來利潤的GDP才能使人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才能使我們敢於消費,進而拉動內需,提升經濟。哎,體會很多,接近1點了,太晚了,媽的不寫了,睡覺去!
❹ 郎咸平說: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是真的嗎
瞎扯的,增值稅13%可抵扣實際只需交銷售額的1-5%,企業所得稅是利潤的25%賺錢才交要算進去就影響競爭力,各種地稅是銷售額的3%再乘以稅率都是小意思
❺ 郎咸平事件是怎麼回事
有關郎咸平和這位繆空姐的新聞在2016年8月底就被爆出,繆空姐就是傳說中和郎咸平房事大戰的小三,沒看過的,可以了解一下。
通過媒體傳播,繆小三被睡了幾年「什麼都沒得到」還莫名背上了900萬債務的段子廣為流傳,而郎咸平這位世界著名的金融學家也被冠上「又老又摳的渣男」帽子。
那麼,真相到底如何?
爆料爆出了背後不為人知的狗血故事,結合線人提供的線索,八妹今天用八卦的方式來還原「郎咸平小三門」的真相:
兩次踏入同一「溫柔坑」的郎教授
就如同王石當年和田朴珺相識於長江商學院一樣,2003年郎咸平、繆空姐也相識於長江某學院。
「錢途」蒸蒸日上的老教授和年輕貌美空姐的組合還算般配,也對得起「郎才女貌」這四個字。此時繆空姐知道郎咸平已婚,但還是和他住到一起。在繆的要求下,郎出錢購買了同居用的車子和房子。
兩人在一起兩年多,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分手。房子和車子都被繆空姐拿走了,當時郎咸平也是同意的。事情如果只進行到這里,老男人享受到青春的身體,女方也得到房子車子,結局就是:你情我願,完美。
不過,2011年兩人又在某會議上巧遇,都說時間是思念最好的春葯,兩句談笑風生就能勾起曾經的美好光景,於是,兩人又再分開後走到一起。
這次郎咸平在繆空姐的要求下,再次大手筆在上海購買兩套價格昂貴的房子,還有一輛價值不菲的豪車,據說還有大量奢侈品和名貴首飾。因為外籍人士的限購原因,房子和車子全部暫放到繆空姐名下。
結果,2013年兩人再次分手。原因很簡單,郎教授竟然發現被自己被帶綠帽子了。
繆的情人二十來歲,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將近一米九的個頭,身形健碩英俊瀟灑,聽說特別能言善道,是上海某酒吧的「活招牌」。和六十多歲有些大腹便便的郎教授相比,這次「出軌」至少在畫面上是養眼的。
這次分手,繆又帶走了所有。被帶了綠帽子,又被捲走房子車子,郎咸平不幹了,堅持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曾經的情人法庭相撕
兩人打官司的事情,八妹以前八過,簡單回顧一下:
第一回合:郎教授作為原告,要求被告繆空姐和繆爸爸返還購房款。繆空姐辯護說是郎自願給的,教授敗訴。
第二回合:郎教授卷土重來,找到原配妻子,以房子車子是兩人婚內的共同財產為由,要求繆氏父女返還購房款。這一次,郎教授贏了。
第三回合:繆氏父母咽不下這口氣,向上海中二院提出上訴,指出寶山法院無權受理此案。然郎教授要求還錢,不是歸還房子,且郎住在寶山區,適用於動產糾紛的相關法律條款,維持原判。郎教授最終贏了這場舊情人大戰。
第四回合:繆氏不還錢。郎教授又起訴馨源公司的和繆空姐。(馨源公司是繆空姐個人獨資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郎說自己2011年向該公司購買了1600萬元的銅制佛像等物品 ,當時自己向民生銀行借款900萬付了第一筆,但物品一直沒交割,故要求該公司退錢。郎又贏了。
通過以上幾回合大戰,我等吃瓜群眾不僅看到了兩個昔日舊情人互撕的精彩年度大戲,還順便學到一個典故:因為空姐出身的小三啥也沒撈著,最後還背上900萬的債,所以當小三的女人不僅要胸大還要腦容量大,否則是要吃虧的。
❻ 郎咸平是怎麼賺錢的
只要郎嘴一開,不是股票漲跌,就是內幕頻發。郎咸平,現在中國最犀利的,也是最賺錢的財經大家。正是因為人們的喜歡,郎咸平的書、音像製品、專欄、演講、專題講座比比皆是,郎教授也賺得盆滿缽滿,手腳發軟。郎咸平成功地依靠智慧和專業賺錢,是真正的「智商」楷模。 盈利源於「信息不對稱」 郎咸平在對中國企業和經濟進行評述的時候,不僅是採用了大量的數據進行對比,更關鍵的是經常挖掘了更多大家所沒有的信息。通過不同的視角,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觀點。也由此成為眾人關注的核心。而這就是盈利的基本要求—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就是當消費者所接受的情報信息少於企業所掌握的信息時,消費者對於信息的判斷來自經驗、企業和其他渠道,而企業所傳達的信息,本質來說就是「想讓消費者看到的信息」,這是一種基於對消費者的理解,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後果。為什麼不同的消費者買到不同的東西還依舊感覺良好,因為目標群不同,對於事物的理解不同,喜歡金色的,企業讓你看到金色是最好的,喜歡銀色的,企業讓你看到銀色是最好的,而事實上呢?企業也許最好的,是黑色,是你根本就沒有看到的東西。 由於信息不對稱,這形成了雙方溝通時的偏差,消費者看不透成本,消費者也就看不透產品。總之,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盈利基於「標準的設定」 郎咸平在進行對比分析時,往往會講述一些國際的成功案例,然後制定出相應的標准,給中國企業進行評價。對比之後國人陷入了深深的悲哀,差距實在是太遠了。不客氣地說,郎咸平偷換了概念:用別人的成功路徑來衡量我們的成敗,而其實各自的起點並不相同。郎咸平的偷換概念,本質來說就是一個方法:用一個成功的標准來衡量不成功的現實,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眼光聚於一處,讓更多的人相信那就是未來的目標。 標準的設定,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通過建立高的標准,然後讓人自己找到差距,進而產生了努力或者自卑,產生什麼不重要,只要發現了差距就有了盈利的機會。 盈利賴於「客戶的喜好」 郎教授能賺錢,是他發現了他的目標客戶群的喜好。然後針對這些人,說出了他們愛聽的、想聽的、願意口口相傳的故事和話題。可以這么說,郎教授是一個發現人性的高手。 所有的盈利模式,都是基於對消費者的理解,發現需求並為此設計了專業的解決方案。因此,客戶喜好是重要的,是構建盈利模式中最核心的一個環節。產品的價值不來源於產品自身,而是來自對消費者應用的理解和需求解決。 盈利成於「專業的品牌」 地位決定話語權,正是因為郎教授的專業背景,讓他的話語有了極大的可信度,也正是因為他強大的邏輯,讓更多的人隨著他的邏輯看世界。專業的品牌,本質就是建立消費者的信心和信賴,這是建立消費者選擇的根本依據。 品牌是什麼—戰略營銷認為,品牌就是消費者信賴的理由。我們發現,真正盈利的都是有品牌的,例如星巴克的咖啡,品牌的溢價超過了固定的原料成本的一倍。 要獲得更高的盈利,就要構建更高的品牌,而這個過程中,越是專業的品牌,也就獲得越多的信賴,被客戶選擇的概率也就越高。 戰略營銷認為,盈利的構建過程,就是專業品牌構建的過程。
❼ 郎咸平美國次貸危機是哪期
你問的是財經郎眼的,還是郎咸平說的,郎咸平有好多節目,都講過,不過你想了解次貸危機,去聽一下公開課,其實次貸危機就是美國故意搞的,原來2003年前美國人買房貸款是很嚴的,後來故意放鬆,只要有工作,就能貸款買房,不管你是什麼人,這還不出危機,當然LJ債都打包賣給中國了,雷曼兄弟為什麼美國不救讓它倒閉,因為他賣的債主要是亞洲,2006年就爆發了,但是還沒開始贖回一直拖著,一直拖到2008,什麼原因自己想,有空看一下若頓商學院的關於次貸危機的視頻,好多大學都講了,有興趣上網易公開課,次貸危機具體情況可以看下,希望能幫到你。
❽ 郎咸平中國將有非常大的通脹
錢多了嘛肯定最終是要老普通公眾的手裡的
比如,政府擴張性政策,公眾可以大量從銀行貸款,錢不就多了么?公眾手裡的錢多了,市場上能提供的商品總量沒變,這樣商品的價格當然就上漲了啊。。。
❾ 《郎咸平說:金融超限戰》內容簡介
誰在綁架所有人?
中國怎麼辦?
個人如何投資?
《郎咸平說:金融超限戰》第一次徹底解讀「金融超限戰」的本質和來龍去脈,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貨幣戰爭,第一次為政府、企業及個人提出了應對之道,是應對金融危機的必看指導書。
國際金融炒家就是金融界的恐怖分子,他們製造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恐怖事件,他們製造的金融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超過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造成的經濟損失。
國際金融炒家不是人類,他們是人類的敵人。來時毀滅一切,退時席捲一空。
它們發動了一場金融超限戰,借著過去八年裡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一連串的錯誤宏觀政策,擺下了一個「口袋陣」,等著兩方面的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鑽入口袋。
它們一支黑手推動油價盤上147美元的高位,另一支黑手推動著美國國會去調查油價,147美元一桶的油價轟然倒塌,然後就等待俄羅斯政府驚慌失措、緊張兮兮地找它去高價贖回
那抵押出去的股權。
國際金融炒家發動金融超限戰的最高戰略指導思想就是取得定價權,而我們過去所理解的供需關系原理在國際金融炒家的扭曲之下變得如此不堪一擊。
美國為什麼要救市?美國政府已經被國際金融炒家挾持。今天的社會基本上都有工商鏈條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個部門出問題,你救不救?不救的結果就是整個經濟體系隨著多米諾骨牌的倒下而崩潰。
中美兩國如今的經濟困境,將中美經濟緊密掛鉤在一起了,信用卡代表了美國的消費模式,那麼中國人到底應不應該接過美國人的信用卡,用美國的消費模式來增加消費呢?
❿ 郎咸平講的經濟通貨膨脹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但是也不一定對 原材料都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呀 人家掌握著主動權 送前幾年開始到現在 鋁鐵礦已經漲了不知多少了 國內為了拉動GDP增長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 二 是消費 消費郎也說了 不足30% 現狀就是畸形發展 因為從領頭的就是本末倒置的 鋼鐵我看就是一直會漲 因為我們主動權沒有 我們喜歡談判 卻不會談判 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我們一直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