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套房房貸利率怎麼計算
最近,我們平台陸續有粉絲咨詢這樣的問題:
問題一:自己在外地有房,貸款未還清,現在想在西安買房,不知道算首套還是二套?
問題二:在西安有套房,無貸款,想再買房,按首套還是二套計算?
首套、二套房如何界定,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如今隨著房價日益攀升,大多數人買房都會選擇銀行貸款,那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就是考慮的重要問題。
關於限購、首付、房貸利率等這些與買房息息相關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談談。
首套、二套房如何界定?
根據西安市限購政策,本市戶口在西安市范圍內最多擁有兩套房產,外地戶口最多擁有一套。
在了解買房資格之後,首套、二套不同,直接影響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比如新落戶的人口,本身異地有房,在西安買又是如何計算呢?
在西安,對於購房貸款大多數銀行執行「認貸不認房」政策,也有少部分銀行實行「認房又認貸」,貸款買房條件就更為嚴格了。
1商業貸款:
今天下午,我通過電話咨詢中國工商銀行西安某網點工作人員,得到的回復是一般是按照「認貸不認房」來執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西安已有一套房,貸款還清或者是全款買房,再次買房:貸款還清的情況下是按首套計算。
②異地有房無貸款、西安無房:在西安買房首付比例和銀行房貸利率均按首套來定;
③異地有房有貸款未還清、西安無房:現想在西安買房,這種情況一般審核是很嚴格的,貸款相對比較難批,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另外,我還咨詢了滻灞某盤銷售人員,據介紹,他們項目合作的銀行有六家,有些是認房不認貸,有些是認房又認貸的。
其中農業銀行是認房又認貸的,銀行是全國聯網的,在審核個人房產信息時,無論本地還是異地只要有未還清的房貸記錄,再次買房,房貸利率都按二套計算。
特別提醒:每個銀行具體的貸款政策有所差別,同一銀行對不同項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舉例問題一:在西安沒有房產,在外地買房有貸款未結清的記錄,在西安買房,首付是多少?
答:首付比例按首套房計算,但是銀行貸款房貸利率按二套房計算。
問題二:在西安之前貸款買的房子現已還清,想再買一套的話,算首套還是二套?
答:首付比例和銀行貸款按二套房計算。
2公積金貸款:
西安公積金貸款政策,第一次使用公積金貸款按首套房貸款政策執行,第二次使用公積金貸款按二套房政策執行,第三次不支持。第二次使用需結清第一次公積金貸款。
貸款利率:貸款利率:首套房1-5年含5年2.75%,6年以上含6年3.25%。 第二次使用利率上浮10%。
舉例問題:個人名下在西安已有一套房產(商貸,還未還清),目前在西安市購買第二套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公積金貸款條件滿足,公積金貸款利率是第一次公積金申請3.25%計算,還是算二套房上浮10%利率計算?
答:按首套3.25%計算。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是獨立的,之前買房沒有辦理過公積金貸款的,就按首套房貸利率計算。
限購政策、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
在西安買房,首先要清楚限購政策和買房資格:
1限購、不限購區域:
『貳』 第二套房貸款怎麼算 銀行認定二套房的情況
第二套房貸款怎麼算?本文將為你介紹第二套房貸款怎麼算以及有哪些情況將被銀行認定為二套房。
第二套房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購買的首套自住房意外的其他住房。
2011年1月起,國務院要求全國各金融機構實行差別化信貸,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6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
銀行認定二套房的情況
父母名下有房 以未成年子女名義再購房
詳解:根據政策,家庭成員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劃為家庭范疇的。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義申請貸款購房時,就會按照二套房政策執行。
未成年時名下有房產 成年後再貸款購房
詳解:根據目前銀行"認貸又認房",如果不出售現有房產的情況下,再貸款購房是屬於二套房的
個人名下有全款購買住房 再貸款購房
詳解:雖然沒有貸過款,但只要是在房屋產權交易系統中能夠查到名下有房產,在不賣掉且申請貸款的情況下,也會被認定為二套房。
個人名下有貸款購買住房 結清出售後再貸款購房
詳解:目前銀行對二套房認定是"認房又認貸",也就是說雖然貸款買的房產出售以後,家庭名下已沒有任何住房,但因為其之前有貸款記錄,再申請房貸也會被算做二套房。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2-1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叄』 二套房貸款利率怎麼算
網路搜索房貸計算器,然後把這些信息填寫進去就自動計算出來了
就可以了,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請再問我,如果覺得滿意請採納,謝謝!
『肆』 買二套房貸款首付是怎樣計算的
貸款買二套房的首付的規定:購買第二套自住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對於在北京市住建委員會房屋交易權屬信息查詢系統中顯示無房,但通過央行的徵信系統、住房公積金管理信息系統查詢,有1筆個人住房貸款記錄或1條購房提取記錄,符合第二套住房貸款條件的借款申請人,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60%。
【法律依據】
《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關於執行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差別化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三(二)
嚴格執行差別化貸款首付款比例。購買首套自住住房,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20%;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購買第二套自住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對於在北京市住房城鄉和建設委員會房屋交易權屬信息查詢系統中顯示無房,但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住房公積金管理信息系統查詢,有1筆個人住房貸款記錄或1條購房提取記錄,符合第二套住房貸款條件的借款申請人,仍執行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60%的政策。
『伍』 個人二套房貸款計算器 快速計算還款金額
什麼是二套房?最開始認定是家庭擁有一套住房後,再買房算二套房。隨著國家調控措施的出台,由於購買二套房貸款利率的上浮和首付的增多,對於二套房的認定標准及二套房貸款的計算也就更難。目前,二套房貸款計算器已經成為人們普遍依賴的工具。
二套房定義:
1夫妻名下有一套房但無貸款記錄。2夫妻兩人只有一次貸款記錄並且名下只有一套房。3在有二次以上貸款記錄,但都結清或只有一套未結清,必須名下只有一套住房,但此次購房必須是90年以後竣工並且建築面積在50㎡以上的住房。
二套房貸款計算器,利率如何計算?
按基準利率等額本息還款計算,加息前(基準利率為6.4%),利率上浮1.1倍,那麼,加息後的貸款利率增加到7.26%,總利息增加超過17萬元。不僅商業貸款利率,公積金貸款利率也在跟漲。首套房5年期以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上調0.2個百分點,由原來的4.3%上調至4.5%。五年期以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由3.75%上調至4.0%。二套房購房者申請公積金,五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上浮1.1倍至4.95%。
二套房貸款計算器所用公式
一、等額本金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額=每月本金+每月本息 每月本金=本金/還款月數 每月本息=(本金-累計還款總額)X月利率 計算原則:每月歸還的本金額始終不變,利息會隨剩餘本金的減少而減少。
二、等額本息計算公式:
計算原則:銀行從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餘本金利息,後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隨剩餘本金的減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總額保持不變。需要注意的是: 1、各地城市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要結合當地具體來看[1]; 2、對已貸款購買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再申請購買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執行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優惠政策。
二套房貸款計算器需要的信息
二套房貸計算器都需要填寫以下信息:還款方式、貸款類別、計算方式、按揭年數、利率等,計算方式里的單價、面積是需要購房者自己填寫的,其餘都是給定選項,只需選擇合適的就好。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2-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陸』 第二套房的貸款利息該怎麼計算
您可通過我行門戶網站「金融數據」-「存/貸款利率」中的「人民幣貸款利率表」查詢我行的基準利率。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詳詢中國銀行官方服務熱線95566。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柒』 第二套房商業貸款利率是怎樣計算的
1、二套房貸款利率有稱第二套房貸款利率是2011年1月起,國務院要求各金融機構對房屋貸款實行差別化信貸
2、二套房貸款利率不低於貸款基準利率的1.1倍。
3、根據二套房貸款政策,期限在五年以上的二套房商業貸款年利率為不低於7.205%。
4、貸款利息計算的基本常識:
(一)人民幣業務的利率換算公式為(註:存貸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銀行可採用積數計息法和逐筆計息法計算利息。
1.積數計息法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賬戶余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利率計算利息。計息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其中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合計數。
2.逐筆計息法按預先確定的計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貸款期限逐筆計算利息,具體有三: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
同時,銀行可選擇將計息期全部化為實際天數計算利息,即每年為365天(閏年366天),每月為當月公歷實際天數,計息公式為:
③利息=本金×實際天數×日利率
這三個計算公式實質相同,但由於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採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