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關於大學生貸款消費的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貸款消費的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12-04 12:49:40

A. 關於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一、 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證、電腦等)、休閑及娛樂消費(休閑、旅遊、娛樂)人際交往消費(人情、戀愛)等幾個方面。有關調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個高校學生,將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費。其中,學費約2000元左右,平均佔30%;伙食費約3000元左右,佔40%;住宿在500元左右,佔6%;交通、通訊約550元左右,佔7%;文化娛樂700元左右,約佔9%;其他消費約佔10%。1、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 由於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大學生的生活費需要也不一樣,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300元的佔3.87%,300-500元的佔44.41%,在500-700元的佔34.17%。在700元以上的佔9.33%。可以說,大學生消費在靜態上可以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而在動態上呈逐年遞增趨勢。
2、大學生的學習消費
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費、書雜費、考證消費和電腦消費等。大學生除了購買基本的專業教材外,其學習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教學參考書、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書目上。他們每個月夠買參考書或休閑刊物在50元以下的佔66.9%,51元至100元的佔7.8%,101元以上的佔2.9%。
考證消費--近年流行"考證熱" 。大學生參加各種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出國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等,名目繁多。不少學生甘心對考證進行高額投資,以增加職場競爭中的籌碼。據對廣東高校的調查,在校期間大學生投資的考證費用在300元以下的佔一半左右,在300-500元之間的佔15%,而有的則超過了1500元。
電腦消費--在高校,計算機網路已覆蓋了許多大學的宿舍,在宿舍上網業已成為時尚,大學生的上網費亦成為大學生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有些大學生平均每月的上網費達50-60元,最高的達200元以上。
3、大學生休閑及娛樂消費
休閑消費--大學生閑暇生活中,最經常做的事情是上網、自習自修、讀消遣雜志、讀文學作品、書法音樂繪畫等,這些活動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而諸如參加課題,集體活動、打牌下棋、與人聊天等需要集體參與的交往性活動,卻較少參加。旅遊消費--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學生紛紛熱熱衷於出外旅遊。廣東的調查顯示,有70.4%的大學生在假期參加過旅遊。有40.4%的被訪學生平均每次旅遊花費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費在1500元以上的佔了34.9%。
娛樂消費--大學生的娛樂消費數額相當可觀。進迪廳,打檯球,遛旱冰,去練歌房,開PARTY……另外,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熱潮影響著他們的娛樂消費。一部《泰坦尼克號》就足以讓大學生體會到偶像崇拜所迸發的力量。這部電影的門票,最低點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學生看了不止一遍。
4、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消費
人情消費--現在,學生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不上路。請客者檔次越高,赴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人情風的蔓延,給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精神壓力。
戀愛消費--而戀愛費用有的是由"家裡特別提供"的;有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有的是來自"獎學金"的,這與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看法有關。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消費狀況表明,大學生正朝著追求現實、重視自我、要求個人和社會並重、以自我為中心的大道邁進,並呈現出如下特點:
1、實用: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特點
在"大學生價值取向"中,列出了11種大學生生活中最主要內容:知識、地位、友誼、愛情、名譽、金錢、權力、健康、家庭、事業、理想等,其中知識(47.65%)、事業(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誼(38.58%)、愛情(30.43%)、家庭(30.99%)和金錢(19.63%),而後才是理想(14.67%)、權力(7.30%)、地位(6.33%)和名譽(5.17%)。這說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實用化。從大學生的消費的狀況分析,大學生的各項消費都帶有濃厚的實用色彩。實用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消費特點。
2、多樣:當代大學生消費的重要特徵
大眾文化消費市場,是影響大學生消費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 大學生多樣化消費的特點根源於大學生多元化價值目標的存在。這種多元化的價值目標,一方面使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有益於大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善於理財,理性消費,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大學生受不良傾向的影響,出現一些消極的消費類型來。
3、個性:新觀念的表達
多元化發展源於個性化的彰顯。大學生消費個性化可以理解為時尚化和風格化,而不僅僅是傳統的青年文化對個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現。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應運和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使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反映的是青年大學生的這樣一種觀念: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改變的,沒有什麼系統是完全封閉的,沒有什麼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來表達的。
4、差異:龐大的貧困生群體
調查顯示,大學生年消費平均高於8383.96元(包括學費、住宿費),最高的達到18500元,最低的只有2100元,差異巨大。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家庭收入差異。我國貧富分化加劇的現實決定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差異很大,在校園內產生了一個龐大的貧困生群體。他們的消費水平較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生活費都難以保障。
5、前衛:時尚的選擇
大學生消費"前衛"的特徵主要表現為:追求品牌,崇尚權威;追求新穎、時尚,體現個性以及理性、成熟三個方面。
品牌代表的"質量"的權威性,"價格"權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權威--體現消費者的身份、地位、增強消費者的自信心。
大學生正處於追求個性發展,自我意識增強,面對五彩繽紛的消費市場,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更趨理性化轉變、行為較為成熟的價值取向。大部分大學生是在購買前查閱有關資料,比如價格、性能、品牌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同時大學生的消費權益保護意識隨著我國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趨成熟,他們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趨勢的基本預測
1、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方向發展
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消費水平逐漸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是硬性消費比值下降,軟性消費比值上升,恩格爾系數降至41.9%。預計未來幾年消費結構必將更有利於生活質量的提高。 從消費的內容上看,一方面,大學生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大大降低,而用於改善學習條件的消費比重提高,用於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費開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學生日益重視健康消費,健康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消費內容,而傳統的物質消費(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費將會變得更有營養和質量。
2、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
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學習觀念的變化,使廣大大學生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件階段性的事,而將伴隨人的終身。另外,一個新型的教育方式--網路教育將會越來越成熟。許多大學已經開始這種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工作。網路教育在未來將可能成為"繼續教育"的主流方式。
3、休閑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
在休閑及娛樂消費方面,大學生群體有著比其他年齡群體更為旺盛的需求,這在90年代已經開始顯現。進入新世紀,大學生的這種需求必將愈加強烈,並將在休閑度假、旅遊觀光、體育健身等領域,顯現出新的發展勢頭。
大學生越來越不滿足於看電視、進影劇院這樣一些靜止的休閑方式,而是追求新穎、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動:迪廳、游戲機,檯球和保齡球將更為普及;蹦極、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潛水、探險、探幽這類刺激的活動。 旅遊觀光消費,90年代在我國大學生中才開始流行,但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是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未來大學生的旅遊有兩個趨勢會更加凸顯:一是首選自然風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體育健身消費 隨著校園體育場館建設的增加,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也將由單純的室外場地轉到室內室外並重。同時,健康消費還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營養品等領域擴展,進入更高層次。
4、人際交往消費成本昂貴
在我國步入信息時代的進程中,信息消費的發展迅如潮湧,據調查數據顯示,33%大學生擁有手機,有37%的大學生希望購買電腦。隨著手機、電腦等產品由商務消費轉向生活消費,大學生上網率的增長,個人電腦的暢銷,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實用至上轉向感受為本。
5、模仿性的消費情結日趨明顯
今天的大學生消費有著強烈的模仿性特徵,有著很深的"白領情結":名牌服裝著身,手提電腦隨身,信息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發達快捷的消費信息、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使大學生對時尚的領略和把握更為及時准確。一方面希望擁有舒適的物質生活,一方面希望擁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們更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消費的選擇,他們注重講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寧缺勿濫,寧高勿低。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既有物質享受,又講求精神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自我評價及更進一步思考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分之三的同學認為花消是比較大的,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保持著這一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真的是已經過去了。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沖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學子,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情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就像是雞尾酒一般拉開了層次。這中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的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這一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徵的。

B.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月消費的調查報告(4000字左右)

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准。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C. 關於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與解析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調查論文摘要: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觀念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新時期對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序言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了了解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現狀,引導大學生消費文化的健康發展,本人於2009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學生消費文化現狀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可喜亦可憂。如何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引導大學生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熱點和新問題。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進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並且伴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跨國公司的登陸和國外媒體(如電影、電視)的進人,西方的實用主義觀念和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產生了或大或小的沖擊和影響,處於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生活也發生了急劇變化與轉型。 大學這幾年,大學生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他們希望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眾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衛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於理財的赤字消費,靠借貸維持而不計償還能力的超前消費,高於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 因此,對大學生的消費文化需求,既要適當滿足,又要積極引導。不滿足大學生的消費文化需求,可能會使市場經濟由於少了這支旺盛的消費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健康。而不作引導,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滑入消費誤區,同樣影響他們學習和健康成長,影響他們科學、文明的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會使他們的人生觀和人格發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做好大學生的消費文化引導工作。
一.大學生消費結構調查數據調查目的:通過分析大學生消費結構,對商家的細分市場定位提供參考 調查采樣地點: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周邊地區調查時間: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日
調查問卷:共發問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達86.4% 根據調查結果,生成以下報告:
下面是通過本次調查得出的一些詳細數據。
1.家庭平均月收入。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佔18%,1000元~5000元佔66%,5000元~10000元佔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2%,來自農村的佔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96%來自農村的佔4%。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來自於農村,我國的城鄉差別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城市。該數據與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絕大部分中國人家庭夫婦月收入為2千元~5千元,貧困家庭與特別富裕家庭都是少數。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每月消費支出較少,而特別富裕家庭大學生的生活可能較奢侈,比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購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
2.月平均消費金額。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佔8.5%,500元~1000元佔73.5%,1000元~2000元佔13%,2000元以上佔5%。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為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00元的只佔5%,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為大學生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餘的學生佔6%,感覺剛好夠花的佔51.5%,感覺不夠花的佔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感覺月月有餘的學生中,大一學生佔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項目較少。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佔16%,6%,44%,34%,可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消費方式。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佔11.5%,有計劃消費的佔6.5%,想花就花的佔36%,選擇其他的佔46%。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的學生佔8%,200元~400元佔37.5%,400元~600元佔41.5%,600元以上佔13%。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著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著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7.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50元以下的佔12%,50元~100元佔4.5%,100元~200元佔15.5%,200元以上佔22%,另外46%的學生回答沒有戀愛。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電話費。平均每月電話費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學生佔1%,30元~50元佔7.5%,50元~80元佔43.5%,80元~100元佔32%,100元~150元佔10%,150元以上佔6%。大多數大學生的電話費支出在50元~100元之間。少數學生遠程戀愛,煲電話粥,導致每月話費在150元以上。轉貼於9.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大學生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元以下的佔38%,10元~30元的佔21.5%,30元~50元的佔29%,50元以上的佔11.5%。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適當的上網,沉迷於網路游戲的學生並不多。
10.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29.5%的大學生選擇吃喝,24%選擇旅遊,17.5%選擇穿著打扮,16%選擇上網吧,7%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外出觀光旅行,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大學生中才開始流行,但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已經成為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迪廳,KTV等新興的娛樂方式也正日漸受到大學生們的寵愛。
11.想買東西錢不夠時怎麼辦。40.5%的大學生選擇先向別人借了再說,38.5%選擇向父母要錢,13%選擇用自己平時存的錢,8%選擇其他(放棄購買等)。可見大學生平時存錢的較少,花錢時向父母要,向同學借的較多。

D. 關於大學生消費問題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准。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閱讀全文

與關於大學生貸款消費的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貸款太多怎麼消除 瀏覽:864
網上有人用我的身份貸款 瀏覽:597
惠州農村商業銀行房屋貸款利率 瀏覽:39
裝修公司給客戶騙貸款 瀏覽:870
網上小額貸款沒還錢會怎麼樣 瀏覽:511
房子抵押貸款60W要還多少 瀏覽:726
買房貸款沒工作怎麼開收入證明 瀏覽:157
洛陽消費貸款pos 瀏覽:883
興業消費貸款審核電話24小時服務嗎 瀏覽:972
二手房貸款時看的房子時間 瀏覽:251
蘋果x手機貸款首付 瀏覽:3
信用社貸款利率表2020 瀏覽:33
貸款買房子能分期多久 瀏覽:616
二手房已經過戶可以辦理貸款 瀏覽:926
信陽二套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瀏覽:956
二手車貸款網上評估 瀏覽:648
銀貸款需要的什麼資料 瀏覽:217
貸款買的房子首付沒交齊可以退嗎 瀏覽:954
農行貸款裝修房子利率是多少錢 瀏覽:552
農村3分利息貸款有什麼保證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