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監管貸款資金流向,銀行放款給第三方再轉回個人賬戶後建議如何操作為妥
建議你按照貸款用途轉入收款方,收款人可以分批轉入你多個朋友親戚賬戶,但是不要轉入100萬就正好轉出100萬,可以轉90萬,然後取10萬現金給你,最好有零頭,永別轉款回自己賬戶,可以從親戚朋友賬戶取現金或者就用他們的賬戶。
(1)廣東省銀監局查銀行消費貸款流向擴展閱讀:
資金監管一定要在貸款銀行嗎?
不一定,具有擔保資質的銀行都可以。
資金監管主要用於房地產交易。是指買賣雙方的交易資金不直接通過經紀公司,而是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銀行、具有擔保資質的機構在銀行開立的資金監管「專用賬戶」進行劃轉,該賬戶屬於銀行。
當規定期限內購房者過戶後,該資金將劃轉到原業主的賬戶下,否則將劃轉到購房者賬戶下,因此資金監管需要買賣雙方都在監管銀行開有賬戶,銀行是資金的監管主體,從而保障了買賣雙方的交易資金安全,維護了買賣雙方的權益。類似網上交易平台如扶貧監管
措施可以概括為:樹立一個理念,加強三項舉措。其中「樹立一個理念」,就是牢固樹立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理念。
此外,在這個理念下,加強以下三項舉措:
——完善扶貧資金分配機制。其基本原則是公正、公開、公平,核心是採用因素法等科學方法分配財政資金。
——強化扶貧資金監管機制。實行陽光操作,全面推行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引導廣大群眾參與扶貧項目的監管;進一步發揮基層財政, 特別是鄉鎮財政所,就地、就近實施監管的作用,建立健全對扶貧項目的巡查機制。
——健全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機制。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過程及其效果進行綜合考評,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依據。今後,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績效評價力度,強化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績效理念,努力確保每一分扶貧投入都用到貧困群眾身上,每一分扶貧資金都能產生應有的效益。
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平台。
Ⅱ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樓市
上海銀保監局公布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最新情況
上海銀保監局昨天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Ⅲ 請問專業人士:銀監會如果查到貸款去向不符合規定,那後果是什麼
可能會收回貸款資金,不過到時候如果資金不在您名下您就說錢已經花了,我會正常還款,他也沒辦法。
Ⅳ 銀行會追蹤貸款去向嗎
這個是原則問題,制度問題,銀行對貸出去的款項,在放款一個月後進行用途檢查,而後每個季度都會檢查款項用途,特別是有些銀行以每次用款的多少進行逐次檢查逐次發放,所以,款項用途與申請不一致,一個月後就會被發現,會被收回款項,以違約進行處罰,並且減少信用度.
一、借款人簽訂貸款用途承諾書
銀行會一般都會要求借款人簽訂貸款用途承諾書,承諾不會將貸款資金用於非法領域。
二、貸款資金不直接發放至借款人賬戶
房屋按揭貸款,銀行都不會將貸款現金發放至購房者賬戶中,而是直接發放至開發商賬戶,以此確定專款專用。對於能提供貸款用途證明以及收款方賬戶的貸款,銀行一般都會將貸款發放至借款人賬戶。
三、貸後管理
銀行貸款一般都會有貸前審查、貸中檢查、貸後管理幾個環節。在貸款發放之後,銀行也會及時了解貸款發放後資金的使用情況。
最後提醒,如果借款人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貸款資金,銀行可收取罰息,甚至可以提前終止貸款合同,要求提前收回貸款。
Ⅳ 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相關部門是怎麼做的
央行要求各地嚴禁個人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
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多地啟動嚴查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聯合發布的《通知》指出,2017年以來,廣東省內部分地區和金融機構的個人消費貸款(包括短期消費貸款、中長期消費貸款、信用卡透支)快速增長,其中個別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消費貸款與日常消費屬性不匹配,存在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風險。
《通知》要求,嚴禁個人消費貸款資金用於生產經營、投資以及支付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款等行為,不得發放無指定用途消費貸款。對已抵押房產,在購房人沒有全部歸還貸款前,不得以再評估後的凈值為抵押追加貸款。
此外,《通知》規定,原則上不發放金額超過100萬元或者期限超過10年的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建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月度監測機制,自2017年10月起,廣州地區各商業銀行應於每月12日前報送《個人消費貸款產品月度監測表》,廣東省內其他地區商業銀行應向當地人民銀行中心支行和銀監分局報送數據。
Ⅵ 銀監會為何要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的行為
據報道,日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層將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但是實際上有不少金融機構對消費貸款資金管理不嚴格,導致消費貸款資金最終流向了股市、房地產等領域的現象,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也是確保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防止居民杠桿率過快的上升。
希望類似的情況可以早日被查處!
Ⅶ 銀監會怎麼查貸款流向
銀監會想要查詢貸款流向的情況下,一般會要求貸款人出示貸款使用證明,比如貸款的用途,使用的發票等等,這樣才能查詢到貸款的具體流向問題。
Ⅷ 銀監會怎麼查消費貸款
據報道,日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層將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報道稱,專家表示通過刷信用卡湊首付的還款人,短期還款壓力較大,極易造成逾期,影響個人徵信。並且,一旦被銀行發現貸款資金流入房地產,可能會降低額度,得不償失,監管層應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表示,金融消費群體較大,是銀行的重要客戶對象,也是銀行的重要業務,各家銀行2017年消費貸款增速較快。鼓勵銀行發放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買大宗耐用品,用於教育、旅遊等,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服務的便利性。
但是實際上有不少金融機構對消費貸款資金管理不嚴格,導致消費貸款資金最終流向了股市、房地產等領域的現象,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也是確保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防止居民杠桿率過快的上升。
希望類似的情況可以早日被查處!
Ⅸ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Ⅹ 銀行真的會追查貸款用途嗎,都會用什麼方法謝謝!
,這個是原則問題,制度問題,銀行對貸出去的款項,在放款一個月後進行用途檢查,而後每個季度都會檢查款項用途,特別是有些銀行以每次用款的多少進行逐次檢查逐次發放,所以,款項用途與申請不一致,一個月後就會被發現,會被收回款項,以違約進行處罰,並且減少信用度.
一、借款人簽訂貸款用途承諾書
銀行會一般都會要求借款人簽訂貸款用途承諾書,承諾不會將貸款資金用於非法領域。
二、貸款資金不直接發放至借款人賬戶
房屋按揭貸款,銀行都不會將貸款現金發放至購房者賬戶中,而是直接發放至開發商賬戶,以此確定專款專用。對於能提供貸款用途證明以及收款方賬戶的貸款,銀行一般都會將貸款發放至借款人賬戶。
三、貸後管理
銀行貸款一般都會有貸前審查、貸中檢查、貸後管理幾個環節。在貸款發放之後,銀行也會及時了解貸款發放後資金的使用情況。
最後提醒,如果借款人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貸款資金,銀行可收取罰息,甚至可以提前終止貸款合同,要求提前收回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