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商家貸款欺詐消費者怎麼辦

商家貸款欺詐消費者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1-12-13 13:50:49

① 如何投訴商家欺騙消費者

可通過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進行投訴。

撥打方法:

撥通12315電話後,如需投訴或舉報,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1)商家貸款欺詐消費者怎麼辦擴展閱讀:

商業欺詐的主要特徵:

1、欺騙性強

商業欺詐往往披著合法的外衣,欺騙性很強。商業欺詐的主體一般都是經過注冊的公司法人,經營形式上合法的業務,甚至還辦理了工商執照、稅務登記、司法公證等。由於欺詐者披著合法的外衣,因此欺騙性較強,致使很多人受騙。

2、危害性大

商業欺詐往往在騙局即將敗露或達到預定欺詐目標的臨界點時,詐騙者便會攜款逃之夭夭。因此,受騙的損失很難通過司法途徑得到補償,嚴重侵害了社會公眾的利益,有的甚至傾家盪產,引發了很多群體性事件,社會影響惡劣。

因此,商業欺詐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扭曲了市場對資源的正常配置,導致市場信號失靈,宏觀調控難度加大,社會交易成本上升,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據統計,中國每年因制假售假等各種商業欺詐行為對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

② 拼多多商家欺騙消費者怎麼辦

在拼多多第一界面,有一個官方客服,你可以投訴。

③ 被商家欺詐,怎麼辦請專家指點!

這是關於買賣信用的問題,商家涉嫌欺詐,你需要先走程序,由消費者協會認定商家行為有欺詐,你才有證據去告呀,法律是完全支持的。法律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欺詐行為的相關規定

現代市場經濟中不正當競爭的加劇,使得有些商品供給者視損害消費者利益為獲取利潤的途徑之一,他們置誠實信用等商業道德原則於不顧,競相採取不公平的商業行為或限制性商業行為,在質量、價格、計量、商標、廣告等各個方面竭盡各種欺詐手段,坑害消費者,如文章開篇所列出的案例。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欺詐行為進行了界定並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欺詐行為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第一、從主觀方面看,欺詐行為只能是故意,而不能是出於過失。欺詐人故意的方式,可能是積極的行為,也可能是消極的行為。如果沒有欺詐故意,即使經營者的行為違反了法律,也不承擔欺詐行為的民事責任,因為沒構成欺詐。

第二、從欺詐行為的對象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欺詐行為的對象只能是消費者。

第三、從客觀方面來看,欺詐行為是指在商品或服務質量上的欺詐,而不是指在商品或服務的質量上的欺詐。

綜合以上特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欺詐行為可以如下定義:經營者故意告知消費者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消費者做出錯誤意思的行為。其表現大致有以下幾種:

1、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2、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3、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4、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5、產品原材料成分、含量虛假的。

6、服務內容、質量與標明或宣傳不符的等等。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政策的實施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以及與立法者初衷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50條及《產品質量法》罰則中的相關規定,經營者違反法律進行欺詐性銷售的,除對消費者進行兩倍賠償外,還應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如根據情節可沒收違法銷售的商品與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吊銷營業執照等等,嚴重的還應承擔刑事責任。但是,現實中的消費者均把自己的消費者權益當作一種個體的民事私權看待,均以民事索賠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行動目的。

三、完善相應的法律規定,加強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

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我國現行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往往彈性有餘、剛性不足或沒有具體規定。這些與「入世」後面臨的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是極不相稱的。

第二、國家的法律救濟機構監管不力,消費者的公力救濟不足,現有的消費者協會職能不完善,也缺乏權威性。另外,缺少專門有力的執法機構,往往是各個機構如工商、衛生、技術監督、商檢部門權力分散,政出多門,效率低下,作用不到位,消極、被動、責任不足,沒有認真履行市場監管職責。

④ 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如何處理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法給予如下處罰: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3、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
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⑤ 遇到欺詐消費者行為我們應該怎樣維權

1、消費者應當確認商家「欺詐行為」。
《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
第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
(二)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
(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
(五)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
(六)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七)在銷售的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八)銷售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商品;
(九)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准確度;
(十)騙取消費者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第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准確,不得有下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
(一)不以真實名稱和標記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二)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現場說明和演示;
(四)採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假評論或者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
(五)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六)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體驗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七)謊稱正品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八)誇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
(九)以其他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方式誤導消費者。
2、消費者有必要知曉我國法律對商家欺詐消費者、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還應要求商家及時開具發票或收據,並進行妥善保管。在與商家發生糾紛後,消費者應注意收集與商家溝通協商過程中出現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以便協商不成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採取提起訴訟的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權益。

4、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可直接撥打12315。或向當地新聞媒體報料,請求支持。
5、等待投訴調查結果。

⑥ 商家欺騙消費者怎麼辦法律有什麼規定

這個不屬於欺騙。屬於不履行合同。
請問當初購買的時候,是否有約定交付日期,如果沒有則需要雙方重新協商交付日期,如果協商無果,可以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閱讀全文

與商家貸款欺詐消費者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手機號碼可以申請的貸款 瀏覽:215
手機號申請的貸款平台 瀏覽:918
消費貸款授信20年 瀏覽:965
公積金貸款必須是房子方面嗎 瀏覽:966
假資料貸款還款了 瀏覽:624
工行網上申請貸款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648
貸款兩個手機還可以帶嗎 瀏覽:75
手機貸款被起訴怎麼辦 瀏覽:562
用身份證照片網上貸款 瀏覽:367
農行二手房2018貸款 瀏覽:792
深圳設立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71
農村有無抵押貸款嗎 瀏覽:244
貸款沒還完可以過戶給親戚嗎 瀏覽:938
上海房屋貸款新政策2015年 瀏覽:27
貸款房子賣了怎麼辦理 瀏覽:569
上海二手車房公積金貸款 瀏覽:834
期房貸款是否需要抵押登記 瀏覽:896
嘉合農村小額貸款 瀏覽:320
有人用我的名字做擔保貸款 瀏覽:849
山東農信消費貸款利率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