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房子貸款還貸方式是等額本金劃算還是等額本息劃算
B. 房子貸款按揭等額本息等額本金
現在由於房價很高,買房子一般都是需要貸款,
一般貸款會採用等額本息或者等額本金兩種還款方式,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更普遍。
C. 房子貸款一般是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
看你的還款能力,本金還款剛開始每月還的多,本息還款每月還款時固定的。
D. 房屋按揭貸款時,是選擇等額本金還款還是等額本息還款法
在進行房屋按揭貸款的時候,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兩種還房貸的方式,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每月償還金額並不一樣,其中相差的利息更是多得離譜,後續還款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等額本息,什麼是等額本金?
等額本金,是指在還款期內把貸款數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本金和剩餘貸款在該月所產生的利息,由於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以後每月還款數也越來越少。
等額本息,是指在還款期內,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等額本金與等額本息適用的情況不相同,等額本息適合有固定正常開支計劃的家庭,或者較年輕的買房者,等額本息對於首付資金需求較少,同時又能夠支持規模更大的貸款。
而等額本金,比較適合能夠在前期償還較多貸款的人群,雖然說前期所需支出資金多,承受壓力大,而到了後期所需支出會減少,適合具有一定資金,且伴隨年齡增大或者退休,收入可能會減少的人群。
而除了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外,房貸利息也會受到貸款金額、貸款年限、還款方式與貸款類型的影響。
E. 房屋按揭等額本息還貸如何計算
等額本息還款法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
月均還款額= 還款月數
(1+月利率) -1
計算公式我不知道怎麼修改成准確格式,以下用文字描述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體來講是將你在貸款期限內應承擔的所有利息加上貸款本金後,平均分配到貸款期內每個月,即每個月的還款額是相同的,但是還款額中的本金和利息是每個月都不一樣,貸款初期的還款額中利息占的比重要大、本金占的比重要少,後期的話就是本金比重大了。
建議你選擇等額本金還款法,每月即每月等額償還貸款本
金,貸款利息隨本金逐月遞減。設貸款總額為Y,貸款期數為n,貸款周期利率為i,已還至第k期,則:
k期還款額
每期應還本金 =
每期應還利息
首期還款額的計算公式:
(1)第一期利息=貸款本金×貸款月利率(當放款日與還款日相同)
(2)第一期利息=貸款本金×計息天數×貸款日利率
當放款日與還款日不相同,首期計息天數=應還款日-上次計息日 (天),即放款日到扣款日的前一天。
等額本金的利息負擔總體要低於等額本息。
公式改成下面的格式可能要稍微清楚點:
每月償還貸款本息金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等額本金還款法:即每月等額償還貸款本金,貸款利息隨本金逐月遞減。每月還款額計息公式為:
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貸款期月數+(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月利率
F. 已經還完貸款的房子可以再辦等額本息的按揭嗎
有過買房經歷的家庭,基本上對貸款事宜有過相關的接觸,而在當事人確定貸款事宜之後。通常情況下,銀行往往都會推薦當事人選擇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來償還貸款。那麼,銀行為什麼會推薦這種還款方式?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
相比較主流的兩種還款選擇,銀行力推的原因不外乎其他,主要就是當中所產生的利息,高於等額本金。所以,依照正常的邏輯思維來理解,相同年限、相同金額的貸款選擇,當中一種所償還的利息越多,擺明了自己要吃更大的虧。那麼,銀行讓自己選擇本息還款,是不是被銀行坑了?
當然了,關於選擇等額本息對等「被坑」一問,我認為並不完全對。不管是選擇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只要你硬性的條件都能滿足,選擇哪一種都是自己的自由。同時,選擇哪一種,也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切實的實際情況再做選擇。
兩種選擇的區別
上頭說了那麼多,主要區別在於還款利息差異。那麼,兩種還款方式有什麼主要區別?
也不做過多的解釋,因為絕大多數人對於本息還款和本金還款,都有過具體的了解。
如下舉個簡單例子:
假設貸款額度為10萬,用本息的方式來理解,每月固定要還530元,直至還完為止。用等額本金的方式來理解,每月所需還款的額度不是固定的,如首月應還686元,依月份走勢看下來,每月需要還款的額度逐月遞減。總體總結下來的區別就是,本息每月的還款方式是固定,而本金還款方式前期所要償還的額度較大,後期的還款壓力較小。
那麼,哪種選擇有利於借款人?
既然是貸款,那就談不上有多大的利好,而兩種選擇只能說是各有各的好處和弊端。如果有足夠實力,那麼選擇等額本金肯定要比本息要好。
看組數據對比
以貸款100萬為例,30年為期限,4.9%為貸款利率。
本息:以上數字根據本息方式計算得出,100萬貸款在三十年中,總共產生約為91萬元利息,本息總計191萬元,當中每月所要償還的貸款數字為5307.27元。
本金:以上數字根據本金方式計算得出,100萬貸款在三十年中,總共產生約為74萬元利息,本息總計174萬元。當中,首月需還的額度為6861.11元,逐月減少11.34元。
兩者之間的利息差異出來了,該選擇哪一種,還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選擇。每月拿著7000元的收入,不可能去選擇等額本金,因為高月供不僅會降低生活中的幸福指數,同時也會將你徹底捆綁在房貸身上。因此,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遠遠要好於高壓。
再者,以通貨膨脹的角度來考慮,對比一下十年前的貨幣購買力與現在的貨幣購買力,雖然本息所產生的利息較多。但在十年後,說不定現在壓力較大的月供,到了那時早已對你不痛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