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消費貸款有哪些風險
個人汽車消費貸款風險主要防範四個方面,即:借款人、經銷商、保險公司和銀行四個方面。具體如下所示:
(一)借款人方面
1、信用風險。購車群體良莠不齊,可能混雜了一些有道德風險的人,由於主觀賴賬心理或當汽車價格下跌,低於購車者需還貸款金額時,購車者就可能做出理性違約行為,都可能使貸款面臨風險。
2、支付能力風險。自用車借款人因家庭收入降低而無法按時還款,商用車借款人因受整個運輸市場和行業政策的風險,預期收入減少甚至完全喪失或借款人因經營不善,對方運費結算不及時,不能按時還款。
(二)經銷商方面
1、汽車質量風險。由於經銷商不通過正當渠道購進汽車,把存在質量問題的車輛銷售給借款人,因質量糾紛影響到貸款的收回。
2、最高貸款擔保限額核定風險。目前農信社發放汽車消費貸款大部分由經銷商提供擔保,由於最高貸款擔保限額核定過大,超過經銷商擔保能力,給信貸資金造成隱形風險。
(三)保險公司方面
1、保險公司利用借款人對保險條款的模糊認識,以及信用社貸款操作中的疏漏,當保險責任發生時,尋機免除保險責任或減少責任。
2、保險公司的部分營銷人員採取不正當競爭手段,違反保險條款,私自縮短保險期限,造成保險失效,責任免除。
(四)銀行操作方面
1、貸前調查不實,由於信貸人員配備不足,貸前調查流於形式,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證明、資產證明嚴重失真,埋下風險隱患。
2、貸後管理不到位,或根本沒有做貸後管理,對貸款發放後借款人是否真正用於購買,所購車輛的發動機號、車架號等信息未及時進行確認;有的貸款逾期後未能及時採取相應的保全措施,以致風險不斷擴大;有的放鬆了對合同、貸款催收記錄等債權文書的管理,造成缺漏項,當貸款出現風險時無法及時發現進行索賠、訴訟或採取其他追收措施。
在此提醒廣大貸款者,在申請個人汽車貸款前應該先對自己的購買能力、購車情況、保險條例以及貸款政策進行全方位的考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出現。
2. 為什麼消費者貸款是風險較高的貸款
消費者貸款是風險較高的貸款,這是很對的,因為利息很高,你商業貸款以後,然後先把利息,利息還給人家再還本錢,你就要交一半的利息
3. 個人消費借款有什麼風險
個人消費貸款的風險有下面幾點給大家詳細介紹:
1.法律法規不完善
個人貸款有風險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商業銀行,目前很多商業銀行的管理是不足的,雖然相關部門已經加強了管制,但是總體來說管理力度還是不夠的。從法律上來看,我國還沒有對消費信貸這方面有一個全面的法律法規系統,所以存在一定風險。2.徵信系統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貸款公司都沒有接入徵信系統,當然更多的是一些不正規的小公司,但是也有很多不太了解的人選擇去這些公司貸款。這些公司由於沒有和銀行進行資金上的關聯,所以在資金儲備和管理上沒有辦法得到保證,我們在這些公司進行個人貸款都是有風險的。3.風險識別能力
如今,很多人並沒有對貸款進行深入了解,對貸款的風險識別能力不夠。現在的貸款平台或者商業銀行都有數不勝數,我們選擇起來都有很大的困難,有人被平台的高利息所吸引而忘記了它的風險性。現在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個人貸款的危險性,因而沒有做好抵禦風險的准備,在識別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上有很大的缺陷。所以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網貸平台,我們都需要嚴格對它的信息和資金能力進行調查分析,才能夠有效的降低個人貸款帶來的風險。
4. 消費貸是如何進行風險控制的
據報道,按照20%的增速預測,我國消費信貸的規模到2020年可超過12萬億元,由於客戶群體的差異和風險控制能力的不同,各種類金融、非金融機構提供的消費貸被挪用比例可能更高。
相關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平台風控能力不足,消費場景缺失,會選擇用過高利率覆蓋高風險,這樣做的後果就會滋生循環風險,引發多頭借貸、借新還舊問題和不合適的催收手段,更有少數平台、中介明裡暗裡直接為購房首付款提供借貸支持。
希望消費貸發展你的同時相關的風險可以被有效的遏制!
5. 消費金融貸款有風險嗎
有的,需要謹慎
個人消費貸款
貸款基本條件:借款人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本地常住,有固定住所、職業、有還本付息能力和意願,通過審核的自然人。
貸款用途:可用於房屋裝修、購買汽車、旅遊、出國留學、購置消費品或服務等各類家庭綜合消費支出。
貸款金額:根據借款人的基本條件、還款能力、信用狀況、擔保情況、貸款用途等情況,綜合測算確定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貸款期限:根據借款人的實際情況綜合測算確定,最長不超過10年(含)。
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拉薩中心支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貸款利率。
貸款擔保:可採用信用、保證、抵押、質押、組合擔保等擔保方式。
還款方式: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以內的,採用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的還款方式;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則上應採用等額本金或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個人購房貸款
貸款基本條件:借款人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本地常住,有固定住所、職業、有還本付息能力和意願,通過審核的自然人。
貸款用途:可用於購買住房或商用房。
貸款金額:最高不得超過購房款的80%,購買二套住房、二手房、商用房等依照本行相關規定執行。
貸款期限:購買住房貸款最長期限不得超過30年,購買商用房貸款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0年,且借款人年齡加貸款期限不超過65周歲。
貸款利率:依照本行最新政策執行。
貸款擔保:可採用信用、保證、抵押、質押、組合擔保等擔保方式。
還款方式: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以內的,採用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的還款方式;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採用等額本金或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6. 個人信貸業務存在的風險
當前個人信貸業務存在的主要風險
1、信用風險:借款人的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由借款人到期拖欠還款和賴賬行為而帶來的風險。表現為個人貸款的風險相對較高。
2、徵信風險: 個人信貸業務是一個面向個人客戶的營銷的信貸業務,對個人的徵信系統有著非常強的依賴性,徵信風險是由於銀行無法取得借款人客觀、全面、真實信用,而導致的貸款損失。
3、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是指因現行法律法規不健全,無法保障銀行債權而出現的貸款風險。
4、支付風險:支付風險是由於借款人經營及收入的不確定性,發生變化而失去足夠的支付能力,導致不能按時還款付息,使銀行貸款出現風險。
5、自身風險
自身風險是指銀行在從事個人貸款業務中,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人員素質差等原因造成的風險~
7. 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的風險與防範對策
論文自己寫得最好。這里提供給你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型,可以參考一下,找找靈感:
1、信用風險--由不良資產引發;
2、市場風險--由市場不確定性(主要是利率變動)引發;
3、流動性風險--由現金短缺引發;
4、操作風險--由內部管理不當引發。
8. 貸款有哪些風險
不少急需資金的朋友想從銀行貸款,但是速度太慢或者達不到要求,希望尋找一些民間機構來辦理房屋抵押貸款或者汽車抵押貸款。不過看了近期新聞里的「套路貸」卻望而止步,因為民間貸款的風險真的很大,下面是對貸款風險的總結:
不過貸款公司魚龍混雜,還是要在貸款前仔細辨別好壞,不要上了賊船,一旦權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9. 個人消費貸款的風險因素
1、個人徵信系統不健全個人消費信貸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與個人信用風險,也即個人收入的波動幅度和道德品質修養水平,其中個人信用狀況還與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密切相關。在收入水平較為穩定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對消費者信用的把握決定了消費信貸的開展程度。
2、商業銀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致使潛在風險增大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雖然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但整體管理水平依然不高,難以跳出「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怪圈。由於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開辦時間不長,所以在這方面更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通常,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僅僅憑借款人身份證明、個人收入證明等比較原始的征詢材料進行判斷和決策,對個人的信用調查基本上依賴於借款人的自報及其就職單位的說明,對借款人的資產負債狀況、社會活動及最為重要的有無違法紀錄和有無失信情況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進行了解征詢,導致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3、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統一規范消費信貸活動和調整消費信貸關系的全國性法律。現行法律條款基本上都是針對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針對消費性個人貸款的條款,對失信、違約的懲處辦法不具體。即使有,也似乎存在維護債務人權益的傾向。不少新法律法規的實施直接使得借款合同及相關合同存在法律方面的缺陷和問題。這使得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缺乏法律保障,對出現的問題往往無所適從。由於消費信貸業務的客戶比較分散,均是消費者個人,並且貸款金額小、筆數多,保護銀行債權的法規又不健全,特別是在個人貸款的擔保方面缺乏法律規范,銀行執行債權成本較高,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大,致使風險控制難以落實。當前城鄉消費信貸業務的迅速發展,呼喚我國消費信貸法盡快出台。
4、盲目營銷,無規劃發放消費信貸,形成巨大的風險隱患近年來,為擴大盈利水平,搶占市場份額,各家商業銀行紛紛鼓勵分支機構大力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違規操作現象,一些商業銀行為了擴大消費信貸規模,對基層行下達硬性的放貸指標。不少銀行擅自降低貸款標准和擔保條件,對高風險、低信用的客戶提供消費貸款,一些地區的基層行甚至為了完成貸款任務,給每個員工下達一定額度的消費信貸任務。不少員工為完成任務,盲目放貸,甚至自己使用貸款進行高風險投資或炒股。這種現象的蔓延將造成新一輪的風險積聚,不利於消費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