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憑啥始終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從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直都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2018年美國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0364.2億美元,同比增長5%。這樣2018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美國的95.4%。人均按照中國13.95億人口計算為4127美元,人民幣27311元。美國按照3.28億人口計算,約為18404美元。2017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7564億美元,又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比增長4.2%。
而且特朗普大搞「美國優先」,大搞貿易摩擦,甚至加收別國輸入美國商品關稅,打擊進口商品,保護美國本土企業,促進就業,提高國民的消費能力。此外,美國還通過美元升值、土地廉價出讓、稅收減免等政策,吸引全球大企業到美國辦廠,從而增加就業。
所以,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不足為怪。因為美國人口數量排在世界前三,而人均GDP排在世界前五。再加上民眾有較強的消費願望,社會的保障體系比較完善,民眾幾乎沒有後顧之憂。這樣美國人毫無顧慮地用昨天的錢、今天的錢、明天的錢,甚至貸款消費。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再正常不過了。
❷ 美國人貸款主要做什麼
美國人喜歡超前消費、借貸消費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其主要原因在於美國人長期對未來收入預期看好,消費信心居高不下。
美國人的富裕水平究竟如何呢?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依據2004年世界銀行人均GDP(美元)排名,美國以人均37,610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如果乘上近3億人口的基數,這個國家的財力十分驚人,差不多是中國的10倍。去年鳳凰衛視曾報道,全世界擁有百萬美元以上金融資產的富裕階層人數2003年已經達到770萬人,其中美國有227萬。在美國國民中,每125人中就有一人是「百萬富翁」。
有人總結,美國人是掙錢投資,借錢消費。美國人的消費觀和投資觀與其家庭的資產結構和收入結構不無關系。在私人資本的分布中,美國國民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僅占個人金融服務產品的15%,而股票、共同基金、債券、人壽保險產品和其他投資,則佔了個人金融資產的85%。在美國家庭的收入中,工薪等勞動收入與投資收入平分秋色,各佔50%左右。美國股市漲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很多家庭的資產總額和消費信心。
同樣激發美國人信心的還有美國房地產市場。統計資料表明,美國整體房價自1995年起至今已上升51%,比同期的通脹率高出32%,個別地區升值更為顯著,如波士頓自1996年起房價升了110%。對於擁有房產的美國人來說,過去兩年中,房價的增長率是收入增長率的3倍多。因房價上漲而帶來人均財富的增加比老闆加薪更能鼓舞美國人的消費信心。
發達國家的數據顯示,任何一個國家的消費都是靠廣大的中低收入階層支撐的。而美國社會階層結構顯然是有利於支撐消費的。在美國,戶均收入3萬美元的中產階層占總人口的80%。整個美國社會階層分布是橄欖形的,兩頭小中間大。強大的中產階層是美國消費旺盛的堅實基礎
❸ 美國的存款利息那麼低,貸款利息卻跟我們差不多,為什麼
美國的存款利息那麼低,貸款利息卻跟我們差不多:1、銀行靠存貸差來賺取部分利潤;
2、雖然貸款利息差不多,但是美國企業獲取貸款的成本低,而中國的中小企業獲取貸款需要利息之外的額外成本;
3、美國存款利率低主要是靠低利率刺激消費,並且有豐富的理財和金融衍生產品來做補充;
綜上,美國的存貸利差大,存款利率低,貸款利率不低。
❹ 現在輿論界一直說的美國次貸危機中次貸是什麼
何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所謂抵押貸款就是抵押按揭付款,也就是分期付款。美國購物尤其是購買住房等高檔商品,大都是用抵押貸款方式分期付款。
美國把消費者的信用等級分為優級和次級。美國銀行把能夠按時付款的消費者的信用級別定為優級,把那些不能按時付款的消費者的信用級別定為次級,這個等級的消費者都是信譽不佳者。
多年來,美國經濟因為不景氣而採取向次級信譽的消費者大量抵押貸款以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政策。這可樂壞了那些次級按揭消費分子,他們把自己的房產等財產抵押給銀行,大量向銀行貸款,進行消費甚至揮霍。
前些年,美國經濟不景氣,美國政府採取壓低銀行利率的措施,以鼓勵投資。但是,近年來,美國經濟開始復甦並穩步發展,銀行利率也逐步由過去的1%提高到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次級按揭分子的銀行貸款利率飛速上漲,最終使這些本來就沒有多少錢的次級按揭分子囊中羞澀,甚至還不起銀行的貸款而將自己的財產抵押給銀行。
美國銀行得到大量次級按揭抵押財產,成為自己的包袱和負擔。因此,美國一些銀行就把這些抵押財產上市轉變成基金,以分散風險。
最近發生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也叫按揭危機)後,購買基金者受到巨大損失。這就是這次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來龍去脈。
在金融界,對這次危機有不同看法。一種看法是這次危機影響了全球的股市,將發生一次全球金融危機。另一種看法是相反,認為這次危機可以得到控制,因為次級抵押貸款數額不大,只有3萬億美元。
這次危機對中國影響很小,因為中國購買的這種基金很少。雖然國際股市最近激烈動盪,但是中國股市沒有受到影響,中國股市不降反升。
不管這次按揭危機如何發展,都值得人們來總結經驗教訓。不能隨便玩弄次級抵押貸款的火,搞不好,就會玩火自焚
❺ 怎麼向美國政府貸款
努力上哈佛、普林斯頓這些學校吧,只有這幾個學校會向國際學生發助學金(不一定但可能)。貸款你沒戲,美國次貸危機以後貸款發放非常謹慎,你沒有財產抵押人家是不會給你錢的。
現實些說,研究生階段再去美國,讀理工科,拿到獎學金助學金的機會很高。
❻ 美國人都是貸款消費嗎,大件東西沒有全款買的習慣嗎
貸款消費的習慣是由於美國人普遍沒有存款造成的,在美國生活不容易,普通老百姓發工資首先就得把一半拿去交稅月底才能等到退稅,再說復雜的稅法使很多人容易多交稅,你想合理避稅除非你是專業會計,這樣就使老百姓普遍缺少流動現金和存款,不得不貸款消費。
❼ 美國消費信貸的實踐及其立法有哪些特點
1.消費信貸法配套有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消費信貸法主要調整三種信用關系:一是金融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貸款信用關系。這種信用是一種銀行信用,具體 表現為用於個人或家庭目的的個人貸款、透支信貸等。二是銷售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銷售信用關系。這種信用關系是一種商業信用關系,具體表現為分期付款銷售、耐 用消費品的租賃等。
三是消費者、金融機構與銷售者三者之問的信用關系,通常叫做「債務人一債權人一供應商協議關系」,具體表現為限制性貸款、循環費用賬 戶、支票交易等。為了規制消費信貸行為,促進其健康發展,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體系,對消費信貸的擔保條款、消費者違約行為的處罰、貸款人貸款性的限定等 方面進行了法律上的規定,使消費信貸市場能夠在低成本、高效率的框架內健康地運行。
2.為減少貸款過度發放而導致銀行風險加大,合理限制貸款規模。為防止銀行和消費者因不真實的信用報告而遭受損害,美國國會於1970年通過了《公平 信用報告法》,要求信用報告機構發布准確的信用消息,違反本法的信用報告機構應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的實際損失。隨著消費信貸業務風險的顯現,1980年, 美國制定了《消費信貸限制計劃》,從法律上對銀行的貸款行為加以限定,迫使銀行不得不對其政策及貸款組合進行修正。此聯邦計劃的初衷是限制過高的消費貸款 需求,特別是信用卡等無擔保貸款業務的過度擴張,防止因貸款過度發放而導致銀行風險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