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Ⅱ 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相關部門是怎麼做的
央行要求各地嚴禁個人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
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多地啟動嚴查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聯合發布的《通知》指出,2017年以來,廣東省內部分地區和金融機構的個人消費貸款(包括短期消費貸款、中長期消費貸款、信用卡透支)快速增長,其中個別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消費貸款與日常消費屬性不匹配,存在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風險。
《通知》要求,嚴禁個人消費貸款資金用於生產經營、投資以及支付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款等行為,不得發放無指定用途消費貸款。對已抵押房產,在購房人沒有全部歸還貸款前,不得以再評估後的凈值為抵押追加貸款。
此外,《通知》規定,原則上不發放金額超過100萬元或者期限超過10年的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建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月度監測機制,自2017年10月起,廣州地區各商業銀行應於每月12日前報送《個人消費貸款產品月度監測表》,廣東省內其他地區商業銀行應向當地人民銀行中心支行和銀監分局報送數據。
Ⅲ 誰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是誰在為經營貸進入樓市打開方便之門
自2020年以來,經營貸款非法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現象一直在增加。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過橋融資,全額購房,貸款,還清橋梁融資”,一些銀行,基金中介,房地產中介提供的服務可謂“廣泛的。”在廣東,深圳,上海等地的監管機構公布了個人經營性貸款非法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調查結果後,北京的調查結果發布了,北京市銀保局對4家銀行處以罰款程序北京銀保局:該行自查個人業務約3.4億元涉嫌違反房地產法規進入市場的貸款。
銀行沒有嚴格審查經營貸款借款人的資格,也沒有徹底檢查貸款資金的流向。李玉佳說,這也寬容了基金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中介機構的違規行為,使房地產投機者可以輕松獲得低成本資金。貸款環節是否混亂取決於銀行是否有動機加強審查,以及是否還想在房地產市場套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明宇建議,金融資源的分配應盡可能以市場為導向,避免在不同層次的金融集團之間形成金融資源的套利空間。 。同時加強監督,一旦發現,將永遠無法容忍。
Ⅳ 央行上海總部:防範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觀點地產網訊:3月12日消息,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印發《2021年上海信貸政策指引》。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指引》強調,金融機構要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增速和佔比,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優先支持首套剛需自住購房需求。
同時,要加強個人住房貸款管理,嚴格審查貸款人個人信息的真實性。切實防範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另外,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還公布,去年全年新增貸款6741.6億元,比上年多增1131.7億元。其中,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加1525.3億元,增長41.5%。
而中長期製造業人民幣貸款年末余額增加721.6億元,增長49.1%。年末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64%,比年初下降38個基點。
Ⅳ 銀監會加強風險防控嚴查消費貸資金用於房貸是真的嗎
是真的。銀監會召開「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銀監會在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突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風險防控,嚴查向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過度授信以及挪用消費貸款資金用於房貸、投資等行為。
在今年樓市調控趨嚴的情況下,部分消費貸款被用於支付購房款,曲線流入樓市,放大居民部門杠桿,影響了樓市調控效果。近期,多地人民銀行和銀監局緊急啟動針對消費貸款挪用行為的檢查,尤其是被挪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投資等。今年以來銀監會持續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5)銀監消費貸款流入房地產擴展閱讀:
房貸的申請資料
1.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證、戶口簿;
2.婚姻狀況證明,未婚的需提供未婚證、已離婚的需出具法院民事調解書或離婚證(註明離異後未再婚);
3.已婚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身份證、戶口簿及結婚證;
4.借款人的收入證明(連續半年的工資收入證明或納稅憑證當地);
5.房產的產權證;
6.擔保人(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結(未)婚證等)
Ⅵ 銀行怎樣控制個人貸款流向房地產
誤讀。銀行沒有限制個人貸款流向房地產,住房貸款就是要流入房地產的。人行和銀監要求的是禁止發放金額超過100萬,或期限超過10年的消費貸款,嚴禁發放無指定用途的消費貸。針對的是消費貸款,主要是限制湊首付這樣的無底線的加杠桿方式。
Ⅶ 圍堵經營貸流入房地產 各地監管溯源嚴查開罰單
針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問題,監管部門持續保持嚴查態勢。8月6日,記者獲悉,廣東銀保監局日前一連開出12張罰單,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4家銀行下屬12家分支機構及10名責任人被罰,罰款金額合計1090萬元,案由均為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其中,工商銀行廣州天平架支行、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分行、廣州環城支行等分支機構因個人經營性貸款被挪用流入房地產市場,被處罰達500多萬元。興業銀行廣州花城支行、廣發銀行廣州分行、招商銀行廣州分行也因個人經營性貸款或消費貸款被挪用流入房地產市場而「吃罰單」。
從全國來看,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開出多張針對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罰單。
7月27日,上海銀保監局「一口氣」公開17張罰單,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上海農商行等銀行在滬分支機構因涉及流動資金、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被監管處罰。
從公布的行政處罰案由看,該局對轄內銀行機構近幾年的信貸資金流向進行了溯源,從而發現多處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
建設銀行浦東分行因為2017年4月至6月以流動資金貸款形式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以及2019年6月該分行個人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等事項「吃罰單」。建設銀行上海閔行支行因2013年3月發放房地產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事項被處罰。
今年5月下旬,深圳銀保監局也一連開出十幾張罰單,多家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深圳分支機構因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審查不盡職導致信貸資金被挪用等問題收到罰單,罰款金額達上千萬元。
今年6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公布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專項核查結果,發現4家銀行約有3000萬元的信貸資金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該局發布的6張罰單顯示,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及郵儲銀行在北京的分支機構因涉及消費貸、個人經營性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問題被罰,處罰金額達530萬元。
整體看,自年初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針對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為了封堵經營貸流入房地產領域,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同時,各銀保監局、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聯合開展了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在嚴監管下,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7月末,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和集中度雙降。今年以來,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6月末,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9.8%,增速創8年來新低。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由2019年的高點29.2%降至6月末的28.2%。
來源:上海證券報
Ⅷ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
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Ⅸ 杭州:嚴格防範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3月3日上午,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新政,從加強司法拍賣住房限購等四方面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杭州住保房管局表示,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今天,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通知》進一步加強住房限購。規定參與本市限購范圍內住房司法拍賣的競買人,須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政策。
《通知》明確嚴格防範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嚴禁發放用於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嚴格個人經營貸和消費貸真實性審查,加強貸後資金管理。
《通知》明確嚴厲打擊房地產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中介機構不得受理並對外發布掛牌價格明顯高於合理成交價格的房屋信息。對存在發布虛假廣告、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惡意哄抬房價、捏造和散布房價上漲不實言論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依法依規採取約談、公開通報、暫停網簽、列入行業失信「黑名單」等處理措施,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通知》明確嚴格規范我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發布。各網路平台賬號及網路群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信息發布行為,加強發布內容的合法性、真實性、導向性,共同為杭州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對不實傳播杭州房地產市場政策和市場運行情況、製造虛假熱銷、助推投機炒房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有害信息,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Ⅹ 消費貸違規入樓市絕跡了嗎
盡管京城銀行對各類消費貸的審批和監管越來越嚴格,但仍有個別銀行和擔保融資公司鋌而走險,向購房者推銷用途違規的消費貸、信用貸,消費貸違規進入樓市仍未絕跡。
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信用貸產品要求則更為寬松,這款信用貸原來月息為1.25%,近日下調為月息1.1%,申請成功後2天-3天即可到賬,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能證明貸款用途的發票合同等並不需要提交。據客服人員介紹,貸款人可以將發票合同等留存備用,需要的時候拿給銀行的客戶經理看一下即可,並不需要上交銀行。當詢問貸款可否用於買房時,工作人員僅表示,「你不要告訴我貸款用途」。
擔保公司放貸沖業績
臨近年末,各類商家的推薦電話又多了起來,其中不乏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推銷。
近日,某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可以向資金不夠的購房人提供短期和長期兩種類型貸款服務。同時,年末各類貸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有的是月息變低,有的是手續費打折。」以某款信用貸款產品為例,業務員介紹稱,「這款貸款產品原來的月息為0.75%,不需要抵押物,每人每筆最高可貸30萬元,貸款年限不超過3年,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而進入12月份,這款產品的月息降為0.725%,並且還可以選擇先息後本的還款方式。同時,在手續費方面,也由貸款金額的2%降為1.5%。」
據業務員介紹,臨近年末,貸款公司以及銀行在信貸額度方面都有指標需要完成,同時貸款收益率也面臨考核壓力,而消費貸、信用貸的利率對於銀行的綜合貢獻度往往比住房按揭貸款要高很多,所以銀行會接一些「團購」訂單,而這些「團購」訂單多來自於擔保融資公司,個人去銀行是申請不到的。
「近期監管力度很大,這類貸款用於買房會不會有風險?」時,上述業務員表示:「貸款的去向問題,銀行監控起來有一定難度,買房人可以通過放款後提現切段資金流向痕跡等手段來規避。」該人士還強調,「近期從我們公司貸款的客戶,沒有一筆貸款被追回或者影響按揭貸款的,如果出了問題,我公司退還手續費。」
據了解,該公司主要和某股份制銀行合作,同時也可以由客戶挑選貸款銀行。目前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抵押消費貸、經營貸等貸款業務。據客服介紹,申請信用貸,優質客戶最高每筆可貸50萬元,一般可批30萬元,貸款利率由原來的7%降為6%;抵押消費貸貸款額上限為100萬元,最長貸款年限為10年,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上浮10%。同時,如果借款人此前三年內曾經全款購房,目前還可以做補按揭,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
執法要嚴,嚴厲打擊非法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