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保險費率如何確定
賠償金額=(投保人未償還的貸款本金+貸款利息-被保險人通過實現抵(質)押權獲得的補償)×(1-免賠率)在上述公式中,貸款利息為未償還的貸款本金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利率所產生的貸款利息,計算時間自投保人未履行還貸義務之日起至貸款期間屆滿之日或保險事故結案之日(以先發生者為准)止,最長不超過一年;被保險人通過實現抵(質)押權獲得的補償一項的數額最低為零;免賠率以保險單載明的具體比率為准,但最低不得低於 10 %。
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是指貸款人經由委託保險公司向所貸款汽車方進行擔保還款的一種保證,當貸款人不能償還貸款的時候,經由保證保險來進行餘下的償還工作,這類方式減少了貸款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保證了貸款人的個人消費生活的同時,又將貸款轉向了保險人。
B. 貸款保證保險 定義
貸款保證保險是承保投保人(借款人)不能按貸款合同約定的期限償還所欠貸款的風險,當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時,由保險人承擔償還責任。
該險種是為了配合金融機構發展個人消費貸款業務而開辦的,主要適用於個人住房消費貸款、個人汽車消費貸款等貸款業務。目前我國主要開辦了個人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證保險兩個險種。
保險人對發生下列情況不負賠償責任:
(1)被保險人未按《貸款通則》對投保人進行審核及貸款催收;
(2)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
(3)沒有徵得保險人的事先同意變更貸款合同或附件內容。
C. 什麼是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
第一條 自抵(質)押合同生效之次日零時起至《借款合同》約定的清償全部貸款本息之日起第90日的24時止這段期間內,投保人連續三個月完全未履行《借款合同》約定的還貸義務為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對於投保人未償還的貸款本金以及貸款利息,向被保險人賠償實現抵(質)押權後的差額部分。
第二條 自抵(質)押合同生效之次日零時起至《借款合同》約定的清償全部貸款本息之日的24時止這段期間內發生以下情形時,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賠償投保人未償還的貸款本金以及貸款利息:
(一)投保人遭受意外傷害導致身故,或者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90日內經鑒定(如治療仍未結束,按第90日的身體情況進行殘疾鑒定)達到本條款所附《傷殘等級表》列明的一級至三級傷殘;
(二)投保人自抵(質)押合同生效之次日起180日後(不含第180日)初次罹患疾病導致身故,或者自初次罹患疾病之日起90日內經鑒定(如治療仍未結束,按第90日的身體情況進行殘疾鑒定)達到本條款所附《傷殘等級表》列明的一級至三級傷殘。
第三條 發生本保險條款第五條約定的保險事故時,經保險人書面同意,對於被保險人發生的以下費用,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另行賠償:
(一)被保險人在追償欠款的過程中需要提起訴訟時發生的訴訟費和律師代理費;
(二)被保險人在實現抵(質)押權的過程中需要提起訴訟時發生的、根據法律規定應由被保險人承擔且不能在處分抵(質)押物所得價款中扣除的訴訟費和律師代理費。
D. 保險誠信與法制
一、近年來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一)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加強
一是《保險法》強調了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業發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後的《保險法》著重突出了對誠信原則的保護和運用。在總則中增加了一條「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作為第5條;在分則中也對保險市場的各行為主體圍繞誠信原則進行了規范。二是相關法規充分體現了誠信原則。如《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不得對客戶進行欺騙、誤導和故意隱瞞」;《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中規定,高管人員不得「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投保人、被保險人、損害被保險人利益」等等。保險信用法制建設的加強為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初步展開
作為保險業發展的基石,誠信日益受到保險業內的重視,誠信體系建設也已初步展開。2003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強調,「越是加快發展,越要注重誠信,搞好服務,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全國各地保監辦、保險行業協會圍繞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保險誠信經營理念得到認同
各保險公司在經營理念中,均能突出強調誠信。如中國人保幾十年來秉承「穩健經營,篤守信譽」的經營思想指導業務發展;中國人壽以「誠信負責,穩健發展」為企業宗旨;泰康人壽認為「誠信在保險行業至高無上」;新華人壽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小組」,領導公司的信用體系建設;平安保險公司經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獲得了AAA級信用等級證書。由此可見,誠信在保險業發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為保險業界廣泛認同,這為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四)營銷員的誠信狀況有所改善
保險營銷員曾一度以總體素質較低,誠信水平不高,社會形象較差出現在社會公眾面前。經過近年來的治理,營銷員的誠信水平有所提高,誠信狀況有所改善,誤導、欺瞞現象明顯減少,失信行為初步得到控制。營銷員隊伍數量龐大,且直接面對公眾,因而可以說他們的誠信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保險行業的整體誠信水平。營銷員的誠信狀況好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二、目前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造假問題屢禁不止。假數據、假賬本、假報表、假保單、假收據現象在保險經營過程中屢見不鮮。保監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打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開展專項「打假」活動。盡管如此,造假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2.惜賠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保險公司理賠手續繁瑣,服務不到位,個別案件拒賠不合理,客觀上表現出惜賠現象,在客戶中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中形成「投保易、索賠難」、「收款快、賠款慢」的惡劣印象。
3.誤導問題並未根治。由於營銷機制的不完善,營銷員誤導問題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輕,實質上並未得到解決。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風險意識、保險意識、投資意識較差的客戶中,誤導、欺瞞現象並不罕見。
4.道德風險防範困難。近年來,我國保險知識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險後,竟打起了騙保騙賠的主意。投保時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現象屢見不鮮,騙賠手段更是五花八門。2002年以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車貸險」騙賠案使財產險公司蒙受了巨大損失;而在壽險方面,一些邊遠地區的保險公司被迫停辦醫療險正是因為無力解決投保人無病卻常年稱病住院問題。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信用基礎薄弱影響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徵信數據採集困難,數據開放沒有明確規定,信用資料資料庫建立滯後,信用法規缺乏,失信行為得不到有效懲治。薄弱的社會信用基礎勢必影響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
2.保險信用法規建設滯後阻礙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盡管我國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進展,但與現實的保險經營活動相比仍顯滯後及不完善。高速發展的保險業帶來許許多多新現象、新問題,有些問題是直指誠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戶就會被奪走,從而造成遵紀守法卻遭受了損失,違規失信卻增加了收益的局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助長失信毀約的歪風蔓延。
3.保險誠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約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現為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必要信息採集制度缺失。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誠信的制約機制。人性弱點是天然存在的,商務領域僅僅靠道德良心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剛性的信用管理機制,管理者就不得不為人的素質及品質傷腦筋。如營銷員挪用保費問題,如果沒有制度能保證營銷員不接觸現金,那麼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信息不對稱則客觀上為失信行為提供了條件。對於保險人來說,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資料都是新的,其真實准確與否無從評估。在廣州的「車貸險」騙賠案中,曾經發現一家保險公司的6個支公司同時為一部車辦理了保證保險。廣州保監辦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車貸險」騙保之所以能夠得逞,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各保險公司尚未共享有關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投保人及汽車經銷商的信息,保險公司各自為政,給投保人騙貸或一車多貸以可乘之機」。對於投保人來說,由於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無法掌握保險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無法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只能道聽途說地片面了解保險。
4.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體制陳舊落後不利於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目前國內一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擴大保費規模上,上級公司對下級的考核體系突出強調保費收入。完成保費收入指標(且不論這個指標是否經過科學測算,是否實事求是)不但有物質獎勵,還可能加官晉爵,否則,就會遭到懲罰,甚至丟掉「烏紗帽」。同時,基層公司可支配的費用也僅僅唯系於保費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這種政策導向驅使基層公司以保費規模最大化為首要經營目標,為達目的,在競爭中任意抬高手續費、降低費率,弱化對營銷員的誠信教育等.
E. 人保信用貸款後要求買保證保險合法嗎
人保信用貸款後要求買保險,肯定是捆綁交易,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直接向銀保監會進行投訴的
F. 個人貸款保證保險合法嗎
事實上,銀行要求貸款人投保的依據是中國人民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該《辦法》第25條規定:「以房產做抵押的,借款人需在合同簽訂前辦理房屋保險或委託貸款人代辦有關保險手續。抵押期內,保險單由貸款人保管。」由於該條款沒有實施細則,所以各家銀行又自行規定了許多條款。需要明確的是,該行為屬於商業行為,不算違法,但是您有權拒絕。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貸款機構不能收取管理費和手續費,也沒有規定禁止售賣個人貸款保證保險,也就是說,收取管理費和手續費或者售賣保險的行為本身是不違法的。
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證保險為例,銀行提供貸款服務,把錢借給購房者買房,會擔心購房者沒有能力按時償還貸款,為了規避這個風險,銀行有權要求購房者購買保險的,若購房者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事件而無力償還貸款,保險公司的理賠金可用於償還貸款。這種商貸屬於商業行為,銀行有提要求的權力,購房者也有不接受的權力,不算違法。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這些行為都是合法合規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對貸款機構的法律要求:
對保險機構的法律要求:
目前來看,我國還沒有完全「合法合規」的消貸保證險,常常是依附於人身意外險而存在的,是保險機構規避監管的手段,法律監管也相對空白,需要多加謹慎,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G. 機動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屬於什麼性質
(一)學理上的不同觀點
1.擔保說{15}
概括來說,擔保說的理論依據可以歸納為以下八點:
(1)從締約目的來看,保證保險是保險公司針對商業銀行的擔保貸款所開辦的一項保證業務而已,正是商業銀行渴望擁有實力雄厚之保證人的心態,才使得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有情人終成眷屬。{16}
(2)從合同主體來看,保證保險如果在性質上是一種保險,則消費信貸由於沒有擔保而成為違法行為,而如果將保證保險解釋為擔保,則投保人、保險公司和銀行的地位分別為債務人、擔保人和債權人,在保險公司和銀行之間建立起保證合同法律關系。{17}
(3)從保證保險合同的內容來看,保證保險的性質也是一種擔保。這主要是指:第一,保證保險合同中保險人承擔的是絕對責任,即不管投保人發生了主觀履行不能還是客觀履行不能,保險公司都必須承擔還款責任,即使發生了投保人惡意逃債的情形,保險公司也只能先行向銀行支付賠償金。第二,保單或保函中往往載明,銀行在獲得賠償的同時,應將追索權轉讓給保險公司。這意味著保險人取得了向債務人也就是投保人追償的權利。這些都不能為保險法理論所解釋。{18}
(4)從保險利益角度來看,在保證保險合同中,保險標的是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而此債務的履行對借款合同的債權人有利,對借款合同的債務人不利。可見,投保人(債務人)對保險標的沒有保險利益,與《保險法》第12條「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的規定不合。因此,保證保險在性質上不是保險而是擔保。{19}
(5)從保險學原理來看,保證保險的性質也不是保險。因為保險業務是以大數法則為理論基礎和計收保費的依據,而保證保險的風險范圍使其不可能適用大數定理。{20}
(6)從比較法的視野看,義大利等國的普遍觀點也是保證保險具有擔保性質。{21}
(7)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擔保業務經歷了個人提供擔保、專門的擔保公司從事擔保、銀行提供獨立擔保業務三個不同的階段,上世紀70年代,保險公司也開始涉足擔保業務,此即保證保險之產生。{22}
(8)合法性因素。我國銀行法為了保障金融安全,規定除對極少量的信用貸款可不要求擔保外,其餘的貸款必須有借款人提供的擔保。而銀行保全債權的手段中,並沒有保險這一手段。實踐中,銀行一般要求不能提供其他擔保的貸款申請人投保履約保證保險,在保險公司向銀行發出承保確認書之後,銀行才與借款人(投保人)訂立借款合同。這種做法明確了保證保險的擔保性質。而如果采保險說,則與《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的規定發生沖突。
H. 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
近蘇州六家財險公司聯手發公告暫停辦理機車輛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廣州、深圳、海、北京及錫等少城市前已陸續暫停車貸保證保險停辦業務僅針銀行等金融機構包括車商與門辦理相關保險各保險公司往已經簽發保單照履行至於該業務何恢復目前仍未明確間表車貸險叫停:根源何處
原:貸款高違約率嚇退車貸履約保險
消費貸款保證保險面臨問題社信用體系缺失由於目前內企業金融信用體系沒建立起缺乏信用等級監督失信者進行懲罰機制部消費者信用觀念淡漠道德風險益突且汽車同於房產等建築物其易於隱匿移作抵押物品較難保全所道德風險非難控制購車錢、催、催想拖情況比較普遍道德風險已保險公司面臨風險
同些難規避系統風險政策風險目前汽車進口關稅內汽車價格斷調情況汽車作抵押品價值降幅度、降速度太快加每固定折舊率抵押車價值能難抵頂所欠債務新車性價比超貸款車輛能影響借款貸意願部講誠信消費者能鑽律空故意車抵貸放棄款本該貸錢用買新車銀行收款要求保險公司賠償取代位求償權保險公司討債能著已經值少錢車乾瞪眼保險公司數車貸糾紛扮演吃虧者角色
原二:利圖使車貸險難繼
面中國手續費高返、扣頑症嚴重影響保險公司收益水平雖按照保監規定保險中國能夠傭金返所收取保費金額吧%搶市場些保險公司實際給予保險中國返已經超限度甚至達二0%—三0%
另面保險公司賠付壓力斷增汽車消費信貸保證保險業務保險公司承擔保證風險部保險公司操作夠規范甚至委託商家或銀行具保證保險單信貸象信用情況調查審核難發揮作用行使關權造理賠風險加重要原同由於投保雙信息稱沒投保理賠信息跟蹤制度部高風險投保自由流使保險公司制定高風險條款形同虛設
原三:各主體間權責利益等
銀行義務清信貸管理主體偏移少銀行能准確理解履約保證保險內涵保險公司免責條款夠重視認汽車消費貸款由保險公司提供履約保險借款期由保險公司賠償銀行並存風險辦理汽車消費貸款程往往放棄自身優勢應屬於自履行義務放手讓保險公司、經銷商辦理本該由銀行落實購車資信狀況調查等基本由保險公司操作銀行根據保險公司調查情況結論凡保險公司同意承保貸款履約保險購車銀行幾乎求必應少借款資信、款能力收入水平進行實核查
二保險公司簽訂協議夠規范保險責任限擴保險公司承保貸款履約保險目爭奪由履約保險鎖定新車機車險保險市場由於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保險公司於擴自身機車輛保險市場份額考慮惜放寬借款投保汽車消費貸款履約險資格審查投保客戶特別汽車經銷商施各種優惠條件銀行則競相加自負荷客觀致使貸款銀行轉嫁風險放鬆信貸管理恃恐貸款逾期現象比較漠視降低車貸發放標准爭奪市場甚至違反關規定滿足汽車經銷商合理貸款要求致現戶貸、惡性貸款、效擔保等現象給終承擔貸款風險保險公司造較經營風險
三部汽車經銷商責任明確別銀行、保險公司、經銷商三合作協議未明確銷售商車輛質量風險特別營運客車許附加設備與原簽訂購車合同所變由於沒明確條款加限制旦現質量問題理賠隱患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汽車經銷商三合作沒統操作模式汽車消費貸款業務抵押物受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汽車經銷商保證金比例各相同隨著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發展缺乏統游戲規則極易引發行業間序競爭
保險公司角度看履約風險超保險公司風險承受能力保險公司必要作相應調整目前高賠付率、高貸款逾期率、高險率低費率、低追償功率等三高二低已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致命硬傷蘇州各家保險公司終奈放棄車貸履約保險塊蛋糕相關熱詞:保險公司車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