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持久收入假設下消費函數理論
持久收入的消費函數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是由他的現期收入決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決定的。也就是說,理性的消費者為了實現效應最大化,不是根據現期的暫時性收入,而是根據長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來作出消費決策的。
其基本思想是家庭消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長期預期(即持久的收入)。該假說認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也即是說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的函數。
經濟學家在分析、解釋某個經濟現象時,通常都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假定,然後以此為前提,進行符合邏輯的推理,提出自己新的理論主張和政策建議。米爾頓·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就是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
經濟學家研究收入間題,最終目的是要探討人們收入與貨幣需求之間的關系。其實,在弗里德曼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早已認識到,人們的收入與貨幣需求是一種連動的因果關系,然而他們注意的只是現期收入,並沒有對收入作更深層次的研究,而弗里德曼認為,要正確分析人們的消費行為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就必須嚴格區分兩種收入:一種是一時性收入,另一種是持久性收入。與之相適應,消費也應該區分為一時性消費和持久性消費。一時性收入是指瞬間的、非連續性的、帶有偶然性質的現期入,如工資、獎金、遺產、饋贈、意外所得等等;而持久性收入是與一時的或現期的收入相對應的、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性收入,它實際上是每個家庭或個人長期收入的一個平均值,是消費者使其消費行為與之相一致的穩定性收入。至於這個持久期限究竟長到何種程度,弗里德曼認為最少應是三年。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極端的例子:假設有7個人,他們的周薪都是100元,且發薪的日子並不確定,有可能是除星期天外的任何一天。如果以這7個人為對象,並隨機地選取一天來調查他們的現期收入和現期消費,那麼,也許星期三這天僅只有1個人的收入為l00元,其餘6個人的收入為零;如果現期收入即為現期消費,則記錄上收入100元的人當天的即期消費為100元,其餘6個人的消費支出為零。但實際情況如何呢?事實上另外6個人也有消費,某些人在當天的消費支出甚至超過了100元。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星期天,在這一天中,7個人的收入都為零,但他們消費的平均值卻可能是一個正數。
由此,弗里德曼對運用現期收入這一指標所進行的短期靜態分析提出了詰難:該方式由於不恰當地使用了收入和消費的概念,所以其導出的結果可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人們並不一定要使他們在消費方面的現金支出與他們的現金所得相適應,當人們認為可以動用預計到的未來收入時,那麼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的預期支出可能會大大超過他的現期收入,例如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信貸消費、汽車分期付款、住房按揭等等;而且,人們在短期內的現金支出也無法顯示出他們所消費掉的勞務的價值。可見,一時收入與一時消費之間是沒有固定的比例關系的。但如果從一個長期的時間來看,人們消費支出的平均值卻與他們總收入的平均值大體一致,即持久收入與持久消費之間有固定的比例關系。這樣,弗里德曼便把「持久收入假說」作為了自己理論的基石。
而為什麼必須用持久性收入概念來分析貨幣需求量呢?弗里德曼所遵循的是這樣一個邏輯:貨幣需求主要取決於總財富,但總財富無法測量,只能用收入來代表。然而現期收入很不穩定,它不能確切地代表財富,如果採用「持久收入」來代表總財富,則基本上可以反映總財富狀況。因此,可以認為,貨幣需求主要取決於持久收入,貨幣需求的變動主要受持久收入變動的支配。由於從長期趨勢來看,持久性收入是穩定增長的,因而人們對貨幣的需求也就會是穩定增加的。正因為如此,在貨幣供應量一定的條件下,貨幣的流通速度就會在長期中呈現出遞減的趨勢。為了保證貨幣流通的正常速度,以滿足人們對貨幣需求逐步穩定增長的需要以及經濟和收入增長的需要,就有必要實行一種與經濟增長速度相配合的、穩定增長貨幣供應量的貨幣政策,即所謂「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
但「持久收入假說」對弗里德曼整個經濟理論的重要意義還不僅僅在此。按照持久收入假說,凱恩斯提出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規律性」便不一定存在,因為人們一旦願意預支未來收入作為現期消費支出,消費傾向就會發生不規則的變化,而不一定是遞減的。所以,政府如果以此「規律」為根據,用刺激需求的辦法來刺激消費則很可能會帶來滯脹的惡果。
由此還可以看到,如果政府出於應付經濟蕭條的需要,採取臨時性的減稅措施,以便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刺激消費,那麼,按照持久收入假說,這一臨時性的減稅措施是無效的,因為居民這種臨時性的額外收入只有很少一部分作為實際消費,其餘全部轉化為儲蓄,因此.政府減稅的結果不可能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反之,如果政府出於應付通貨膨脹的需要,採取臨時性的增稅措施,以便減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抑制消費,那麼按持久收入假定,這一臨時性的增稅措施也是無效的,因為臨時性增稅的結果將使居民預期一生收入總數有所減少,而當年的實際消費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增稅所減少的其餘部分都是儲蓄,所以政府增稅的結果也不能抑制消費。總之,只要家庭的消費主要同預期的未來收入、一生收入相聯系,而不是與同期收入相聯系,那麼,凱恩斯主義的相機調節稅收(增稅或減稅)的政策,被認為對於現期消費只有很小的影響。
『貳』 持久收入理論的基本觀點
居民消費不取決於現期收入的絕對水平,也不取決於現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關系,而是取決於居民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理論將 居民收入分為持久收入和暫時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當長時間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種長期平均的預期內得到的收入,一般用過去幾年的平均收入來表示。暫時收入是指在短期內得到的收入,是一種暫時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獲得的獎金),也可能是負值(如被盜等)。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
『叄』 費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論的含義。
費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論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是根據他的當前收入決定的,而是根據他的持久收入決定的。所謂持久收入,是指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收入,即預期在較長時期中可以維持的穩定的收入流量。這一理論將人們的收入分為暫時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並認為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函數。
『肆』 持久收入假說理論和生命周期假說的區別與聯系
生命周期假說和持久收入理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結論也大同小異,都明確提出消費函數必須建立在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基礎上,微觀主體消費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效用,都是在新古典主義框架下將消費的即期決策推廣到跨期決策,其要點是當前收入只是決定消費支出的因素之一,預期和財富也是決定消費的因素。正因此,二人都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伍』 生命周期理論和永久收入理論是如何破解凱恩斯消費理論的
1、生命周期理論有兩種主要的生命周期方法——一種是傳統的、相當機械的看待市場發展的觀點(產品生命周期/行業生命周期);另外一種更富有挑戰性,觀察顧客需求是怎樣隨著時間演變而由不同的產品和技術來滿足的(需求生命周期)。 產品/行業生命周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能夠幫助企業根據行業是否處於成長、成熟、衰退或其他狀態來制定適當的戰略。 這種方法假定,企業在生命周期中(發展、成長、成熟、衰退)每一階段中的競爭狀況是不同的。例如:發展——產品/服務由那些「早期採納者「購買。他們對於價格不敏感,因此利潤會很高。而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投資用於開發具有更好質量和大眾化價格的產品,這又會侵蝕利潤。 在這種方法中,由於假定事情必然會遵循一種即定的生命周期模式,這種方法可能導致可預測的而不是有創意的、革新的戰略。 生命周期概念更有建設性的應用是需求生命周期理論。這個理論假定,顧客(個人、私有或公有企業)有某種特定的需求(娛樂、教育、運輸、社交、交流信息等)希望能夠得到滿足。在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產品來滿足這些需求。 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口的統計特徵隨著時間而演變,政治環境則在不同的權力集團之間搖擺不定,消費者偏好也會改變。與其為了保衛特定的產品而戰,倒不如為了確保你能夠繼續滿足顧客需求而戰。 許多電視機生產商看到了他們處於成熟的電視機市場上,卻沒有看到自己還處在一個正在不斷成長中的家庭娛樂市場上。於是他們放棄了這個市場,眼睜睜地看著它同錄像機、家庭電腦以及未來的HDTV(高清晰度電視)一道進入了爆炸式的成長中。
2、下面就是解釋
持久收入的消費函數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是由他的現期收入決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決定的。也就是說,理性的消費者為了實現效應最大化,不是根據現期的暫時性收入,而是根據長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來作出消費決策的。這一理論將人們的收入分為暫時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並認為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的函數,用公式表示即:
在上式中, 為現期消費支出,c為邊際消費傾向, 為現期持久收入。
弗里德曼認為。所謂持久收入,是指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收入,即預期在較長時期中(3年以上)可以維持的穩定的收入流量。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據所觀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數值的加權平均數來計算。估算持久收入的計算公式是:
上式中,YPt 為現期持久收入, Yt 為現期收入, Yt-1 為前期收入, 為加權數。該公式說明,現期的持久收入等於前期收入和兩個時期收入變動的一定比率,或者說等於現期收入和前期收入的加權平均數。加權數 的大小取決於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這種預期要根據過去的經驗進行修改,稱為適應性預期。如果人們認為,前期和後期收入變動的時間較長, 就大,反之,前期和後期收入變動的時間較短, 就小。
根據持久收入的估算公式,持久收入假說的消費函數可以寫為:
弗里德曼認為,持久收入不僅包括勞動收入,而且還包括財產收入,因此,持久收入假說理論認為,消費不僅取決於收入,而且還取決於財產,這一點與生命周期假說理論相同。
把收入分為持久性收入和暫時性收入,從而把收入變動分為持久性收入變動和暫時性收入變動是持久收函數理論假說的貢獻。這一區別既解釋了短期消費函數的波動,又解釋了長期消費函數的穩定性。這一理論認為,在長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穩定的,所以消費函數是穩定的。暫時性收入變動通過對持久性收入變動的影響而影響消費,所以短期中暫時性收入的變動會引起消費波動。
『陸』 什麼是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說
永久性收入假說即人們的消費行為主要取決於永久性收入,而不是偶然所得的「暫時性收入」,C=αYp,永久性收入假說對「平均消費之迷」作出了解釋,其在政策上的含義為:只有沒有預期到的影響未來收入的政策變化才能影響消費。
對社會整體來說,永久性收入可以被看作是當前及過去測得的收入的加權平均數,這一加權平均數受到一穩定長期趨勢的向上調整,同時它所具有的權數將隨時間的向後推移而下降。
(6)貸款消費持久收入假說理論擴展閱讀
假說的作用:使得關於消費者預算收入的大量數據可以被用來解釋收入分配方面的數據,並將收入分配方面的數據轉化為對永久性收入狀態的分布情況的估計。再次,弗里德曼認為永久性收入假說即破除了實際國民收入與儲蓄率之間的直接聯系,也破除了二者之間的間接聯系。
儲蓄率是獨立於國民收入水平的,因此,要把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歸於投資,而並不是歸於儲蓄過程。在經濟波動方面,弗里德曼則不同意將之歸咎於不穩定的投資與消費和當前收入的相對穩定關系之間互相作用。而認為它們之間的內在循環體系是穩定的。
『柒』 持久收入假說的簡介
其基本思想是家庭消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長期預期(即持久的收入)。該假說認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也即是說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的函數。
『捌』 請簡述相對收入假說消費理論的主要觀點
相對收入假說的主要觀點。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利((J. S. Duesenberry)的相對收入假定。這種理論包括兩個方面含義:一是指消費支出不僅受自身收人的影響,也受別人消費和收人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收人增加了,但周圍的人或自己同一階層的人的收人也同比例增加了,收入則他的消費在收人中的比例並不會變化。
反之,收入如果他的收人並沒有增加,但他周圍或同一階層的人的收人增加了,收入則他的消費在收人中的比例會提高。這是因為他周圍的人對他的消費具有「示範效應」。
他的消費開支要能維持他在左鄰右舍中體面生活的地位,收入因此,他的消費傾向不是取決於他的絕對收人水平,收入而是取決於他的收人的相對水平(與周圍的人相比的水平》。
二是指消費支出不僅受目前收人的影響,收入還要受過去收人和消費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當前收人超過以前高峰期收人,收入則他的消費與當前收人有關。
如果當前收人低於從前高峰期收人,收入則人們在收人下降時為維持已經有過的生活水平,會改變消費傾向,提高消費在收人中的比例。這就是所謂消費的「棘輪效應」。
(8)貸款消費持久收入假說理論擴展閱讀:
由於消費是一種社會行為,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相對收入假說強調了人們消費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特別是高收入集團對低收入集團的示範效應,這一點是十分有意義的。相對收入假說中關於棘輪效應的論述解釋了消費的穩定性,說明了消費對經濟穩定的作用。
但是,相對收入假說同樣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經驗證明,弗里德曼認為可以把相對收入假說作為持久收入假說的一個特例。
『玖』 持久收入理論的介紹
持久收入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提出來的。他認為居民消費不取決於現期收入的絕對水平,也不取決於現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關系,而是取決於居民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理論將 居民收入分為持久收入和暫時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當長時間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種長期平均的預期內得到的收入,一般用過去幾年的平均收入來表示。暫時收入是指在短期內得到的收入,是一種暫時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獲得的獎金),也可能是負值(如被盜等)。弗里德曼認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
『拾』 凱恩斯消費理論、生命周期消費理論、永久性收入理論三者之間的區別和共同點是什麼
共同點:討論消費與收入的關系。
區別:
1、提出者
凱恩斯消費理論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提出;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
永久性收入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
2、觀點
凱恩斯消費理論以收入來解釋消費,被稱為絕對收入假說。總消費是總收入的函數,消費是真實所得的較穩定的函數。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個人可支配收入和財富的邊際消費傾向便取決於該消費者的年齡。個人可支配收入和財富的邊際消費傾向便取決於該消費者的年齡。
永久性收入理論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現期收入決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消費者可以預計到的長期收入)決定。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的函數。
3、期限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把一定時期的消費與該時期的可支配收入聯系起來,是短期分析。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強調或注重長時期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消費,人們對自己一生的消費作出計劃,以達到整個生命周期的最大滿足。
永久收入理論認為,收入分為永久性收入和暫時性收入,消費不僅取決於收入,而且還取決於財產,這一點與生命周期假說理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