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貸款消費經濟生活知識點總結

貸款消費經濟生活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2022-04-23 18:30:46

㈠ 如何理解貸款消費

第一,從消費者角度講,主要是滿足消費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質量;第二,從生產和消費的關繫上講,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特別是經濟進入了買放市場後,消費對經濟的反作用更為突顯;第三,從通過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宏觀調控證詞來講,在發揮消費對生產的拉動作用中,貸款起到推動作用。

㈡ 誰能幫我找到高一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的知識點歸納(人教版)2009屆,最好是導學里的歸納(夏建新的)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的
原因: 1.與資本主義不同:(1)社會生產目的: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2)人與人的關系:平等勞動關系,走向共同富裕(3)分配方式
2.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產生的社會成員之間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為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生產關系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國有經濟:1.外沿: 國有自然資源,國有企業和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
2.地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經濟基礎和國民經濟領導力量
3.主導作用體現在控制力上:(1)對國民經濟命脈占支配地位→保證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2)國有經濟要提高自己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
4.主導作用的意義: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控制經濟命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
5.國有經濟比重下降,但只要堅持公有制主體,國家控制經濟命脈,就不會影響我國社會主義性質
6.主導作用實現方式: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
集體經濟:1.地位:公有制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2.優越性: (1)把分散的生產資料組織起來,有助於克服個體經濟力量單薄,無力地與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弱點(2)集體經濟組織是獨立的經濟單位,有充分的自主權,經營方式比較靈活,對市場有較強的適應性,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3.作用: (1)共同富裕原則得以實現(2)吸收社會分散資金(3)緩解就業壓力(4)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收入
4.農村集體經濟: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1) 集體和農戶兩個經營層次
(2) 實行雙層經營體制的理由:銅我國總體水平低相適應,避免過去大規模經營造成的弊端;適應農業生產特點
(3) 內容:a.一方面,在堅持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的前提下農戶與集體簽訂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產任務,並根據勞動成果取得勞動收入b.另一方面把集體統一經營和分散經營結合起來,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統分結合
(4) 優越性:發揮了集體的優越性和個人的積極性,既能適應分散的小規模經營,又能適應相對集中的規模經營
(5) 作用: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
(6) 家庭承包是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雙層經營體制是家庭承包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經濟:1.含義:由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和經營的所有制形式2.股份制企業的性質取決於與它相適應得的社會制度和控股權在誰手裡
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1.原因:社會化大生產程度有不同層次,生產水平多層次決定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性2.作用: (1)有利於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2)有力推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以公有制為主體:1.表現: (1)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既有量的優勢,又有質的提高(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2.作用:保證經濟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 個體經濟: (1)性質:小商品經濟
(2)特點:a.本質特點: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一般不剝削他人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b具體特點: (與私營經濟比較)規模小,投資少,設備簡單,經營靈活(3)作用: a利用分散的資源b發展小商品生產c保存和發展傳統技藝d活躍市場e方便人民生活f增加勞動就業
2. 私營經濟:(1)性質:資本主義性質
(2)特點: a本質特點:僱傭勞動,剝削他人,以利潤為目的b具體特點:(與個體經濟比較)規模大,設備先進,生產率高
(3)作用:a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b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c吸引勞動者就業d增加勞動者收入和國家財政收入e提高國家綜合經濟實力
3. 外資經濟: (1)資本主義性質(2)外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境外資本部分以及外商獨資企業(3)地位:一種重要的非公經濟(4)作用:a節省我國資金b學習國外先進經驗c有利於培養人才d加快現代化進程
4. 非公經濟作用: (1)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2)加快生產力的發展(3)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4)增加就業(5)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5. 非公經濟地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6. 對非公經濟政策:鼓勵 保護 引導 監督 管理
基本經濟制度的必要性:
1. 根本原因: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
2. 具體原因: (1)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a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結構中居於主體地位b有社會主義本質決定: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逐步消滅剝削,防止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 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生產力整體水平低,不平衡,多層次;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 有「三個有利於」決定∶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為社會主義服務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三個有利於」的內容: (1)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2)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3)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本經濟制度的作用:1.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促進我國經濟建設(3)促進社會進步
三、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 1.范圍:社會主義公有制
2.分配客體: 個人消費品(不是生產資料)
3.必然性: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按勞分配的前提(2)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3)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4. 優越性(作用): (1)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2)推動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3)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5. 地位: 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 (1)所有制基礎:個體私有制(2)分配主體:個體經營者(3)分配客體: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4)同個體經濟相適應
2.按生產要素分配: 資金 技術 土地 勞動力
3.福利性分配
基本分配製度的必然性:1.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2.由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決定
3.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著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而這些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各自發揮著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有者憑生產要素的貢獻獲得自己相應的收入,才能激勵人們更有效的使用生產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綜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就必須按勞分配,發展市場經濟就必須承認按生產要素分配,只有將二者結合,才能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一、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
資源配置:1.目標:是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滿足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2.必要性:解決人們對資源需求的無限性和資源有限性的矛盾3.兩種方式: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通過市場調節作用實現
市場: 1.產生:市場是和商品經濟同時產生和發展的
2.含義:狹義:商品交換的場所,有形市場 廣義: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3.作用(即價值規律作用):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支配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即調節著人、財、物的投放方向和數量比例
市場經濟:1.含義:社會化的商品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2.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產生和發展
3.有效運行的條件:(1)企業多,自由進入市場,充分競爭(2)靈活的價格(價格是資源配置最集中的表現)
平等性:1.含義:市場上經濟活動參加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
2.決定因素:價值規律的作用,價值規律也是市場經濟基本規律
3.內容: (1)經濟活動參加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2)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
4.作用:使市場經濟有利於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競爭性: 1.含義:經濟活動參加者之間存在著廣泛的競爭
2.原因: (1)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也是市場經濟的特徵(2)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價格在競爭中形成,所以競爭是商品交換得以進行的前提
3.作用: (1)積極作用:a對生產者和經營者形成外在壓力,使其改進技術,提高產率,優勝劣汰 b保證價格變化靈敏性,使供求關系很快得到調整 ,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綜上,競爭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2)消極作用: a盲目競爭,社會資源的浪費b導致壟斷,不利於資源優化配置
4.正確看待競爭:公平競爭,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
法制性: 1.含義:社會經濟運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礎,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活動依據市場經濟的法規進行
2.必要性:健全的法制是協調和處理矛盾,體現公正平等的依據和准則
3.對經濟活動參加者的要求:(1)學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2)及保證自己的經濟活動符合法律的規范,又能夠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開放型:1.含義:市場不是相互封閉的,全國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並同世界連在一起
2.決定因素: (1)生產者和經營者為市場需要而進行生產和經營,實實質是為消費者而生產和經營(2)社會分工和生產專業化廣泛發展要求具有開放性
3.作用: (1)打破區域封鎖(2)生產要素自由流動
4.地位: 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內在屬性
四個特徵的關系:1.平等性與競爭性相互制約:沒有平等性,競爭不能正常進行;沒有競爭就無平等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競爭的保證,又是平等性的體現
3.開放是平等和競爭充分展開的前提,也是法制發揮作用的社會條件
4.四個特徵既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場經濟優越性的重要體現
四個特徵的共同作用(市場經濟作用): 1.有效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2.引導企業按照社會需要組織生產經營3.對商品生產者實行優勝劣汰的選擇
二、國家的宏觀調控:
市場的不足:1.市場不是萬能的
2.市場具有固有的弱點和缺陷:
(1)自發性:表現:a生產經營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當經濟行為
危害:a兩極分化b社會矛盾,不利於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2) 盲目性:原因:a生產經營者不可能掌握社會各方面信息b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
危害:a經濟波動b資源浪費
(3) 滯後性:原因:a事後調節b時間差
危害:a經濟波動b資源浪費
宏觀調控的必要性:1.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點2.不僅要有市場調節,還要有宏觀調控3.宏觀調控可以克服市場的缺陷4.二者結合,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 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宏觀調控的手段:1.經濟手段: (1)含義: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2)外沿: 經濟政策:價格、稅收、信貸、利率、匯率、產品銷售、產業、扶貧、貨幣等政策
經濟計劃:年度計劃、五年計劃、十年規劃
(3)作用:經濟政策: 調動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
經濟計劃: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經濟發展起重調控作用
2.法律手段:(1)含義: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2)市場經濟法制性
(3)作用:a有效維護經濟活動參加者的合法權利b調整社會經濟關系c規范生產經營者的活動和市場秩序d保證經濟正常運行
3.行政手段:(1)含義: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措施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2)特點:直接、迅速(3)注意:a必須反映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強調和過多運用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的必要性:1.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2.市場經濟是我國對外開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會主義舒暢經濟的基本特徵: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公有制意義:(1)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堅實的經濟基礎(2)勞動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實現(3)防止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原因:(1)各部門各企業以及勞動者之間利益上的一致性,國家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2)國有經濟導向作用(3)中共作為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領導核心,有能力將全國人民的意志統一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第一節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
一、 企業:
含義: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
特點: 1.以盈利為目的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3.獨立經營,獨立核算4.是人和物相結合的經濟組織
地位:最重要的市場主體
作用: 1.市場經濟活動主要參加者2.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著3.推動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重要性:企業素質的高低以及企業是否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直接關系著國民經濟狀況的好壞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企業法人: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財產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4.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大中型企業的地位和特點:1.地位:我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2.基本特點: (1)大規模採用及其生產(2)較系統利用現代科學技術(3)勞動分工精細,協作關系嚴密(4)適應能力強(5)外部聯系廣泛
二、公司:
含義: 依法設立的,由法定數額所組成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特點: 1.從事生產流通或其他服務性活動的經濟組織2.自主經營,獨立核算
優點: 1.是大中型企業普遍採取的企業組織形式2.有利於企業經營管理3.有利於按照國際慣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法人治理結構: 股 東 大 會
↓ ↓
( 所有權 ) 董事會 ← 監事會(監督權)
↑ ↑
總經理(日常經營權)
(「→」表示制約關系)
分類: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1.相同點:(1)都是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2)股東都附有有限責任(3)公司都以其全部資產對債務負責(4)組織機構大體相同(5)都有名稱和章程
2.不同點:(1)資本是否劃分為等額股份(2)是否可以發行股票,公開募股機子(3)資本是否一定是貨幣(股份公司是)(4)股東人數有無限制(5)注冊資本數額、設立程序、適用范圍不同
三、國有大中型企業:
地位: 國民經濟的支柱
支柱作用的表現:1.在國民經濟的關鍵和重要部門中處於支配地位,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2.再過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國有經濟中,貢獻最大,為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發揮重大作用3.擁有雄厚的資產、一流技術水平、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業素質→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主義制度,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四、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1.含義:企業的生產總值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值
2.地位: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
提高經濟效益:1.含義: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
2.原因: (1)企業以盈利為目的(2)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活動的根本出發點
3.重要性: (1)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企業)
(2)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對人民)(3)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對國家)
4.方法和途徑: (1)a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b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c由粗放向集約轉變→a要求b;a導致c(2)a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產率,按價值規律和國情辦事b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實行市場需要的產品→a導致b
兼並、聯合和破產:1.依據: (1)激烈的市場競爭(2)優勝劣汰原則
2.作用:(1)提高企業經濟效益(2)優化產業結構(3)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力杠桿
3.兼並: (1)重要性: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讓其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選擇的有效形式(2)意義:a減輕國家財政負擔b有利於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從而實現生產的集中和優化,提高總體效益(3)核心: 競爭
4.「強強聯合」:(1)目的:大企業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2)作用:a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b降低生產成本c提高產率d促進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e擴大市場佔有額f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g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
5.破產: (1)依據:a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的必然結果b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2)作用: A積極作用: a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激發企業活力,改善管理,改進技術,提高產率b有勝列塔,資源優化配置B消極作用: a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和管理者利益損失b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造成社會動盪
第二節 企業的經營者
一、 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
廠長(經理)的地位:中心地位
1.廠長(經理)依法行使職權 ,受法律保護
2.中心地位的表現: (1)統一指揮,全面負責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工作,對企業兩個文明建設負全面責任(2)決策權和生產指揮權(3)其他領導受其領導,對其負責
3.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使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4.廠長與職代會的關系: (1)廠長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揮作用,必須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礎之上(2)內容:a廠長必須依靠職工群眾履行企業各項義務b支持職代會、工會等的工作c執行職代會決定
職代會的地位:1.性質: 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使職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機構
2.權力和作用: (1)審議企業重大決策(2)監督行政領導(3)維護職工合法利益
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 1.作用: 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實行監督
2.體現: (1)保證黨的領導,貫徹方針政策,企業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2)支持廠長行使職權,權責統一,有效組織經營(3)發動帶領群眾開展民主管理活動,保證職工主人翁地位,與廠長領導相統一,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4)領導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推動兩個文明健康協調發展
國有企業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企業與國家、職工的關系:
1.企業與國家的關系:是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1)努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促進國有經濟的發展(2)從全局出發,維護整體利益,自覺地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維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貢獻力量
2.企業與職工的關系:是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1)把自我積累放在首位,增強企業的發展能力,使企業能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2)關心群眾生活,照顧職工現實利益→綜上:充分調動企業職工和管理者的生產積極性,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
二、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要求: 1.國有企業經營者首先應該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團結職工群眾,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2)任何企業的經營者都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利於兩個文明建設(3)良好的業務素質: 在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三、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意義: 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使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
集中表現: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1.正當競爭: (1)手段:提高質量,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創立名牌,提高信譽(2)作用和結果::a社會作用:保護國家集體和消費者的利益,提高產率,促進技術進步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b法律結果:受法律鼓勵和保護2.不正當競爭:(1)手段:躲避法律或直接違法,弄虛作假,欺詐,損人利己(2)危害和後果:a社會危害: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不增加社會財富,造成巨大浪費b法律後果:受法律制裁
第一節 三大產業
一、農業:
GDP: 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在其領土范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
GNP: 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部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
農業的地位:國民經濟的基礎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
1.農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 (1)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3)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障
2.由我國農業現狀決定: (1)技術裝備水平與勞動生產率水平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2)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處於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3)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體國情
3.由建國以來我國歷史經驗證明:農業發展快,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就快
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1. 關繫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2. 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在經濟發展的任何階段,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強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途徑:1. 含義:粗放向集約轉變
2. 核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3.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體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b農業、科技、教育結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才能推動農業現代化
(3)靠投入:資金投入和物質投入,國家、集體和農民個人共同投入
(4)靠產業化經營::a措施: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b目標:把農業生產改造為與市場經濟相銜接的社會大生產c重要性:現代化農業的重要保證
(5)靠產業結構調整
二、工業:
分類: 1. 重工業: 生產資料 2. 輕工業: 消費資料
地位 :國民經濟的主導 表現在: 工業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
作用: 1. 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技術和裝備(2)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為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種消費品(4)國家積累的主要來源(5)加強國防的重要條件
重要性: 1. 一個國家工業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這個國家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
2. 要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大力發展工業
三、第三產業:
層次: 1. 流通部門 2. 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 3. 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 4. 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
發展條件: 1. 科學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2. 社會分工細化和專業化程度提高3. 一二產業產率高,就業人口比重下降,為第三產業提供勞動力4. 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變化,提供市場5.國際經濟技術交流
作用: 1. 方便消費者,提高人民生活質量2. 促進一二產業3. 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重要性: 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
1.第三產業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趨勢
2.第三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程度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
發展第三產業的必要性: 1. 由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
2.由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的現狀決定: 原因:(1)一二產業產率低,勞動力束縛(2)認識上重視工業,輕視流通、服務行業
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1. 有效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2. 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
3. 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發展第三產業的途徑、措施:1. 發展現代服務業2. 改組改造傳統服務業3. 面向居民消費,促進服務業的市場化和社會化4. 明顯增加服務業增加值明顯增加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和服務業從業人員占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
四、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
3.第三產業發展促進一二產業進步
第二節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一、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和義務統一的意義: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和勞動者履行的義務構成,是通過勞動者實現權利和履行義務體現出來的
權利: 1. 內容: (1)勞動權是公民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2)具體權利:a平等就業和選擇就業b取得勞動報酬c休息,休假d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e接受職業技能培訓f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g提請勞動爭議處理h其他權利
2. 意義:(1)保障和落實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2)充分發揮勞動者積極性、創造性和智慧,使他們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的保證
義務: 1. 完成勞動任務
2. 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
3. 提高職業技能: (1)職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勞動生產率水平和產品質量好壞,一個國家的勞動者技能水平代表這個國家經濟實力甚至是生產力水平(2)勞動者職業技能的提高是勞動者迎接21世紀挑戰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4.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1)性質: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體現 (2)基本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3)作用:a促進人們形成對本職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㈢ 什麼是個人消費貸款,消費貸款基本知識點講解

個人消費貸款是指銀行向個人客戶發放的有指定消費用途的人民幣貸款業務,其主要用於個人住房、汽車、一般助學貸款等消費性個人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的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0年。


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條件包括這些:借貸人必須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年齡須滿18周歲且一般不超過 55周歲;借貸人要有貸款行所在地的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住身份;有合法、穩定經濟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貸款用途需正規
申請個人消費貸款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和戶籍證明、婚姻狀況證明、個人收入證明。還要有確認消費行為的相應資料或文件,包括銷售合同、協議或其他的有效文件。此外,還要提供從申請行銷售網點獲得的個人消費貸款申請表。當然,不同的銀行要求提供的材料略有不同。

㈣ 經濟生活知識點

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購買方式、服務態度、家庭人口數等。

㈤ 求高中政治 經濟生活 知識點歸納筆記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此概念是歷史范疇,而非永恆范疇。)
2、貨幣和商品比較,貨幣出現得晚。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物物交換: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價物)——商品
一般等價物: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各種商品進行交換的媒介。
(3)商品——貨幣——商品
4、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
6、貨幣的基本職能
(1)含義: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兩種基本職能:
A 價值尺度——觀念中的貨幣(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B 流通手段——現實中的貨幣
8、商品流通: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9、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 / 貨幣流通次數
紙幣是國家規定的貨幣符號,如果濫發紙幣,會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
紙幣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紙幣發行量小於所需的貨幣量,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時期的各項經濟收支往來時,人們通常使用的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帳結算
11、信用工具分類:
(1)信用卡: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的特點: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A分類:現金支票和轉帳支票
B共同點:不準流通轉讓。
12、外匯
(1)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少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人民幣升值
13、人民幣穩定的意義:
保持人民幣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考點:1、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2、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如何應對?今年我國上調人民幣幣值,如何看待?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等,但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1)供不應求——搶購——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供過於求——滯銷——價格下跌——形成買方市場(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3、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4、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時間。
個人企業要想更多贏利應該怎麼做?
賺錢:個別勞動時間短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賠錢:個別勞動時間長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5、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的途徑:
(1)加強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2)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根本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
6、價值規律
(1)基本內容:
A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B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
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上下波動示意圖:(如右圖)
7、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哪些?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一般來講:
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
價格升高——需求量變小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A調節生產。(圖形略)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8、互為替代品: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車——飛機 空調—風扇
互補商品: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車—汽油
考點:企業生產者怎樣在價格戰中獲勝?怎樣使你的商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品價格
(1)收入是消費是前提和基礎。
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消費增長也比較快;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價格高低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
物價上漲,購買力普遍降低;物價下跌,購買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於奢侈品。
活學活用:請說出幾種促銷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後維修、保養情況等方面的變化都可能帶來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選擇。
2、分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個過去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短期內仍然會力圖保持已經達到的較高的消費水平,而不會立即削減消費支出。
3、消費的類型
(1)按照產品類型不同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服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三種。
(3)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分為生產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4、食品支出、發展資料支出、享受性資料支出哪一項支出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佔比重越小,證明該家庭消費水平越高?
答: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關材料分析題型:
濟南市統計局發布信息:私家車和商品房成為省城居民2004年增勢最強的主要消費品。到現在,全市私家汽車總量已達11.2萬輛,按濟南城鄉居民統算,每百戶居民擁有量已達6.5輛。而個人住房購買量也比上年增長了55.8%。
運用相關知識,回答材料體現的經濟知識。
分析:材料表明汽車和住房消費已成為市民除食品消費外的最大的消費類別,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濟南的社會消費結構正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
5、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受外部因素影響(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心理引發的消費: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續性發展。)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考點:結合我國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際,思考在消費中我們如何做到節約?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的方式、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A消費的實現是生產行為的完成標志
B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C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D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的積極性。
2、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現狀: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落後的社會生產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
(2)意義:
① 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 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③ 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④ 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強國之路
① 內容:A 調整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B 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② 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③ 誤區:把改革誤認為要改變社會主義性質。
4、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組成部分:公有制范圍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國有經濟:A 含義: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B 地位: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集體經濟:A 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的經濟。
B 地位: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
B(在關繫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經濟
(1)個體經濟: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
(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2)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
(3)外資經濟: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7、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意義
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根本原因)
實踐證明: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課 企業與經濟制度
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它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是什麼構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其中哪種企業起主導作用?企業、國有企業。)
2、企業組織形式:
(1)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股東不得少於兩人)
(3)兩種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相同點:
「有限」:指股東僅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負有有限清償責任。
「合股」:由若幹人共同集資來建立一個公司,這筆資金被分成股份。擁有股份的人叫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
不同點:課本P41表格
(4)公司的組織機構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選出的董事會,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助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督機構(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3、公司經營如何才能取得發展(公司能否經營成功,取決於什麼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良好形象。
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只有兩條路:企業兼並和企業破產
4、人類生產出是任何財富,都是勞動、生產工具、勞動對象這三種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勞動是其中的決定性力量。
5、就業的重要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合理配置下的勞動就業,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
(2)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就業有利於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1)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都比較大;
(2)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3)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7、應該樹立怎樣的擇業觀
(1)樹立自主擇業觀
(2)樹立競爭擇業觀
(3)樹立職業平等觀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8、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
A 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B 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C 休息、休假的權利;
D 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E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F 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2)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為義務為前提的。
(3)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4)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1、儲蓄存款:
(1)含義: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2)主要機構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2、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稅收上繳國家。
3、存款儲蓄分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定期儲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體形式
4、我國的商業銀行
(1)含義:商業銀行指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辦理結算三種
A 貸款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按照貸款用途,可劃分為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者貸款。
銀行本著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等原則,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然而評估的結果,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B 其他還有提供債券買賣及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業務。
5、股票:
(1)含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東公司的所有權。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許向公司要求返還其出資。
特點:高收益高風險
6、債券:
含義: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
組成:期限、面值、價格、利率和償還方式等組成
種類: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又稱企業債券)
三種債券依次流通性漸弱、利率漸高、風險漸大。
7、保險:
(1)含義: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2)類別:人身保險、財產保險
(3)訂立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第七課 個人收入與分配
1、按勞分配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基本內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老多得,少勞少得。
2、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現實性)
(3)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3、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
(1)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4、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
(2)按生產要素分配
A 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權益收益分配參與。
B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土地等。
C(意義) 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
a 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b 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於人民。
5、效率:
(1)含義: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的影響
A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發展;
B 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3)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因:由我國的根本任務的國情決定的。
A 根本任務:發展生產力
B 國情: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
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6、兼顧公平
(1)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公平不等於平均主義(P70對觀點一的辯析)
(3)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7、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即對立統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2)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8、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如何做到兼顧效率與公平?)
A 兼顧效率與公平,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B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又要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C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

㈥ 高中政治經濟學知識點總結

《經濟生活》知識要點總結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包括三課: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以及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

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的知識要點:
1.商品的定義及基本屬性(提示:商品的定義主要強調它的交換特徵;對商品的基本屬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貨幣產生的原因及其本質;
3.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提示:為什麼貨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紙幣產生的原因、紙幣的定義、紙幣的優點(延伸:貨幣的歷史: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其中前兩者是商品貨幣;紙幣一樣具有價值尺度、儲藏手段等職能);
5.紙幣的發行規律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匯」的知識要點:
1.信用卡的含義及在使用上的特點和優點(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廣義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
3.什麼是外匯、匯率(提示:外匯定義中的支付手段是廣義的;匯率就是貨幣買賣的價格;必須學會識別匯率升值與貶值;與其他物品一樣,貨幣買賣的價格——匯率也由供求關系決定,主要是受購買力平價的影響);
4.為什麼要保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包括兩框: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的知識要點:
1.影響價格變動與差異的因素:直接與間接因素(提示:變動是時間維度,差異是空間維度;要知道間接因素是如何通過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包括:需求擴大對價格的影響;需求縮小對價格的影響;供給擴大對價格的影響;供給縮小對價格的影響;
3.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4.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5.企業為什麼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社會勞動生產率對商品價值量的影響。
6.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點)

第二框「價格變動的影響」的知識要點:
1.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商品價格變動與商品購買量之間的一般規律(提示:需求法則是針對同一時間而言的,必須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替代商品與互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第一框「消費及其類型」的知識要點有:
1.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當前收入水平,未來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對消費的影響
2.物價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提示:源於名義收入與實際收入);
3.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的含義、區別及各自的適用范圍
4.消費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
5.什麼是恩格爾系數及恩格爾系數大小變化的含義。

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知識要點:
1.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實心理所引發的消費現象的表現及對它們的評價(提示:如何區分從眾與攀比);
2.若干值得倡導的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提示:它與提倡貸款消費矛盾嗎?);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提示:與鼓勵消費矛盾嗎?)。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包括: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五課 企業和勞動者;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以及綜合探究——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准備。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包括兩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的知識要點有:
1.生產對消費的決定性作用: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對生產的導向作用;消費對勞動力再生產的作用;
3.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及意義(提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准確表述);
4.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科技、培養人才;改革落後的生產關系。

第二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知識要點有:
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2.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作用;
3.混合所有制經濟;
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及准確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5.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含義、作用;
6.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7.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第五課「企業和勞動者」包括兩框:公司的經營;新時代的勞動者
第一框「公司的經營」的知識要點有:
1.公司的特點;
2.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異同
3.公司的組織機構;
4.國有企業為什麼要以公司制為方向;
5.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形成競爭優勢;誠信經營;
6.企業兼並與破產。

第二框「新時代的勞動者」 的知識要點有:
1.勞動的意義;
2.就業的作用;
3.我國的就業問題;
4.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國家該怎麼做;勞動者自己該怎麼做;
5.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自主擇業、競爭就業、職業平等、多種方式就業;
6.勞動者享有的主要權利;
7.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包括國家如何維護勞動者權益;勞動者本人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包括兩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股票、債券和保險。
第一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的知識要點有:
1.儲蓄存款的含義;
2.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延伸:究竟什麼是商業銀行;我國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義及計算;
4.活期儲蓄、定期儲蓄的區別;
5.商業銀行的含義及其主要業務。

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 的知識要點有:
1.股票的含義、特點及股東的主要權利;
2.股票投資收入的來源及特點;
3.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延伸: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總結儲蓄、股票及債券的特徵);
4.保險的含義及保險業務的種類(提示:嚴格說來保險不是投資)。
5.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包括: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課:征稅和納稅;以及綜合探究——講求效率,維護公平。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包括兩個框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以及「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一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知識要點有:
1.按勞分配的內容、必然性;
2.按勞分配的作用、意義;
3.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延伸: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對按要素分配作進一步的分類,如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
4.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

第二框「兼顧效率與公平」 的知識要點有:
1.效率的含義、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
2.公平的含義及社會主義為什麼要重視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4.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含義及為什麼要效率優先;
5.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兩個框「財政收入和支出」及「財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識要點有:
1.財政收入的種類
2.影響財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財政支出的種類;
4.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對比關系

第二框「財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識要點有:
1.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表現: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現:財政是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財政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財政具有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財政政策如何正確運用:經濟不景氣時如何運用;經濟過熱時又如何運用。

第九課「征稅和納稅」,包括兩框:「稅收及其種類」及「依法納稅」。

第一框「稅收及其種類」的知識要點有:
1.稅收的含義及特徵;
2.增值稅的內容、優點(提示:不要求掌握計算);
3.個人所得稅的含義、特點、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納稅」 的知識要點有:
1.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區別;
2.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表現及其處罰。

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包括: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以及綜合探究——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兩個框「市場配置資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一框「市場配置資源」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麼要合理配置資源(延伸:經濟學的定義——研究資源的有效配置);
2.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提示:強調價格、供求兩個機制);
3.市場調節的兩大優點(提示:不要忽視它,不能把它與2混淆);
4.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市場規則、社會信用制度。
5.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麼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知識要點有: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和基本特徵;
2.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經濟手段中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包括兩個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第一框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的知識要點有:
1.總體小康的微觀和宏觀表現;
2.總體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
3.為什麼要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第二框題「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麼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延伸:國內生產總值的准確計算;沒有發展的增長是什麼意思:經濟增長是指產量或生產能力的擴大;經濟發展是指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發生的結構性、體制性變化);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科學發展觀的主旨;
4.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發展。

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包括兩個框題:「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第一框「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要點有: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2.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提示:比較優勢要學會計算);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
4.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
5.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6.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第二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的知識要點有:
1.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
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4.對外開放是長期基本國策;
5.對外開放在當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6.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戰略措施;
7.「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的內容;
8.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㈦ 《經濟生活》所有消費的知識點有哪些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購買方式、服務態度、家庭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等等。

2、收入對消費的影響: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①一般說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與居民消費成正比——要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改善收入預期

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一般說來,二者成反比)——縮小收入差距

3、一般說來,物價水平與人們的消費水平成反比——穩定物價

4、消費類型:

①按交易方式分,可分為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

②按消費目的分,可分為生存資料消費(最基本的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5、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它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㈧ 經濟生活知識點歸納

經濟生活知識點歸納有哪些呢?

政治大題是學生們的「黑洞」,所以今天為大家總結出了常考的答題知識點歸納,,常讀,常記就能跳出黑洞!

1、影響價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供求影響價格。

(2)決定因素——價值決定價格。

①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一般情況下兩者成正比。

②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兩者成正比。

③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④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這就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2、價格變動的影響

(熱點:高物價、高房價等 重點掌握)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價格變動對需求的一般影響: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②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的廈應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動影響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

A.互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而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B.互補商品。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韻需求量減少;反之亦然。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價值規律的作用):

歸納到一點,就是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具體體現:①調節產量。②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

3、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

(l)根本原因:國家經濟發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當前、未來、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大小)和物價水平(物價高,消費水平低)

(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等。

4、我們應樹立什麼樣的消費觀?

(怎樣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人為出,適度消費。既要反對超前消費,又要反對抑制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5、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奪在和發展的基礎。

(2)消費對生產起著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第二,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第三,消費是生產韻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甚至幾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第四,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6、大力發展生產力

(1)原因:

第一,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第二,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第三,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第四,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2)措施:

第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二,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第三,加快科技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第四,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7、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必要性和意義):

①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鄉層次的狀況。

②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1)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4)其他: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進行兼並和強強聯合、提高經營者素質、優化組織結構等也是影響公司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

9、公司經營不善

——企業的兼並和破產

兼並的意義: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有益於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強強聯合的意義: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促進先進技術的開發,擴大市場的佔有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更有利於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破產的意義:有利於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進企業在破產的壓力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及時淘汰落後企業,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10、勞動和就業

(熱點:就業壓力 損害勞動者權益事件 員工維權等 重點掌握 )

(1)為什麼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就業?

①我國的就業形勢嚴峻:人口多、勞動力總量大,但勞動力素質低、勞動力就業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傳遞不暢通。

②就業的意義: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實現自身的價值;創造社會財富。

(2)就業的途徑:一靠黨和國家;二靠勞動者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轉變舊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即樹立自主擇業觀、樹立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3)怎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①黨和政府: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的同時,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②企業:增強法制意識和道德意識,遵守勞動法,維櫨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③勞動者:A.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R依法簽訂勞動合同;C.權益受損時依法維護——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D.增強權利和法律意識。

1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的客觀必然性

(原因)

我國之所以實行這一制度,是由我國現階段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首先,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或所有制結構決定了這一分配製度(生產力水平);

其次,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總體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決定了不可能實行單的分配形式,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再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實行按生產要紊分配,只有這樣才能實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加快經濟發展。

12、兼顧效率與公平

(熱點:分配不公 收入差距拉大 兩極分化等 重點掌握)

(1)含義:效率是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時,收入公平不等於平均主義。

(2)關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3)如何實現兼顧效率與公平:①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②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於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

13、財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辦大事:①國家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項目的建設。②國家調控經濟,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③國家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化、科技進步與人才培養。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財政是觀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障。②財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螢財政實現收入公平分配,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物質生活的物質保障。

14、市場配置資源

(1)市場調節。

①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就是市場經濟。

市場配置資源(「無形的手」),主要是通過市場上價格、供求、競爭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來進行的;

計劃就是國家宏觀調控(「有形的手」)。必須要做封兩者相結合,國家宏觀調控要以市場調節為基礎。

多市場配置資源優點:

A.市場可以及時、准確、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配置。

B.市場在競爭中實現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C.市揚在競爭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

③市場調節的局限性: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

15、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熱點:房地產市場調控 物價臨時干預 嚴懲哄抬物價等 重點掌握)

①原因:一方面,市場的調節作用並不是萬能的,有其弱點和缺陷,要保證社會豐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就需要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更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浹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

②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德。

③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者各有所長、各具特色、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國家宏觀調控應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總體功能。

16、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意義:

①科學發展觀是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樹立科學發展觀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和GDP的增加,會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

③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有利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

17、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國應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熱點:經濟過熱 通貨膨脹 生態危機 氣候變暖等 重點掌握)

①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於更好的發展。國家的發展首先 是經濟發展,我國需要長期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並現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

②具體經濟發展措施:

A.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B.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C.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D.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E.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18、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有利影響: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2)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①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兩極分化更加嚴重。②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3)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發展中國家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19、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我國必須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我國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基本戰略。

(2)「引進來」的原因: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缺少資金和技術。對策:我們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3)「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我們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和合作。

(4)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㈨ 經濟生活核心知識點歸納

經濟生活》核心知識點歸納一、價格☆☆1.影響價格的因素:A、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決定價格。B、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於求,價格下跌。知識拓展:穩定物價的措施(1)價值決定價格:生產者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從而穩定物價。(2)供求影響價格。要擴大商品生產規模,抑制不合理需求。(3)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從而穩定物價。(4)宏觀調控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通過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實現穩定物價的目標。(5)實施正確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促進社會總供求平衡。☆☆☆2.價格變動對人民生活的影響:(需求曲線和彈性、互補品、替代品)①價格影響消費需求。一般來說,商品價格上升,需求(購買、消費)會減少;商品價格下降,需求(購買、消費)會增加;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小(需求彈性小);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需求彈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還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當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其需求量會減少,其替代品需求量會增加,互補品需求量會減少;當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其需求量會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會減少,互補品需求量會增加。☆☆3.價格變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①調節產量。②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③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④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二、消費☆☆☆1、影響消費的因素及提高消費水平的措施☆☆2、消費原則(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消費既不超前,也不滯後)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我們應該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3、生產與消費的關系A、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B、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①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和最終目的。②消費調節生產: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社會再生產過程】:生產(決定作用)----分配和交換(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消費(最終目的和動力)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四、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1、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基本經濟制度。(1)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2)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3)國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2.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措施:(1)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2)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3)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2、為什麼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什麼發展民營經濟?)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用: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經濟增長、促進創新、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知識拓展:如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經濟)?(1)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2)實行財政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大民營企業研發投入補助,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高新技術;完善金融貨幣政策,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擴大民間資本投資,優化民企發展環境。☆☆☆五、公司、企業成功的經營和發展的措施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質量、成本、品牌);-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與企業形象。④企業要面向市場,優化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市場⑤通過企業兼並重組和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發展規模經濟。—規模⑥自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加強人才培養

㈩ 政治經濟生活知識點

高中政治最新版教材必修一《經濟生活》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一、貨幣的本質

1、商品: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2、貨幣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是一種普遍樂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夠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3、貨幣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職能,還具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4、紙幣

含義: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並強制使用的。

流通規律: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如果過低於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緊縮,導致消費不足、市場疲軟、經濟衰退和失業增加。

措施:目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和下行壓力大,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減稅增支,下調利率,適度增加貨幣供應,刺激總需求,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待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總額 / 貨幣流通速度。

二、信用卡和外匯

1、信用卡

含義: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費、查詢、結算為一體,給持卡人帶來便捷的服務。

2、外匯

含義: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本幣,表明:外幣匯率上升,外幣幣值升值;本幣匯率下降,本幣幣值貶值。

利弊: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有利於引進外資,不利於海外投資;有利於外國人到中國旅遊、留學和購物,不利於中國人到國外旅遊、留學和購物。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供過於求時,價格下降。

價格影響供求,價格上漲時,供給增加而需求減少,價格下降時,供給減少而需求增加。

2、價值決定價格,價值量大價格就高,價值量小價格就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企業只有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並且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只有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才能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價值規律

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生活消費的影響

1)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購買,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購買。

2)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彈性大。

3)在兩種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價格變動與彼商品的需求變化成正比,在兩種互補商品中此商品的價格變動與彼商品的需求變化成反比。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價格變動調節產量。某種商品價格上升,獲利增加,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價格下降,獲利減少,縮小生產規模,減少產量。

價格變動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哪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就會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就會減少使用量。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一、影響消費的因素

1、影響因素及措施

1)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是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費水平取決於當前收入,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與人們收入差距有關,縮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總體消費水平。

2)措施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實行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工資水平;解決好就業問題,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實行收入分配公平,縮小收入差距;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保證食品葯品質量安全。

2、消費的類型

1)按照消費的方式劃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2)按照消費目的劃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生存資料消費是最基本的消費,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消費比重上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和改善。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消費心理:人們的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盲目從眾不可取,過分求異不提倡,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實心理是理智的。

2、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3綠色生活:

原因: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環境形勢嚴峻;綠色消費以保護健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主旨,核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

做法:植樹造林;講究衛生;節約水電;環保選購;垃圾分類;重復使用。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和經營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新的消費需求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具有導向作用;新的消費熱點會帶動新的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3)社會再生產: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生產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二)發展生產力

1、原因:這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發展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

2、措施: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三)、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原因: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支柱,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有利於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措施: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創造力和活力;依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使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2、公有制經濟

構成: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國有和集體成分。

地位: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表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在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措施: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3、發展國有經濟

地位: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措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值增值;發揮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掌握關鍵和核心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實行國有企業重組轉型,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強實力和競爭力。

4、發展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有利於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交叉持股,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有利於推進公司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和效率。

5、非公有經濟

構成: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作用:支撐經濟發展,促進創新,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繁榮市場,提供服務,方便生活。

第五課 企業和勞動者

一、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1、【企業】

含義: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

地位:企業是生產經營和科技創新的微觀主體,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的細胞。責任:企業要守法經營,公平競爭,誠信守約,承擔社會責任,講求社會效益。

形式:公司制是現代企業的主要的組織形式。

2、【公司】

含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股東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區別:是否劃分等額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主要的區別。

機構:股東會和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總經營和助手是公司的執行機構,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權責明確、互相制衡、法人治理、科學管理,激發公司的活力。

3、【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

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競爭優勢;

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遵循價值規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實行公司制改造,增強企業的效率和活力;實現兼並重組,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4、【企業重組】企業兼並聯合破產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優勢企業兼並劣勢企業與強強聯合,優化資源配置,擴大規模,增強實力和競爭力;企業破產,清理僵屍企業,有利於實現優勝劣汰和資源使用效率。

二、新時代的勞動者

1、【勞動光榮】

勞動是社會財富的創造活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源泉;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我國勞動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都應得到尊重。

2、【就業】

1)意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形勢:我國是人口大國,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勞動者的素質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經濟轉型升級不完全相適應,就業形勢嚴峻。

3)措施: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破除妨礙勞動力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勞動者要轉變落後的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創業觀),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心健康素質、艱苦創業精神)。

3、【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1)原因: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和諧。

2)權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等。

3)措施:黨和政府在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的同時,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企業要守法經營,誠信守約,承擔社會責任;勞動者要簽訂勞動合同,自覺履行勞動者的義務,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通過合法途徑維權。

第六課 投資理財的選擇

一、商業銀行和儲蓄存款

1、【商業銀行】

1)性質:我國的商業銀行以國家控股銀行為主體,是以營利為主要目標的企業法人,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2)業務:商業銀行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為主要業務,存款是基礎業務,貸款是主體業務和利潤的主要來源,結算業務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3)作用:商業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能夠掌握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政府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可以對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管,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2、【儲蓄存款】儲蓄存款可以獲得利息收入,活期儲蓄流動性較強利率較低,定期儲

閱讀全文

與貸款消費經濟生活知識點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人小額信用貸款利率 瀏覽:411
菏澤異地公積金貸款資料 瀏覽:751
國家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65
平陽縣農村貸款 瀏覽:207
一年時間貸款利率上漲太快了 瀏覽:160
2019年貸款80萬30年月供多少 瀏覽:822
大學生在網上貸款 瀏覽:161
公積金貸款辦理過戶 瀏覽:610
不需要銀行卡預留手機驗證碼的貸款6 瀏覽:126
政府擔保貸款的企業 瀏覽:266
手機打開網路就給發貸款信息嗎 瀏覽:640
全國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795
農村可以申請裝修貸款嗎 瀏覽:788
公司減資有銀行貸款未還完 瀏覽:45
做信用卡貸款工作怎麼樣 瀏覽:381
利群小額貸款 瀏覽:964
日照市2019年存貸款余額 瀏覽:836
銀行貸款未還擔保人後果 瀏覽:474
夫妻二人公積金貸款余額 瀏覽:415
貧困戶養豬小額貸款申請書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