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對銀行貸款消費的看法英語作文

對銀行貸款消費的看法英語作文

發布時間:2022-05-16 09:57:22

㈠ 求一篇英語作文

In this semester, through to the financial English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I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In the past other finance courses, we have learned a lot of financial knowledge, but these technical terms are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while in Financial English lear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pecialized terms English meaning of the word, but also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erms, and these professional noun also makes me in other financial courses more convenient.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 also learned a commercial bank, loan, sharing, investment banks, insurance, financial knowledge, understand their work or service method.In the finance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I learned how to use English in a more formal more rigorous expression.Finance is a branch contains extensive and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discipline, so whether we can use the English expression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financial English is important.In this semester, I learned not only the books of knowledge, but also learned seriously stringent work, careful thinking.The teacher presented in the classroom now social phenomenon that is worth to think, and to share with us her experience, in short,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I harvest a lot.

㈡ 你怎麼理解信貸消費說說自己的看法

信貸消費,目前從傳統方式來講分為信用卡和貸款消費兩種。按照老一輩人傳統觀念來講,一個人不借別人錢,能夠靠自己能力消費才是好的消費群體,或者在信貸人眼中這樣的人才是優質的客戶群體。不盡然,站在今天這個以消費拉動GDP增長的經濟時代,只懂得攢錢而不會花錢的消費理念,已經不符合目前經濟形式下的消費方式。簡單來說,一個人消費能力和信用能力的強弱,在徵信記錄中一目瞭然,即該消費者能夠通過信用卡以及貸款來享受預期消費成果,並且能夠按時償還,這種有信貸消費理念並且遵照規則執行的消費者才是目前信貸條線優質的潛力客戶,相反一個消費者徵信記錄凈如白紙,並不能說明該客戶信用能力良好,相反可能會反映出該客戶不具備貸款的潛力,會因為信貸消費打亂自身財務平衡,當然這只是基於片面考慮,具體客戶還要看個人的真實收支水平。

㈢ 急求一篇英語作文,主題是金融危機波及全球的原因~!

《瞭望》文章:金融危機十大痛點

這場金融危機如同瘟疫一般已經在全球肆虐了一年。痛定思痛,一年之後再回首,造成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昭然若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部研究員甄炳喜為本刊記者總結了導致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的十大原因:

房地產市場的膨脹和泡沫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從上個世紀末到2006年這五六年的時間,美國出現了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房價從2000年到2006年上升了35%,相當於之前五年房價增速的兩倍,這種情況下就像一個搶椅子的游戲,只要音樂不停,大家都在跳,但是當音樂停下來,游戲就到此為止了,房地產的泡沫也破滅了。

房地產的繁榮或是泡沫,歸因於銀行業的兩個變化。一是銀行不再在資產負債表中將貸款打包出售給其他的金融投資者並以此來轉移風險。二是銀行過多地使用短期的金融工具來持有金融資產,致使銀行無法用這些工具來對短期債務進行調整。因此融資流動性只要下降就會給金融體系帶來重大的壓力。

美國過度的借債是危機的源頭。美國是一個高負債、低儲蓄的國家。這在最近幾年表現得特別突出,一般家庭將住房作為「自動取款機」來支持高消費,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房價上漲,他的房屋資產就會升值,以此從銀行獲得了大量的貸款,維持高消費。一旦房價下跌,他們的房子就資不抵債,就失去消費來源。

宏觀經濟政策失誤。本世紀初,美國的貨幣政策至少出現過兩次矯枉過正,第一次是2001年到2003年,經濟衰退和復甦乏力,美聯儲將利率從6.5%降到1%,於是助長了美國家庭利用借貸購買房子,從而刺激了房地產的繁榮。第二次是當房地產和美國經濟過熱時,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聯儲又連續17次加息,短期利息從1%調整到5.25%,於是房地產開始降溫,房價在2007年也開始下降。

國會給「兩房」過大的特權。房利美和房地美將近佔了美國次貸的50%,所以這兩個由政府支持的房貸公司不能倒閉,政府必須保護。美國的國會也有自己的目標,就是美國人能負擔得起住房的政治目標。於是銀行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房貸,「兩房」可以為銷售房貸擔保的證券提供擔保,將這些「壞資產」轉手給那些金融體系。2004年後國會還採取了另外一個做法,向兩房施加壓力,使得他們在2005年和2006年為高風險的房貸提供擔保,這個擔保比以前增加了三倍。

金融衍生品蘊涵著巨大的風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金融業創新了很多的金融衍生品。2007年美國的金融衍生品總值大概是30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20多倍。金融產品過多導致了資產錯配,也引發越來越多的規避監管的行為。處於金融衍生品投資鏈末端的投資者缺乏風險監督的手段,當衍生品的源頭次貸資產出現問題的時候,建立在此之上的金融衍生品投資市場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頹然倒下。

金融評級機構失職。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過度依賴於美國標准普爾等機構來進行評級,正是因為全球投資者對美國金融評級機構的信任,才大量購買與次貸相關的產品。但是評級機構本身存在不少問題,而且評級機構使用的模式都是自己設計的,缺乏有關監管機構的論證。

在衍生產品金融創新的背景下,政府監管缺失,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里根政府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放鬆對金融業的監管,不管是民主黨、共和黨都是這么做的,所以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就不受政府部門的監管。

美國政府對危機認識不足,措施不力。2007年上半年實際上已經出現次貸危機的苗頭,但是美國政府反應很慢,直到次貸危機爆發以後美聯儲才開始作出反應。2008年貝爾斯登、房利美出現危機的時候政府出面救助,但是當雷曼兄弟出現問題的時候政府又採取了另外一種做法,現在回過頭來看處理不力,又造成了金融危機的蔓延。

不合理、不公正的金融體系是金融危機頻發的溫床。以前的金融危機也與此相關,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是以美元為主導的,美國利用這一霸主地位通過這種體系向其他國家轉嫁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很快變成了世界金融危機。各國都要為美國的政策失誤埋單。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黃海霞實習)

網上找的文章,自己翻譯,考試靠自己比較好哈

㈣ 銀行英語作文

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個人都將是成功者。
這是生命銀行作文英語在下面
4個20歲的青年去銀行貸款。銀行答應借給他們每人一筆巨款,條件是他們必須在50年內還清本息。
第一個年輕人想先玩兒25年,然後用最後的25年努力工作嘗還,結果他活到70歲都一無事成,死去時仍然負債累累。他的名字叫「懶惰」。
第二個年輕人用前25年拚命工作,50歲時他還清了所有本息,但是那一天他卻累倒了,不久便死了。他的骨灰盒上寫著他的名字:「狂熱」。
第三個年輕人在70歲時還清了所有欠款,然後沒過幾天他也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書上寫著他的名字:「執著」。
第四個年輕人工作了40年,60歲時他還清了所有的錢,生命的最後10年,他成了一個旅遊家,游便地球上的各各國家。70歲他死去的時候,臉上帶著微笑。人門至今都記著他的名字叫:「從容」。
當年帶款給他們的那家銀行叫「生命銀行」。
如果問你,你願怎樣還清那筆巨款呢?你會怎樣回答?

If you can re-live once, everyone will be successful.

Four 20-year-old young people to bank loans. Bank agreed to lend them a large sum of money per person, on condition that they must be repaid within 50 years principal and interest.
The first young man would like to play with for 25 years, and then use the last 25 years of hard work to try also, a result, he lived to the age of 70 have nothing to do into one, is still heavily in debt when you die. His name is "lazy."
The second young man with 25 years of hard work before the age of 50, he repaid all principal and interest, but that day he had become tired, and soon died. He read his name on the casket: "fanatical."
The third young man of 70 years of age to pay off all the arrears, and then a few days later he died, his death notice read his name: "persistent."
The fourth young man working for 40 years, 60 years old, he repaid all the money, life, the last 10 years, he became a tourist home, tour the country will be on Earth Calvary. 70-year-old when he died, his face smiling. One door still remember his name are called: "calmly."
Then bring it to them shall the bank called the "life bank."
If you ask you, how you would like to pay off a huge sum that it? How would you answer?

㈤ 急求一篇英文的關於銀行學或金融學的論文

現代金融學的發展
一、金融問題中的不確定性研究
在21世紀以前的經濟學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關注的是企業中的投入產出效率問題,由於當時資本市場化程度低,很少有人專門研究與資本決策有關的問題,盡管如此,還是有些研究成果對以後金融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其中最大的貢獻是資金時間價值概念的提出。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不確定性概念的認識,進入30年代以後產生了大量對金融決策問題的研究成果,同時這些成果又積極推進了金融市場的活躍與發展。在本文以下部分簡要概述與評價了這一時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不確定性研究在資產定價領域中的應用
1.證券組合理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在整個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確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最早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風險補償的概念,認為由於金融產品中的不確定性的存在,應該對不同金融產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風險補償。隨後,Von Neumann(1947)應用預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決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選擇的方法,在此基礎上Markowiz(1952)發展起了證券組合理論,他認為投資者選擇證券組合時關注的只是未來現金流的均值與方差。他假設投資者的預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項式分布。Markowiz的主要研究結論是在不確定的前提下,最優的投資決策是分散化持有。Tobin(1958)認為投資者出於自身流動性偏好的不同選擇收益與風險的均衡。這進一步完善了證券組合選擇理論的框架。
在資產定價領域另一著名的理論模型就是資本定價模型(CAPM),Sharp(1994)和Lintner(1995)用公式簡明地表述了資產組合的價值與無風險利率以及資產的風險水平之間的關系。Black(1972)推出了即使在不存在無風險資產的情況下,Sharp和CAPM公式仍然成立,只是無風險利率被包括整個市場上所有資產的證券組合的預期收益率代替。與CAPM模型同時代出現的資產定價模型還有Ross(1977)的套利定價模型(APT)和Lucas(1978)典型代理資產定價模型。
以CAPM為代表的資產定價模型,為資產定價提供了一個簡潔的計算方法,並且得到了一些在實證方面的研究的支持(Fama and Macbeth,1973),但是對現實中的一些異常現象仍然缺少有效的解釋能力,Brennan(1989)認為CAPM是建立在所有投資者對投資的預期與風險都具有共同的估計與判斷,並且所有投資者的效用函數一致的假設基礎之上,這一假設與現實不一致,這是導致CAPM對一些現實問題缺少解釋力的根本原因。以後正是對這些假設的質疑,推動了信息不對稱概念的提出與研究。
2.市場有效性假說
市場有效性假說認為,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中,不存在不對稱信息與市場摩擦,影響未來平均收益的只是投資風險的不同。在20世紀60年代有大量研究工作者對市場有效性假說進行了檢驗,Fama(1973)通過對美國證券市場的實證檢驗,認為有效市場假說是成立的,但是很多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市場有效性假說或者CAPM模型解釋不了的異常現象。例如,Basu(1977)發現資產的平均收益除了與CAPM中的β系數有關外,還與資產的價格盈利比率(P/E比率)有關,在相同β系數下,價格盈利比率高的股票(成長型股票)的市場價格好於價格盈利比率低的股票(價值型股票);Benz(1981)發現股票的市場價格還與上市公司的規模有關;Stattman(1980)發現股票的價格與賬面價值的比率(P/B比率)也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Fama和French(1993)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即在影響資產價格的β因素外,加入了P/E比率和P/B比率因素。
另外,許多研究人員從時間序角度研究也發現了一些市場有效假說與CAPM解釋不了的異常現象,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Pozeff和Kinney(1976)發現的所謂「一月效應」;他們發現在紐約證券市場的指數在一月期間的存在明顯低於其他月份的現象;還有就是Cross(1973)和French(1980)發現存在類似的「星期一效應」,以後許多研究人員在世界范圍內驗證了這兩種現象的存在。
對這些異常現象的解釋,有效市場假說顯得無能為力,有人曾經試圖將「一月效應」解釋為到年末稅收流出的影響,但是在英國、澳大利亞等稅收年度不在12月份的國家,仍然存在「一月效應」就無法解釋了。有些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這些異常現象,例如,Dreman(1982)將股票價格的P/E比率效應解釋為,由投資者總是過高估計具有高成長性股票的成長性,導致市場中具有高P/E比率的股票的價格被高估了,這是導致股票收益率低的原因。
3.連續時間模型
在資產定價理論中的另一個重要假設是:證券市場總是在連續過程中,在這一假設前提下,Merton(1969,1971)將CAPM發展為瞬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ICAPM),同樣在信息對稱、無摩擦的市場中,資產價格的變化符合Ito過程,在這種條件下,資產的價格與投資者的效用偏好無關。在隨後的研究中Merton(1973)和Black(1973)應用以上連續時間模型成功地得到了期權定價公式,這一公式後來被大量的實證研究所證實,並且被廣泛在實踐中應用。
(二)不確定性研究在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金融分析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領域是公司財務管理,主要研究公司在投資決策中的有關負債與權益比例選擇、公司的紅利政策等問題。最早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由Modigliani和Miller(1958)作出,他們的研究顯示,在完全市場中(沒有市場摩擦與信息不對稱存在)公司的價值與公司的負債比率無關(M-M定理)。類似的研究結論還有,公司的價值與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無關。顯而易見,這些研究結論與現實中的事實不符。依據M-M定理的結論,公司在利潤分配時,由於派發現金紅利會有現金流出,公司將更願意選擇股份回購的政策,而不是紅利政策,而在現實中,許多公司更願意選擇分紅而不是股份回購,這一現象被Black(1976)稱為「公司紅利的困惑(Dividend Puzzle)」,對此Miller(1977)所能給出的解釋是,M-M定理的結論之所以與現實不同在於稅收與所謂的破產成本對財務結構的影響,是由於一定的負債可以使公司達到稅收減免的作用,另外由於對高負債率公司存在著破產的風險,所以負債率對公司股票價值存在影響,Miller以及其他的學者對這些財務問題做出的解釋總體來說都不很令人滿意,直到後來引入不對稱信息以後,似乎才對這些問題的解釋取得了突破。
二、金融中的不對稱信息問題的研究
正如前文所述,對現實中的一些現象很難單純用不確定性(風險)來得到滿意的解釋,正是在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對金融問題中的不對稱信息的關注,加上在20世紀60年代以博弈論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研究方法的突破,使得許多學者在對金融問題中的不對稱信息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別是用不對稱信息可以完美地解釋許多有關財務結構方面的問題。以下仍然分兩部分概述這方面的成果,首先是在財務決策方面的成果,接下來是在資產定價方面的成果。
(一)不對稱信息在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1.紅利信號模型
關於公司紅利決策的困惑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司更願意支付紅利而不願意將利潤用於股份回購的異常現象之外,Lintner(1957)還發現公司在進行紅利決策時,由於受累進稅制的影響,更願意使各年的紅利平滑些,所以公司每年的紅利波動要遠遠小於股票價值波動,有關稅收減免的理論解釋較為理想,並且在以後被許多學者用實證方法證實了這一現象的存在(例如:Fama and Babiak,1968)。但是稅收效應並沒有很好解釋公司為什麼更願意支付紅利的困惑。
最早Miller(1961)注意到紅利可能是向投資者揭示公司發展前景的信號,但是直到Bhattacharya(1979)才應用博弈論方法建立起了紅利模型,Bhattaeharya成為第一個將博弈論引入金融分析的學者,Bhattacharya認為公司的管理者對公司投資項目的前景與其他普通投資者相比具有信息方面的優勢,管理者通過公司的盡可能高的紅利向普通投資者傳遞信息,如果公司紅利水平高意味著公司投資項目的未來前景好,而對於無法支付高額紅利的公司將不得不向銀行貸款,從而擔負過高的財務成本。以後許多學者在此基礎上對模型又進行了一個改造(Miller and Rock,1985;John and Williams,1985)。但是仍有學者質疑認為,按照以上模型認為只有在公司需要為新項目向市場融資時,才有積極性支付高水平的紅利,但事實上模型的紅利支付水平並不受公司是否有新項目的影響。也就是說,上面的信號模型不能很好解釋紅利的平滑性。為此,Kumar(t988)發展出了一個粗糙信號(Coarse Signaling)模型,其結論認為公司在一定的利潤范圍內會支付同樣水平的紅利,直到公司的利潤水平超出了這一范圍,公司管理者才會調整紅利支付水平。紅利信號模型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公司為什麼願意支付紅利,而不是股票回購。Ofer和Thakor(1987),Barclay和Smith(1988)用逆向選擇原理解釋了這一現象,他們認為公司更願意在市場上自己股票被低估時回購股票,所以回購股票行為向市場傳達了股票價值被低估的信號,所以會引起股票價值的上漲,從而使公司支付了額外的成本,而用紅利分配利潤不存在這一逆向選擇問題。
2.資本結構
正如上文提到的,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的研究在引入不對稱信息以前一直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結論。應用博弈論描述公司資本結構的決策過程,大大推動了對公司基本結構決策研究的發展。
最早Ross(1977)建立了一個公司負債決策的博弈模型,其中公司通過負債率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未來經營前景的信息,由於高負債率可能導致公司破產的風險加大,而一旦公司破產將為公司的經營者帶來損失,所以只有公司管理者對公司未來的現金收益樂觀時才會在資本結構決策時選擇貸款,提高負債率。而前景樂觀的公司提高負債率的決策是前景悲觀的公司所無法模仿的,所以對資本市場來說,高負債率是公司發展前景樂觀的信號。隨後在Myers(1984)的模型中,認為如果管理者在公司項目發展需要融資時,如果管理者認為目前市場上自己公司股票價值被市場高估了,會選擇通過發行股票的直接融資方式,而如果管理者認為公司股票價值被低估了,就會選擇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所以說公司增加發行股票向資本市場傳遞的是公司目前股票價值被高估的信號。Myers認為經營者在面對新項目需要投資時首先選擇的是用自身盈利積累完成投資,其次是選擇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最後才會選擇發行股票的融資方式,這被稱之為「融資順序理論(Pecking order theory of finance)」。
在金融分析中應用博弈論的不對稱信息理論取得較大成績的研究就是所謂的代理問題的研究,Jensen和Mecking(1976)指出公司中存在兩類代理問題,其一是債權人與股東的代理矛盾,其二是股東與公司管理者的代理矛盾。債權人與股東間的矛盾表現在股東總是擴大公司投資風險,因為項目成功了超額收益全部是股東的,而如果公司經營失敗,破產的成本由債權人與股東共同負擔。Diamond(1989)通過研究認為,在長期重復博弈條件下,股東的聲譽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股東和債權人間的矛盾。股東與管理者間的矛盾是由於股東不能有效控制管理者的經營行為,因而管理者會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可能會損害股東利益。
在80年代末與90年代,出現了有大量關於代理問題的研究成果,Hart和Moore(1989,1994,1998)研究發現當企業家計劃投資新項目而需要向外融資時,與投資者簽訂貸款合同是最優合同,得到這一結論的關鍵在於雖然企業家與外部投資者在項目未來進展的各個時期都可以觀察到項目的收益情況,但是第三方(例如:法官)無法觀察到項目的收益,此時貸款合同是最優融資合同,並且Hart認為由於貸款人在企業家不能償還貸款時可以控制公司的資產,所以企業家有積極性償還貸款。
3.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
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的概念最早是由Manne(1965)提出的,他認為為了有效的配置資源,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的存在是必要的,現代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轉離不開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的存在。在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中所有權的轉移方式是多樣化的,包括:收購、兼並、股票的發行以及委託代理關系的變化等手段。在傳統的完全競爭、無摩擦的資本市場假設下,很少考慮公司所有權轉移對公司價值的影響,而事實上每次兼並收購活動都會引起公司股票價值的大幅波動。直到進入80年代以後非對稱信息概念的引入,使得人們認識到了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對資本市場影響的內在機制。
Crossman和Harl(19803研究了在公司收購過程中存在所謂的「免費搭車問題(Free Rider Problem)」,他們認為當收購方發現一個目標公司的運營效率低下,而決定收購目標公司時,面對外部的標購,原有的股東知道收購者通過收購後公司在新的經營者經營下,效率會提高,所以會自發抵制收購,等待收購價格的升高,直到收購價格升高到在新經營者的經營水平下的合理的價格時,原有股東才會出售手中股票。考慮到收購方在收購過程中搜集信息、組織收購是有成本的,所以採用標購行為實際上為收購方帶來了損失。Shleifer和Vishny(1986)認為,如果收購方在標購目標公司以前就已經持有了目標公司的一定股票,可以解決上述「搭車問題」的困惑,收購方可以用自己手中股票的增值彌補收購帶來的損失。然而Shleifer和Vishny的結論並沒有在實證中得到證實,反而Desai和Kim(1988)的實證結果認為大多數的收購方在標購前並沒有持有目標公司的股票。
在收購行為研究方面的另外一個困惑就是收購行為往往導致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例如:Jennings和Mazzeo(1993)發現收購發生時的收購人對目標公司的首次出價,大多數高於收購前10天的股票價格的20%。Fishman(1988)將這種現象解釋為是由於有潛在競爭者隨時會加入收購,較高的出價是為了阻止競爭者加入。
4.新股發行(IPO)
在1963年在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組織的一項研究中,首次發現在新股上市後的短期存在著明顯的超額回報的現象,以後許多學者在許多國家發現了這一現象,例如:Ibbotson和Ritter(1995)統計得出美國紐約證券市場1960-1992年發行新股的首日的超額回報是15.3%。在許多年中IPO現象成為挑戰市場有效性假說的又一個證據。
對IPO現象最早的解釋是由Rock(1986)作出的,Rock認為IPO現象實質是個逆向選擇問題,新股上市時市場上存在著兩類投資者,一類是具有信息優勢的投資者,一類是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信息投資者只是在新股定價低於其真實價值時才購買,而當定價高於其真實價值時只有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才會參加購買,所以平均來說,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購入了較大比例的被過高定價的股票,為了在市場中留住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公司在初次發行新股時常常有意低定價。類似Rock對IPO超額回報問題的解釋,許多研究人員給出了這一問題的其他合理解釋,例如:Allen和Faulhaber(1989)以及Grinblatt和Hwang(1989)將新股發行低定價解釋為公司未來前景良好的信號;Hughes和Thakor(1992)認為公司新股發行低定價是為了規避訴訟風險;Ruud(1993)認為新股上市後的短期高回報是由於承銷商的價格穩定活動造成的。
在IPO領域中的另外一個難以解釋的現象就是新股上市後長期表現不好。Ritter(1991)研究發現,在1975-1984年間發行的新股在發行後3年間的回報比正常股票的回報至少低15%。以後Loughran(1993,1995)再次證實了這一現象的存在。Shiller(1990)用所謂「主持人效應」解釋新股長期回報不好的現象,他認為新股上市的初期承銷商出於對自身聲譽的考慮會創造短期超額需求的假象,隨後隨著承銷商從市場的退出,導致了新股長期回報不佳的現象。
(二)不對稱信息在資產定價領域中的應用
Grossman和stiglitz(1980)最早將非合作不對稱信息的概念引入資產定價領域的研究中,建立了所謂資產定價的理性預期均衡理論,他們認為資本市場中的每個參與者都從市場價格的變化中獲得信息(所謂的學習過程),並且每個參與者的行為不會對市場價格構成影響。在80年代初期這一理論成果主要用於解釋公司財務方面的問題,直到Kyle(1985)以及Kyle和Milgrom(1985)研究做市商制度下的價格形成機制的成果出現以後,不對稱信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才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關注,以後在Kyle Milgrom框架的基礎上出現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由於在這一框架下的價格決定機制不同於Modigliani Miller的市場均衡機制,是通過研究具體市場條件下的資產價格形成機制,所以常常將這部分研究成果稱為市場微觀結構理論。
Kyle研究了在做市商制度下證券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在Kyle的模型中,市場由三類參與者構成:風險中性的做市商、噪音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噪音交易者出於自己的流動性需求進入市場交易,信息交易者根據自己的信息交易,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信息交易者選擇自己在市場上的交易數量。與Kyle不同之處在於,Milgrom建立的序貫交易模型(Sequential Trade Model)中交易者每次交易的數量都是固定的,即每次都只能買入或賣出一個單位的資產,做市商根據交易指令的類型來設定買賣價差,在均衡條件下,由於有競爭做市商的存在,買入報價是做市商收到賣出指令時關於資產價值的條件期望值,賣出報價是做市商收到買入交易指令時關於資產價值的條件期望值,因而交易者的交易指令將促使做市商調整其買賣報價,這種調整從本質上是一種貝葉斯學習過程。
Easley和O'Hara(1987)在Milgrom模型的基礎上考察了交易規模對做市商價格行為的影響,其結論是做市商的定價策略會依賴指令的規模,數量比較大的指令往往以比較差的價格成交。以後Easley和O'Hara(1992)又考察了交易時間對價格行為的影響,發現交易時間會影響價格,並且交易間隔影響交易價差的大小。
現代金融理論方法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金融難題得到解釋。但是由於金融市場的復雜性,至今對許多問題的解釋還很難令人滿意,例如:對P/E比率和P/B比率對資產價值的影響的現象至今還沒有合理的解釋,對IPO以及基金中的折價現象的研究結果也沒有較為統一的認識,另外市場中是否存在信息操縱問題也是一個爭論的焦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解釋,將進一步推動金融理論的發展。

㈥ 用下面的單詞寫一篇經濟類英語作文(150-200字左右 商英考試用)急!!!

Recently, a (rarifiedforum) has been hold, at which some experts concerned were present. Some ofthem (championed) the banks and agreed to the system of control of the loan to (subsets)because providing a loan would make banks to be at the (peril) of doubtful accountsand put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a (turmoil), while some of them appealedto the banks to (deregulate) the policy and insisted that subsets were also thefresh activis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thought most of the subsets could(entail) necessary fund so that they could extend reproction; besides, economicglobaliz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call for an elimination of loanwall. At last the participants』 (consensus) was that the measure putforward by the latter should be adopted.
In my opinion, thelatter don』t cast a (lurid) light on. So long as we (enforce) the banking, (prudential)loan can be boldly provided to most of the reliable subsets and there is no possibilityfor any chaos to happen
.
最近,召開了一次小范圍的討論會,有關專家出席了這次會議。有些專家支持銀行,贊同對小企業貸款的管制制度,因為給他們貸款會讓銀行冒壞賬的風險致使金融機構陷入窘境,而有的人呼籲銀行解除這種政策,他們堅持認為小企業同樣是經濟建設的生力軍。他們認為小企業需要必要的資金以便他們能夠擴大再生產,此外,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要求貸款壁壘應不斷被拆除。最後,與會者多數的意見是採納後者提出的這個措施。
在我看來,後者所說並沒有過分渲染,只要我們加強執行金融制度,可以大膽地向可信賴的小企業發放謹慎的貸款,不會有任何混亂存在。

㈦ 我對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校園貸款的看法英語作文

小額貸款提供的銷售貸款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學生都沒有經濟償還的能力。

㈧ 在公司銀行部負責企業貸款 英語作文

My view on bank loan
Nowadays,it is very popular and comon to have a bank loan for our peaple.someonethink it is good for us to release the pressure on money.However,some one still have the oppoosite view .They think it will make people to depend on bank loan only and do not want to earn money hardly.
But for me,I think bank loan is very convenient and important for us when we need money in a short time,such as when we have to go to hospital and have no money.
So,my viewpoint is that bank loan is benifit fou people.

㈨ 幫寫一篇英語作文 是「my view on bank loan」

It's almost a deniable fact that banks provides loan to people nowadays. Some people ask banks for loans because they think it can help them out of economic troubls. And also they believe it can help them get over difficulties. What's more, it is very easy to gain bank loan these days, so they tend to agree soon.

However, some people don't agree to turn to banks for loans. First of all, they hold the opinion that people should earn money by themselves. Secondly, they think it's very complex procere to get loans done. The last reason is that they support that it's troublesome to return money to banks.

In my opinion, it's a good idea to have help from banks, but we should always bear in mind w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ouselves and for banks, too.

㈩ 求一篇大學生使用信用卡利弊的英語作文

以下主要從信用卡使用後的影響上面來談論利與弊,要點包括了過度消費危害和信用卡折扣等,具體如下:

Disadvantages of credit card use: it is easy for people to overspend. Once the money becomes digital, when we spend it, it is often more generous than spending money. Poor control will cause you to make ends meet; if you don't make repayments on time, high interest will be generated and your credit history will also be affected. Will increase the financial burden and the inconvenience of future personal loans.

信用卡使用弊端:容易讓人過度消費,一旦錢變成了數字,我們花的時候,往往比花鈔票更大方。控制不好,會造成入不敷出;如果沒有按時還款,會產生高額的利息,還會影響你的信用記錄。會增加經濟負擔和以後個人貸款的不便。

If a credit card is not swiped enough times every year, an annual fee will be incurred, and credit card withdrawals will be charged a handling fee.

信用卡如果每年刷不夠次數會產生年費,信用卡提現是要收手續費的。

Credit card is good: when you use a credit card, you can enjoy discounts from partner merchants, such as Starbucks and other food discounts launched by China Merchants Bank; credit cards are safer, and general credit card withdrawals have a certain limit, such as Bank of Communications is 50% of your opening limit . There is no danger of having a password. Even if the password is lost, the loss i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信用卡好的地方:用信用卡消費,可以享受到合作商戶給的折扣,比如招行推出的星巴克等美食折扣等;信用卡更安全,一般信用卡取現是有一定額度的,比如交行是你開通額度的50%。有密碼一般不會有危險,即便丟失被破解密碼,損失也在一定的范圍內。

Credit cards can temporarily alleviate economic difficulties. For some people who have short-term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t is tantamount to sending charcoal in the snow. After all, there is no need to put down money and borrow money from others; a good credit history has certain convenience for applying for loans in the future. Get a higher loan amount.

信用卡可以暫時緩解經濟困難,對於一些短時經濟有困難的人,無異於雪中送炭,畢竟不用放下面子,向別人借錢;良好的信用記錄,對以後申請貸款有一定的便利,有可能會獲得更高額度的貸款。

閱讀全文

與對銀行貸款消費的看法英語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有人打電話說是平安貸款的 瀏覽:485
農村集體宏基地可以拍賣歸還貸款嗎 瀏覽:269
公司貸款賬戶可以給個人嗎 瀏覽:776
用父親流水貸款 瀏覽:178
購房貸款利率49是多少 瀏覽:725
烏魯木齊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與余額 瀏覽:940
網上貸款五千不還 瀏覽:635
商業銀行有小額貸款嗎 瀏覽:797
涪陵貸款公司有哪些 瀏覽:109
恆易貸工作人員給我辦貸款 瀏覽:630
當保黑貸款公司 瀏覽:527
貸款買房異地銀行流水 瀏覽:830
纖字開頭的網上貸款 瀏覽:643
山西公積金貸款手機app下載 瀏覽:982
廣安市農村創業貸款政策 瀏覽:173
四川普惠貸款公司 瀏覽:852
杭州小額貸款力薦壹鑫融 瀏覽:123
開發商抵押貸款解押 瀏覽:393
貸款履約擔保合同書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