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加強消費貸款數據分析

加強消費貸款數據分析

發布時間:2022-06-06 17:37:08

1.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的信用風險管理現狀

個人消費信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消費者個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貨幣貸款。耐用消費品或其他費用支出,是指用於購買那些具有較高價值和普及趨勢的生活消費品,以及用於教育、醫療、旅遊等生活消費方面的較高價值費用的支付。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發展迅速,個人消費貸款占銀行貸款總額的比重逐年增長,並逐步成為銀行主要的業務和效益來源之一。

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消費信貸發展現狀

我國最早的個人消費信貸始於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但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觀念等因素的制約,發展極為緩慢。1997年我國消費信貸總額為172億元,僅佔全部貸款余額的0.23%。為應對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對經濟的不利影響,政府制定和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為了啟動民間消費需求,中國人民銀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商業銀行加大消費信貸的力度。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推動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兩項重要文件:《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和《關於改進金融服務、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1999年又發布了《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正式要求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面向廣大城市居民開展消費信貸業務。

自1997年以來,我國的個人消費信貸有了快速發展,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國居民消費信貸余額為3.94萬億元,是1997年的229倍。隨著我國銀行消費信貸規模的不斷擴大,個人消費信貸市場空間不斷拓展,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助學消費貸款、個人旅遊貸款等業務迅速發展,該項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也逐步暴露出來。2009年一季度末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住房消費信貸余額為3.49萬億元,占居民消費信貸余額總額的近90%,仍然是我國個人消費信貸的主要形式。前幾年,住房消費貸款發展迅速,各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而放鬆了發放住房貸款的條件,導致不良貸款率有所增長。從國外經驗來看,個人住房貸款的風險一般是在發放貸款後10年左右中逐步顯現,這使得住房貸款潛在風險不可低估。我國現在的個人房貸余額中,超過80%是2000年以後發放的,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內個人房貸風險將有增無減。

個人消費信貸對象涉及不同的個體消費者、經營范圍廣泛、貸款的期限較長、資信調查困難,在一定程度上給銀行帶來了風險隱患。商業銀行應加強對個人消費信貸風險的分析與識別,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二、商業銀行個人消費信貸風險成因

消費信貸風險是指銀行消費信貸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貸資金損失的可能性。個人消費信貸存在極大的不確定因素,風險隱含其中。對於消費貸款業務來說,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是信用風險,即因個人消費者不能按照與銀行簽訂的協議行事而對銀行信貸資產收益造成的風險。

1、制度方面

(1)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國至今尚未建立有關規范消費信貸活動的法律規范,特別是保護銀行債權的法規不健全,對失信、違約的懲處辦法不具體。消費信貸期限長,客戶分散,不確定因素多,銀行風險控制難以落實,很容易造成一些借款人利用法律的漏洞進行欺詐。此外,關於抵押物的處理、拍賣等問題,銀行在處置個人抵押財產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市場保障。我國消費品二級市場尚處於起步初創階段,交易秩序尚不規范,交易法規也不完善,各種手續十分繁瑣,變現成本較大,導致銀行難以將抵押物變現。由於缺少法律規范,個人消費信貸在實際操作中無章可循、無法可依、隨意性很大,這使得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缺乏法律保障,商業銀行難以通過有效的方式來保全自己的消費信貸資產,增大了個人消費信貸的風險。

(2)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

在我國,信用觀念尚未深入人心。目前雖然已經建立個人徵信系統並投入使用,但系統內許多個人信息尚未完善。加上對個人消費信貸市場的競爭使銀行之間缺乏溝通,從而使得個人的信用信息披露不夠,信用信息資源無法共享。信息的不對稱又可能致使借款人將貸款惡意挪用,用於經營或投機活動,經營失敗導致貸款償還出現問題。盡管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開始了個人信用聯合徵信工作,但是上述工作還僅限於金融部門,信用信息也僅限於金融信息,很難實現其他非金融信息的匯總。

2、銀行方面

(1)銀行消費貸款設計欠缺

有的消費貸款種類自身存在較大的先天缺陷,導致貸款風險從一開始就存在。如2000年興起一時的「零首付」個人住房貸款和「零首付」汽車貸款。雖然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零首付」,但無指定用途的所謂綜合消費貸款在貸款設計上也存在問題。這種貸款最高限額50萬元,甚至不受限額,這一設計明顯不是或並非主要是為了借款人消費使用的,更不是為普通消費者著想,它是迎合少數優勢消費群體擴大生產的需要而巧立的名目。

(2)銀行自身管理薄弱

從主觀因素來看,國內商業銀行仍舊在一定程度上不太重視信用風險,對各部門、各職員的考核只注重業績而忽視風險和損失,造成損失後也沒有強有力的責任機制予以制約。一方面部分商業銀行為了擴大消費信貸規模,對基層行下達硬性的放貸指標,由於市場競爭的激烈,不少銀行擅自降低貸款標准和擔保條件,致使潛在風險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信貸人員素質偏低,工作責任心欠缺。存在著信貸人員貸前調查不深入、貸中審查不嚴、貸後管理不力的鬆懈行為,重貸輕管,重放輕收,崗位責任制沒有落到實處,放鬆了消費信貸資金使用的有效監控。這些都是導致銀行貸款風險顯著增加的原因。

從客觀因素來看,國內商業銀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費信貸方面的管理經驗。通常,由於客戶分散,銀行僅憑借款人身份證明、收入證明等比較原始的書面信用材料進行篩查,對個人的信用調查基本上依賴於借款人的自報及其就職單位的簡單說明,對借款人的資產負債狀況、有無失信情況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進行了解征詢,由此導致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且現階段管理消費信貸業務的規章制度尚不完善,操作手段相對落後,貸後的監督檢查往往跟不上,對消費者個人及其家庭的財務收支缺乏有效的跟蹤、監控機制和經驗。一旦發現風險不能及時採取補救措施,致使消費信貸的潛在風險增大。

3、消費者個人方面

消費者個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消費者行為的不確定性和道德風險的存在。目前,我國缺乏完善的家庭財產登記制度,居民收入缺乏透明度,銀行無法確切計算和查證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者在申請消費信貸時,有可能為獲取更多的消費信貸而誇大自己的償還能力,風險完全由銀行承擔。另外,消費者在取得消費信貸之後,在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逃避債務,即為道德風險。以助學貸款為例,由於大學生畢業後,社會就業壓力大,人才的流動十分頻繁,原就讀學校找不到人,造成貸款無法歸還,道德風險因素較大。

三、商業銀行防範消費信貸風險的對策建議

1、建立健全消費信貸相關法律法規

為了確保消費信貸市場的有序運行,應該盡快制定和頒布消費信貸法規,明確消費信貸活動中相關主體的職責義務和相關權利,合理分散信貸風險。建立健全消費信貸法規體系,一是盡快制定一部綜合性的《個人消費信貸法》,對與個人信貸有關的問題進行明確規范,充實我國《擔保法》中有關個人消費信貸的條款;二是要用法律條文明確規定對消費者失信行為的懲罰辦法,用法律手段規范消費者的借貸行為;三是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住房制度、醫療制度等相關制度,從而分散和共擔個人信用風險。

2、逐步完善個人信用制度

個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將有利於降低消費信貸的交易成本,抑制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因此,逐步完善個人信用制度是商業銀行進行消費信貸風險管理必不可少的制度環節,是商業銀行管理消費信貸風險的起點。完善個人信用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社會范圍的個人徵信體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學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

我國個人徵信系統使用尚處於初級階段,仍需不斷完善。應做到及時更新個人金融信息,做到電子化、集中化、及時化;同時,要加快不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國徵信系統信息,實現信息聯網共享,滿足銀行放貸審核的需要。在建立全社會個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檔案的基礎上,各銀行還應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制定具體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以此作為放貸的基本標准,使之從源頭上發揮防範消費貸款風險的作用。譬如,可以建立信用風險評分系統,通過給個人信用打分,嚴格劃分客戶的信用等級。首先對消費信貸的授信對象進行信用評分;然後再根據消費信貸對象的信用記錄、消費信貸的擔保方式、消費信貸項目等方面的情況對消費信貸授信對象的信用評分進行調整,得出該筆消費信貸業務的信用評分,確定其風險等級;對個人的還款意願、還款能力進行預測,為最後的決策作依據。

3、完善銀行內部信貸風險管理體系

必須嚴肅信貸紀律,責任明確到位,一旦出現問題按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貸前要嚴把信貸入口,有規劃地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嚴格規范各環節操作流程。在審核貸款申請時,主要側重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個人信用記錄、個人負債比率、個人保險等。抵押擔保並非萬全之策,抵押品也存在風險,要明辨借款人的實際收入水平。貸中,進一步明確各操作崗位的關鍵所在,規范操作,做到任務、許可權和責任的統一。貸後,從跟蹤、監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費信貸風險的預警機制,加強貸款後的定期或不定期跟蹤監控。貸款發放後,銀行要密切關注客戶的還款動態,當有拖延現象時,及時找出原因並採取措施。對於具有還款能力而故意不還者,從信函通知到口頭通知、加收逾期貸款罰息,直至處理抵押物甚至訴諸法律。對於多次惡意拖欠貸款者,要將其列入「黑名單」,加大追討力度,並拒絕再度貸款。對於貸款到期潛逃和下落不明的借款者,應提請公安等有關部門協助查尋。

2. 如何加強個人消費類貸款業務發展

這個問題有點籠統。根據我這么些年的做市場經驗,來給你回答一下。
如果你這個做的是金融產品,那麼採取捆綁式消費,就採取門店合作的方式,或者企業合作的方式,比方說車貸啊,房貸啊之類的,這樣比較合適於開發對方的客戶資源,不需要自己在市場團隊投入大筆資金來對市場進行開發。
如果你做的是類似於支付寶的消費終端,就採取搭建消費場景的方式,就是你去不斷開發商戶同意你的消費方式,然後讓他們用你的消費終端來支付,直接獲取收益。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一塊成熟的本地市場,建議採取自家門店和市場團隊結合的方式,利用團隊的精耕細作,把市場的每個角落吃透,做熟,配合廣宣宣傳自己產品的優勢,一般情況下,步步為營的方式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還是建議一句,如果是自己做的話,沒有好的PM,你的產品是會被市場淘汰掉的,不得不說,今年的個人消費能力都很差勁,受金融危機影響,各個行業都收到了沖擊,人民手裡流動的現金不是很多,做個人消費貸款小額可以承受,大額的話,我怕你賠的血本無歸。

3. 如何分析個人消費數據

1、信用卡消費


90後不同於其他,先消費後還貸的觀念上越來越沒有抵抗意識,有錢就花,下個月還信用卡。月光族轉變成月初光,發工資、還信用卡、再刷信用卡。同時以卡還卡。有趣的是,央行公布最新信用卡徵信制度,信用卡消費兩天內上傳徵信,相較以前一個月上傳徵信制度,以卡還卡基本要消失了,一堆以卡還卡的年輕人經濟要崩盤了。


2、互聯網消費


用支付寶花錢越來越沒有金額的觀念這是多數人的共識,一掃碼,錢花出去了。花唄、白條、借唄等等都可以透支支付,透支買手機、衣服、旅遊等等,個人額度不同,欠的債務也不同,多的幾萬,少的也有500,花完又是一筆債務。


3、各種網路貸、套路貸套牢90後


近日,有新聞報道,一男子在200多個平台借貸,側面反應出網路貸、套路貸的審核寬松,只要有身份證基本就可以貸。同時也套牢了大多數年輕人,以貸還貸,貸款越來越多,欠債越來越多。


4、房貸、車貸


走上社會,基本和車貸房貸掛鉤,買車成為標配,即使沒有錢,也好貸款買一輛車。買房成為結婚的標准,家庭好的由父母承擔,家庭不好的只能靠貸款。

4. 本人要寫一篇關於汽車消費貸款的論文,請問哪裡找到汽車消費貸款的數據

銀行或汽車銷售處和消費者

5. 監管出手遏制消費貸「異化」流入樓市股市

「消費貸款資金嚴禁進入樓市、股市等違規領域。」北京白領王麗麗(化名)近日在支取自己的個人消費貸款時,發現手機銀行APP上彈出這么一句「警告」,這讓本打算給老家表姐湊上幾萬元購房首付款的她,心裡咯噔一下。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了解到,一段時間以來,各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攻城略地」,其中尤以消費貸、信用貸和信用卡等業務為主。在業務擴張的同時,一些銀行的貸款業務「異化」,出現資金流入樓市、股市等違規現象,引起銀監部門警覺。浙江、北京等地及時出台相關監管文件,加大現場檢查力度,防範風險。

嚴查資金流向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肖遠企近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支持消費信貸發展,這與當前擴大內需、支持消費升級大環境相匹配。「銀保監會也支持金融機構挖掘這一市場。但是,相關業務發展必須符合規律,嚴格按照監管規定和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政策進行。」

在肖遠企看來,近期一些信用卡透支、違約的情況較多,實際上反映出銀行對信用卡透支和信用卡消費風控不嚴格,銀行應對此加強風控。

浙江銀保監局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個人消費貸款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銀行機構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用途管控,重申了禁止性領域:一是嚴禁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二是嚴禁流入股市、債市、金市、期市等交易市場;三是嚴禁用於購買銀行理財、信託計劃以及其它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四是嚴禁用於民間借貸、P2P網路借貸以及其它禁止性領域等。

北京銀保監局前不久印發的《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要求,轄內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信用卡大額透支和現金分期業務的資金流向監控,必要時要求客戶提供發票等購物憑證,確保個人信用卡透支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購房和投資等非消費領域。

另外,此前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銀行機構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的通知》,其中檢查內容和要點包括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向房地產領域等。

消費貸亂象

實際上,對銀行消費貸資金用途,信用卡使用等,監管部門早有明確規定。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個別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導致消費貸、信用貸業務出現不少亂象。

不過,上海購房者張強(化名)此前在申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時,就差點因為消費貸資金去向不明被銀行拒貸。

「監管部門對消費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股市等敏感領域,一查一個准,因為後台的數據都是聯網的。比如,你從A銀行申請消費貸並支取,再轉賬給身邊的親戚B,B再轉賬給朋友C。無論這筆資金有多少人經手,對這個『資金閉環』,監管後台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最後資金用於購房等,哪怕不是你自己購房,而是借給他人購房,此類行為都屬於違規,相關銀行都會被從重處罰。」一家國有大行浙江地區支行負責人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因個人消費貸款管理不審慎、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銀監部門對一些銀行頻開「罰單」。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認為,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對可疑交易應立即查清,加大處罰力度,對所有放貸機構都一視同仁。

警惕業務風險

專家認為,消費金融業務發展過快所帶來的居民杠桿率快速上升、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等風險,需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最新發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國杠桿率報告》顯示,短期消費貸款依然是拉動居民杠桿率上升的主要動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說,個人消費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樓市,影響房地產調控效果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應堅決堵住各種漏洞。

與此同時,部分銀行消費貸資產質量惡化跡象亦需警惕。分析人士認為,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主要源於信用卡消費貸帶動,這可能與銀行為「搶客戶」降低門檻相關。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浙江銀保監局在《通知》中重申,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不得與無放貸業務資質的機構共同出資放貸或為其提供資金放貸。肖颯表示:「這才是有關部門最擔心的問題。如果銀行將核心業務外包,就等於架空了監管體系。」

肖颯建議,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放貸機構,都要對消費貸款嚴格審查,不輕易放貸,金額也不宜過大。做到只對「白名單」用戶進行放貸,對「黑名單」或徵信有問題的用戶,絕不放貸。聯網制度亟待建立,對同時申請多家放貸機構用戶要做到預警處理。

6. 在哪裡可以找到關於我國個人消費信貸的數據

各大商業銀行處可查詢。

個人消費信貸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是商業銀行開辦的用於自然人(非法人或組織)個人消費目的(非經營目的)的貸款。

個人消費信貸的開辦,是國有商業銀行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適應金融體制改革、適應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的一系列全方位變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傳統的個人與銀行單向融資的局限性,開創了個人與銀行相互融資的全新的債權債務關系。

(6)加強消費貸款數據分析擴展閱讀:

風險因素

1、個人徵信系統不健全

個人消費信貸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與個人信用風險,也即個人收入的波動幅度和道德品質修養水平,其中個人信用狀況還與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密切相關。在收入水平較為穩定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對消費者信用的把握決定了消費信貸的開展程度。

當前,我國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有效的個人信用制度,人民銀行的個人徵信系統尚在運行初期,可利用資源儲備不足,商業銀行缺乏征詢和調查借款人資信的有效手段。

加之個人收入的不透明和個人征稅機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徵信部門的系統資源不相互共享,銀行難以對借款人的自有凈資產、個人收入的完整性、穩定性和還款意願等資信狀況做出正確判斷。

在消費信貸過程中,各種惡意欺詐行為時有發生,銀行採用詢問或實地察看等原始征詢方式已經不能保證信用信息的時效性和可靠性。

2、商業銀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

致使潛在風險增大 ,國內商業銀行雖然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但整體管理水平依然不高,難以跳出「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怪圈。由於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在我國開辦時間不長,所以在這方面更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

通常,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僅僅憑借款人身份證明、個人收入證明等比較原始的征詢材料進行判斷和決策,對個人的信用調查基本上依賴於借款人的自報及其就職單位的說明,對借款人的資產負債狀況、社會活動及最為重要的有無違法紀錄和有無失信情況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進行了解征詢,導致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銀行內部在責任界定上也往往依據書面上反映的問題進行處理,使得就材料而談貸款的問題更為嚴重。同時在貸款發放上,重放輕管的問題相當突出。由於在放貸時對客戶的實際情況就只停留在資料上,因而發放後更是沒有一套相應的管理措施跟上。

有的是一些籠統的管理制度,內容泛泛,面面俱到,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差,使管戶信貸員無法按部就班,致使有些貸款實際上長期處在無人管理的狀態下。

7. 規范個人消費貸款是為什麼

近日,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今年以來,多地房貸收緊明顯。融360監測數據顯示,8月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為5.12%,相當於基準利率1.04倍,環比7月上升了2.47%;同比去年8月的4.44%,上升了15.35%。融360統計的533家銀行(分支行)中,有484家不再提供優惠利率,佔比高達90.8%。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支持稱,房貸利率調整是銀行在北京市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市場利率整體上揚的背景下,根據市場資金水平變化、自身資產負債管理需要所採取的自主行為,符合政策要求和導向。

8. 信用卡年輕消費群體數據分析和洞察報告

信用卡年輕消費群體數據分析和洞察報告
信用卡年輕人群,是消費金融的主流人群,針對他們的數據分析和洞察讓我們信貸業務決策更科學。
數據分析和洞察報告背景
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報告?我們調研主流金融機構,發現共同的訴求:關注客戶質量,關注客群盈利,重點關注年輕消費群體。他們認為年輕人群是主流的市場消費人群。所以很多金融機構,他們的客群有很大的差異,同樣是國有的銀行,股份制的銀行跟商業的銀行,當給他們做數據分析的時候,他的客戶年齡層次、消費水平、風險狀況差異都比較大,但從客戶主體來看普遍重點關注一些年輕消費群體。所以,我們重點對這部分群體做了數據分析。
誰是年輕消費群體
根據對不同金融機構數據分析項目的調研和實施經驗,我們定義年輕消費群體:25周歲到35周歲的消費人群。這個群體是如何定義的呢?我們根據新浪整體的市場數據發現,信用卡的主流人群、活躍用戶,70%是18到35歲的年輕人。同時,我們發現一個趨勢,從2014年到2016年,年輕消費群體的絕對比重已經非常高了,並且在持續增長。而35歲以上的人群,活躍度在下降。那麼為什麼分水嶺不是18歲而是25歲呢?我們發現25歲以下的人群,整體消費收入偏低,而25歲開始消費水平明顯走高。
誰最愛透支
我們常聽到: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甚至杭州的馬雲也說「年輕人要學會花明天的錢」。根據我們數據調研分析發現,雖然現在18~24歲的年輕人有較普遍的透支消費的習慣,但從統計結果顯示,25~35歲的年輕人透支消費能力明顯高於18~24歲的人群。我們分析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透支消費能力是以收入能力為基礎的。數據顯示,雖然18~35歲的人更習慣透支消費,但總體上是和收入正相關的。而從25歲開始,個人收入明顯增加,遠遠超過18~24歲的群體。二是房貸、車貸等透支消費是年輕人的主要透支消費項。從調研來看,年輕人大多是在25到35歲這期間扛起房貸、車貸和奶粉貸的。
什麼影響著年輕人的消費項
針對25~35歲的人群,我們做了二次分析。發現雖然都是信用消費,但是消費內容卻不完全相同。我們發現25~29歲透支消費的人群,他們的房奴和孩奴比例高於普通人群2倍左右,所以我們認為是由於受到了房子和孩子的壓力,所以25~29歲這部分年輕人透支消費比較高。到了30~35歲,相比25~29歲人群,孩奴比例有所下降,房奴、車奴比例依然高居不下,同時還新增了個人小微企業貸款。總結來看,中國人消費的觀念還是比較傳統的。那年輕消費群體為什麼這么高的透支呢?其實主要是源於房子、車子、孩子等剛性需求。這些需求是生活的壓力,是年輕人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年輕人,手裡沒錢卻要透支買奢侈品,消費高端服務。透支享受不是主流,因生活剛需壓力而提前透支才是主流。30而立,現在的房價、物價很難讓年輕人30而立了。而藉助信用卡消費,讓人到30,還有機會貌似「體面」地「而立」。
男女信用消費有什麼不同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同時是年輕男女,信用消費有什麼差別呢?他們各自都喜歡消費什麼?
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做了數據分析,把年輕人分成了男女做差異化分析。男人、女人真是兩個星球的人,他們偏好的消費的類型品類是幾乎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先把年輕的男性分成三個年齡層次,18~24歲,25~29歲,30~35歲。我們會發現數碼、科技是他們永恆的主題,無論是小鮮肉到大叔都是喜歡數碼電子類的產品。20來歲的到25歲的電腦,然後到30歲的也是有一些電腦辦公的IT類的。所以時鍾圍繞著數碼的主題,不同年齡段有一些差異。18到24歲是自己玩數碼,到了25~29歲掙錢買辦公用數碼,並開始關注財經類的東西,30~35歲開始養家,關注家居數碼、母嬰數碼。
女孩子就相對簡單,就是美美美。從少女到青年到少婦,化妝美容是永恆不變的主題。但是少女的時候還看看游戲、動漫,到青年的時候開始關注教育和時尚,到30歲也開始關注母嬰。據我們統計,30歲時,母嬰消費開占據女性信用消費第一名,女人對小孩子的關注首次全面超過了自己。所以我們發現女性是圍繞著美的主題,不斷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這塊在信用卡傳統金融方面做的很前衛,針對女性有女性卡,商城、唯品會等都有一些優惠卡,這些都可以有效抓住女性眼球。
對於電影、音樂、八卦的娛樂明星、飯票、餐飲,這也是年輕人最關注的主題,所以現在一些流量、視頻網站的會員還是很受歡迎,這些品類我們也發現一般只是關注,但大額的消費不在這些產品中。其實,無論是消費金融還是信用卡,整個費用分期才是收入來源的大頭,我們看一看到底哪些年輕人群有信貸需求,哪些人有更大的信貸需求,我們如何把他們的吸引過來,通過什麼樣的權益可以吸引過來。
銀行最愛借誰錢
總體來說,針對消費信用貸款,銀行最愛借錢給風險低的客戶群。那麼,哪些客戶群信貸風險低呢?為什麼這些客戶群信貸風險低呢?如何識別這些客戶群呢?
首先,年齡劃分,25~35歲是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最愛。這些人群普遍因為消費習慣和購房、購車等剛性需求,存在長期大額信用貸款的巨大需求。同時,因為這些人群收入相對較高,有固定收入來源,並且一般收入會持續增加,拖延還貸和放棄還貸的可能性較低,信貸風險較低。當然,18~24歲的人群消費信貸的需求最高,但是因為收入較低且不穩定,他們風險最高,所以消費信貸業務並不青睞他們。所以說,經濟能力較強,消費透支需求高,並且信貸風險較低是這部分人群的顯著特點。
其次,性別劃分。銀行是重女輕男的,盡管男性需求更大,銀行更偏好女性。男性持卡人的比例比申請人低了40%,而女性持卡人比申請人高出48%。但數據顯示,年輕男性的失信風險是女性的1.3倍數。金融機構都希望說找一些白領女性,因為風險低。
再次,身份劃分。18~24歲的一大批信用卡申請者不是學生就是工作不穩定人群,這部分信貸需求最高,但銀行最不愛。所以學生和工作不穩定者,必然難以從銀行取得信用貸款。小微企業主需求是高的,但是風險也高,這是銀行不喜歡的。欣慰的是,車主人群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車主人群信貸需求是很高,是無車人群的信貸需求的1.3倍,但是風險卻是低了65%,所以這個人群是銀行非常喜歡的。房主也是傳統金融機構非常喜歡得人群,申請信貸的時候都要求有房有車有公積金。有房的車信貸需求是很低的,無房的信貸需求佔了80%,而有房只佔了20%。有房人群雖然信貸需求比較少,但因風險很低,所以銀行還是非常喜歡。
最後
25歲到35歲財富積累這個太重要了,25歲到35歲也是只能安心透支消費的階段。房子、車子、孩子,讓年輕人成為信用消費的市長中流砥柱,也讓年輕人成為了金融機構的最愛。那麼對於我們不同的金融機構,針對不同信貸用戶的需求,我們如何用不同的產品方案來滿足?所以這也給我們一個思考,就是我們到底要定位哪種人群,那我們應該拿出什麼權益和活動吸引需要的人群。或許,信用卡年輕消費群體數據分析和洞察報告是一份值得信賴的參考

9. 個人住房消費貸款需求和供給分析

1、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需求情況

央行研究局近日發布報告指出,今年前四月我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3%,增幅比去年同期減少16.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變化說明,國內個人住房需求過快增長的勢頭得以緩解。隨著宏觀調控的實施,一些投機和投資需求被抑制,房產需求逐漸向自住需求轉移,直觀表現就是相關數據的下調,比如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等指標。目前我們的房產需求增長是相對過快的,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市場正在向理性方向發展。
2.影響個人住房貸款供給的因素
隨著福利分房制度的結束和住房分配貨幣化的實行 ,個人購買住房將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由於購買住房需要大量的資金 ,這就使得向銀行申請貸款購買住房已經成為解決購房者資金不足的主要途徑。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不斷發展 ,個人住房貸款出現了逾期及欠息現象 ,為有效防範信貸風險 ,確保銀行信貸資金安全 ,筆者在此著重分析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潛在的內外部風險因素及對策。一、外部風險因素1、個人信用風險銀行辦理個人住房貸款的對象為自然人 ,因而其個人的信用程度尤為重要 ,而這一點恰恰是銀行無法掌握的 ,首先銀行對於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證…
3.我國個人住房貸款供給情況
第一,房地產開發投資穩步上升,但經濟適用房投資仍然滯後。2006年、2007 年,全國房地產投資保持了穩定的增長,盡管2007年政府強調加大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但是經濟適用房的投資比重仍未有顯著上升,大約為住宅完成投資額的5%左右。

第二,商品房銷售面積持續高於竣工面積,住宅施工面積增速放緩。2006年以來,尤其是200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持續高於竣工面積,2006年的銷竣比為1.14左右,而2007年銷竣比則達到了1.3,顯示供給與需求間存在較大不平衡,這與2006年以來住宅施工面積增速放緩有著直接聯系。同時,雖然從絕對值上講,2007年住宅施工面積不斷擴大,但是增速較慢,所以2008年住宅供給依然不容樂觀。

第三,房地產企業資金比較充裕,銀行貸款占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的比重不斷下降,而企業自籌資金和利用外資比重則出現了較大的增長。

10. 消費信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

我國消費信貸發展的基本情況

1998年以來,我國消費信貸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以及提高人們消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消費信貸不僅刺激了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商品銷售,並成為國家對消費市場實施選擇性調控的重要手段。截至2006年4月末,我國消費信貸余額為22655億元,比剛剛起步時的1997年末增加了22465億元,增長了118倍;消費信貸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也由1997年末的不足0.23%上升到10.2%。消費信貸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從消費領域看,已發展到住房、汽車、助學等多個消費領域;從信貸工具看,已出現信用卡、存單質押、國庫券質押等多種信貸方式;從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的機構看,已由國有商業銀行「一枝獨秀」發展到有條件開辦信貸業務的所有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都在經營此項業務。具體來看,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貸款總量逐年增長但增速趨緩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的指導意見》,消費信貸的發展從此步入快車道。2000~2005年,消費信貸的年均增長率為31.4%,但受到基數逐步擴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消費信貸增長率呈逐年走低趨勢,2000年,消費信貸增長率高達205.4%,而到了2005年這一增長率僅為10.4%。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原因,除了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外,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費水平增長較快是近年來推動消費信貸增長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義增長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 2000年的37664億元增至67177億元,年均增長達12.3%。消費信貸的增長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變化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消費信貸結構總體穩定但個別品種波動較大

個人住房貸款一直是消費信貸的主體。近年來,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個人住房貸款成為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為了支持和鼓勵居民購買住房,國家通過重點支持經濟適用房建設、對住房貸款實行優惠利率等多種措施,發展住房貸款。 2000~2005年,個人住房貸款占消費信貸總額的比重基本穩定在80%左右;截至2006 年4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已達19069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的84%。

助學貸款穩步發展。1999年以來,為配合高校擴招政策及收費制度的改革,國家出台了教育助學貸款政策。2004年,針對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人民銀行配合教育部等部門出台了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經辦銀行、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新政策,使助學貸款業務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至2006年4月末,國家助學貸款余額已達115.75億元,加上商業性助學貸款,各項助學貸款余額已達137.9億元。初步統計,此項信貸業務開辦至今各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185億元,約228萬名學生得到幫助完成學業。

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波動較大。汽車貸款是商業銀行較早開辦的消費信貸品種之一。1998~2003年,汽車貸款業務迅速發展。2001~2003年,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年均增長148%,佔全部消費貸款余額的比例歷年依次為6.2%、10.8%和11.7%。但從2004 年初開始,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金融機構開始控制汽車貸款規模,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風險防範措施,汽車貸款發展步伐放緩。截至2006年4月末,汽車貸款余額為1011 億元,比2004年末下降583億元。

此外,耐用消費品貸款、信用卡消費等其他消費信貸發展比較平穩。截至2006年 4月末,其他消費信貸余額為2298億元,占消費信貸余額的10.14%,其中信用卡透支消費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消費信貸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消費信貸發展的地域不均衡與整個消費增長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相吻合。據統計,佔全國人口近60%的農村市場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近年來逐步下降, 2000年為38.2%,2005年則降為32.9%。銷售進一步向發達地區集中,東部地區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總體上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其消費信貸規模越大。截至2006年4月末,消費信貸余額前六名的省市分別為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山東,其消費信貸余額佔全國的比重高達66%,而西部十二省(區)市的消費信貸余額之和為3126.11億元,僅佔全國的13.8%。

推動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宏觀調控處於重要階段,在繼續搞好總量平衡的同時,要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經驗看,發展消費信貸,是促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有效途徑。

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是促進消費信貸發展的根本

隨著社會公眾金融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居民優化儲蓄及消費結構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對居民個人收入和支出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到其進行消費信貸的深度和頻率。近年來,雖然消費需求增長較為平穩,但投資需求增長加快,增速明顯快於消費需求,導致消費率持續下降,從2001年的61.1%下降至2005年的50.7%。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導致總體消費傾向下降,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也使城鄉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明顯增強。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消費信貸的增長。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應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減輕居民教育、醫療負擔,從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支出預期,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擴大消費,為消費信貸的持續發展創造堅實基礎。

加快個人信用徵信體系建設,為促進消費信貸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借款人誠實、守信是消費信貸得以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剛剛起步,信用觀念尚在推廣過程中,借款人構造虛假的個人資料,騙貸、逃貸的情況屢有發生,嚴重挫傷了商業銀行發放消費信貸的積極性。如,汽車貸款近年來持續下降與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從國外的實踐經驗看,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和商業化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資產負債狀況的透明度,有利於防範貸款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管理成本,提高其開展個人業務的積極性。人民銀行近年來在完善企業徵信系統的同時,加快了個人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建設。目前企業徵信系統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聯網運行,為推動消費信貸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下一步的關鍵是要完善個人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據,盡快制定徵信法規,並出台相關配套辦法,使徵信發展和管理有法可依,為保障信貸資產安全、開展消費信用調查以及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等提供製度保障。同時,還應該完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建設,促進相關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為金融機構更好地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提供服務。

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是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重點

消費信貸業務主要在城市開展,這與農村消費水平明顯偏低直接相關。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城鎮的32.2%,比2000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2005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高出城鎮居民8.8個百分點,農村消費結構明顯落後於城鎮。黨中央和國務院已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發展農村消費市場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各金融機構應從促進消費信貸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農村居民消費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大力發展大額耐用消費品信貸等直接推動農村消費升級的信貸品種,同時也要探索開發其他一些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習慣的信貸新品種。

推動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是促進消費信貸的創新方向

消費信貸期限一般較長,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都較高。除了一般貸款都要面對的利率變動、借款人收入變動等風險因素以外,消費信貸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還表現在借款人工作、住所、健康、家庭變故等都可能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與較長的貸款期限相比,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期限一般較短,一旦商業銀行對經濟金融變化估計不足,未能相應調整現金流量,「短存長貸」風險爆發,銀行就可能被迫折價變現資產或高價緊急融資從而造成損失,出現流動性風險。從國際經驗看,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經過實踐檢驗的比較成熟的結構性融資工具,對推動消費信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證券化的途徑,可以將長期的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及其他消費貸款打包出售,回籠資金,有利於降低中長期貸款比重,改善信貸期限錯配狀況,優化利率期限結構,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目前,我國的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剛剛起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經進行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工作,先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資產支持證券。下一步,在總結相關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可研究探索擴大試點的信貸資產范圍,將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等進行證券化,同時加快推動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進程,為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加快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發展拓展空間。-

閱讀全文

與加強消費貸款數據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分期貸款逾期怎麼辦理嗎 瀏覽:915
二手房完成過戶後再簽貸款合同 瀏覽:592
剛工作一兩年買房公積金貸款 瀏覽:548
貸款協議生效前所有工作由 瀏覽:43
訴請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歸還欠款 瀏覽:859
房產證貸款要人擔保嘛 瀏覽:291
抵押房產信用貸款利率 瀏覽:839
對貸款工作的認識和理解 瀏覽:886
深圳貸款買房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189
先貸款滿五年再過戶 瀏覽:669
聚鑫時貸貸款公司 瀏覽:859
貸款銀行為什麼要近半年流水 瀏覽:394
農行貸款十萬兩年多少錢 瀏覽:120
手機微信怎麼辦理貸款 瀏覽:532
農村商業銀行可以稅務貸款嗎 瀏覽:63
公積金貸款貸款銀行填什麼資料嗎 瀏覽:315
庫爾勒二套房商業貸款利率 瀏覽:280
上海手抄貸款是真的嗎 瀏覽:902
實際利率法在貸款中的應用 瀏覽:928
2019年8月19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