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房地產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我國房地產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新興產業,對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拉動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房地產業橫跨生產、流通、消費三大領域,在增加財政收入,創造就業機會,改善居住條件,提高城市居民居住條件,帶動先關產業和促進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被稱作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房地產業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也是支柱性產業。
房地產業的基礎性地位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出:
(1) 房地產業為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提供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房和地。房地產為整個社會經濟、社會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和基本的構成要素。房地產業為社會一切產業部門提供物質空間條件,並具體構成各個產業部門。農業勞動的對象和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離開了土地,農業勞動生產就無法進行;工業、商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各行各業也都需要房屋以及與其經濟活動相適應的場地和交通用地,作為基本活動的場所。
(2) 房地產業為勞動力提供生存和發展最必需的條件—住宅和各項配套服務設施。隨著大量勞動力湧入城市,對住房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地產業的發展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當代競爭的實質是人才、勞動力素質的競爭。勞動力的再生產要求社會提供一定水平的生活資料以維持生命、恢復體力和養育後代,其中住房是最基本的生活消費品。如果沒有住宅及與之配套的文化、娛樂、體育、教育、衛生、公共設施等用地和用房,就沒有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的素質就不可能依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提高,勞動力的身心難以健康。
(3) 房地產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和城市的建設。現代社會工業化、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城市化發展的過程。而就一個城市的形成發展來說,土地、房屋、道路及其他公用設施的規劃、開發和建設,構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房屋等構築物的風貌,還形成了城市的種種特色。因此,城市土地和房屋不僅是經濟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立體形象的物質外殼和主體,而且更是一個國家和城市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反映。一般而言,現代化城市是否具有高效益的經濟活力,決定於城市內部結構是否合理化和基礎設施的高能化,而這些又與房地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4) 房地產業還極大的增加了財政收入、利稅上繳與實物地租。房地產業是一個高附加值產業,利用土地開發和房屋建設,可為國家提供大量的積累資金,加快城市建設的步伐。房地產業還為國家創造大量的財政稅收收入。在發達國家,房地產經營的收入一般可占財政收入的10%,40%,企業中的土地資產一般占企業總資產的40%,60%。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有償出讓,為城市建設提供了穩定的財政來源。據調查,我國來自土地的收益,一般的城市為財政收入的25%,深圳、珠海等地可達40%,被稱為政府的第二財政。房地產稅種徵收范圍廣泛,對土地和房屋的保有、轉讓、使用、出租等全面課征,不僅調節了市場流通,而且起到了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5) 房地產業的發展對解決銀行流動性過剩起著重要作用。國內外的經驗表明,房地產業的發展與金融業關系十分密切,無論是居民個人購房還是開發商投資建房,都必須藉助向銀行貸款或發行債券或股票融通籌集資金。可以說,沒有發達的金融業,就不可能有興旺的房地產業。房地產業與金融業的發展具有互補性,房地產業大量和持續的資金需求,能有效地擴大金融業的放貸業務,促進金融業的發展,而房地產本身的高附加值及其保值增值的特點,又利於使這個產業成為抵押貸款的可信對象。具資料顯示2005年底房地產貸款達到3.07萬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14.84%,與GDP的比率為6.75%,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1.84萬億元,占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的8.9%,與GDP的比率為10.0%。在各個商業銀行中住宅按揭貸款已經成為安全性高、放貸數量大的優良業務,對解決銀行流動性過剩起著重要作用。
B. 央行: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下降
人民銀行統計,2021年二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8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上半年增加12.76萬億元,同比多增6677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一、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19.11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比上年末低1.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8.58萬億元,同比少增5809億元。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4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年末低6.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65萬億元,同比少增2.4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72.69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比上年末高1.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6.62萬億元,同比多增1.68萬億元。
分用途看,固定資產貸款余額5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上年末低0.2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49.22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上年末低1.5個百分點。
二、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提升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2.59萬億元,同比增長25.8%,增速比上年末高5.8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59萬億元,同比多增7507億元。其中,重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85萬億元,同比增長24.4%,增速比上年末高5.9個百分點;輕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74萬億元,同比增長35.2%,增速比上年末高4.5個百分點。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48.91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末高0.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85萬億元,同比多增5680億元。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上年末低4.6個百分點。
三、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1余額2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5.5%,比上年末高1.3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26萬億元,同比多增8324億元。
2021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7.74萬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比上年末高0.7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65萬億元,同比多增6734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6.5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創業擔保貸款余額2293億元,同比增長32.9%;助學貸款余額1238億元,同比增長11.2%。
2021年二季度末,原建檔立卡人口存量貸款余額1221億元;全國脫貧人口2貸款余額8556億元。
四、綠色貸款增長速度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3余額13.92萬億元,同比增長26.5%,比一季度末高1.9個百分點,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4.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87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6.79和2.58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6.68和3.5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5%和19.9%。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綠色貸款余額3.98萬億元,同比增長16.4%,上半年增加3295億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綠色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20.2%,上半年增加3554億元。
五、涉農貸款增速小幅回落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1.6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年末低0.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03萬億元,同比多增2072億元。
2021年二季度末,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34.74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上年末低0.4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74萬億元,同比多增2823億元。農戶貸款余額12.86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1980億元。農業貸款余額4.53萬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一季度末和上年末分別低2.1和1.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676億元,同比少增727億元。
六、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下降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0.78萬億元,同比增長9.5%,低於各項貸款增速2.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增速低2.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42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18.9%,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5個百分點。
2021年二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3萬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上年末低3.3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65萬億元,同比減少1.5%,增速比上年末低2.5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6.58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比上年末低1.6個百分點。
七、住戶經營性貸款加速增長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67.77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4.58萬億元,同比多增1.03萬億元。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幣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22.8%,增速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8萬億元,同比多增5924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52.35萬億元,同比增加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個百分點;二季度增加2.78萬億元,同比多增4331億元。
注1:依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銀發﹝2017﹞222號)和《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有關考核標準的通知》(銀發﹝2018﹞351號),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元的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和助學貸款。
注2:脫貧人口包括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已脫貧人口。由於國務院扶貧辦提供的貧困人口基礎信息中區分了已脫貧享受政策和已脫貧不享受政策的人員信息,根據金融扶貧政策要求,從2019年起,已脫貧人口貸款中不再包括對已脫貧不享受政策的貧困人口發放的貸款。
注3:綠色貸款是指金融機構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經濟活動,發放給企(事)業法人、國家規定可以作為借款人的其他組織或個人,用於投向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綠色服務等領域的貸款。
C.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
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D. 房地產金融監管不斷加碼 圍剿違規流向樓市經營貸
在「房住不炒」基調下,監管部門抑制房地產過熱的努力不僅體現在頻出的限購政策上,如今的重心也日漸轉向加強流向房地產的資金監管。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的發言再次對此予以強調。在國務院新聞辦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郭樹清表示,房地產目前金融化傾向較強,如果未來房地產熱度消散,持有眾多房產的炒房者個人財產會有極大損失,貸款無法償還,推高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經濟生活將發生極大混亂。因此,必須積極又穩妥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已經在金融端對房地產領域泡沫化打出一套相互配合的「組合拳」,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
2020年底,央行等有關部門對銀行進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從資金佔比上嚴控流入房地產領域的資金。而在近期,各地銀保監局更是加強「經營貸」流向監管,嚴打其流向房地產市場。
集中度管理「張弛有度」
2020年的最後一天,房地產行業在「三條紅線」之後再次迎來金融端的強力監管。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房地產行業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機構覆蓋范圍、管理要求及調整機製作出明確規定。
某房地產企業資深管理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稱,新規對市場影響度有限,尤其是剛需群體,但對於近期的一線城市炒房熱度有一定打擊。而對房企來說,則更利好頭部品牌房企,銀行戰略會把稀缺額度留給這些房企,中小房企貸款難度增大,現金流壓力也會提高。
《通知》提及,此次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根據銀行類型一共分為五檔。中資大型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中資中型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27.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20%;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2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17.5%;縣域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17.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12.5%;村鎮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1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7.5%。這也意味著,銀行規模越大,房地產貸款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越高。
據業內人士介紹,個人住房貸款主要是大行在做,因為其吸儲量較大,資金成本相對低,做房貸「劃算」。而地方小銀行則相反,若非與房地產開發商建立一定程度的合作,基本不會大力發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通知》中針對銀行規模的不同制定出不同房地產業務佔比上限。
Wind數據顯示,2013~2019年,A股上市的35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總額占總貸款余額的比例由17%逐年上漲,至2019年末已達到27%。
增速方面,2013~2019年,35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總額快速上漲,由17%增至35%,隨後逐年回落至15%。央行每年發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也對此趨勢有所印證,2017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比上年末低14.5個百分點。2018、2019年增速均相比上年同期有所放緩。2020年末,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增速進一步放緩。
郭樹清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就明確提及:「房地產的核心問題就是泡沫比較大,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他同時表示,目前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這個成績來之不易,相信房地產問題可以逐步緩解。
2020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49.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7%,比上年末增速低3.1個百分點,連續29個月回落;同時,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1.91萬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末低4個百分點。
此次央行及銀保監會對於房地產貸款的集中度管理同時堅定「一城一策」的管理方式,極力避免制度僵化可能造成的金融風險。《通知》顯示,地方監管可以結合所在地具體情況和以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為基準,進行2.5個百分點的增減。
《通知》下發後,上海、四川、山東、遼寧等地皆針對本地區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下發相應通知,其中對區域內部房地產貸款考核部分指標上限進行調整。
例如,遼寧方面將第三檔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調整為18.5%,較央行數據上調1個百分點;第四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調整為14.5%,較央行數據上調兩個百分點;第五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調整為8.5%,較央行數據上調1個百分點。四川方面也類似,將第四檔個人住房貸款集中度佔比上限上調1.5個百分點至14%。
山東銀保監局則將轄內城商行、民營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標准上限調高2.5個百分點至25%。對此,山東銀保監局對外表示,該安排是考慮後續規范非標投資業務和表外理財業務,為資金實際投向房地產領域,但短期內無法收回,確需回表處理的留出必要空間。福建方面出台的細則則表示,對於調整確有困難的超標機構業務調整過渡期,經申請允許過渡期最長為6年,確保超標機構平穩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對個人住房貸款的緊縮調整,或將會對某些城市個人住房貸款比例產生影響。3月8日,鄭州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發《關於徵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調整意見和建議的通知》,按照繳存和購房情況設定最高貸款比例(貸款金額占房產總價比例)。首次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家庭首套住房的,最高貸款比例設定為70%不變,但異地貸款及其他情況最高貸款比例設定為40%,相較此前的60%有所下調。
鄭州市住房管理中心信貸管理處處長陳建功對媒體解讀稱,首套住房貸款比例不變意在保障在鄭州長期繳存公積金的剛需的貸款需求。但由於目前不少銀行已經縮緊貸款,將會給公積金部門帶來不小的壓力,因此對於非剛需、二套房、異地貸款者,貸款比例未來可能會有所降低。
嚴打經營貸流向樓市
除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住房貸款的調整外,監管層遏制房地產泡沫化的決心體現在金融端,還包括對「經營貸」的嚴格監管。
有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經營貸流向樓市有兩大原因:首先,經營貸流向監管困難,銀行方面僅能獲悉錢款流向,但買賣交易是否構成難以確認,這種情況下,如果資金空轉幾手流入樓市,監管難度也會隨之加大,對於購房者而言可操作空間很大。其次,經營貸能貸出的資金量比消費貸大很多,對於炒房者來說誘惑更大。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則提及,由於政策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目前經營貸利率普遍低於消費貸,或也成為經營貸流入樓市的一大原因。
上述銀行業內人士同時表示,出於對不良貸款率的考慮,銀行方面主觀上並不想擴大中小企業貸款發放力度,但政策扶植下,銀行方面壓力較大。趙秀池則進一步表示,資本逐利的特性使得中小微貸款未必有實際效果。
2021年3月10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最後一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提及,2021年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將會增長30%以上。如何使政策對中小企業的扶植落向實處,而非流向房地產領域,助長其泡沫化程度? 對「經營貸」流向的嚴格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1月底,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率先開始嚴打經營貸流入樓市。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發布消息稱,為堅決遏制投機炒房,近期北京市區住建部門多次約談和持續檢查房地產中介機構,要求不得參與「經營貸」「首付貸」「消費貸」等任何違法違規的房地產金融活動。同時,新華社消息稱,北京多家股份制銀行上調經營貸利率。
某國有四大行北京地區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該行並未上調經營貸利率,在資金去向監管方面,大行始終相對嚴格。
2021年1月29日,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上海銀保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對信貸資金用途管理、房產中介機構業務合作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該行經營貸利率還未上調,但對貸款去向審核的確更加嚴格。
除此之外,廣州、大連、重慶、蘇州等地銀保監局皆對當地銀行經營貸款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作出處罰。近日流傳的一份來自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則顯示,由於借款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貸款用途」的相關規定,銀行宣布合同下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限時歸還全部貸款本息。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目前全國樓市的運行態勢和2015~2016年很類似:從深滬蔓延到廣州、北京以及其他熱點二線城市,整個都市圈的熱度都在明顯回升。不控制經營貸的流向將可能助推新一輪泡沫。對這一點監管層認識是很清楚的,所以嚴打經營貸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將是今年房地產調控的主要工作,也關繫到今年的樓市能不能穩定下來。
E. 房地產金融監管政策意在建立規范和長效機制
2021年1月,市場短期資金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部分商業銀行小幅上調貸款利率,貨幣市場流動性階段性明顯偏緊。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此輪流動性階段性偏緊、利率上行主要是針對房地產泡沫。我們認為,監管部門針對住房金融政策嚴格規范的意圖已經比較明確,國內房價上漲過快及其泡沫風險更多體現的是局部、結構性的。過去兩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房價漲幅逐步回落,僅一線和少數重點二線、三線城市房價漲幅相對較快,成為當前房地產調控的重點區域。
「三道紅線」和集中度管理體現住房金融政策連續性
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金融監管部門對房地產融資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調節措施。前有「三道紅線」,對房企資產負債的水平和結構提出新的要求;後又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銀行房地產貸款的結構提出要求,包括適當控制居民購房貸款規模,嚴防利用消費貸、首付貸資金違規加杠桿行為;對房企加強融資管控,包含貸款、信託及境內外債券融資。過去幾年居民部門杠桿率增長較快,貸款價值比LTV從2017年的0.29升至2020年的0.34。「三道紅線」和集中度管理體現了監管部門對住房金融政策的連續性,是健全我國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和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
2019年以來,銀行個人按揭貸款增速進一步有所放緩。2020年全國個人按揭貸款3萬億,同比增長9.9%,增速較2019年回落5.2個百分點。個人按揭貸款增速已經低於同期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2.5%的增速。自2016年以來,新增個人按揭貸款占金融機構新增貸款比例已經從19.3%降至13.4%,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尚不到20%。可見,當前並沒有大幅收縮按揭貸款余額、大幅放緩按揭貸增速的必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構建規范性管理的框架。長期以來房地產開發貸款占整個貸款的比重始終在7%左右的較低水平,近年來變化不大,升得快的是按揭貸款。結合貸款質量(不良率)綜合考慮,相較個人住房貸款而言,房地產開發商貸款比重下降的空間更小。未來在「三道紅線」的管理下,部分房企杠桿水平較高,負債規模增長將有所放緩,將尋求更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尤其是在直接融資領域。未來商業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將會有所放緩,在銀行信貸余額中的比重會在穩定運行中有所下降。
三條紅線控制房企杠桿水平對市場的影響是收縮供給,並不能起到控制房價的作用,相反可能會因為引起供給放緩而不利於抑制房價上漲。因此,顯然不能將三條紅線的舉措理解為是為了控制房價上漲和泡沫。該舉措重要的政策意圖是通過合理控制房企杠桿水平,達到控制房地產金融風險的目的。
根據上市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所披露的財報來看,大部分銀行涉房貸款增速在過去幾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存在部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超過相應標準的狀況。「踩紅線」的銀行在未來2-4年時間內將做出相應調整,在控制新增個人住房信貸增速的同時,適當壓縮存量,達到監管要求。從上市銀行及公開市場信息來看,需要進行調整涉房貸款的銀行規模相對有限,涉及到的房地產貸款余額佔到整個金融機構涉房貸款余額的比例約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建行、郵儲、招行、浦發、興業等幾家中資大中型銀行。據測算,假設這幾家銀行整體貸款增速運行平穩,平均每家銀行在2021年涉房貸款或少增1000億到1500億之間,佔到各自涉房貸款的比例在5%-10%之間,佔到各自銀行貸款余額的比重在1%-3%,占銀行業房地產貸款比重約1.5%,應當說需要調整的規模並不大,而且具有2-4年的整改期。而更多的銀行並未踩紅線,客觀上存在填補空缺的可能性。可見,監管部門的集中度管理政策並不會帶來房地產貸款增速大幅下滑、佔比明顯走低的結果。從這一點看,集中度政策更多的是具有規范性和著眼長遠風險管理的考量,並非是為了達成短期控制房價上漲的目標。
按上述判斷,當前房貸利率全口徑顯著上行的概率也較小。1月份首套房貸平均利率較2020年12月下降了1個基點,結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要求和央行貨幣政策採取「不急轉彎」的策略來看,短中期內基準利率LPR向上調整的概率不大。參考以往涉房信貸收緊時期的表現來看,住房金融政策在未來6-12個月內可能將保持中性的姿態,主要還是針對深圳、廣州、上海等房價漲幅相對較大、涉房貸款增速較快的區域,會適當偏緊一些。
多管齊下針對性地改善結構性問題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的問題,繼續實施「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期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地區間人地錯配是部分城市房價高企的首要原因。近期統計數據表明,地方政府正在落實因城施策的政策理念。2020年,一線城市土地供應佔地面積同比增長33%,明顯高於二線(9%)、三線(2%)城市的土地供應增速。
「十四五」時期,國內將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計劃2021年新增5.3萬套租賃住房,到2025年形成租賃住房供應40萬套以上。
房價漲跌與涉房貸款增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未來住房金融調控將更聚焦重點城市,突出結構性特點,而非「一刀切」。在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持續從嚴和規范。尤其是在結構上,合理調節大中型商業銀行在熱點城市的涉房貸款,對緩解局部住房金融風險將起到關鍵的作用。1月27日起,廣州四大行房貸全線漲價,房貸利率整體上調15個基點。
在地方政府層面,按照「因城施策」原則,針對熱點城市繼續採取限購、限貸、限價等調控措施,並單列租賃住房土地指標,加大租賃住房供給建設;從供需兩端出台政策,以穩定房地產市場運行為主要目標。包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廈門、南京等主要熱點城市都相應出台了管控政策,從土地、銷售和信貸領域實施綜合管理。未來政策主線重在建立規范和長效機制,會取得比以往注重金融總量調控更好的政策效果。
(原以為《房地產金融監管政策意在建立規范和長效機制》 作者分別為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F. 中國房地產商貸款總量有多少
請查詢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
G. 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伴隨房地產市場受宏觀經濟影響承壓,中國房地產行業整體雖然整體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但是其增速有所放緩。展望「十四五」,中國社科院預測住房拐點將來臨,即住房銷售額絕對量下降。
房地產行業雖蒸蒸日上 但增速有所放緩
——總體地價增速放緩
在2020年11月16日,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總體地價較去年同期增長1.65%,增速較上一季度下降0.40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全國地價整體運行穩中有升,綜合、住宅、工業地價環比增速持續上升,商服地價環比增速則由降轉升;其中,綜合、住宅地價環比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商服地價環比增速在連續四個季度放緩後轉為上升。
「十四五」時期 住房拐點將來臨
2020年,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整體呈現前松後緊的節奏,樓市調控政策與救市政策並存。展望未來,仍以「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大背景為主基調,以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
根據《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指出:第一,2021年全國房價平均上漲5%左右;第二,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幅可能將保持正增長,並創歷史新高;第三,房地產投資速度將會有所下降,持續保持在7%左右;第四,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復甦較好甚至出現過熱,其他城市復甦較慢,部分城市甚至陷入衰退,分化可能有所擴大;第五,市場風險有望進一步下降,但仍存在大起大落的風險。
此外,中國社科院預計,「十四五」時期,住房拐點將來臨。《報告》指出雖然總量可能下降,但是基數較大,住房需求、供給和投資的總量仍然較大。
從家庭類型看,雖然中上收入家庭住房可能已經出現過剩,但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尤其是保障性住房需求要彌補的缺口還很大。整體來看,缺口主要集中於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次中心、周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二線城市;經濟發展快速和快速交通沿線的中西部三四線城市以及休閑旅遊文化城市。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H. 為何說發展消費貸不能助長房地產領域泡沫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29日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銀監會全面排查各類風險隱患。對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交叉金融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案件風險、法律合規等各類風險開展專項排查,摸清底數,做到胸中有數。在防範重點領域風險方面,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肖遠企表示,今年以來,銀監會著力彌補制度短板,修訂和制定一系列監管規制和文件,涵蓋股權管理、資本補充、流動性風險、押品管理、大額風險暴露、理財業務、表外業務、交叉金融產品、融資擔保、政策性銀行監管等方面。「這些文件有的已正式出台,有的正在徵求意見。相關規則的出台將有助於實現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
I.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J. 登上熱搜!廣東查處違規房貸超3億元,對於出現的違規現象會如何整改
伴隨著大夥兒生活水平的提升,愈來愈多的人都要想購到一套歸屬於自身的房屋了。因此不一樣地域的房子價格要關心,還有不同地域購房新政策要掌握。廣東省銀保監局下達《關於組織轄內銀行機構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風險排查的通知》,布署全轄金融機構組織從授信額度調研、核查審核、信貸管理及其第三方組織業務流程協作等層面進行全方位自糾自查。
針對消費貸款、經營貸違反規定注入房市會給房地產業產生的危害。有關權威專家表明消費貸款、經營貸違反規定注入房市,很有可能會加劇房地產業行業泡沫塑料。一旦泡沫塑料裂開,一些高杠桿的貸款人很有可能會資金鏈斷裂,風險性會返給金融機構甚至全社會發展,比較嚴重的話也會嚴重危害金融業系統風險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