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哪位大神给我解释下,为什么易鑫车贷给我的合同是融资租赁,他们是不是合法的刚办下来,好紧张。
本来说好的比如贷10000,结果他写的融资是15000,你问他这融资啥意思,他说不用管,等到想提前还款时,确说你还要换10000,你说你是什么想法,已经还了8.9期款了,结果还要还那么多,打客服,客服说你贷了15000,简直了
B. 我在二手车买的车当时是贷款买的告知我抵押贷款最近收到合同后才发现变成了融资租赁合同还多出来很多钱
你应该是被TA们算计了,去法院胜诉的可能性也很小,合同上该有你签字的地方都你的签字。
C. 鉴了购买合同又被骗鉴了融资租赁合同,这是套路贷吗
你是想贷款的结果做的买车贷款?
D. 我买车贷款给的不是银行分期合同而是租赁合同是怎么回事
是个坑 相当于汽车租赁公司贷款买车 然后租给你开 你还贷款 还完后 租赁公司在过户给你 这样 如果你还不上贷款的话 租赁公司可以把车收回 然后成了租赁公司的财产 这样避免了银行收车不方便的缺点 对于银行 4S是方便了 对于贷款人有风险
E. 我在车行贷款买车,车行居然跟我签的是租赁合同,而不是贷款合同,这种做法合法吗如果我补出大绿本将车
一定是融资租赁了。全部租金付清之前对方所有权保留,在此期间车辆不能归你所有
F. 在4s店买车分期贷款变成融资租赁
你好,其实分期贷款和融资租赁是一回事,都是把你的车产权证先抵押在四s店名下。然后等你的还款还完之后才可以解压,性质是一样的。
G. 为什么在大众4S贷款买车贷款是个融资租赁合同
是的其实贷款是另外的机构在做,4S店没有金融业务的。这个现在是通用的,祝你好运
H. 我在4S贷款买的小车,怎么签合同签的是租赁合同,当时没怎么看,把合同已经签了,这该怎么办
这种合同属不正常。消费者要想民事诉讼获胜,除非能掌握4s店工作人员有明显的误导欺诈证据。
消费者作为成年人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白这其中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签合同时必须要看清合约内容。消费者要想获胜,除非能掌握4s店工作人员有明显的误导欺诈证据。
融资租赁资深行业从业者表示,租赁纠纷最常发生原因是一般消费者很习惯买车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或银行来贷款。消费者的概念都是银行贷款。
很多消费者对融资租赁的运作方式是不了解的。它和银行贷款最大的差别在于,消费者用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的方式买车的话,汽车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不像是在银行贷款买车,所有权在消费者。有些业务员没有告知购车者这是融资租赁合同,会混淆两者间差别。
优信二手车表示,公司和一些线下商业银行,包括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开展了合作,为用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优信与客户签订委托借款合同,根据客户提交的各种资料及信用综合出借款银行。
(8)贷款买车合同是融资租赁属于套路贷扩展阅读:
有业内人士指出,融资租赁和以租代购不是什么现代营销方式,从2005年到2011年期间,这种模式在线下销售中非常多,这两年线上二手车电商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卖车。某种程度上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欺骗,二手车电商通过融资租赁先把车子买下,然后租给消费者。所谓的月供就是租金。
该人士指出,融资租赁车上都会装有GPS定位,监视车辆一举一动。有些车主如果一个月没有交租金,车子就会被强制开走。
I. 为什么买车贷款是租赁合同
只是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并不是真正的买车贷款。
优信二手车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自身并不直接提供任何金融服务,不过,为了满足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的金融需求,会与新网银行、微众银行等合作,对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一位二手车行业从业者表示,融资租赁合同让消费者从原来的购车者变成租车人,车的所有权也不归消费者所有,只有在租满一定期限后才可以获得。而如果在这期间有违约行为的话,租车公司有权对车辆进行处置。
类似先租后买的模式越来越常态化,但第一年的租车实际只是购车辆所有权的生效条件。只有在一年后继续购车,所有权将会从平台转移给客户。
这种方式存在极大风险。由于所有权归属平台,如果购车者没有按照约定付款,可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违约问题,车辆也会被回收或者抵押,甚至还会背上银行贷款,甚至被诉至法院。
(9)贷款买车合同是融资租赁属于套路贷扩展阅读:
一、任何汽车销售企业收取任何名义的费用,都必须严格遵守《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确保事先明码标价、消费者自主选择、提供质价相符的真实商品或服务,不得违规收取费用;不得巧立名目,误导消费者;禁止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搭售、虚假宣传、诱导式交易等。
二、购车时要注意保留证据,仔细阅读合同:
1、从购车伊始注意保存录音,以防被销售人员过度承诺等所迷惑。尤其是对方对各种款项的解释,以防贷款遭遇“套路”时,维权缺少相关证据。
2、仔细阅读销售合同条款,看清合同有无附件内容,最好签约后保留书面合同。
3、如对方提供空白信息贷款合约,要求合约对于首付数额、贷款数额、还款期限明确载明。同时最好在懂合同的人士陪同下签订购车合同,谨防合同中的各种“坑”。
4、问明购车所包含的其他费用,掌握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