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介方知道客户提供假资料,中介方有责任吗
有责任。但是一般银行不追查就没什么问题。如果追查起来的话制作假银行流水的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骗取贷款罪(《刑法》第175条)或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如果按期还款,或者提供了合法的抵押物,没有对银行造成实质损害,一般就不会判定为这两项罪名。
多数情况下,如果仅仅银行流水是伪造的,但有按期还房贷,同时提供的房产抵押是真实、足值的,银行一般不会追究,只要继续还贷就行。
但是制作假银行流水单的人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制作银行流水单的人伪造了银行印章,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
2. 中介帮助客户提供虚假资料贷款
法律分析:属于贷款诈骗罪,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3. 信贷员在客户提供的虚假资料上代签字属违规发放贷款罪吗
这个情况,信贷员行为属于严重职业违规,如果金额超过5000,会受到刑事责任处罚,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 贷款业务员会不会拿客户资料私自贷款吗
贷款业务员绝对不会拿客户的资料私自贷款 ,因为这样 一是违法违规 ,二是根本不可能打到他的卡上 。
5. 银行工作人员,明明知道客户提供的是假资料。还是放贷款带给了客户。违法吗如果违法,向那个部门举报。
没证据。口说无效。。你知道他的是假资料。问题他可辩护。不知道。只能说他工作疏忽。出事责任由银行协商当当
6. 朋友帮客户做假资料,把客户介绍给我在银行做贷款,客户逾期,我负责人吗,
你这种就是第三方知情者,,明知道有中介收取客户费用的情况下去帮客户办理你也有责任,然后是你名下的办理的客户,你也有责任。
7. 银行贷款提供虚假资料后果
会构成骗取贷款罪。
1法律条文
骗取贷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设罪名。刑法第175条规定的多种犯罪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罪名分析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客体是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客观方面是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
拓展资料:
一、立法背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应当把从银行获取贷款后还不上的,都作为贷款诈骗罪处理。考虑到实践中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客观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刑法修正案(六)》将其入罪。认定骗取贷款罪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欺骗手段的认定,二是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收集证据,在主观方面证明被告人具有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故意。同时,要注意查找充分证据,证明犯罪的实际后果非常严重,符合骗取贷款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求。
二、本罪与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等相似罪名的区分: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贷款,区别点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证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证据不足的,只能认定为骗取贷款罪。
8. 怎么看待银行利用客户个人信息给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
办一笔贷款是要经过很多流程的,从贷款人提交申请,银行工作人员调查,审查、审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流程,在这期间还需要找贷款人面谈,需要贷款人提交各种证明文件。所以在这样严格把控层层部署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利用客户信息给别人进行贷款项目。那就是银行的内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而且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银行私自乱用客户个人信息这么简单的问题了,这种情况已经升级为银行内部管理问题,以及存在着极大漏洞的问题了。
对于客户而言,要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自己的信息被人利用。并且,我们还应该勇于拿出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9. 客户提供虚假材料贷款,业务员有责任吗
法律分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工作人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合规合法并不知情假资料,那么不会受处罚。但如果收了办理人好处,或与借款人串通、有利益往来,那么该工作人员需要承受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