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年8月和信贷贷款余额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8个百分点。根据相关资料查询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5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8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45亿元。
② 8月社融增量2.4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如何解读
③ 央行公布2011年人民币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贷款增加7.47万亿元,而2010年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
哥们儿你真细!我查了央行以往披露的数据,还真是差了6000亿。
我查的是2011年1月11日公布的《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确实是47.92.
而且这6000亿的差距绝对不是小数点舍入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2010年的数据,后来又有了修正,而今年的计算是建立在修正数据的基础上的。只是猜测。
建议再筛查一下央行后续披露的一些报告和数据,核对47.92这个数字。
④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分别是多少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
2010年5.73万亿元,2009年4.4万亿元,2008年3.01万亿元,2006年2万亿元,2004年1.59万亿元,2003年1.2万亿元,
个人房屋抵押贷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产抵押,向贷款人申请用于个人合法合规用途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用途包括个人购房、购车、消费、经营及其他合规合法等多种用途。
(2)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⑤ 央行: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3万亿 期末存量为283.25万亿
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及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从中获悉,增量方面,初步统计,2020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67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47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1亿元,同比少减92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87亿元,同比多减71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626亿元,同比多减119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62亿元,同比少246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000亿元,同比多22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71亿元,同比多247亿元。
存量方面,初步统计,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委托贷款余额为11.11万亿元,同比下降4%;信托贷款余额为6.81万亿元,同比下降9.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企业债券余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9.3%;政府债券余额为4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2%,同比低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9%,同比低0.7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4%,同比低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3%,与上年同期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7%,同比高0.4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6%,同比高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与上年同期持平。
⑥ 建国后历年全国贷款余额
2800亿元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政府对宏观调控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认识松紧配合,适度放松,及时微调,把握力度是其突出特点商业银行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贯彻支持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自身发展,加快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步伐“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宏观调控的首要经验,是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r>1.学习、贯彻“两会”精神,需要更为深入系统地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br>2.一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在连续多年的严重通货膨胀已基本得到控制,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外贸市场急剧缩小,内需不足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出台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政府对宏观调控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转轨国家宏观调控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br>3.在操作中,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出了一系列鲜明的特色,主要包括:1、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密切配合,适度信贷扩张,防止信贷膨胀。自1998年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政府通过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扩大银行信贷自主权、上调指导性信贷计划、扩大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强化对银行信贷投放的“道义劝告”等,适度扩张信贷投放,积极启动内需。br>4.与此同时,政府始终对基础货币超额发行引发新的通货膨胀抱有警惕,在推动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同时始终谨慎监控商业银行资金来源,防止商业银行信贷的过度膨胀。1998年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时专门设立临时账户,冻结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释放的流动性,商业银行新增可运用资金近2800亿元,购买了财政部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和423亿元专项国债。这一富有创意的稳健操作措施限制了商业银行当年资金来源的急剧增长,使下调准备金率这一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引发银行信贷膨胀。
⑦ 央行:12月M2同比增8.1% 全年住户部门贷款增7.36万亿
观点地产网讯:1月15日,央行发布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报告指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5.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全年净投放现金2563亿元。
贷款方面,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4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0.8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8.3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98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8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401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多增4995亿元。
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948亿美元,同比下降5.2%。全年外币贷款减少431亿美元,同比多减953亿美元。12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10亿美元,同比多减158亿美元。
存款方面,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82.52万亿元,同比增长7.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7.5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少增107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1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59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96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16亿元,同比多增8845亿元。
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275亿美元,同比下降8%。全年外币存款减少634亿美元,同比多减1413亿美元。12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9亿美元,同比多减104亿美元。
另外,2018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12.71万亿元,日均成交4.02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75.7%,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6%,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0%。
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57%,比上月末高0.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3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8%,比上月末高0.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43个百分点。
数据中还显示,2018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66万亿元、1.45万亿元、8048.1亿元、1.86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7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632元人民币。
⑧ 4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多少万亿元
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
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74.88万亿元,同比增长8.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69.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352亿元,同比多增272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3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456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718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618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14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当月外币存款减少222亿美元。来源:央广网
⑨ 201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7.47 万亿元”是怎么得来的
首先,你算的是去年末的数据而不是年初的数据。
具体你可以去央行的网站统计数据内查询,可得:
2011年1月人民贷款余额是48.35万亿。
而最下面的注释中说明,一月数据贷款比年初增加1.03万亿,所以年初就应该是47.32
所以累计增加54.79-47.47.32等于7.47万亿。
以上数据已经四舍五入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⑩ 多个领域贷款利率下调!3月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比年初低17个基点
一季度贷款投向有何变化?央行最新数据给出了“答案”。
5月6日,央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披露了企事业单位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绿色贷款等多个领域的贷款数据。记者注意到,多个领域新发放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例如,涉房贷款方面,报告指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2900亿元,比上年四季度多增4414亿元。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
央行表示,一季度,人民银行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量升价降”的同时实现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多增较多。企业和个人贷款利率也普遍回落。从贷款投向结构看,金融业较好地实现了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有力支持。
普惠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注意到,一季度投向工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此外,普惠领域的支持持续加大力度。
央行表示,工业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振投资需求的重要领域。一季度,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0.7%,比各项贷款高9.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2%,比各项贷款高2.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和基础设施类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4.33%和4.24%,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个基点。金融体系有力保障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报告指出,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信用贷款占比提升,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降低。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8万亿元,同比多增178亿元。
2022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7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占比18.9%,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少增241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513亿元,同比增长11%;助学贷款余额1434亿元,同比增长12.3%。3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93%,比年初低17个基点。
央行称:“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4.6%,其中对个体,也就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同比增速是21.3%,均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这些贷款的投放有力支持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有利于稳住市场主体。”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
今年以来,已有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房贷利率不同程度下调。此前,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称,近期,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
报告指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比上年末增速低1.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790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9.3%,占比较上年全年水平低9.8个百分点。
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900亿元,比上年四季度多增441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4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
此外,住户贷款增速减缓,消费贷款利率大幅下降。2022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8887亿元,同比少增2414亿元。住户其他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减少1502亿元,同比少增3585亿元。3月份,新发放住户其他消费贷款利率为7.68%,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67和41个基点。
央行表示,在消费领域,金融机构也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积极地推动活跃个人消费。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消费贷款利率降幅更大,比年初下降了67个基点,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头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央行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