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福建各市中长期贷款余额

福建各市中长期贷款余额

发布时间:2022-09-18 05:26:07

⑴ 2022年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近15年首次减少,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022年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近15年首次减少,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温彬觉得,要完成5.5%的提高总体目标,必须现行政策进一步增加适用幅度。经济政策要进一步提升开支构造,增加开支幅度,尽早充分发挥稳投资对稳定增长的适用功效。财政政策要发挥好总产量现行政策和结构型的双向作用,选准机会,央行降准、央行降息仍必须、有空间,下大力气提升要求,推动经济形势在有效区段。

中信证券联席会议总裁经济师明明觉得,政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稳定增长总体目标,财政政策要增加执行幅度,在小范围流通性维持有效充足、降费用和扩张新增贷款经营规模的需求下,财政政策还存有进一步放松的室内空间,降息降准的对话框并未关掉。

周茂华觉得,因为社融、新增加信贷数据信息不及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理想化,销售市场对央行进一步央行降准、降息预期有一定的提温;融合从当前我国要求恢复较弱,经济发展遭遇的工作压力仍比较大,央行适当使用年利率与存款准备金利率概率升高。

⑵ 漳州各方面的知识

概况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全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个少数民族。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历史沿革

漳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武后垂拱(685-688年)以前,这个地方还没有建制。秦汉时只在闽粤通道的盘陀岭设蒲葵关;晋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绥安县;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在荆城(今靖城)建兰水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龙江畔建置龙溪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绥安,兰水入龙溪县。

唐高宗总章(668-760年)年间,闽粤一带少数民族常连结一起反抗唐王朝。至仪凤(676-679年)年间,高宗诏令玉铃卫翌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闽,并统领岭南行军奋力征战。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继承父志,率领其众,平定了闽粤边境,在云霄县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州治最初设在云霄县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时,在绥安故地设置漳浦县。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到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迁往龙溪(今漳州芗城区),改称漳州郡。元代改称漳州路,明清两代称漳州府;民国初年并为汀漳龙道;1934年改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7月实行"地改市、市管县"行政体制,原来的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邮政编码: 363000,电话区号: 0596。

漳州建置后,沿革多变,管辖范围和县份不一。唐垂拱时,分出泉州所辖龙溪县一部分隶漳州,分置漳浦和怀恩两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废怀恩县,割龙溪县来属;宋乾德(963-968年)时,领县除龙溪、漳浦外,还有龙岩、长泰,共四县;元时增设南胜县(后改为南靖县);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增加漳平县;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县;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龙岩分出升为直隶州,并管辖漳平、宁洋两个县,漳州府范围剩下七个县。民国以后,从漳浦分出了云霄县,划漳浦和诏安的一部分建置东山县,复从龙溪县分出了华安县,这时管辖又增加为十个县了。1951年6月1日,在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市;1985年6月,地市合并改称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为芗城区。1993年6月,龙海撤县建市(县级市)1997年1月,龙海市、芗城区各划出一部分辖区成立龙文区。漳州市遂辖八县一市二区,即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

经济

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优、特产品为依托,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具有地方特色的轻型工业体系。全市主要工业生产行业有纺织、机械、电子、食品、包装、建材、制罐、医药等15个门类,产品1000多种。确立了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建材、旅游两个重点产业,工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漳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台农业,高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特色明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确立了水产和林果两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高优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具备了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和条件。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26.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24.6∶39.9∶3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9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57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50.61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6.9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企事业存款98.91亿元,增长7.2%;储蓄存款余额285.13亿元,增长14.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6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中长期贷款126.17亿元,增长20.9%;短期贷款157.93亿元,下降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94亿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1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增长8.6%。2006年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59.89亿元,增长2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0亿元,增长32.6%;财政总收入31.86亿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5亿元,增长12%。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和"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名扬海外。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漳州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友人来访日益增多。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曾先后来访。美国夏威夷水仙花皇后旅游团、12国驻沪外交官和夫人考察团也来寻根、考察。1991年与日本谏早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自然地理

一、山脉、河流、平原

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横亘着博平岭山脉,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县境内的大芹山为最高点,海拔1544米,其他较著名的山岭,有平和县的小芹山、灵通山、长泰县的天柱山、良岗山、漳浦县的梁山,诏安县的九侯山,云霄、诏安、漳浦三县交界的乌山等。全市山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约2956平方公里,仅地面积的23.56%。

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九龙江在福建省是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龙江外,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九龙江沿岸有许多河谷盆地。在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由于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

二、海湾

漳州的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五个县区临海,海岸线全长680多公里。南端的东山岛形如蝴蝶,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渔区。龙海的浯屿岛,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靠近厦门,是著名的渔岛。漳浦则有三个半岛:古雷半岛、六鳌半岛和整美半岛。漳州沿海海岸曲折,海湾较著名的有:诏安湾、东山湾、旧镇湾等。

诏安湾:诏安湾海域广阔,是闽南良好的渔场之一。湾内盛产马蛟鱼、黄花鱼,还有鲻鱼、鲈鱼、海鳗、黄翼雕、石斑鱼、对虾、红鲟、梭子蟹140我种,靠近南澳岛一带产鱿鱼。湾内宫咒骂有10多个村庄都以渔业为主。外地每年都有两三百条渔船到这里捕捞。仅诏安县境内的滩涂面积就有2933多公顷,已开发养殖的有牡蛎,泥蚶、螠蛏、文蛤、对虾、青蟹等。
东山县的西埔湾与诏安湾紧连在一起。1979年后,东山从湖塘到丁上村建起一条长4350米、高5.5米、顶宽4.5米的海堤。围垦水面积1800公顷。西埔湾底部平坦,为沙质泥或泥质沙,水质优良,饲料丰富。水温11℃到34℃,无污染,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一个良好内湾。

东山湾:东山湾是福建著名的港湾之一。它的沿岸分属东山、云霄、漳浦三个县。湾口东山铜陵镇和漳浦古雷半岛,遥相对望,相距仅4000米,口小肚大。湾内水面2.4万多公顷。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积有两万公顷。这里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东海鱼类和南海鱼类都可在湾内繁殖。湾口的塔屿岛如中流砥柱,因而湾 内风浪不大,湾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水无污染,温度、酸度、碱度适宜。有云霄漳江淡水注入。水质优良,为多种鱼、虾、贝、藻类增的极好场所。湾内历来产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等海珍品。鱼类有鰶鱼、青鳞、鲻鱼、银鱼、黄鲷等几十种。贝类养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蛎、泥蚶、螠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等。藻类有海带、紫菜等。198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专家,对东山湾进行了考察,确认东山湾可以开发为牧场化和农场化的渔类生产基地,并已列为中国科学院的研项目之一。

旧镇湾:旧镇湾位于漳浦中部东南面海区,是由六鳌半岛和古雷半岛合抱而一的一个内湾 ,它肚大口小,形如“宝葫芦”。湾 内总面积5733多公顷,滩涂平坦,风浪小,长年有鹿溪和浯江溪淡水注入,潮流畅通,各种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鱼虾贝藻养殖的良好场所,畅销香港市场的“霞美”,就出产在这里。

三、气候

漳州位于北纬23.6度到25度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1985年最高日气温36.3℃,最低1.6℃。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时;年积温7701.5℃。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年平均风力二级。漳州每年六至九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常来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但在高温季节,台风也有助于降低气温和解除旱象。

漳州气候条件优越,打开世界地图,可看到在南、北23.5纬度(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方并不多,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大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属于热风季风气候,西半球的智利属高山气候,而漳州则是少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区之一。它整修地形依山面海,呈倾斜状和台阶状,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西北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挡住寒流入侵,东南面临开阔的大海,温湿气流源源而来,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因此,漳州比地球上同一纬度的其他亚热带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它也处于北纬25度左右,但那里的山势是南北走向,北方寒流一来,很难遮挡。这种情况在漳州这儿是不可能发生的。漳州确是一块“宝地”。

文化

自从唐垂拱二年开漳第一任刺史陈元光提倡奖掖农耕、通商惠工、兴办栄、移风易俗,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火田畲种无耕犊”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漳州由原始落后状态过渡到“杂卉三科绿,嘉禾两度新,俚歌声靡曼,秫酒味酝醇”初步繁荣文明的社会景象。兴办书院也从此开始,《中国大网络全书.教育卷》载:“松州书院在福建省漳州府,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两宋时期,兴办书院成为社会风气。宋绍熙年间,朱熹漳州知府,他“每旬之二日必领属官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其正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于是漳州便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纸艺术。有被誉为中国女排获取世界冠军的摇篮――漳州体育基地。

自然资源

漳州市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植物资源:除盛产大米、甘蔗、花生、烟叶、黄麻、茶叶,还有水果、蔬菜、花卉、药材和其他特产。水果有47种,330多个品种。春有枇杷、杨梅、越冬柑桔和香蕉;夏有桃、李、荔枝、龙眼、西瓜、芒果、番石榴、凤梨;秋有香蕉、柚子、梨、余甘、黄皮弹、柿子;冬有芦柑、红桔、橄榄、果蔗,不一而足。蔬菜有35种,108个品种,冬春有葱、蒜、菲、菠菜、芹菜、芥菜、包菜、花菜、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荸荠等;夏秋有冬瓜、丝瓜、南瓜、葫芦、八角瓜、青刀豆、豆角、空心茶、油菜、茄子、洋葱、莲藕等。花卉有1200多个吕种,如水仙、红梅、腊梅、山茶、建兰、海棠、玫瑰、月季、菊花、芍药、含笑、玉兰、瑞香、杜鹃、桂花、马蹄香、七里香、大丽菊、树兰、三角梅、扶桑、芙蓉等,不胜枚举。盆景盆栽则有罗汉松、石柳、古榕、文竹等。药材有200多种,如茯苓、生地、淮山、郁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见喜、金线莲、金银花、天门冬、勾藤、山栀子、黄莲、沉香、仙鹤等。其他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有1000多种。南靖县和溪乡六斗山的亚热带雨林,面积20公顷,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达1050多种,诸如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山毛榉科等。其中最具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的是红栲、黄杞以及橡胶植物花皮胶藤。南靖县南坑乡大岭一带,也保留着大片比较完整的亚热带雨林植被,面积2666多公顷,素有“树海”之称,是福建省仅有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十多种稀珍植物如桫椤、建柏、宿轴木兰,包括“人面竹”、“四方竹”、“银练竹”、“金丝竹”等稀有珍贵竹子品种,已列作国家和省保护对象。

水产资源:闽南渔场广阔,沿海水产资源有各种鱼、虾、贝、藻等400多种。鱼蟹虾类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梭子蟹、青蟹、锯缘青蟹、鱼 祭 鱼、青鳞、鲻鱼、银鱼、丁香鱼、凤尾鱼、黄鲷、黑鲷、鱼 勒鱼、石斑鱼、蛇鲻、鲂鱼、玫瑰毒鱼 由 、圆鱼 由 、小公鱼、海鲳、海鳗、鳞鱼 是 、鱼 非 鱼 里 、马鲛、真鲷、二长棘鲷、蓝圆鱼 参 、沙丁鱼、乌贼、鱼 章鱼、鱿鱼等;贝类有牡蛎、泥蚶、虫益 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蛤、螺等;藻类则有海带、紫菜、江离、海萝、羊西茶、铁西菜、浒苔、马尾藻等。

州服饰文化

服 饰

漳州地处亚热带,上古土著穿“卉服”,以树皮、木叶蔽体。晋代衣冠南渡后,本地居民也穿上中原的葛、麻、吉贝(木棉)等织物。唐代漳州“岁五蚕,吴越皆不能及”。宋初,漳州岁贡葛布2万匹,纺织业已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漳州居民的服饰逐渐与中原一致。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导致漳州人的服饰“跨越定制”,“人无贵*,多衣绮绣”,甚至“曳绣蹑珠”,比官员还气派。清代,漳州服饰奢侈依旧,“俗有夸多斗靡者,于舅姑饷妇之日,终席之间换衣数袭”。一些人将财力都花在服饰上,以致漳州俗话有“只怕跌下屎宕(粪坑),不怕火烧厝(房子)”之讥。这种奢靡之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收敛。

附:漳州服饰文化
一、服 装

清代,士绅穿长袍马褂,平民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衣或大襟上衣,体力劳动者常穿短打。女子穿高领右衽大襟衣或窄袖短袄,内裹束胸马甲,下着长裙或长裤。缠足妇女在骹白(裹脚布)之外还套有□(音虾)裤,即由白布缝成圆筒状,半尺来高,底部绣有一圈寸把高的花,上部套入裤管内,其效用一为衬托小脚,二为显示绣花的技艺。
民国时期,男子穿长衫、马褂、布纽对襟上衣,也有穿西装、工人装、中山装或行业制服的。女子穿大襟的短衣、袄、旗袍、长裙或短裙。男女均穿大裆裤,裤管宽大,加接四五寸宽的粗布裤腰,穿时折叠用裤带扎紧,旧称“粿巾裤”。沿海渔民的衣服染过薯莨汁或荔枝树汁,耐海水浸泡,呈棕褐色,与众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学生装、工作服、军装开始在城镇流行;农村群众多穿加翻领、对襟、化学纽扣的改良汉装。“文化大革命”中,城乡时兴草绿色军装。8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服装呈多样化趋势,有中山装、西装、汉装、T恤衫、牛仔服、茄克、风衣、运动服等。男女时装的款式日新月异,新潮人士遂以为不追随沪港时式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派头。
传统的婴儿服称“和尚衫”。这种衣的前襟为斜形,腋下两侧缀布带用以束腰,袖口和下摆均不缝边,以防磨破婴儿娇嫩的皮肤,也寓意婴儿长得快。婴儿用的“散幔”(音sam4buā1)为无袖的棉披风,面料为红绸或红底印花布,披风上连缀一个兔耳形的风帽。旧时还喜给婴幼儿带兜肚,兜肚以红布做成,并用金苍线绣上一个万字,护住幼儿的肚脐。漳州方言“脐”和“财”同音,护脐也寓意护财。还有用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做成的“花帕”,俗以为此帕可以“辟邪”,民间抱婴幼儿出门时多蒙盖花帕。
民国时期,漳州人夏天爱穿香云纱,漳州话叫成“香纹纱”。这种布料透气、透湿,穿在身上特别凉爽,颜色多为黑色,称“油绸”,穿久褪成暗棕色。香云纱价格不菲,不是贫寒人家所买得起的,故解放后香云纱衣服往往成为戏台上反派人物的标志。现在市场上已看不到此种布料。
旧时,农民雨天多穿蓑衣,俗称“棕蓑”。通体以棕制成,无袖,披在肩上能盖住胸背。一种后背长过臀部;一种后背较短,但下缀棕裙,穿着时既能活动自如,又不致淋湿衣裤。70年代后已逐渐被塑料或尼龙雨衣所替代。
民间忌反向穿衣,因为只在为死人“套衫”(穿寿衣)时才将衣服先反向套在孝男身上。洗衣服时男衣必须放在女衣之上。夜间不得露天晾衣,竹竿尾端不得晾衣。衣服晾干后须先摺叠后始可穿上,俗谓摺后再穿才有“摺气”,方言中“摺”和“志”谐音。民间忌缝补穿在身上的衣服,俗以为此举会使穿衣者日后受诬陷。
畲族男子服装类似苗族,着粗布衣,尚黑色。畲族妇女着苎麻布衣服,多为蓝、黑二色。上衣宽袖,右边开襟,衣领、袖口和胸襟镶蓝边,衣和围裙绣花卉、禽鸟等图案。不论寒暑下身均穿宽腿、大裆、绣花边的短裤,扎绑腿。腰束花绸带子,带子上缀各色珠子。喜庆的日子姑娘穿五色花裙。60年代以后,其衣着与汉族无甚差别。
旧时,漳州人用皂角、茶籽饼和草木灰浸出液来泡洗衣服。瓦窑里还专门烧制用以过滤草木灰液的瓦漏斗,称“漏母锅”。浣洗白色织物则用白土去污。20年代,漳州居民开始使用肥皂。70年代以后,则多用合成洗衣粉。
旧时,农村群众多用捶衣棍在池塘或溪圳边的石头上捶打洗涤衣服。城镇居民则用搓板搓洗衣服。80年代起,城镇居民多用洗衣机洗涤纺织品。

二、巾 帽

清代,官吏、皂隶戴全国统一的帽子,士绅戴“碗帽”(瓜皮帽),老年妇女冬季戴绒帽(用黑色绒布制成的无檐夹帽,额上镶以小玉块),婴儿戴莲花帽、虎头帽。妇女外出时,不坐轿的贫者“以布覆头,壅蔽其面”,称俗“文公帕”。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闺女少妇出门,头盖花帕遮住面颊。客家妇女则头戴尖顶小笠,笠缘镶半圆形花帕掩项至肩。
新中国成立后,碗帽和招票很快绝迹,时髦八角帽及军帽、“干部帽”。改革开放以来,市面上的帽子式样繁多,顾客随意挑选;而且性别、年龄、行业、季节有别,摩登男女随时髦而变换帽子。
漳州城乡民众用以遮阳挡雨的斗笠主要有三种。大笠:为两重竹篾中夹竹叶制成,圆形,直径六七十厘米,是城乡居民一种便当而结实的雨具。80年代后已为雨衣、雨伞所替代。甲�笠:竹篾编成笠架,上扎一层竹箨,箨与头部笠架有两三寸空隙,透风性能好。沿海地区笠顶较高,直径约30厘米;内地笠顶较低,直径约40多厘米。因其方便、轻巧、遮阳面大,至今农村较多使用。戽斗笠:形如圆锥形大漏斗。是沿海姑娘喜爱的遮阳用具。大号戽斗笠,笠沿擦肩,戴上戽斗笠可遮掉大半个脸。制作材料与一般斗笠无异,只是表面上过一层桐油,有的还用彩丝带在笠沿和尖顶扎出花纹图案,是适宜于海风大、阳光烈海岛遮阳挡雨的用具。

三、鞋 屐

清代官员脚登皂靴,士绅穿呢鞋、缎鞋、布鞋;缠足妇女穿绣花弓鞋(又称“板仔底鞋”),婴幼儿穿虎头鞋;一般人常年赤脚,走远路时穿麻鞋或草鞋。
民国时期,上层人士多穿皮鞋,城里人穿球鞋、万里鞋(胶底布鞋)、高跟鞋、雨鞋(胶鞋),也常赤脚或穿木屐与草鞋(实际上是麻鞋)。但农村居民的鞋履没有多少改变,即使能买上一双万里鞋,也当成奢侈品,进城时赤脚走到城里才穿上,一出城就脱下包好,打赤脚走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自制的布鞋逐渐被淘汰,商品鞋的款式日益增多。但是直至60年代末,城乡居民中春、夏、秋三季大多数仍然打赤脚。70年代以后,群众逐渐改赤脚为穿拖鞋。80年代以后,连农村群众也穿上多式多样的鞋子。
旧时,漳州居民晚上洗过脚就穿木屐。木屐多用质地较松软的乌桕、苦楝、枫木制底,上用皮革、棕辫或废轮胎作带,女用木屐还上漆描花。木屐价格低廉,穿着干净、凉快。直至60年代初,一到傍晚,漳州城大街一片木屐声,70年代后木屐已为塑料拖鞋所替代。

四、发 式

民国初年陈炯明在漳州城强制剪辫子之后,男子多理分头、平头、飞机头或光头。男孩剃光头,脑门留一小方块头发。民国时期,女孩挽双角辫,少女多梳独辫、扎头绳,青年妇女梳长髻或剪发,中老年妇女梳纂(俗名“螺仔鬓”),老年妇女扎黑额遮。逢节庆妇女的头上要插鲜花,中老年妇女则常年插含笑花蕾,有的老年妇女插以铁丝穿珍珠后弯成花、蝶等形状的珠花。新中国成立后,少女多梳双辫或剪发。中、青年妇女梳剪发,老年妇女梳纂。60年代,中、青年妇女开始剪成运动员发型。
畲族妇女的发式颇具特色:未婚姑娘梳独辫,发间扎一条红色绒线。已婚妇女多将头发挽成高高的发髻,也有盘梳成田螺式、船舵式、角椎式或截筒高帽式。老年妇女常用青色或黑色绒线扎头发。
二三十年代,漳州已有妇女烫发,用的是特制的火钳。50年代改用电烫。60年代烫发被看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受到批判,几乎废止。80年代烫发之风大盛,使用化学药水定型,妇女的发型日新月异,争奇抢新。烫发已成为一种新行业,在大小城镇,发廊、美容厅、美发厅等比比皆是,除烫发外还为男女顾客设计发型、洗头、按摩。
80年代后,漳州男女居民的发式都已和全国各地同步变化。随着经济的繁荣,理发店日益衰落,大小发廊则生意兴隆。政府已对发廊加强管理,打击色情服务的歪风。
旧时,漳州居民用茶籽饼烧水来洗头发,妇女用茶籽油抹头发。八九十年代,茶籽饼和茶籽油已被各式各样的洗发香波和发膏所替代。

五、佩 饰

旧时,妇女用的饰物有簪子、发插、耳环、手镯、纂架、纂围、戒指、项链等。手镯有金、银、翡翠、玛瑙等,其中翡翠、玛瑙手镯男性老年人也佩戴,俗说能避免跌跤时骨折。旧时,一些地方的妇女以镶金牙为装饰,一般是镶在上犬齿上。
50年代以后,金银首饰基本上废止。80年代以来,妇女又戴起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链等,部分男子也戴金戒指和金项链,而且以其尺寸的粗大显示财力和富贵。
传统的幼儿佩饰多为银器:缀在帽子上的小铃铛、小八卦、小弥勒佛,戴在颈脖上的天官锁、葫芦锁,戴在手、足腕上的小银圈或小银铃等。现在此类饰物多为式样繁多的塑料、绒毛饰品所替代。
旧时,女孩八九岁时就要穿耳戴耳环,穿耳多在霜降日进行。是日,女孩坐在井边,其母用红柿祭拜井神;然后在女孩耳垂上抹上茶籽油不断搓捏,待其麻木即以针刺透耳垂,将红线留在耳垂内,再把针扔入井中。数日后伤口愈好,即可戴耳环。因家中婴幼儿连续夭亡,或孩子的“八字”不好,个别生辰不利的男童也穿耳,俗谓男性女饰“好邀饲”(易养育成人)少灾祸。50年代至70年代,此俗废止;80年代后,此俗再兴。

⑶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⑷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分别是多少

  1.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

    2010年5.73万亿元,2009年4.4万亿元,2008年3.01万亿元,2006年2万亿元,2004年1.59万亿元,2003年1.2万亿元,

  2. 个人房屋抵押贷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产抵押,向贷款人申请用于个人合法合规用途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用途包括个人购房、购车、消费、经营及其他合规合法等多种用途。

    (2)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⑸ 19年8月和信贷贷款余额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8个百分点。根据相关资料查询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5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8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45亿元。

⑹ 区域银行贷款余额月度数据哪里可以查到

如果你不是人民银行的除非你认识这些银行主管财务的人,要不你不可能知道的,这些属于银行内部的财务信息,一般只会按时公开披露,不可能即时获取的。

⑺ 哪儿有福建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与信贷情况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决定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详见附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度》自2007年9月开始实施。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于2007年9月25日之前向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报送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数据时间属性为2007年6月30日。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于每季后25日内报送相应数据。

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总行报送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的时间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由原定的每季后18日内调整为每季后25日内报送。

三、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指标为新增的全科目季报指标。自第一次报送起,各行即应将原有的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数据与新增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生成同一数据文件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四、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统计分析工作。对《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质量监控办法等情况,要及时与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沟通,有关材料以传真方式报送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银行业各级机构按照《制度》要求向人民银行报送数据。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采集和汇总涉农贷款数据后,与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数据信息共享。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

2007年7月25日

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一、制度说明
(一)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依照《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9号发布)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制度。
(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三类统计报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和汇总类报表。采集类报表由本制度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填报,辅助类报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汇总类报表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采集类报表和辅助类报表汇总生成。
采集类报表包括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等四张报表。分别反映各类涉农贷款的规模、产业类型、期限、信用形式、风险状况等。
辅助类报表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可根据该表提供的信息从征信系统中查询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数据,并以此生成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的相关数据。
汇总类报表为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该表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的基础上汇总生成,主要反映涉农贷款的各层次构成情况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情况。
(三)采集类报表报送要求。
1.填报机构和报送渠道: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本行全国和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农贷款数据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其分支机构将辖内涉农贷款数据报送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汇总辖内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填报的涉农贷款数据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2.频度:季报。
3.报送时间:每季后25日内。
4.报送方式:填报机构按照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内设的指标编码和规则生成数据文件(详见本制度四、指标编码及指标校验关系)后,通过modem或者人民银行内联网邮箱报送。
5.报送数据属性:填报机构每季末的涉农贷款余额。
6.币种:分人民币、外汇两类。报表中人民币栏(A、B、C栏)填报人民币涉农贷款余额;表中外币栏(D、E、F栏)填报外汇涉农贷款余额,币种属性为美元合计。
(四)辅助类报表报送要求。
1.填报机构和报送渠道: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根据本《制度》所述的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判定标准(见下文)确定相应的龙头企业范围,并收集相关信息后,填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2.频度:季报。
3.报送时间:每季后25日内。
4.报送方式:以人民银行总行下发的excel模版填写报表后,通过人民银行内联网将报表传送至"统计数据/统计司/总行/PBC@pbc"。
5.报表文件命名规则:报表文件名应为"L+101+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码+数据日期(8位).xls"。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为例,其报送的2007年第二季度山东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文件名应为:"L10116000020070630"。
(五)相关概念。
1.贷款:指报告机构发放的各类贷款(含直贴现、买断式转贴现和金融租赁)。
2.短期贷款:指报告机构所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合同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3.中长期贷款:指报告机构所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合同期限大于1年的贷款。
4.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文印发)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的相关要求进行的各项贷款分类。
5.农业:本制度中除农、林、牧、渔业贷款项下包含的农业贷款专指对农作物种植业的贷款之外,其他部分所说的农业均是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的大农业。
(六)本制度由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⑻ 央行: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上半年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1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8.58万亿元,同比少增5809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65万亿元,同比少增2.4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多增1.68万亿元。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9.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低1.5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提升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多增7507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年末高5.9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比上年末高4.5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8.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85万亿元,同比多增5680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年末低4.6个百分点。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1余额2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26万亿元,同比多增8324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末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5万亿元,同比多增6734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293亿元,同比增长32.9%;助学贷款余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1.2%。

2021年二季度末,原建档立卡人口存量贷款余额1221亿元;全国脱贫人口2贷款余额8556亿元。

四、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3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末高1.9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和2.5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6.68和3.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9.9%。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上半年增加3295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20.2%,上半年增加3554亿元。

五、涉农贷款增速小幅回落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03万亿元,同比多增2072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823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198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4.5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末和上年末分别低2.1和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76亿元,同比少增727亿元。

六、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8.9%,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5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65万亿元,同比减少1.5%,增速比上年末低2.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

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加速增长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6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5.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5924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52.35万亿元,同比增加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二季度增加2.78万亿元,同比多增4331亿元。

注1: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有关考核标准的通知》(银发﹝2018﹞351号),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

注2:脱贫人口包括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已脱贫人口。由于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贫困人口基础信息中区分了已脱贫享受政策和已脱贫不享受政策的人员信息,根据金融扶贫政策要求,从2019年起,已脱贫人口贷款中不再包括对已脱贫不享受政策的贫困人口发放的贷款。

注3:绿色贷款是指金融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发放给企(事)业法人、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用于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贷款。

⑼ 请问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官方数据一般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一般占据住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的多少谢谢~

只要去中国人民银行打一份,个人征信系统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找人在房产局查询抵押手续。
网上查询不到的。
与较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信贷品种存在差距,但基本还是具备了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只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据了绝大比例,汽车贷款、其他综合贷款也发展迅速。据统计,2005年底,住房贷款余额达18 430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22 070亿元,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2%。在各项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余额分别为18 547亿元和960亿元,分别占全部消费者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84%和4.4%。

⑽ 福建龙岩的情况

地理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龙岩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市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拨460米,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
龙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8℃,年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2019毫米,年日照时数1442小时~1693小时,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行政沿革:
在龙岩市辖区内,历史上首次建立地方政权是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置的新罗县(县治设在今长汀县境内),现龙岩市城关古称苦草镇,为新罗县所辖,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新罗县治所设在苦草镇,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罗县改称龙岩县,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置长汀县。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置上杭县和武平县。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置莲城县,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改名连城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置漳平县。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置永定县。198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龙岩县改为龙岩市。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漳平县改为漳平市。199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龙岩撤地设市,原龙岩地区改设地级市,原县级龙岩市改设为新罗区。
龙岩市现辖新罗区、漳平市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五县,下设123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全市总人口287万人。市政府设在新罗区,中心城市人口26.4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市情特点:
1、龙岩是正在逐步升级的交通要地。龙岩市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接广东梅州,西邻江西赣州,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走廊。国道319、205线贯穿闽西全境,漳州至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全线贯通,漳(平)泉(州)铁路与鹰(潭)厦(门)铁路在漳平市交汇。福建出省的第三条铁路,连接华东与华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铁路已投入运营,连城机场民航已开通,连接京九线的赣州至龙岩铁路已通车运行。龙岩作为连接东南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升级,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龙岩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闽西就建立了党组织,1929年红军三次入闽创建革命根据地,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都曾在闽西领导过革命运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直至全国大陆解放,闽西红色政权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来,被誉为“20年红旗不倒”。闽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有在册革命烈士2.37万名,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68人,其中上将有刘亚楼、杨成武。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有邓子恢、张鼎丞、陈丕显、杨成武等。
3、龙岩是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金属矿种有铁、锰、铜、铅、锌、稀土、钼、钨、金等28种。非金属矿种有煤、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膨润土等30余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6种,据专家估算,其中17种主要矿藏原矿价值750多亿元。有11种矿藏探明储量占全省第一位。其中铁矿储量5.4亿吨,占全省80%;高岭土原矿储量7239多万吨,占全省44%;煤炭储量6.6亿吨,占全省49%;紫金山铜矿是全国近年发现的第二大铜矿。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08万千瓦,可开发量140.8万千瓦。国家重点工程,装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已并网发电。森林覆盖率78.6%,林木蓄积量7023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4亿株,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物产富饶,永定烤烟有“南湖瑞草”的美誉,是全国清香型烤烟的代表,“长汀河田鸡”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以“闽西八大干”为代表的土特产享誉海内外。
4、龙岩是正在崛起的旅游胜地。以“古田会议旧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永定土楼为代表的“客家之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方圆1600平方公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栖息着华南虎等珍稀动物,保存了一批珍稀植物品种,是回归自然的“绿色之旅”的理想去处;丹霞地貌的国家级风景区连城冠豸山,集雄奇、秀丽、幽深为一体,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于3亿年前的新罗龙崆洞,风景奇特,被称为“华东第一洞”;水域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龙湖水上风光正在开发之中。
5、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始建于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全市在外华侨及港澳台胞 30多万人,其中不少是东南亚地区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实业家。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我市举行,全世界客属代表3500多人会聚龙岩。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86亿元,增长9.5%,比计划目标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3%,比计划目标低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2.6%,比计划目标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6%,比计划目标低0.9个百分点。GDP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
2002年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农村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93.7亿元,增长4.9%。粮食作物减少,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较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牧和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增长15.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7.6%,比上年提高37.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3.8%;实现利税总额增长20.6%,其中利润总额增长46.2%。
固定资产投资攀升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5亿元,增长9.5%,比计划目标高2.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6.5亿元,增长16.1% ;技改投资完成13.6亿元,增长3.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亿元,增长17.3%;其他投资完成13.1亿元,与上年持平。
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亿元,增长10.6%,比计划目标高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汽车消费趋旺,通信、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3元,增长9.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206元,增长4.2%。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全市财政总收入37.9亿元,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5%,分别超出预算2.1和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4亿元,增长9.9%;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7.8亿元,增长16.8%。
外经外贸呈恢复性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39万美元,增长35%,比计划目标少961万美元。外贸出口5032万美元,增长11.5%,完成年度计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新的突破。全社会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的共识,市政府制定了“三个一百”项目计划。2002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41个,完成投资24.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8%。漳龙高速(龙岩段)、龙岩绿源人造板厂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省级粮食储备库、龙岩烟厂异地扩建、马坑铁矿一期开发、瘦肉型猪产业化工程、龙岩铁路西客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赣龙铁路(福建段)、连城(冠豸山)机场扩建工程、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环保设备生产基地、超大集团连城农产品生产基地、紫金山金矿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工程、龙岩图书馆等项目如期完成投资计划;龙岩大道二期、适中经永定抚市至三层岭公路、永(安)漳(平)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进入规模建设;龙岩坑口火电厂、龙岩至长汀高速公路、白沙水库电站、紫金山铜矿、九龙江北溪(龙岩段)防洪一期工程、永福溪流域梯级开发一期工程(南盘石电站)、武平捷文水库等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准备开工建设阶段;龙厦铁路、龙岩市第二水源、龙湖旅游开发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我市发展后劲。
此外,国债项目总体进展良好。我市同省政府签订责任书的在建国债项目76项,总投资16.4亿元,其中国债投资3.88亿元。到2002年年底有66个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完成率为92%,居全省第三位。国债项目建设对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发展加快,2002年安排的46个中小学危房改造国债项目已全部完成,龙岩学院筹建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初高中增班扩容等工作进展顺利;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环境不断改善;计生工作连续13年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人口增长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态势初步形成;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数字福建·闽西工程”顺利实施;获得了2006年第十三届省运会承办资格;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更加繁荣,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精神文明成效明显。
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生产性投资偏少,经济增长总量不大;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增效比较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局部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阅读全文

与福建各市中长期贷款余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州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新政策出台 浏览:224
晋商银行企业小额贷款利率 浏览:445
成都农行蜀都支行贷款部电话 浏览:327
消费贷款为何要打到第三方账户 浏览:602
车贷贷款下来后能不能更换手机号 浏览:107
小额贷款公司和投资理财一样吗 浏览:868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社保基金违法发放贷款 浏览:622
小额贷款换不上 浏览:335
日本签证余额是贷款 浏览:600
商业贷款双方需提供的资料 浏览:236
加快小额贷款工作的通知 浏览:77
常州买房哪家银行贷款利率低 浏览:563
香港贷款公司有哪些资料 浏览:454
公司贷款打给法人 浏览:442
银行可以办无息贷款吗 浏览:559
二套房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利率如何计算 浏览:84
工商银行信用消费贷款上征信么 浏览:325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如何用 浏览:496
与银行工作人员里应外合贷款 浏览:975
房贷贷款后一年以后能不能全款付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