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多少万元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一般最高额度不能超过20W
⑵ 海尔消费金融是什么平台
海尔消费金融是家庭生活的金融服务平台。海尔消费金融是海尔集团、海尔财务公司、红星美凯龙等企业设计的消费金融公司,是中国银监会批准的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具体如下:
一、海尔消费金融的贷款产品主要有嗨付、够花、场景分期等产品:
1、嗨付可以为18-60周岁的家庭提供最多20万元的贷款,贷款日利率0.03%起,新用户还可以享受7天免息服务。
2、够花主要为18-40周岁的年轻白领提供贷款服务,最高放款额度为20万元,无不明费用。
3、场景分期主要为大家提供大额消费分期,涉及的场景有家居、家电、装修、教育等。
二、海尔消费金融的借款模式:
海尔消费金融主要是通过网络来申请的,在手机上安装嗨付APP、够花APP即可。在提交贷款申请以后,大家会很快得到贷款。
1、将海尔金融账户填写完整,包括那些选填项目。必须保证每一条信息都真实、准确,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只有让海尔金融全面认识大家,才会给大家更高的额度。
2、因为海尔金融会查大家的央行征信记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征信水平。建议大家办理一张信用卡,并把信用卡和支付宝、微信绑定在一起使用。这样,就可以快速积累更多良好的借贷记录。
3、在获得海尔金融的初始额度以后,不要管授信是多还是少。在需要贷款的时候,就尽量使用海尔金融来借钱,并保持良好的借贷记录。随着使用次数的积累,海尔金融的额度会逐步提高。
贷款逾期后,会有以下几种后果:
1、产生罚息和违约金
贷款逾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产生逾期罚息。
支付宝逾期罚息要求:
原有利息基础上增收1.5倍的利息,逾期利息=逾期金额*逾期天数*利息*1.5,逾期时间越长,收取的利息就会越高哦。所以逾期之后最好尽快还清。
如果逾期超过3个月没还,且金额超过1万,支付宝多次催款未果,就会将借款人起诉至法院,到时候不仅是要还钱,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2、个人信用受损
之前支付宝只有部分用户的借呗会上征信,花呗是不上征信的。花呗借呗逾期之后,会大幅度降低芝麻信用分,对个人征信的影响不太显著。
接入央行征信之后,花呗借呗再发生逾期,支付宝会将逾期行为上传到央行征信系统,逾期记录会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中。
新版征信的信息更新都是T+1的模式,也就是说一旦判定为逾期,征信中心第二天就会把逾期记录更新在信用报告中。
网贷逾期会导致征信不良,征信是个人信用的证明,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当征信不良到一定程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3、影响个人出行
如果个人信用记录是黑名单的话,比如存在恶意拖欠银行贷款不还,被银行起诉。将导致借款人不能乘坐飞机、无法入住星级酒店等等。
4、影响就业
有些公司在入职前会进行员工背景调查,如果查到不良征信记录,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有诚信问题,拒绝让他入职。
5、影响子女教育及日常生活
如果父母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有些需要政审的学校,子女的的资格审查很有可能无法通过,更严重的会影响参军、报考军校、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考试等。
⑶ 海尔消费金融靠谱吗
靠谱。海尔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是由海尔集团创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开业的正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国家扩大消费金融试点范围后首批获准成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所以说是非常可靠的。海尔消费金融由海尔集团、海尔财务、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及中国创新支付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拥有消费金融的牌照,是合法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换句话说,海尔金融不仅有海尔集团、绿城集团等大型商业巨头公司支撑,而且还会受到银监会的监管,所以从平台实力来看,海尔金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海尔消费金融依托海尔产业,截至目前海尔消费金融贷款余额破12亿,服务超过10万用户。
海尔是世界知名品牌,这个金融消费贷的注册公司如果真的是海尔集团,是可以信任的。海尔金融目前可以为大家提供三种贷款产品,分别是嗨付、够花和场景分期。它们的情况如下:嗨付可以取现、可以贷款等;够花主要为年轻白领提供现金贷款,额度可以达到20万元;场景分期支持大家分期购买家具、家电、数码产品等。
目前海尔消费金融开放最高可申请额度是20万,使用周期最长可分12个月,申请的时候提供个人身份认证和人脸识别,然后其余提供好个人基础信息资料就可以的,开放申请的年龄范围是18-60周岁;其实本身海尔消费金融也是属于老产品,所以还是值得信赖的。
拓展资料
海尔消费的产品好不好
海尔消费金融目前旗下有嗨付、够花两大产品。嗨付可以为18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人群提供贷款,可以取现,也可以用于商品分期。嗨付额度可以达到20万元,支持循环使用,日利率0.03%起。够花主要为18周岁至40周岁的年轻白领用户提供现金贷款,额度可以达到20万元,支持循环使用,日利率低至万分之三。
⑷ 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信息
对于一次到底能贷多少钱,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不应超过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且借款人贷款余额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公司目前尚未对贷款上限做出明确规定,但应该暂时不会超过汽车类贷款的下限,差不多3万元左右。
对于即将开展的这项新业务,该人士表示出充足的信心。他指出,过去一年买房的人群规模庞大,估计今年在家装消费贷款这一块公司应该大有可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要为付费做好准备。
为了防止过度消费,银监会此前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对于此类贷款的利率做了规定。即每笔贷款将由消费金融公司按借款人的风险等级进行定价,但最高不得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一毫一厘即成为法律界定的高利贷。
“在试行初期,我们将在扩大利差与抢占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会将利率定得过高。”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
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6%,六个月为4.6%,一至三年则为5%。据上述人士介绍,一般而言,消费类贷款的还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如果按照一年还完款来计算,借消费贷款买一部价值3000元的手机,您为此付给银行的利息最高可能达到552元。
“个人征信记录,将成为我们评估贷款利率高低的重要参考。”该人士表示。
⑸ 排名前十的贷款公司
没有什么排名的吧,东方融资,360,51什么的都可以。
⑹ 消费金融公司名单
重庆银行、长沙银行、杭州银行、湖北银行、中原银行、成都银行、哈尔滨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盛京银行。
【拓展资料】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010年,国内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于1月6日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其中,全国首家为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为北京银行全资子公司;第二家为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第三家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人民币,由成都银行出资占比51%,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出资占比49%,是全国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随后,2月12日,银监会又给PPF集团发放了天津试点的牌照,由PPF集团全资建立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注册资金为3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2012年11月27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天津举行的2012天津消费金融论坛上表示,试点工作自2010年开展至今两年多来,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较快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截至2012年10月底,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的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已达40.16亿元,贷款余额为37.09亿元,客户总户数达19万多人。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运行平稳,业务规模稳步扩大,盈利能力逐步提高,已有三家公司实现盈利。
⑺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如何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是国内的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从成立伊始,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就坚持实施客户导向型的服务策略,根据客户实际收入和具体消费需求,从产品创新方面入手,重点开发贷款金额不同、首付比例不同、贷款期限不同、还款方式不同的各类消费贷款,从而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截至2013年年底,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近60亿元;客户数量突破16万人,业务受理点超过1500个,业务笔数近30万笔。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产品有:用于购买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具等各类耐用消费品的“轻松付”;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各类消费的“轻松贷”;“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的“应急贷”;助力应届毕业生轻松就业的“助业贷”;全国首创以卡片为载体、提领现金、循环额度的“Mini循环消费贷”,以及全新上线的互联网金融类产品“轻松e贷”等,目前51款专案产品,涵盖的40多种还款方式,充分满足了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
以上就是北银贷款的介绍,其实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是国内专业的金融公司,而且推出的北银贷款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贷款方式,同时北银贷款的产品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能充分满足客户的诸多需求。
⑻ 消费金融公司排名
中银消费金融是中国银行的附属公司,也是上海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0年【2】.北银消费金融
成立于2010年3月1日,注册资本3亿元,主要为个人客户提供教育、租房、旅游、车险、装修等个人消费贷款?【3】.招联消费金融?是由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旗下产品主要有零零花、好期贷等。
除以上消费金融公司外,我国正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共有25家,比如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等。
【拓展资料】一、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10年,国内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于1月6日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其中,全国首家为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为北京银行全资子公司;第二家为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第三家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人民币,由成都银行出资占比51%,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出资占比49%,是全国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随后,2月12日,银监会又给PPF集团发放了天津试点的牌照,由PPF集团全资建立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注册资金为3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二、2012年11月27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天津举行的2012天津消费金融论坛上表示[2],试点工作自2010年开展至今两年多来,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较快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截至2012年10月底,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的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已达40.16亿元,贷款余额为37.09亿元,客户总户数达19万多人。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运行平稳,业务规模稳步扩大,盈利能力逐步提高,已有三家公司实现盈利。
三、当前银监会已经向高层管理部门递交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建议,通过后将及时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监管当局设置了资本充足率、公司经营活动的资金来源等门槛,但如果这种消费公司真的出现,将是中国金融史上的平地一声雷。其创举意义或者只有早年重新开办典当行、现在预备开放的民间信贷才稍许可以媲美。但即便如此,后二者程度也不一样。因为它们只不过是把借贷这块肥肉从商业银行垄断的市场中,合法地、也是据理力争地挖出空间来。说起来这其实是借贷市场不同层次的真实合法地体现,没有什么经营方式的本质革命在里面。
⑼ 小米消费金融首份财报曝光 挂牌 3个月线下业务余额突破5000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冉学东 见习记者 马雪飞 北京报道
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小米消费金融”)挂牌开业已经3个月有余,随着重庆农商行发布半年报,小米消费金融的相关信息也随之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小米消费金融共实现营业收入343.9万元,净亏损906.9万元。
9月1日,小米消费金融也透露,截至8月31日小米消费金融线下业务余额已经突破5000万。目前已经与多家商业银行完成授信合作,总授信额度为63.9亿元。
作为小米金融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落下的关键一子,小米将如何协调现有金融业务,发力消费金融?对此记者致电小米消费金融,其表示需要反馈至相关业务部门等待答复,截至记者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首份半年报曝光
作为今年开业不久的第二家消费金融公司,小米消费金融目前披露的信息并不算丰富。重庆农商行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小米消费金融资产总额15.11亿元,负载总额1960.4万元,净资产14.91亿元,营业收入343.9万元,净亏损906.9万元。
早在去年5月,小米 科技 就已经与重庆江北区人们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重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并在江北区开设中国消费金融中心,这也将成为继马上消费金融后落户重庆的第二家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重庆银保监的批复,2019年底小米消费金融的相关筹备信息浮出水面,重庆农商行确认参股。随后, 2020年1月,银保监正式批准同意筹建小米消费金融。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消费金融注册资本15亿元,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持股,其中小米通讯持股50%,重庆农商行持股30%。
小米消费金融在财报中也表示,将在“5G+AIoT”的新一代超级互联网的时代里,凭借“互联网+新零售”的线上线下渠道及场景,提供极致、便捷的 科技 型消费金融服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陈嘉宁曾分析道每家消费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无论是股东资源、消费场景还是资金成本,各家消费金融公司都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当下,银行系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正在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而重庆农商行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米消费金融在融资渠道、资金成本方面的限制。公开信息也显示重庆农商行大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控股和参股20余家金融资金运营公司以及多家产业资本运营企业,在产业金融方面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作为大股东,此前小米已通过设立小贷公司的形式试水消费金融业务,在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以及在贷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业务经验。业内人士曾指出,作为高合规门槛的金融业务,消费金融盈利性也相对较好,小米消费金融的获批筹建,有利于整体金融业务的发展。
小米集团体系内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态链,投资及涉及的领域包含智能硬件、生活消费、教育、 游戏 等板块,也给消费金融业务拓展提供基础。
拥有庞大线下门店和用户流量客群,有消息称小米消费金融将业务发力的重点倾向于线下,发力3C、家电等场景分期业务。
当前来看,开业仅3个月线下贷款余额已经突破5000万,成效明显。公开信息来看,当前小米消费金融可能由小米金融、小米贷款、小米借条等平台渠道,借助小米生态链的开展,据了解小米贷款、小米借条等均由均由重庆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运营。
不过,仅仅依靠线下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其所提供场景和触达的用户群体相对于线上的海量客群依旧有限。当下小米的渠道包含小米之家、小米授权店、小米专营店,对应不同层级的市场。数据显示作为小米零售版图的重要一环,小米之家已经超过500家,但相较于线上的海量客群和低成本获客,实体店在效率和成本方面依然拥有不少的劣势,线下很可能仅是小米消费金融的第一步。
金融版图业务渐丰
2020年以来小米金融不断就开始不断加码金融板块,动作频频。
1月,小米消费金融正式获批筹建;3月底,小米集团和尚乘集团联合成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正式开启试营业;4月,小米金融宣布,原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将担任小米金融副总裁。
此次顺利摘得消费金融牌照,也被业内认为是小米集团在金融领域实现全牌照布局的最后一环。
小米的金融业务最初始于小米支付,随后推出小米钱包,并在2015年重点发力小米金融业务平台,提供理财服务、上线小米贷款。目前,小米已拥有小贷、支付、保理、融资担保、保险经纪、银行、消费金融等多个金融牌照,无疑这是大股东对于金融板块整体的生态布局。
此前小米的招股书就显示小米拟将旗下的金融业务逐步剥离划分至小米金融进行独立拆分,虽然业务和利润占比并不大,起步也相对较晚,但当时的分拆也被比喻为度小满于网络、京东金融于京东。
作为互联网一大业务版图,金融可谓不可或缺的一步,但从小米来看尽管金融羽翼相对丰富但并不属于一级业务范畴。最新公布的2019年财报也并未单独披露小米金融的经营业绩,内容显示互联网服务方面,2019年四季度金融 科技 业务快速增长得益于消费贷款的拉动,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为9.6%。
当下,消费金融领域随着优质客群被刮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开始进入存量时代。虽然互联网机构有流量、有客群、有牌照,但目前来看消费金融做的好的并不太多,业内人士认为在竞争加剧的、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单一的消费场景也容易在发展中受到限制,保障存量客群、运营好渠道是当前的关键。
⑽ 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5倍,超过五倍是不是违规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相对较高,银监会因而设立了严格的监管标准对于一次到底能贷多少钱,此前出台的相关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
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按照2008年北京市职工月均工资3726元来计算的话,一次最多只能贷18630元。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公司目前尚未对贷款上限做出明确规定,但应该暂时不会超过汽车类贷款的下限,差不多3万元左右。
对于即将开展的这项新业务,该人士表示出充足的信心。他指出,过去一年买房的人群规模庞大,估计今年在家装消费贷款这一块公司应该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要为付费做好准备。
为了防止过度消费,银监会此前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对于此类贷款的利率做了规定。即每笔贷款将由消费金融公司按借款人的风险等级进行定价,但最高不得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一毫一厘即成为法律界定的高利贷。
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六个月为4.86%,一至三年则为5.4%。据上述人士介绍,一般而言,消费类贷款的还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如果按照一年还完款来计算,借消费贷款买一部价值3000元的手机,您为此付给银行的利息最高可能达到637.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