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为什么贷款余额大于GDP

为什么贷款余额大于GDP

发布时间:2022-09-19 06:54:41

1. 信贷总规模占GDP的比例将攀升说明什么

信贷总规模占GDP比例攀升说明
1、银行信贷风险加大;
2、投资力度大,信贷基本上用于投资,由于占GDP比例逐渐增大,投资过大容易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整个行业风险加大,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特定国情,信贷为了降低风险以及渠道便利大多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并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金,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利用率降低,而很多国企都是垄断者或寡头,资金的大量进入造成该国企扩大产能而使得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加大,同时还有资金链断裂风险(无法还庞大的贷款,银行只好接着贷款给它用于还款,资金的利用率低下)。
信贷总规模占GDP比例攀升也有好处,刺激经济快速发展!

2. 超8成买房者需贷款,我国哪些城市的居民杠杆率较高呢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居民资金杠杆率、住户部门杠杆率也呈现较大差别。总体上,我国城市居民杠杆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重点城市中,厦门、深圳、南京、杭州等东南沿海城市杠杆率较高。

据悉,目前“杠杆率”的统计存在较多口径,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两种:一是住户贷款余额/GDP,即住户部门杠杆率;另一种是住户贷款余额/住户存款余额,即住户存贷比或居民资金杠杆率。

四城杠杆率比较:

数据显示,2020年,四城的居民资金杠杆率均超过了130%,其中最高的厦门达到了148.9%。在住户部门杠杆率方面,杭州高达126.8%,深圳和南京也超过了90%,厦门为87.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年GDP增速较慢,因此四成的住户部门杠杆率均有明显提升。

房价高,会带来居民杠杆率高,杠杆率高则进一步推高了房价。数据显示,深圳、厦门、杭州和南京房价均位列我国城市房价前十位。

以厦门为例,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厦门3月均价达到了48570元/平方米,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大一线城市,位居第四,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广州。

以上内容参考 第一财经-超8成买房者需贷款,“95后”全款买房比例最高

3. 有关GDP和信贷规模问题

1.据我所知,经济学理论层面与国家政策制定领域是没有最佳的比例(信贷与GDP的比例)。

2.要讨论信贷余额多是好是坏。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信贷质量的好坏。拿上半年中国发放7.4W亿来说。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与房市了。贷款回收的难度与形成坏账的可能性都变大了;二是放贷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贷额还是分配给了大型企业。国家一直强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风险肯定是有的:一旦投资和信贷放缓,增长能否持续是个大问题。
我这里拿08年的GDP做个分析。
1,按照08年GDP重量30W亿,那么30*1.08=32.4W亿,半年就是16.2W亿。
2,上半年信贷7.4W亿,08年全年是5.087W亿(半年2.5W亿),也就是上半年信贷比往年多了4.9W亿。

4. 2022 一季度我国房贷总额达 53 万亿,人均房贷负债 14.7 万,说明了什么

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我国居民的总负债超过了200万亿,人均背债14.7万,国民储蓄率从51.8%降至45%。

我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在400~500万亿的量级,就按450万亿来算吧,房贷总额53万亿仅仅只有12%而已。

对于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困难了。买房的念头恐怕很难有。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根本就不敢想。年轻人不接盘,房价怎么涨?房子怎么卖?即使涨的,也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这也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想都不敢想。

人均负债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没什么大的意义。房子目前还是供给大于需求,主要就是就是价格太高。买不买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是那么执着了,工作稳定有工资收入才是最重要的。国家地产调控主要还是结构调控。

5. 银行业贷款余额再超GDP比重是好是坏

1.据我所知,经济学理论层面与国家政策制定领域是没有最佳的比例(信贷与GDP的比例)。

2.要讨论信贷余额多是好是坏。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信贷质量的好坏。拿上半年中国发放7.4W亿来说。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与房市了。贷款回收的难度与形成坏账的可能性都变大了;二是放贷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贷额还是分配给了大型企业。国家一直强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风险肯定是有的:一旦投资和信贷放缓,增长能否持续是个大问题。
我这里拿08年的GDP做个分析。
1,按照08年GDP重量30W亿,那么30*1.08=32.4W亿,半年就是16.2W亿。
2,上半年信贷7.4W亿,08年全年是5.087W亿(半年2.5W亿),也就是上半年信贷比往年多了4.9W亿。

6. 银行贷款增加,为什么gdp增速却放缓

信贷增速强劲而GDP增速反而下降。这可能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信贷传导至实体经济活动可能存在时滞。经济活动旺盛催生出对信贷的更多的需求,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大都是负债经营,企业看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需要更多的信贷支持。信贷增速的改变往往是经济活动的预测指标,从企业看到投资机会增加信贷需求到信贷需求转换为真实投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从2008年到2012年的历史数据来看,信贷增速增加推动实体经济增长往往会有一到两个季度的时滞,比如,2009年一季度的信贷增加,伴随的是2009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的经济回升。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的信贷大幅增长可能会推动二季度或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一季度的经济增长。

原因之二是影子银行的比重变大。第一季度存款总量为人民币6.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64%。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政府部门对银行业的监管非常严格,为了规避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等指标的监管,银行大量发展以银信、银证、理财产品业务为代表的表外业务或影子银行业务,企业通过影子银行方式融资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影子银行在社会融资总量上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影子银行规模上升增加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中国政府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加强是大势所趋。企业普遍预期今年晚些时候影子银行监管将收紧,所以公司提前完成借款,以储备足够资金,避免信贷紧缩时的流动性紧张。

原因之三是信贷数据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现象。举例来说,如果企业将借的资金投向公司债券,统计数据中的贷款和债券发行项下的数字都会增加,新增信贷规模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庞大。近几年来,金融机构纷纷采取贷款派生存款、存款派生贷款、相互拆借资金,相互购买债券和理财产品等手段,使得大量货币信贷资源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造成了社会融资总额高速增长而许多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

原因之四是信贷外的因素可能影响经济增长,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新一届领导班子打击贪腐、遏制过度公款消费,这对餐饮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由于以往与春节相关的娱乐活动都得到了限制,一季度餐饮行业销售额增速锐减。从理论上讲,餐饮收入增速下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速的下滑。餐饮业在中国经济活动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2012年,其营业额相当于GDP的4%,隶属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项下、涵盖餐厅销售额的餐饮业销售同比增速从2012年第4季度到2013年第1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

原因之五是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正在减弱。首先,在出口增速放缓后,资本密集型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经济增速却在放缓。去年出口总量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近40%下滑至25%。这种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资本密集程度,意味着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在下降。其次,实体经济对于给定水平信贷的反应在减弱,更多的信增贷款正投向投机活动(比如房地产),推动资产价格,而非投资于实体经济。一季度GDP增速下降的同时,房价反而有抬头的趋势,根据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中国4月份房价同比上涨5.3%,涨幅高于3月份的3.9%。在热点城市深圳和广州,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22%。这说明部分新增信贷正推动房价泡沫再度膨胀。

7. 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是多少

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国内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历史最高,达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的银行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达到112%。2009年4月末,国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超过同期国内GDP总额(约31.8万亿元)。

就在欧、美等银行业面对经济衰退,金融被流动性紧缩的阴霾所笼罩时,国内的银行业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时间里共新增贷款超过6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这与近年来主要商业银行完成了改制上市,并获得了巨额的资本补充有关,目前国内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资本为信贷支持经济提供了保障。

贷款余额占gdp比重--中国银行业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100%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数据。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仍有继续增加的空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储蓄总额已经达到53万亿元,仍然有17万亿的存贷差,以及1.6万多亿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当前存贷比为67%,低于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时至今日,美国、英国、日本的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国的银行资产占GDP的比例却达到150%,与美英等国家相比,德国以外向型企业和稳健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成为抗国际金融危机较好的国家。

8. 存贷款总额/GDP 是什么

存贷款总额/GDP表示存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1. 经济学理论层面与国家政策制定领域是没有最佳的比例(信贷与GDP的比例);

  2. 要讨论信贷余额多是好是坏,关注的应该是信贷质量的好坏。以2012年上半年中国发放7.4W亿来说。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与房市了,贷款回收的难度与形成坏账的可能性都变大了;

    二是放贷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贷额还是分配给了大型企业,国家一直强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 比重月底风险会加大:一旦投资和信贷放缓,增长能否持续是个大问题。


9. 改革公积金制度或可拉动近万亿GDP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始于1991年5月,当时上海作为试点城市,引入了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全国范围推行公积金制度。1999年,中央出台《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进入法制化、规范化阶段。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末,我国住房公积金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334.82万笔,共计85821.32亿元,仅2018年就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52.58万笔,支持居民购买首套房216.99万套,购买二套房35.59万套。可以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服务居民住房消费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日,笔者考察了全国和主要城市的公积金账户公报,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表1是全国各省公积金的缴存余额,全国缴存余额(缴存总额减去提取总额)为57934.88亿,贷款余额(发放贷款总额减去贷款回收总额)为49845.75亿。也就是说,全国公积金账户上有可用资金高达8089.1亿元。当然,各地的公积金结余情况差异很大。天津、安徽、重庆的公积金缴存余额减去贷款余额不足10亿,但是广东、山东、河北、湖北、河南的公积金缴存余额减去贷款余额则高达500亿以上。

第二,对于公积金账户上闲置资金较多的地区,也可以适当降低企业的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降低企业的负担。

很多企业由于疫情影响在停工停产期间毫无收入,国内疫情结束之后,企业又受到国内和国外需求端萎缩的影响,订单大幅下滑,用工成本负担很重。建议政府降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公积金缴存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

第三,放宽公积金提取政策。还有一部分居民无购房需求或者被限购,但是他们的公积金账户上有一定余额。

然而,在绝大部分地区的公积金提取政策规定下,这些居民很可能需要等到退休、离职才可以提取账户余额,这等于强制性的居民储蓄,而这一储蓄的利率又极低。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居民的当期消费,而且还降低了居民的财富总额(居民自己理财、投资或存定期存款的收益较高)。考虑到疫情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负向冲击很大,对于公积金账户充裕的地区,应当放宽居民提取公积金的条件,允许居民按月提取一定比例的账户余额,提高居民的当期可支配收入,提振居民消费。

如果能够在2020年一次性释放出我国公积金账户上一半的闲置资金(根据2018年计算的数据是4044.55亿),相当于给居民增加了收入或者给企业减轻了负担,那么再加上消费乘数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或许可以带动近万亿的GDP和新增上百万的工作岗位。

(作者罗知为武汉大学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系主任、教授,感谢赵品钧和王新雅同学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10. 为什么GDP上升越来越大负债率也越来越大呢

GDP上升和负债率上升,应该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GDP上升,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升,生产效率也在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有资金缺口,肯定会要贷款。负债率可能也会增加。但是这不是绝对的。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贷款余额大于GD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30万10年提前还款 浏览:286
买房贷款是哪一年开始的 浏览:692
长沙我想个人小额贷款 浏览:547
贷款银行流水近几天刷还有用吗 浏览:824
邮储银行小微贷款利率 浏览:708
贷款年利率128算高吗 浏览:516
农行有利息的贷款 浏览:242
小额贷款公司日常会计分录 浏览:705
贷款每月等额还款利率怎么算 浏览:222
银行卡贷款买房流水不够怎么办呢 浏览:551
我国节能环保贷款余额 浏览:319
二手房过户完要到银行填贷款合同 浏览:843
贷款已批担保退出 浏览:286
4s店贷款未通过要流水 浏览:480
贷款买房被公司裁员 浏览:296
农行26万贷款20年月供公式 浏览:464
哪个银行的消费贷款好贷吗 浏览:431
长治小额贷款不收费 浏览:526
助学贷款网上信息登记表 浏览:534
农行贷款利率再次上调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