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贷款余额是本金加利息吗
不包括利息,只算还未还清的本金。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对贷款还本付息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种,如固定利率计息法、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差递增或递减还款法、等比递增或递减还款法等等。1998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曾以(银货政发(1998)149号文,通知各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法作出了规定。该规定指明的还款法有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两种。但是,该规定还说“等额本息还款法下还可采取等额累进还款法和等比累进还款法”。
【拓展资料】
住房贷款来说,目前有四种还款计算方法。下面主要介绍这四种:
一、等额本息还款法。
这种还款方式每月的还款额度是一样的,不过每月还款的额度中利息占据了大部分,不过相比于等额本金,同样的贷款额度和利率,等额本息每月的还款压力比较小,适合低收入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等额本息整体还的利息比较多。
二、等额本金还款法。
这种还款方式适合收入稳步提升的人群平,而且前期的还款压力比较大,在还款的时候本金占据了大部分,同样的贷款额度和利率,等额本金的总利息要比等额本息低,而且每月的还款额度是递减的,后期还款的压力会比较的小。
三、等额递增(或递减)还款法。
等额递增(或递减)还款法也叫等额累进还款法。所谓等额递增(或递减)还款法是在等额本息还款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还款的期限分作两个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内的还款额度是不同的。可以是递增的;也可以是递减的。
四、等比递增(或递减)还款法。
等比递增(或递减)还款法也叫等比累进还款法。所谓等比递增(或递减)还款法是在等额本息还款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还款的期限分作两个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内的还款额度是不同的。可以是按比例递增的;也可以是按比例递减的。
Ⅱ 某企业"长期借款 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为50000元,本期共增加30000元,减少40000元,则该科目的期初金额为
期初金额=期末贷方余额为50000元-增加30000元+减少40000元,=60000元。
Ⅲ 某公司"长期借款"账户期未贷方余额为100000元,本期共增加60000元,减少80000元,则该账户的期初余额为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哪里来的,不过显然答案错了,该帐户的期初余额应该是120000元才对。长期借款科目的增加计入贷方,减少计入借方,只有期初是120000元的情况下,增加60000,减少80000,余额才能是贷方100000,如果答案是80000元,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将增加和减少在计入帐户的时候搞混了借贷方向。
Ⅳ 请问什么是贷款余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4)某企业长期贷款科目余额扩展阅读:
贷款的还款方式: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
(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
(6)随借随还:借款后利息是按天计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随时都可以一次性结清款项无须违约金。
Ⅳ “长期借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为了反映企业的各种长期借款,应设置“长期借款”账户,用来核算各种长期借款的借入、应计利息、归还和结欠情况。
该账户属于负债类,其贷方登记借入的款项及预计的应付利息;借方登记还本付息的数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数额。该账户应按贷款单位设置明细账,并按贷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需要说明的是,预计的长期借款利息应通过“长期借款”账户进行核算,而不是记入“预提费用”账户。长期借款费用应根据长期借款的用途和期间分别记入
“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财务费用”等账户。
Ⅵ “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账面余额,反映企
【答案】错
【答案解析】
“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账面余额不仅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各种长期借款的本金,还可能有“利息调整”等明细科目的金额。
Ⅶ 长期借款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本金与利息合计还是只有
是本金与利息的合计
Ⅷ “长期借款”科目期末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的本息。这句话对不对
长期借款科目期末有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的本息
这句话是对的,因为长期借款科目核算的就是长期借款的本金和利息的,期末有余额,一定是尚未偿还的本金或利息。
Ⅸ 贷款余额是指什么意思
贷款余额是指客户在征信数据获取日期时还没有偿还的银行贷款,也就是指客户没有还的贷款数额。
贷款余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得到的个人征信报告中有一项数据就是贷款余额。而贷款余额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还清,否则将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
存贷比是银行的考核指标之一,即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75%,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即为存款总额,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为了保证贷款后能够按时归还,用户在办理贷款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和还款期数。常见的还款期数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在贷款条件一样的前提下,等额本息归还的总利息比等额本金高。
用户办理的贷款可以提前归还,这样可以节省利息的支出。不过提前归还时最好知道节省了多少利息,在节省利息不多的情况下,用户最好不要提前归还,可以使用这部分钱进行理财,弥补利息支出的损失。
Ⅹ 长期借款余额是什么
为了反映企业的各种长期借款,应设置“长期借款”账户,用来核算各种长期借款的借入、应计利息、归还和结欠情况。该账户属于负债类,其贷方登记借入的款项及预计的应付利息;借方登记还本付息的数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数额。该账户应按贷款单位设置明细账,并按贷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长期借款概念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或者某营业周期超过1年的各种借款。一般来说,企业借款是为了增添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地产、增添或补偿厂房等,也就是为了满足扩充经营规模而增加各种固定资产的需求。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区分长期借款性质,按照申请获得贷款时实际收到的贷款数额进行确认与计量,并按照规定的利率和使用期限定期计息,确认长期账款,进行入账。
货款到期,企业就应当按借款合同,按期清偿利息和长期借款利息费用。按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等应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所构建资产的成本或直接记为财务费用。
长期借款账户
为核算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取得与偿还情况,需设置负债类性质的“长期借款账户”。贷方登记“长期借款”的增加数,借方登记“长期借款”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则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结余额。该账户应按贷款单位设置明细账户,并按照贷款种类进行分类核算。
企业取得长期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长期借款账户”,计算利息时候,长期借款借方登记“在建工程”“财产费用”等账户,贷记“长期借款”账户。偿还借款、支付利息时,借记“长期借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长期借款余额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