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浙江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

浙江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

发布时间:2022-09-26 02:52:30

❶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❷ 622320开头是什么银行

银行卡622320开头是属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借记卡。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成立时间是1951年,是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地方金融机构。
拓展资料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1年,共有机构网点6035家,从业人员5.4万人,是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地方金融机构。2004年6月成立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由全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组成,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的金融机构。
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联保贷款,强制推行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真正成为支农的主力军和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到2006年末,全省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1780亿元,占全省农业贷款的95%,农业贷款余额、增加额等5项指标连续3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信用社将努力争取用5-6年的时间,建成规范化的现代银行机构,为新农村建设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6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果,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到2006年12月底,全省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4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可达2699亿元,全年实现账面利润35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居全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首位,全国同行业第三位。
全省农信社大力组织存款,加强信贷管理,开展业务创新,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433亿元,较年初增加499亿元,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2699亿元,较年初增加377亿元,考虑到清收不良贷款等因素,实际增加426.5亿元,增长18%;存、贷款余额和增加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首位。
银行卡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累计发行信通卡403万张,卡存款余额14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1%。

❸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普及范围有多广是全国各地都有吗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它的发展已经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困境。而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金融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全面展开,作为金融机构的一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农村信用合作社,它已经不适应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对它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本文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改革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 信用合作社 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材信用合作社的实力日益壮大,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网点普及,资金实力雄厚,支农作用显著,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上收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农村信用社事实上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同时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几经变迁以及体制改革的不够深入,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种种障碍。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二十世纪初在引进西方信用社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非正式规则与信用社制度的相容性较差,农民参与意识差等因素,导致信用社发展较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利用行政手段打破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组建人民公社的集团生活模式。尽管表面上形成了相应的集体组织,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化的影响。80年代初解散人民公社,重新实行家庭经营,已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不顾非正式规则的制约因素,强行移植、推广信用社制度,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表明上取得了成功,但社员参与意识差及政府干预等因素,信用社所特有的制度规定却没有表现出来,使农村信用社既有合作金融的共性,也有因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个性,变成一个无法精确描绘其制度特征的金融组织
上海市农村信用社,1999年末各项存款已达343亿元,贷款达227亿元,负债总额达395亿元,社员股金却只有10.1亿元,股金只占负债的2.7%,而且农户和农业贷款只占很小的比例。
青海省1999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不足13亿元,贷款量只有7亿多元,社员股金1.1亿元。
2004年6月的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724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的11.6%;各项贷款余额1958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1.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861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6%,累计亏损和呆坏帐总额超过5000亿元。
上述事实说明,许多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不抵债,甚至一些农村合作社遇到支付危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困难已开始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抑或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都明确提出“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坚持按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恢复合作制的性质”,完善合作制一直作为决策层的首选。但在21世纪初情况发生了变化。2000年8月,在江苏开始了改革试点工作,这次改革不仅进行了省联社管理模式试点,还把该省1658家农村信用社、82家县(市)联社合并,建立县联社统一法人,而且在常熟、张家港、江阴三个经济较发达地区组建了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2003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首次提出“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回避了“合作制”字样。
那么我国目前那村合作社为何种性质?是“合作制”还是“股份制”呢?必须明确界定“合作制”与“股份制”二者的概念。合作制与股份制有着明显差异。合作制的入股者可以退股,而股份制不能退股只能转让;合作制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一人一票,而股份制实行一股一票,持大股者必然掌握经营管理权;合作制由合作区域内有共同关系、共同利益的人组成,股东、经营者、顾客三者一般都是社员,利害关系一致,而股份制由资本者组成,股东、经营者、顾客三者关系对立;合作制的经营宗旨是为入社社员服务,在满足内部互助后适当追求盈利,而股份制的目标是盈利最大化;合作制在为社员提供服务时不得有经济实力、政治上的歧视,而股份制是依据服务对象的实力为准的;合作制的分配由入社者平均分配,而股份制是依股东持股多寡而分配。在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时必须明确这两个概念,以确保农村合作银行合作性质不变。目前有一种将农村店用合作社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信用社的提法。股份制合作社对股份购买者和购买额、股份分红比例、股份转让都有限制,基本上实行一人一票制,所有者、经营者统一。股份合作制是介于股份制与合作制之间,兼具股份制与合作制的某些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并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决策时原则上一人一票,实行劳动分红与股金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政策。它与股份制在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分配结构方面都有区别,与合作制也有区别。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特点揉合在一起,一方面产权明晰,另一方面坚持为社员服务,讲究利润的适当分红和返还。我们可以将股份合作制信用社定义为,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按照章程或协议,以资金使用权作为股份,自愿组织信用社,基本实行民主管理,按股分红,并留有公共积累的 企业法人。这种企业制度既保持了合作制民主管理、提取公共积累、为社员服务的基本内核,又吸收了股份制考虑投资人利益的优点,产权明晰、主体确定、权责分明、具有自我约束力,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组织。这既利于贯彻合作精神,又利于责权利相统一,增强居民入股和参与信用社交易的吸引力。因此,以股份合作制取代互助合作制,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是可行的选择。对中国一般经济地区而言,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制度,既可以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又考虑了经济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更好地发展。

❹ 怎么查询农行贷款余额

1、办理了网上银行的客户,可以在网上银行选择“我的贷款”-“房屋贷款”-“余额查询”;

2、通过95599电话银行转人工服务查询;

3、致电原贷款中心,找到原贷款客户经理,请客户经理查询;

4、去原贷款中心现场查询。

(4)浙江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借款人所需条件:

1. 年龄在18-60岁的自然人(港澳台,内地及外籍亦可)

2.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3.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

借款人应提供的材料

1. 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外地人需暂住证和户口本

2.结婚证/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单身证明2份

3.收入证明(银行指定格式)

4.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5.资信证明:包括学历证,其他房产,银行流水,大额存单等

6.如果借款人为企业法人的还必须提供经年检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章程、财务报表。

注:从2010年5月10日左右开始外地户口在京购房贷款还必须提供近一年的缴税证明或者一年的社保单等能证明在京工作满一年的材料。

房屋卖主应提供材料

1. 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结婚证或者单身证明)

2. 房产证

特殊情况

外籍人士购房所需资料:

台湾人-------大陆往来通行证(台胞证)、户籍藤本(可证明婚姻状况)、在京购房审批表、抵押公证书(委托办理后期领房本及抵押登记)

香港人-------香港身份证、结婚证、抵押公证书(委托办理后期领房本及抵押登记) 韩国人--------护照中文翻译公证、名字中文翻译公证、户口本中文翻译公证(可证明婚姻状况)、抵押公证书(委托办理后期领房本及抵押登记)

其他国籍------护照中文翻译公证、名字中文翻译公证、结婚证中文翻译公证、抵押公证书(委托办理后期领房本及抵押登记)

卖方为企业需提供资料:

法人身份证、 营业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董事会出售决议、公司章程、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收款账户证明(以上资料都需要加盖公章)、房产证

❺ 目前乡村金融的规模如何

对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与活动的规模、分布和作用,学者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和评估。在总量规模估计上,学者们的估计差异仍然较大;在分布和作用方面,学术界的分歧较小。总体看法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与活动的规模大、分布广、作用重要。

3.1 规模
我国农村都普遍存在民间金融组织或活动。不同学者对其规模作了不同的估计。由于农村民间金融调查存在样本小、总体大的问题,学者迄今为止所作的统计推断并不一定可靠。有关农村民间金融的总量估算数据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指向性的。郭沛(2003)依据第三方调查数据计算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在2002年为2001亿元-2750亿元之间。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20个省,82个市县,206个乡村、110家中小企业、1203位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各地区地下金融规模、农村地下金融规模、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规模进行了基本判断,测算出2003年全国地下金融(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05亿元——8164亿元之间(李建军等,2004)。两者的推算在方法论上均有明显缺陷,但无疑是可贵的尝试。[10] 根据一些学者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农村“高利贷”高达8000亿到1.4万亿元,仅浙东南地区就有3000多亿元(唐仁健,2003;张宇哲,2004)。但这种计算依据并不清楚。

也有一些研究估算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相对规模。IFAD(2001)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占来自正规金融市场的四倍以上,非正式信贷市场对农民的重要性远胜于正式信贷市场。

上述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4)的调查结果为,全国20个被调查省、区、市的地下金融规模平均指数为28.7,即全国“地下金融”的业务规模占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比重近三成。从不同区域角度看,西部7省区、东部8省区和中部5省区的地下金融规模指数分别为28.98、28.66和25.2。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调查结果虽然不能推算到全国或者东中西部地区的民间金融相对规模,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到这些调查样本中的民间金融相对规模。

3.2 分布
我国全国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民间借贷。温铁军(2001a)组织调查了分布在东、中、西15个省份24个市县的41个村。[11]调查到借贷案例57起;放贷案例27起。对调查资料作统计处理后的发现是:除了有两个地方存在不计利息的民间借贷外,其余地区均有高利息民间借贷存在。如果按照调查地点计算,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发生率达到了85%。[12]

民间金融组织或活动在各地的形式有差别。比如江浙、福建、广东存在各种合会,东北存在“对缝”业务,陕西、山西存在各种 “基金”(席秀梅等、2004)。所谓“对缝”业务,是指利用银行借贷“转贷”出去谋取利差(杨爱新等,2004)。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截至2001年存在众多典当行、寄卖行采用“利滚利”方式高息放贷现象(周崇华,2001)。普遍根据江苏省盐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的最新调查(王大龙,2004),盐城市各县民间金融形式主要为四种:互助形式的民间借贷(不计息或者低息),“高利借贷”,企业内部集资,村级经济组织成为民间放贷的新主体。根据中国社科院《乡镇企业融资与内生金融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民间金融种类比较多,包括互助形式的民间借贷(不计息或者低息),亲友熟人之间、个人和单位(政府、学校、企业等)之间、单位之间的“高利借贷”,专门民间放贷人的借贷,银背,合会(标会等),地下钱庄,企业集资等。广东地区的民间借贷的组织形式,一种是无组织的零散的民间借贷,包括私人间借贷、企业间借贷及集资;另一种是有组织的民营金融,包括信息公司、互助金会、标会和当铺等。但广东有组织的民间借贷较少,基本上是属于圈子内借贷,借贷双方信息很对称(巫燕玲,2004)。

3.3 作用
无论是民间金融还是官方、半官方金融,其供给都是需要面向需求,其作用和效率首先视其在何等程度上反映偏好和满足需求而定。农村民间金融的效率和作用首先看其是否能够、在何等程度上反映民众的偏好、满足民众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唐仁健,2003):(1)小规模、分散化;(2)多样性、复杂性; (3) 缺乏或较少抵押担保; (4)方便、及时;(5) 由于贷款量不大、季节性强,农户、小额贷款、对利率事实上并不太敏感。与此对应,金融供给者越是贴近农户,其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对称性就越高,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就越大。可以说,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对分散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当前比较有权威性的调研看,随着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开展,正式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贷服务涵盖广度虽然比以前有所改善,但是其服务的深度仍然是有限的。[13]

调查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民间金融组织信贷的依赖度较高,对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较高,作用较为突出。根据何广文(1999)对浙江、江苏、河北、河南、陕西的21个县的365个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这些农村家庭借款行为的60.96%是与民间放贷主体之间发生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户固定调查点进行的抽样调查,多数农户从银行和信用社得到贷款难度较大。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190 元,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25%和75%(傅志寰,2004)。

民间金融的重要性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31个省市自治区2万多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所证实(见表格2)。从1995-1999年,这些农户私人借款

表格 2 1995-1999年农户借贷资金来源构成

(单位:%)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银行、信用社贷款
24.23
25.42
23.94
20.65
24.43

合作基金会借款
5.52
3.45
2.91
3.42
3.47

私人借款
67.75
69.27
70.38
74.29
69.41

其他
2.50
1.86
2.78
1.64
2.68

资料来源:温铁军,2001a。

每年均占信贷资金来源的67.75%以上。同一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1999年,农户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获得的贷款占农户贷款总数的69.41%,平均每户1008.56元,其中,有息借款491.87元,占48.77% (曹力群,2001a)。2000年,平均每个农户累计借入款1020元,其中约700元来自民间借贷,而且在私人借款中有息借贷的比重高达47.7%,其中大部分为高息借贷(曹力群,2001b)。2003年的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1995年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24.1%,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占5.5%,私人借款占67.9%,其他占2.5%(张信哲,2004)。

据江西省农调队对全省24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574户有借贷行为,占23.4%,其中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贷款的有120户, 占被调查农户的4.9%;从2001年至2003年,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仅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间贷款所占比重为76—86%(傅志寰,2004)。据安徽省农委从农村调查点了解的情况,2003年农民户均借款中,来自银行、信用社的占12.6%,来自民间借贷的占83.5%(傅志寰,2004)。根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04年的调查,山东省50%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满足依赖于民间借贷,在流通领域这一比例则高达80%,而且民间借贷的利率往往在10%以上(蒋飞,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中德农户金融需求研究课题组1999年的典型调查也同样印证了民间金融的重要性(何安耐、胡必亮主编,2000)。广东省东莞市雁田管理区(原雁田村)最初发展农村工业,其资本依靠其强大的宗族私人亲属关系借贷和引进资金。5个典型调查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均占有超过65%的比重,无论它们在何种经济发展水平(见表格3)。[14]

表格 3 五村庄农户借贷款来源的比例

(1997-1999年3年数据,%)

王涧村

屯瓦村

福星村

项东村

雁田

个人和民间借贷
65.2
65.6
80
81.3
73.33

国有商业银行
/
4.2
0
0
26.67

信用社
32.3
22.3
19.6
18.8

基金会
2.5
0
12.4

0

资料来源:何安耐、胡必亮主编,2000。

从总体上看,当前正式金融由于存在垄断化、商业化等倾向,只能提供有限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更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在这一情况下,民间金融在现阶段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❻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三门峡市办公室的农信简介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辖3县(渑池县、陕县、卢氏县)、2市(义马市、灵宝市)、1区(湖滨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人。全市农信社系统共有179个机构网点,其中县级法人机构6个(义马市、渑池县、陕县、灵宝市、卢氏县、湖滨区),乡镇农村信用社、信用分社和储蓄所173个。全市现有员工2000余名。截至2009年末,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112.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22.13%,位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各项贷款余额8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31.8%。农业贷款余额达54.3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56%,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7.7%;实现各项收入8.6亿元,实现经营利润2.5亿元,人均利润达到12.8万元;金燕卡存量19.6万张,卡存款余额达10.9亿元,共布放POS机具246台、ATM机23台;全市共评定信用农户21.7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3.95%;信用村39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9.1%;信用乡镇7个,占乡镇总数的10.6%。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三门峡市办公室于2005年7月挂牌,作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三门峡市的派出机构,市农信办根据省联社的授权,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❼ 庆元县的经济社会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7.8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年均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比2006年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比2006年增长100%。工业总产值57亿元,比2006年增长202%;工业增加值13亿元,比2006年增长139%;产值亿元企业、税收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12家和3家,入园企业从2006年的14家增至66家。农业总产值9.2亿元,年均增长10%。外贸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年均增长30%。财政总收入3.15 亿元,比2006年增长1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比2006年增长102%。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2亿元、36.7亿元,比2006年增长146%和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0164元和7143元,年均增长11.9%和15.5%。旅游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46%,是2006年的6.7倍。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15.1:46.1:38.8。
农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扎实推进,先后荣获“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和“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称号。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顺利实施,毛竹高效示范林扩面工作扎实开展,山地蔬菜种植面积从1.9万亩扩大到3.5万亩,甜桔柚、吊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培育,“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以竹木制品、铅笔制造、食用菌加工、汽摩配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双枪”、“梦天”为代表的企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中国竹制品产业基地”、“中国铅笔生产基地”、“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落户庆元。水电产业稳步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兴起,抽水蓄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崭露头角。象山塔、濛洲桥、香菇博物馆、廊桥博物馆等特色景点建成开放,百山祖、巾子峰等大景区建设扎实推进,通景公路条件明显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81.7亿元,是前五年的2.5倍,建成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发展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成功争取衢宁铁路过境庆元并在我县设站,龙庆高速公路实现无障碍施工,庆寿一级公路(一期)获省发改委项目批复,S229、S329省道庆元段改(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90多公里,全县所有行政村开通康庄公路。建成荷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电网出县通道由单线增至三线,全面完成左溪等8座35千伏变电所无人值班自动化改造,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个,电气化村38个。新建续建水电站14座,完成3座水库“千库保安”工程、14座山塘除险加固。 杭州进杭金衢高速公路,至金华转金丽温高速,至丽水转丽龙高速,到龙泉走龙庆高速至庆元县城;温州进金丽温高速至丽水,转丽龙高速到龙泉,龙庆高速至庆元县城;福州进福南高速公路至南平进入二级公路至政和二级公路到庆元;景宁县三级公路到交溪口到左溪镇到庆元;福建省寿宁四级公路经岭头到庆元。
丽水市庆元县新汽车站于2004年5月正式动工,按照二级站标准建设,占地47.7亩,站场用地面积26890㎡,总建筑面积11080㎡,工程概算总投资3042万元,是目前全丽水市县级道路客运汽车站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汽车站。 地下还蕴藏有金、银、铅、锌、铜、叶蜡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等矿产,其中大理石、石灰石和铅锌矿已开采利用。据史载,庆元在明代成化、万历“矿税大兴”时矿冶颇盛, 至今在仓岱、岗后洋、八炉等地尚有数百个古矿洞遗址。现据勘测,庆元矿产种类,金属有铀、铅、锌、金、银、铝、锰、钼、钨、铜、铁;非金属有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 叶腊石、稀土、云母、高岭土等。其中隆官的石灰石、石英石已被用于水泥和硅钙合金原料,荷地的稀土矿品位和含量亦冠全省,正在开发中。矿址在松源镇以北老鹰岩附近,矿区面积60.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92年建成投产,日采选矿石100吨,有职工58名。

❽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发展历程

2004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于2004年4月18日组建了浙江省农信联社。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到2010年6月末,组建成立42家农村合作银行和39家农村信用联社。深化改革,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427.96亿元,比改革前(2003年末,下同)增加5028.34亿元,增幅209.55%;各项贷款余额达5249.3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3446.47亿元,增幅191.17%;不良贷款率为1.66%;2004年-2009年共实现税前利润407.89亿元。
2004年至2010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农信系统81家成员行社、近4千家网点、4万余员工,传承浙江农信悠久历史文化,承载壮大浙江地方金融产业光荣梦想,坚持与“三农”和中小企业共成长的经营理念,在积极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同时,自身业绩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10年10月底,存贷款规模分别达7673亿元和5497亿元,经营效益居全国农信社前列。
历经不懈的辛勤耕耘,秉承共同成长的理念,六年多来,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在促进地方经济特别是“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已成为我省服务覆盖面最广、机构数量最多、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最专注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遍布省内县(市、区)、乡镇和较大的村,存贷款规模分别居全省银行业第一和第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均居全国各省区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第一,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正逐步向现代农村金融机构迈进。
春风鼓帆再远航,齐心协力铸辉煌。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浙江省农信联社将与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一条道路、两场革命”(走做强做优之路,推进“战略转型革命”和“科技信息革命”)战略思想,始终不渝地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诞生
2003年8月我省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试点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省政府成立了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向国务院上报了《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组建方案》,12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至此,我省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省信用合作协会的基础上组建省农信联社。省农信联社在省政府领导下,承担对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自我省决定成立省农信联社后,筹建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是成立以省政府副秘书长为组长的省农信联社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研究制订筹建方案;三是召开省农信联社发起人会议,签署发起人协议书,认购省农信联社首期注册资本的出资金额;四是上报筹建申请;五是研究制订省农信联社《章程》,起草创立大会其他各项文本,按有关程序推荐,确定班子候选人,筹备召开创立大会。经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事长和省农信联社主任、副主任,报经银监会对省农信联社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批准。浙江省农信联社于2004年4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省农信联社的组建,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建社以来,真正实施“四自”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省农信联社的成立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省农村信用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已全面开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一级法人和继续规范县联社、信用社二级法人体制等各项深化信用社改革的工作。根据工作计划,今年年内要求对拟组建的25家农村合作银行确保10家、争取15家挂牌;42家统一法人联社和13家二级法人联社要全部完成改革和规范工作任务。萧山、南浔两家农村合作银行已于2004年8月26日正式开业,7家农村合作银行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3家统一法人联社已获批正筹备开业,二级法人规范工作已进入全面验收阶段。截至2004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49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80.3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674.24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5.93%。改革中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❾ 浙江的经济

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2亿元,分别增长1.4%、7.1%和8.7%。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7:47.8:47.5调整为4.4:47.7:47.9。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
2014年,财政总收入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1亿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2014 年11月,浙江省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2013年浙江省各市GDP排名城市GDP总量
(亿元) 增长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排名1 杭州 8343.52 8.0 94791.18 15305.69 1 2 宁波 7128.87 8.1 93322.03 15068.47 2 3 温州 4003.86 7.7 43728.88 7060.69 11 4 绍兴 3967.29 8.5 80260.77 12959.50 4 5 台州 3153.34 7.9 52511.91 8478.96 8 6 嘉兴 3147.6 9.3 69269.37 11184.75 5 7 金华 2958.78 9.1 54802.37 8848.80 7 8 湖州 1803.35 9.0 62070.57 10022.37 6 9 衢州 1056.57 9.1 49838.21 8047.25 9 10 丽水 983.08 9.2 46437.41 7498.13 10 11 舟山 930.85 8.5 8.51 13184.38 3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中国第一,蚕茧产量占中国第二,绸缎出口量为中国30%,柑桔产量中国第三,毛竹产量中国第一。浙江是中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海鲜和竹制产品等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一个渔业大省,渔业由传统生产型,过渡到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石浦渔港、沈家门渔港是中国最早四大中心渔港中占两席,海洋捕捞量居中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中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2014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26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5979公斤/公顷和75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3.2%(见表2)。油菜籽播种面积15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9%;蔬菜620千公顷,增长0.2%;花卉苗木138千公顷,增长5.1%;药材33千公顷,增长3.0%;果用瓜101千公顷,增长0.2%。
生猪年末存栏965万头,年内出栏1725万头,分别比上年减少25.1%和9.0%。肉类总产量156万吨,比上年减少9.9%。水产品总产量为575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68万吨,增长4.6%,淡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减少0.7%。
浙江省新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457个,面积107万亩,累计建成6441个、面积572万亩;新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26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42个,总面积360多万亩。农民信箱系统完成升级改版,现用户保有量达到272万人,2014年共发送信件6亿封,短信9亿条,日点击量超过200万次。浙江省已有农业龙头企业7621家;浙江省土地流转率达48%。新登记家庭农场5000多家,1432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全年各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到208亿元。到年末,浙江省共开展612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已接入和正在接入)150万户;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村1901个。浙江省97%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37%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42%,已有46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浙江省在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87个,保护利用一般村434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旅游村856个、旅游点2336个。“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总人数69万人。 工业
浙江工业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5407和7137亿元,分别增长6.1%和7.4%(见表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4392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2085亿元,增长5.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8.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36亿元,下降5.5%;股份制企业428亿元,下降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034亿元,增长6.3%;私营企业1221亿元,增长5.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590亿元,增长11.2%;税金总额660亿元,增长16.1%。 社会消费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7%(见图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177.7亿元,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27.6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179.5亿元,增长11.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25.8亿元,增长10.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9%,中西药品类增长16.5%,日用品类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增长5.1%,通讯器材类增长10.2%,家具类增长36.9%,五金、电料类增长47.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8.2%。年末浙江省已登记的商品交易实体市场4321家,交易额为1.95万亿元,增长9.2%。
对外经济
2014年,进出口总额355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817.9亿美元,下降6.0%;出口2733.5亿美元,增长9.9%(见表7)。月均出口228亿美元,其中7月份出口2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出口1911亿美元,增长14.3%,高于浙江省出口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占浙江省出口总值的69.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浙江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7.1%。
2014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50个,比上年减少22个;合同外资2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1%和11.6%。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7%、增长24.3%,分别占外资总额的59.5%和62.0%,比上年分别回落2.4、提高6.4个百分点。
2014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浙江省劳务人员实际收入1.6亿美元,增长46.9%。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共计57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中方投资58.2亿美元,增长5.4%。全年实际对外直接投资34.8亿美元,增长45.2%。
交通邮政
201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铁路、公路和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95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旅客周转量1077亿人公里,增长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38.8亿元,增长64.3%;电信业务总量1145.7亿元,增长19.6%。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1769万门,比上年减少844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141万户,增加3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71万户,比上年增加299万户,普及率134.6部/百人;本地电话用户1642万户,减少139万户,普及率30线/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数6371万户,比上年增加373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6万户,增加33万户。
旅游业
2014年,浙江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79亿人次,增长1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47亿元,增长14.3%;接待入境旅游者931万人次,增长7.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7.5亿美元,增长6.7%。
金融业
2014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2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3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9.5%。年末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11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
年末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66家,累计融资3706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23家,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6.8%;创业板上市公司41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0.1%。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4亿元,增长14.2%;人身险保费收入674亿元,增长12.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50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125亿元。

❿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什么银行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浙江省农信联社)成立于2004年4月,是经浙江省政府授权,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全省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家省级金融机构。

一、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包括哪些?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

二、浙江省农信联社的发展历程及简介
浙江省农信联社成立于2004年4月,是经浙江省政府授权,管理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合行、农商行)的省级管理机构,也是浙江农信的管理总部与后台中心,现辖内共有36家农村信用联社、33家农村合作银行、12家农村商业银行,拥有4100多个网点,5万多名员工。近年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带领全省农信系统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13年9月末,全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1597亿元,贷款余额8087亿元,存贷款总量居全省银行业第1位。其中,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银行业的1/2和1/5。浙江农信已发展成为我省银行业网点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

三、浙江农信的企业文化
浙江农信系统标志由图案和“浙江农信”组成。图案由传统古钱币演化而来。中间既是草书“之”字的写意,又是之江的象形,有明显的浙江区域特性;同时还暗含阿拉伯数字“3”,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生万物”的概念。图案中的绿色象征大地、农业、自然,蓝色象征蓝天、现代、科技,体现出服务“三农”的理念,又表露出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浙江农信”,核心要义有三。第一,基石是“浙江”;第二,根在“农”字;第三,本为“信”字。

阅读全文

与浙江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套房不贷款用缴税吗 浏览:193
贷款还完买二套房首付算首套 浏览:643
拆分法对贷款余额进行风险分类 浏览:388
贷款的流水怎么拉 浏览:159
网上银行为什么不能贷款了 浏览:738
扶贫户申请无息贷款的条件 浏览:768
网上办理的淘宝贷款是真的吗 浏览:48
银行贷款反腐工作 浏览:773
房子没付清贷款能过户那 浏览:560
邮政贷款十万块钱一年利息多少 浏览:370
嘉兴二套房贷款 浏览:534
洛阳公积金消费贷款 浏览:620
网上贷款两个月不还 浏览:132
义乌靠谱的贷款中介公司 浏览:359
房产抵押贷款会查违法记录吗 浏览:736
七月份交贷款到一年是几月份 浏览:72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如何贷款 浏览:449
想要核查银行贷款资料 浏览:281
农村信用社贷款没还取不了钱 浏览:327
没有手机号码能在微信上贷款吗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