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企业按年利率10%向银行借款2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那么,企业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选B,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名义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百分比)
因为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所以还有余额:1-20%=80%
实际利率=10%/80%=12.5%。
(1)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例题扩展阅读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企业交付的利息不变,但也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利率计算: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例子: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❷ 关于补偿性余额的题目
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 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从银行角度来讲,可以降低风险,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
❸ 求解答,求过程~~~~(>_<)~~~~
解:(1)年利率为15%,没有补偿性余额,因此可以认为实际年利率为15%
(2)根据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得,
实际利率=12%/(1-15%)*100%=14.12%
(3)实际利率=11%/(1-10%)*100%=12.22%
由计算可知,第三种实际利率最低,而且还能银行贴现,因此选择第三种。
希望是正解!O(∩_∩)O~
❹ 某企业按年利率8%向银行借款10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0%的补偿性余额,该项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是
一,该项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是8.89%。计算方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100*8%/100(1-10%)=8.89%。
二,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1年内到期的借款。很多借款人,借款的时候只看报价利率,而忽视了实际的利率。下面,介绍几种借款方式和计息方式,看看贷款人如何变相提高利息。
(一)补偿性余额小吕向银行借款10万元,银行要求15%的补偿性余额,小吕实际拿到手的本金只有8.5万元,也就是说,其中1.5万元借款存放在银行,不能动用。【例12-8】七诚公司以8%的年利率向银行借入10万元,银行要求15%的补偿性余额。
(二)周转信贷协议周转信贷协定是指银行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有效期内,企业随时可以借款,银行必须满足,但贷款限额当中未使用部分需要向银行支付一笔承诺费。例如,无忧公司与银行签定周转信贷额为10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无忧公司年度内使用了600万元,余额400万元,无忧公司该年度需要向银行支付600万元本金的利息和支付400万未使用信用额度的承诺费2万元(400×0.5%)。 周转信贷协定的有效期通常超过1年,但实际上贷款每几个月发放一次,所以这种信贷具有短期和长期借款的双重特点。
三、利息支付方法
(一)贴现法贴现法是指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按本金偿还的方法。俗称“砍头息”,在我国禁止砍头息,《合同法》第二百条规定: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加息法
(二)加息法,是指银行将报价利率计算出来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本息和,然后贷款分期偿还。由于贷款分期均匀偿还,企业实际上只大约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却支付全额利息,实际负担的利率比报价利率高出1倍。
❺ 补偿性余额的实例一
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❻ I某企急需资金100万元现。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为20%企业应贷款才能满足实际的资金需求
根据题意,应贷款金额为:100÷(1-20%)=125万元;
企业需要贷款125万,保留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25万元后,企业实际可动用的资金正好是100万,正好能满足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某企业按年利息率8%向银行借款1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
补偿性余额20%的话,你只能拿到手80万元,这样你每年得付8万的利息,就是说你的本金实际是8万,所以实际利率是8/80=10%
❽ 某企业按年利率8%向银行借款10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0%的补偿性余额,该项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是
可用额=借款-补偿性余额→100-100*10%=90万
利息=100*8%=8万
实际年利率=利息/可用额=8/90*100%=8.89%
❾ 某企业按年利率9%向银行借款500万.补偿性余额比例为百分之10.请问企业实际借款利率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9%/(1-10%)=10%
补偿性余额不能用,实际能用的就450万,最后交45万的利息,
所以,实际利率是45/450=10%
❿ 某企业按年利率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5%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实际利率为多少说明原因谢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200*5%)/200*(1-15%)=5.88%
因为实际利率就等于你实际支付的利息除以实际借到的款,要支付的利息为200*5%=10(万元),200万中有15%为补偿性余额,所以实际得到的钱为200*(1-15%)=170(万元)所以实际利率=10/170=5.88%。
补偿性余额其实是银行降低自身贷款风险的一种做法。但是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10)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例题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实际利率的影响
企业向银行取得的,存在补偿性余额长期借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存在补偿性余额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假设上例中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25%。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5%*(1-25%)/(1-1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