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贵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贵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发布时间:2022-10-09 22:33:28

⑴ 2016年我国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中型企业是怎么回事

简介: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末,我国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2个和9.1个百分点。

⑵ 多个领域贷款利率下调!3月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比年初低17个基点

一季度贷款投向有何变化?央行最新数据给出了“答案”。

5月6日,央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披露了企事业单位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绿色贷款等多个领域的贷款数据。记者注意到,多个领域新发放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例如,涉房贷款方面,报告指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2900亿元,比上年四季度多增4414亿元。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

央行表示,一季度,人民银行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量升价降”的同时实现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多增较多。企业和个人贷款利率也普遍回落。从贷款投向结构看,金融业较好地实现了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有力支持。

普惠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注意到,一季度投向工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此外,普惠领域的支持持续加大力度。

央行表示,工业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振投资需求的重要领域。一季度,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0.7%,比各项贷款高9.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2%,比各项贷款高2.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和基础设施类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4.33%和4.24%,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个基点。金融体系有力保障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报告指出,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信用贷款占比提升,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降低。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8万亿元,同比多增178亿元。

2022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7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占比18.9%,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少增241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513亿元,同比增长11%;助学贷款余额1434亿元,同比增长12.3%。3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93%,比年初低17个基点。

央行称:“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4.6%,其中对个体,也就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同比增速是21.3%,均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这些贷款的投放有力支持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有利于稳住市场主体。”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

今年以来,已有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房贷利率不同程度下调。此前,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称,近期,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

报告指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比上年末增速低1.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790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9.3%,占比较上年全年水平低9.8个百分点。

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900亿元,比上年四季度多增441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4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

此外,住户贷款增速减缓,消费贷款利率大幅下降。2022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8887亿元,同比少增2414亿元。住户其他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减少1502亿元,同比少增3585亿元。3月份,新发放住户其他消费贷款利率为7.68%,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67和41个基点。

央行表示,在消费领域,金融机构也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积极地推动活跃个人消费。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消费贷款利率降幅更大,比年初下降了67个基点,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头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央行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⑶ 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代表什么

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是比较大,自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多了。
一季度货币政策传导改善,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多增。下一阶段,央行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随着前期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政策传导改善,加之信贷需求有所好转,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比年初增加5.8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
人民银行介绍,今年以来,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其精准滴灌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做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特别是,着力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多增,中长期贷款增长有所加快。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新增5529亿元,同比多增2900亿元,3月末余额增速为19.1%,较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高出全部贷款增速5.4个百分点;新增中长期贷款4万亿元,同比多增2096亿元。
报告提出,要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指导大型商业银行下沉金融服务重心、转变金融服务理念,推动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业务回归本源,专注小微等实体经济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⑷ 首贷户统计口径

首贷户统计口径有变动,由之前的500万以下变大到1000万元以下。现在到目前:监管规定,金融机构继续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作为投放重点,剔除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相关数据。此前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丁晓芳曾表示,发现部分银行为了完成小微信贷考核任务,采用票据业务来“冲规模”的现象。剔除票据业务后,监管层将引导银行业将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入初创期的小微企业群体。我国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经过疫情的洗礼,2020年度过了生死危机的考验,但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长期经营发展方面,2021年依旧需要政策层面的重点扶持。本次2项新政的发布,将驱动小微金融生态圈进一步优化升级,一批金融科技公司已涌向小微金融助贷市场,譬如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国美金融等。目前,商业银行与各类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场景创新、生态布局,争相抢占政策红利,谋求小微金融这片蓝海的更大市场份额。
一、“首贷户”考核出炉:银保监会引导做大增量、敢啃硬骨头
4月25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零壹智库通过梳理研究,下面从“首贷户”考核、考核统计口径调整、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创新、小微贷款利率、担保保险增信产品等角度展开解读。
1.明确“首贷户”考核规定《通知》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要主动“啃硬骨头”,覆盖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空白地带”,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占比纳入内部绩效指标;根据“首贷户”真实融资需求和征信状况合理设置授信审批条件。
何为“首贷户”?它是指从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获得贷款的客户,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不到客户以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贷款的征信记录。这项政策条款的公布,将激发银行业开发专门的“首贷”类产品,加强对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个人工商户等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2.普惠小微贷款监测口径发生变化
监管规定,金融机构继续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作为投放重点,剔除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相关数据。此前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丁晓芳曾表示,发现部分银行为了完成小微信贷考核任务,采用票据业务来“冲规模”的现象。剔除票据业务后,监管层将引导银行业将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入初创期的小微企业群体。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增速比上年末高7.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52万亿元,同比多增1.43万亿元。从下述近3年的普惠小微贷款规模与增速走势来看,整体保持稳定态势,2021年后疫情时期在政策接连出台的背景下,将进一步拓展小微客群数量。

⑸ 农商行也要“活下去”

谁能想到,手握放贷大权的银行,有一天也要开始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了。


“多重压力之下,农商行‘活下来’要提上议事日程,不赚钱、不盈利肯定会倒闭,现在能够‘活下来’是最关键的。”不久前,佛山农商行董事长李川在第八届农商银行发展战略论坛上这么说。


上一个高呼“活下去”的是万科,结果一语成谶,成了近两年一些头部房企的真实写照。如今,如何“活下来”成了大部分农商行必须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近两年政策的主要推动方向,大行纷纷把新增资金投入到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0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工、农、建、中、交)大型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54.8%,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增长12.8%。


五大行给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支持,明显高于整个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支持。这是好事,但对以往深耕小微贷款业务的农商行,堪称一场“灾难”。


大行纷纷下场博弈,小微贷款业务的竞争进入白热化,这直接导致农商行的净息差在2020年下跌了0.3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却仍保持在3.88%的高位。


而以往农商行产生的大量不良贷款,还可以用较高的净息差去填坑。现在随着竞争激烈,农商行净息差大幅收窄,不良贷款却未见好转,产生的大量坏账该怎么办呢?换句话说,该怎么持续 健康 地活下去呢?


/ 01 /

大行“挺进”中小微市场


过去几年,中小微是银行唯恐避之不及的业务,看看曾深耕中小微市场,股价跌跌不休的民生银行就明白了。


没办法,谁让中小微是苦活累活,坏账高、油水少。相比起来,银行更愿意把钱投向贷款需求多且利率高、坏账少的涉房贷款和个人信用卡业务。以招行为例,2020年涉房贷款收益率超过5%,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和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分别只有0.29%和0.3%,远远低于公司整体贷款不良率的1.07%。


由此而来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就像《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老板蔡成功说的,各大行都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放贷。


但在政策限制银行涉房贷款规模,信用卡坏账攀升导致“油水”下降的背景下,银行必须要为钱找新出路。


加之2020年政策推动银行的贷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过往头部银行都看不上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成了最好的选择。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0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工、农、建、中、交)大型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54.8%,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仅增长12.8%。


可以看出,2020年整个金融体系都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而头部大行更是集中精力为小微企业投放贷款。


以往,大行与深耕中小微市场的地方性农商行之间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现在,大行正加速深入农商行腹地,以产品利率、期限等优势抢占农商行的市场。市场开始变得竞争激烈。


/ 02 /

大行来势汹汹,

农商行几无招架之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行,农商行的日子愈发难过。这直接体现在农商行吸储和放贷之间的差额出现了快速收窄。


2020年四季度,农商行的净息差为2.49%,2019年四季度这一数据为2.81%,同比下降了0.32个百分点;同期,整个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从 2.2%降至2.1%,仅下降了0.1个百分点。


很显然,拥有低吸储成本的大行把更多的贷款投向小微业务后,使农商行的息差受到了严重冲击。


一般情况下,国有大行整体吸储成本在1.5%至2%间,而上市的农商行吸储成本在2%至2.5%间,未上市的农商行吸储成本更高。在与农商行的较量中,吸储成本低的大行自然能以更低的利率去抢夺优质小微客户。


以往农商行给优质客户放贷的利率为5%,而财大气粗的大行可以给到4.5%的利率,直接打破了前者原来的贷款定价体系。为了留住客户,农商行不得已降低放贷利率,导致息差收窄。


关于这一点,某农商行董事长也曾直言,“大行有资金成本的优势,有些业务的利率我们也可以做到4%,但仅是少数。若想全面与国有大行在资金上抗衡,我们是做不到的。”


更要命的是,大行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对息差的依赖程度较低。以2020年数据为例,青农商行非息收入占比为15.5%,建设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为23.8%,招商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则达36.3%。


可以看出,股份行、国有行和农商行之间,农商行非息收入占比总收入的比例最低,这也意味,其对利息收入依赖程度最高。


过去一年,业务多元化的大行,息差保持了稳定,业务单一的农商行,息差则出现大幅下降,进一步放大了息差下滑对农商行的不利影响。


大行业务来势汹汹,竞争形势加剧;息差不断收窄,压缩利润空间,有农商行甚至发出了“活下来”的呐喊。


/ 03 /

“活下来”,

成了农商行的当务之急


“多重压力之下,农商行‘活下来’要提上议事日程,不赚钱、不盈利肯定会倒闭,现在能够‘活下来’是最关键的。”不久前,佛山农商行董事长李川在第八届农商银行发展战略论坛上这么说。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2020年,农商行净利润出现了两位数下滑,而整个商业银行的净利润表现则相对稳定。


具体来看,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9年、2020年农商行的净利润分别增长6.4%、-11.1%,同期,整个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增长8.9%、-2.7%。


这也不难理解。一直以来,小微业务都是银行贷款坏账的高发区域,农商行过往几年的不良数据也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2016年至2020年四季度数据为例,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9%、3.16%、3.96%、3.9%和3.88%;同期,整个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1.74%、1.83%、1.86%和1.87%。


为了应付高坏账率,农商行采取的是放贷高定价策略,因此也有足够利润去核销新生成的坏账。例如,2019年四季度农商行的净息差2.81%,同期整个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只有2.2%。


但是,大行入场后,直接打破了农商行维持的放贷平衡。


体现在数据上,农商行净息差从2019年四季度的2.81%,大幅收窄至2020年四季度的2.49%;同期,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仅从2019年四季度的3.9%,微降至2020年四季度的3.88%。


显然,大行介入小微贷款业务后,农商行放贷出去的收益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但贷款不良率却并未有显著降低。如果继续保持以往的核销力度,自然会吞噬利润,严重影响农商行的盈利能力;而如果保持利润,就没钱处理坏账。


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自己赚钱、盈利,持续 健康 活下去,成了农商行当务之急。

⑹ 农村信用社小微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微型企业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微型企业法定代表人(合伙人)客户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借款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上,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取得合法经营的证照及相关资料,所创办的项目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核并被列为“扶持微型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

(三)贷款用途合法合规且用于微型企业生产经营;

(四)借款人信用记录良好,无恶意逃废各行社债务、信用卡恶意透支记录,无涉黑、涉赌、涉毒的不良记录;

(五)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6)贵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1、微型企业重点扶持的行业为加工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软件开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和特色食品生产等行业,不得向国家禁止的行业或项目发放微型企业贷款。

2、“黔微贷”针对15万元以内的贷款采取信用、保证等方式发放,利率上浮不得高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0%;15万元以上的贷款,可采取信用、保证、抵质押、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方式发放,并根据微型企业的授信评级情况,实行不同的利率优惠。

3、为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减轻负担,实行扶持政策叠加,只要是符合小额就业担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申贷条件的借款人,可优先申请由财政全额贴息的小额就业担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当贷款额度不够时,可继续向贷款人申请“黔微贷”。

⑺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阅读全文

与贵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额贷款是渠道 浏览:367
身份证信息被办理网上贷款 浏览:307
日本的房屋怎么做抵押贷款的 浏览:752
实测黑户秒过的小额贷款 浏览:767
银行贷款看流水是看金额还是结息 浏览:97
助学贷款不用父母可以申请吗 浏览:291
2018南京首套房贷款利率6 浏览:532
上海公积金贷款放款多久 浏览:7
房子贷款需要多长时间的银行流水 浏览:618
上海公积金贷款分开审批 浏览:587
房子贷款拿房了还没下来 浏览:628
农行贷款日未还款怎么办理 浏览:967
信用社小额贷款要哪些资料 浏览:393
手机真实贷款 浏览:939
贷款年利率7贵吗 浏览:27
房子抵押贷款上海 浏览:207
网上贷款信息泄露怎么办 浏览:74
批发苹果手机可以贷款 浏览:599
河源农村商业银行贷款 浏览:233
网络小额贷款最新消息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