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

发布时间:2023-01-10 23:34:49

1. 2022上半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5.8万亿元,这数据说明了什么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挣钱,有的人是给别的老板打工进行挣钱,而有的人则是自己创业挣钱,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一桶启动资金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像银行贷款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根据大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5.8万亿元,这组数据说明了2个情况,第一创业的企业比较多,市场比较活跃;第二说明了各家贷款公司对于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很大,积极保障这些企业资金的审核和发放,这样整个市场才能盘活。

三、我国对于如何创新新的贷款模式,更好的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一直在探索创新。

虽然这组数据比较好看,可是仍然有些小微企业贷款比较困难,基本上他们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东西,所以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新的抵押方式,比如用知识产权进行贷款等方式,让更多小微企业能够贷款到资金进行发展。

2. 2021大华银行中国小微贷款余额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0.0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速24.9%。

3. 2016年柳州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0.84万亿元。
2016年12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2个和9.1个百分点。2016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2.1%,占比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高1.6个百分点。
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3万亿元,同比多增7815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量的49.1%,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高12.5个百分点。

4. 南京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2022年2月28日,金融时报发布的文章《让普惠金融“雨露甘霖”滋润小微企业》显示,至2021年末南京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67.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7.90亿元,同比增长7.86%;在文中该行董事长表示,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城商行,南京银行始终不忘“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初心。

那么,从十年(2012-2021)的长期视角观察整体数据变化,南京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和居民个人贷款方面的业务发展如何呢?


附图一

总量增长分析
第一,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情况。2011年末,南京银行小企业贷款余额267.85亿元,同比增长51%。2012年至2021年十年期间,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幅变化区间为6.73%至38.86%;其中增幅最大值为2015年,此后呈现波动下行趋势,2018年开始一直低于该行贷款平均增速,2019年增幅为最小值;2020年反弹至13.98%,2021年再回落至7.86%(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


附图二

不过,近年来其中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000万元以下)增长相对更快。2018年末,南京银行普惠小微贷款285.43亿元;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间,同比增幅分别高达34.15%、31.38%和30.42%(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明显高于该行贷款平均增速和小微企业增速,成为拉动信贷业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至2021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至656.12亿元。

对于这一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南京银行当然非常重视,在组织和人力资源上进行了倾斜性配置。组织结构上,目前已经开成了“总行、分行、支行”三级“小企业金融部”的完整架构;在人力资源上,该行133家综合性支行的小企业金融部均按照“1+1+2”的人员数量配备。尽管目前信贷业务线上化趋势明显,但是对于普惠小微贷款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人海战术”现象;所以2020年末该行员工数量(仅指单一法人口径)11514人,比2017年末增加2136人;而2021年员工数量则可能已经超过1.2万人。


附图三

第二,个人贷款增长情况。2011年末,南京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68.33亿元,同比增长34.90%。2012年至2021年十年期间,个人贷款同比增幅变化区间为16.05%至54.84%(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其中,增幅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主要原因在于当年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同比增长91.22%。

由于消费信用贷款规模增长过快,该行的信贷管理还是有所滞后,因此后来多家分支机构由于这方面原因受到监管处罚。例如,2018年12月,该行无锡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买理财、投资证券、购房或偿还贷款等违规事实,被处以罚款65万元;2019年4月,该行南通分行因发放消费贷款进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原因被处罚110万元。

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个人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6.05%和17.52%,增速比前期明显放缓。这一表现,与同期居民消费增长、购房增长相对放缓趋势相一致。


附图四

结构调整分析
第一,小微贷款与个人贷款占比。2012年末,南京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8.30%和15.64%;此后前者整体波动不大,但是后者上行较为明显。至2021年9月末,个人贷款占比波动上行至29.84%。2021年末,小微贷款占比约26.1%(按贷款总额8300亿元测算),与2017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原因如前文中分析的,该行2018年之后小微贷款增速相对全部贷款偏慢。

不过,由于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更快,所以其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2017年末的5.94%,增长至2021年末的约8.38%;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占比则从2017年的17.27%,增长至2021年末的30.27%。


附图五

第二,总资产结构情况。在银行业界,南京银行的同业与投资等资金运营业务一直很有名气。所以,过去该行的贷款(净额)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一直不高,2012年至2018年期间数值在29.55%至37.05%之间波动;2019年末贷款占比超过40%,2021年三季度末升高至44.24%(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

5. 农商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措施

农商银行坚持目标导向,制定小微企业、普惠小微企业全年贷款增长计划,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2.4亿元,新增占比达到61.8%;累计营销“首贷户”3880户、金额12.3亿元。聚焦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修订完善贷款利率定价办法,推行“一户一议”定价模式,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区间。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为小微企业节省融资成本1030万元。今年以来,还为小微企业减免不动产评估费、登记费等40余万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6. 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代表什么

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是比较大,自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多了。
一季度货币政策传导改善,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多增。下一阶段,央行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随着前期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政策传导改善,加之信贷需求有所好转,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比年初增加5.8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
人民银行介绍,今年以来,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其精准滴灌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做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特别是,着力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多增,中长期贷款增长有所加快。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新增5529亿元,同比多增2900亿元,3月末余额增速为19.1%,较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高出全部贷款增速5.4个百分点;新增中长期贷款4万亿元,同比多增2096亿元。
报告提出,要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指导大型商业银行下沉金融服务重心、转变金融服务理念,推动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业务回归本源,专注小微等实体经济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7. 2020年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占比6.17%,终于开始上升了

本文是2020年经济回顾的最后一篇,讲述的是2020年银行经营风格的整体转变。这种转变不光是商业银行层面,包括央行层面,都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定会深刻的影响2021年的中国经济走势。

我这里首先给出的,是银行贷款投向数据,注意最重要的一个变化: 2020年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占比,终于开始上升了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2019年为 5.80% ,到2020年提升到 6.17% 。这是近10年来,首次制造业贷款占比提升。要知道我大中国一直到2018年贸易战才被美国人打醒,终于开始意识到制造业才是王道,靠金融投机和地产开发,是没法在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立足的。然而想要当即改弦更张,促使资金从金融和地产领域流向制造业,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2019年的制造业贷款占比继续萎缩,这就是金融运行上的惯性。

对这种惯性,我大中国的顶层当然是忍无可忍,尤其是在2020年初新冠管制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嗷嗷待哺,再不动用强力手段,把资金推向实业领域,去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制造企业,那我大中国经济真的就撑不下去了。于是,2020年3月,中信银行孙行长,就被推向了前台,成为了反面典型。

注意上面被标红的那段话,“ 严重违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 ”,各位,不把钱贷给制造业,甚至都可以构成足以让中纪委介入的刑事犯罪,这种动作当场就震惊了全国所有的金融从业人士。整个金融圈都开始转向,从看不起制造业老板,到求着制造业老板贷款,贷少一点还不乐意,哭着喊着甚至倒过来给这些老板送礼,就希望能多贷一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贷款占比,终于出现了极为难得的上升趋势。在贷款余额的绝对值上,制造业贷款余额从2019年的9.2万亿上升到11.0万亿,绝对值增加 1.8万亿 ,增幅 19.6% ,创下了史上最高增幅,此前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年增幅只在3-7%之间,实在是没脸见人。这1.8万亿的制造业贷款增量,占总贷款增量19.8万亿的比值,达到了 9.1% ,更是令人震惊的占比,几乎每10块钱的贷款,就有一块钱给了制造业,而2019年这个比值只有可怜的 3.6% 而已。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就是2020年,银行真正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占比,从2019年的 23.26% ,提升到了2020年的 23.93%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绝对值增加了 5.8万亿 ,远远超过此前3-4万亿的年增量。

各位,你们必须清晰的意识到一件事:银行不愿意借钱给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是有原因的。根据各大银行的年报数据,从2010-2019年,制造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坏账率,普遍都在 5-7% 之间,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坏账率了。而房地产类型的贷款(包括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则普遍低于 1% 。即便是风险程度较高的三农贷款,坏账率也只有 2% 左右。银行的规矩是,坏账需要追踪放贷审批链条上所有人的责任,而且是终身责任。相比较而言,当然没人愿意去放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贷款。时间进入2020年,全球大封闭,不给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输血就会死。欧美的玩法是政府直接给经营困难的企业和生活无着的个人发现金补贴,我大中国不执行这种现金补贴政策,采取了间接的方式:以最大的政策压力,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业的贷款。这其实就是 由银行代替政府,承担了补贴实业的责任

这种补贴的结果,当然就是银行业的坏账率在2020年显著上升,而利润显著下降。现在各大银行的全年年报数据还没出,不过前三季度的季报数据已经很清晰了。举例,2020前三季度,工商银行的利润同比下降 9.15 %,农行下降了 8.49% ,中行下降 8.69% ,建行下降 8.66% ,毫无疑问,这就是承担了补贴实业责任之后的结果。

考虑到银行这一波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是基于强大的政策压力之下的结果,审批和风控把关必然偏松,可以想见坏账率必然超过传统的5-7%的区间,我们就假定10%吧,这已经算是相对保守的估算。5.8万亿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余额 10%= 5800亿 。这意味着银行业将会在2021年,面临扑面而来的5800亿的新增坏账风险。这还没算不属于小微企业的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带来的新增坏账风险。合起来估算的话,怎么也超过 六千亿 了。

关键是,银行对实业的补贴,并没有在2020年结束。新冠疫苗估计要到2021年7、8月份才能普及使用,这意味着银行业在2021年大部分时间里,依然要代替政府承担补贴责任。也就是说,银行业的坏账风险还要进一步放大。当然了,对此我个人其实是喜闻乐见的。银行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了,现在也该到了银行反哺实业的阶段了。哪怕是银行业整体陷入零利润的境地,也是应该的,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我唯一的提议是:对于这两年放出去的实业贷款,只要审批链上的同志们没有涉及个人利益,那么就不要追究个人的坏账责任了。这也算是对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承担了实业补贴责任的一点小小的政治保护吧。

8.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2022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2022是5.57%。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6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改进贷款服务方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周转难、缺抵押、期限错配问题,6月末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9.46%、30.11%、17.22%,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

阅读全文

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上贷款受到法律保障吗 浏览:417
手机软件贷款可靠吗 浏览:308
苏州农行怎么查贷款记录 浏览:765
银行贷款找担保公司好吗 浏览:466
上海贷款还清还算二套吗 浏览:74
贷款买车写工作单位 浏览:874
把现有房子抵押贷款拿去当首付 浏览:676
公司贷款判决书判给个人合法吗 浏览:291
电子承兑付个人贷款 浏览:134
一般从网上贷款要多久 浏览:651
南中医生源地贷款余额 浏览:555
帮客户做假资料从银行贷款 浏览:567
手机贷款分期咨询 浏览:339
余姚无息贷款 浏览:109
网上贷款太多拒还会产生什么后果 浏览:32
贷款流水取了再存算吗 浏览:842
二手车贷款需要几个工作日 浏览:480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资料 浏览:952
贷款没工作可以吗 浏览:701
农行申请的贷款资料怎么查询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