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贷款”150万不还,被银行告上法庭,银行被判全责,怎么回事
简单讲讲这个事情。
1.银行方面认为老人办理了150万元的银行贷款,并且用的是他的房产证做的抵押。2015年贷款到期后老人没有按时还款,于是被贷款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起还本付息并支付罚息共计224万元。
2.事情初看上去好像是老人违约没有还钱,其实没那么简单。
老人和其妻子称他们并没有办理过任何贷款,也没有收到过150万元,对贷款一事一无所知。
根据法庭调查,银行出示的办理贷款群留下的各类资料里除了房产证是真实的以外,其他各类资料都是伪造的。同时,150万元虽然打到了老人的银行账户上,但随即就被转到了其他人的另外一位李姓人员的账户上。而老人根本不认识李姓人员。
3.由于贷款资料几乎全是伪造,法庭认为老人并不知晓办理贷款的事情,同时也没有从贷款中获利,故老人不用归还贷款。这样判决的原因主要是基于贷款资料并非老人签字,全部为伪造的基础。
4.这个事情中的疑点是老人为何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贷款。很明显,是有人利用了老人的身份及房产证偷偷办理了贷款,银行在审核中内控有明显的问题。甚至存在信贷人员违规、和真正贷款人里应外合办理贷款的可能。
另外一大疑点是怎么会有老人的房产证。不知道老人之前将房产证借给了谁,或者说谁盗用了老人的房产证办理了贷款。
5.比较有可能的情况是老人遭遇套路贷,他的房产证被有心人骗到手后去银行以他的名义办理了贷款。银行客户经济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伪造了不少资料办理了150万元的消费贷。
在消费贷办理的实践中,很多银行为了做生意于是根本不审核,甚至帮助贷款人伪造各类资料只想着把钱贷出去完成业绩指标。因此,信贷人员即使没有里应外合骗取贷款,也存在大量的操作不规范行为。
6.至于银行为何还会起诉老人,是由于办理贷款的工作人员和催收贷款后续处理的不是一个部门。每个部门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他们之间在业务上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对外是以银行的名义参与各类民事事件的,这对于改银行的民声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现在案子已经二审完毕,银行败诉。
贷款人有没有偿还能力,作为银行方应该是清楚不过的。贷款人在贷款时银行方问也不问就给他贷了,并且又没有其他财产抵押又没有中保人,贷款人还不了贷款责任当然在银行方。一个老头子,若不是为了做生意而贷款也不是为了买车,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贷款是为了还帐。这样自然就无力偿还贷款。这样银行方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就算你占理同样也会败诉。法院判得没错。
您好,我是橙先生,与你聊天聊地聊生活,
关于老人“贷款”150万不还,被银行告上法庭,结果银行被判全责,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一位老人(69岁)被交行起诉,要求偿还150万元贷款。
从银行提供的证据显示,双方确实签署了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银行也确曾放了这笔钱,
但最终,法院一审和二审均判决老人不用还一分钱。
原来这位老人压根没用过这笔贷款,银行向老人的银行账户发放这笔钱150万元后,
马上将该150万元划入另外一个人的账户,
而老人也表示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只有房产证是真实的,其余所有贷款资料都是银行客户经理于某辰背着自己伪造的,
而该银行经理于某辰只表示“盖有公章的工作证明等材料都是贷款中介刘某男交给我的,包括李某文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结婚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等。
所以这笔贷款明显是不合规的贷款,法院的判决我个人觉得也是合情合理。
被人冒名贷款!其本人不是贷款受益人。贷款程序有漏洞。
因为,老人的房产证被盗用,并非真正的“贷款人”, 在这件事里,我觉得,银行不仅仅要承担全部责任,还应该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我们的钱也都存在银行。
首先 ,老人的房产证出现在银行的时候,本人并没有出现,150万的贷款,本人不出面,就敢放款?这样的话,如果某一天家里被盗了,证件丢失了怎么办?
第二 ,老人抵押完了房子,贷款进入老人账户后,又被划了出去。怎么划的?银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都可以随时动客户的钱了吗?
第三 ,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先自查,就直接起诉老人,给老人带来多大的精神伤害,想没想过如果老人在这期间受不了这么沉重的打击怎么办?
再退一万步,银行在起诉之初,可能确实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因为毕竟放款部门和催款部门不是一个部门。但是,在提交材料的过程中,难道也没有发现事情不对?还是坚持起诉了老人。 这样的做法,大家说说吧!有没有点硬让老人背锅的味道?
从这个问题上来分析,银行可能就老年人贷款条例规定方面做的不是很充分,而老人当时可能也是找关系方面的啥原因,银行当时资料做的不够详细,却下意识的很快批准了这笔贷款!这可能也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等于钻了空子一样,而当老人现在不想还这笔袋款或是无力偿还这笔贷款,才被银行告上法庭,法庭最后从各个方面研究过后却判银行全责!唉,只能说是银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这位老人也只能算是幸运儿而已!怪谁,在法律法规面前也只能是按章办事,对吧!网友们觉得呢?欢迎踊跃讨论,谢谢![打脸]
世界都叫老人作狐狸,狡猾的老狐狸,有房产抵押才贷款,房产证是真,就是亲人才能弄得到,也许是解危,也许是把房子变卖,要几千万,让银行代买,一次性给钱,省去许多麻烦,让银行担保,许多人以为老人非常老实巴交,现在世界几乎掌握在老人手里,狡猾的老狐狸。
专门去裁判文书网,找了该案的判决书看了下。
是老人被“套路贷”了,骗子用老人的房产证,伪造了公章,签名,在老人不在场,不知情的情况下从银行贷款150万,作为银行贷款端人员没有尽到应尽的审核义务,最终贷款进了骗子父亲的账户。
最终,法院认定老人和银行间没有债权债务关系,银行全责。
大家以后一定不要轻易将身份证,房产证等法律文件,复印件轻易借给别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2. 六旬老太“被贷款”150万,是哪里出了问题
六旬的老太太无缘无故的变成了“老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人起诉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详细的跟大家说说,首先的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老太太欠的钱一直都没有还,而老太太却说自己没有在合同上和其他的材料上签字,这些材料上的签字并不是自己签的。老太太还说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银行进行伪造的,而带过来的钱也没有在我这里不知道钱去哪里了。
老年人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在外面认识的人,千万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也不要随便提供给别人自己的信息,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等等,因为他们会利用这些信息,然后去用一些非法的方式骗取钱财。老年人是最容易受骗上当的群体,因为年纪大了,有一些事情的反应也没有那么快了,再加上新闻的消息也比较闭塞,所以总是会上当受骗。那么在这里也提醒年轻人,要经常回家看看,了解一下自己父母的现状,以免老年人上当受骗。父母年纪大了,儿女应该经常陪伴在左右,这样不但可以照顾老年人的生活,饮食,也可以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
3. 60多岁老太“被贷款”150万,无法偿还成老赖,她究竟是如何被贷款的
关于在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的事情有很多,最近网上又有一则关于老人欠款不还的事件。一位69岁的老人在交通银行贷款150万未偿还利息被交通银行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后发现,老人对此事并不知情,陈述说从未向交通银行贷过款,因此不愿意偿还这150万。可证据显示,老人不仅签订了贷款合同,还签订了高额抵押合同,将自己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房子作为抵押物来为这150万元的贷款做担保。然而老人表示自己从未在任何合同上签过字,所有资料里只有房产证件是真实的。在银行的指控被老人否认后,相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最终得到证据并确认老人确实未曾向银行进行贷款,这才判决老人不用偿还这150万元。
为了防止被贷款事件的发生,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的证件和相关资料不可轻易授予他人,有合同或相关手续需要签字盖章的,一定要仔细阅读。银行办理贷款事务的工作人员在审核材料信息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仔细严格,确认资料的真实性,切不可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产生的后果和经济损失。
4. 69岁老人“被贷款”150万,被银行告上法庭,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种案子在当今社会中,算是比较常见的,就是一起冒充案。当事人为一位69岁的老人李某文,涉及到银行为交通银行起诉,而银行方面要求其偿还150万元贷款。银行方面提出证据,显示双方之间签署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并且银行方面还贷款。看似银行方面占理,不过法院判决说明问题,老人不用还一分钱。
这个案子本身是银行内部的“内鬼”,炮制的一起诈骗案,基本上所有资料,都是伪造的,当事人李某文并不知情。基于种种资料,法院认定交通银行方面,没有证据显示李某文知晓资金去向,本身存在重大过错。法院驳回银行要求,交通银行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依法驳回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