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住宿和餐饮业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小微企业简简介: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2015年,我国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起征点政策及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减免税近1000亿元。
中小型企业简介:
中小型企业是相对于微型企业而言的生产规模更大的企业,即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产品生产集中程度高的企业。
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它符合生产社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在投资和生产经营上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中小型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 业绩与风险齐增 青农商行快速扩张喜忧参半
《投资者网》宋咏婷
作为山东省首家地级市农商行,青农商行(002958.SZ)于8月25日发布了2020年中报,其中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截至2020年6月末,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0.44亿元、14.84亿元,同比增长17.45%、4.81%。
忧的是,营收利润双增的背后,资本充足率下滑带来的风控隐患值得警惕。根据今年中报,青农商行资本充足指标较上年末进一步下滑,该行仍面临资本消耗过快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青农商行在二级市场“遇冷”。根据Wind显示,截至6月30日,青农商行上半年区间跌幅29%,居上市农商行区间跌幅首位。
快速扩张下资本承压
2016年以来,青农商行快速扩张。2016年、2017年,该行的资产规模增速均在20%以上。直至目前,该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6月末,总资产规模3759.5亿元,同比增长约18%。
在规模加速扩张的同时,其资本消耗问题也渐渐显露:若商业银行规模扩张之下无法保证资本充足,则有可能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增大经营风险。
一般而言,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外源性补充途径较为有限,目前仅有IPO、可转债、增发等补充工具。去年3月,青农商行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募得资金净额约21.52亿元。但这并未有效缓解该行资本金下滑问题。
2019年末,青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18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0.48%。对比而言,同样于2019年上市的紫金银行(601860.SH)上市后资本充足率有效提升。2019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7%,较2018年同期增长1.37个百分点。
纵观所有A股上市农商行,青农商行在资本充足水平方面处于弱势。
目前,A股上市的8家农商行已全部披露2020年中报。根据Wind显示,截至6月底,青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为12.16%,居于末位;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69%和9.68%,在8家农商行中也处于倒数。8家A股上市农商行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高的是江阴银行(002807.SZ),分别为12.86%和12.85%;资本充足率排位第一的渝农商行(601077.SH)为14.77%,资本实力较为优异。
8月26日,青农商行发行50亿元可转债,转债简称“青农转债”。青农商行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支持本行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本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此次补充资本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青农商行的资本压力,仍有待验证。《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向青农商行求证,未获得对方回复。
理财业务不合规被罚130万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涉及零售业务与中间业务的风险权重低于对公资产。因此,大多数银行选择向零售转型以及发展中间业务来减少资本占用,提高资本充足水平。
截至6月末,青农商行个人贷款及垫款为510.61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25.25%,占比较去年年末略微下降;整体的零售银行业务占该行营业收入约33%。对比2017年—2019年,青农商行零售银行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7%、44%和4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虽然整体零售银行业务增长上稍显乏力,但青农商行在发展中间业务上表现较为亮眼,可一定程度应对该行资本补充难的问题。
上半年,青农商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6亿元,增长44.14%。青农商行在业绩报告中解释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加过多是由于该行高度重视中间业务收入,不断丰富中间业务产品,承诺担保及理财业务增长过快所致。报告期内,青农商行累计发行理财产品421期,销售金额416.85亿元。报告期末,理财余额304亿元。
虽然青农商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但其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3月16日,青农商行因理财信息披露不准确、对外出具与实际投向不一致的理财投资清单和理财投资标的管理不慎,被青岛银保监局处罚款130万元。
根据青农商行3月12日公告,截至去年6月末,该行理财业务还存在有28.14亿元规模的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存在“多层嵌套”的情况以及其它3处与资管新规不符的地方。
在《资管新规》颁布后,对于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监管趋严。青农商行表示,2020年将逐步停止发行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力争年底完成整改。
《投资者网》就理财业务风险防范措施及理财业务整改进展向青农商行求证,未获得有效回复。
不良贷款率有所提升
据中报显示,青岛农商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4.84亿元,同比增速4.81%。查看业绩报告发现,业绩增长与该行持续的信贷扩张有关。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青农商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022亿元,同比增长约21%。其中公司类房地产业贷款出现大幅增长为365.8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近36%。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6月30日,青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49%,较去年年末上升了0.0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30.17亿,较去年末增长15.4%。
其中,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7%,较去年末提高了0.1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按行业划分,青农商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质量呈下滑趋势。2018年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0.36%,2019年末不良率上升至1.64%。截至6月30日,青农商行投向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为27.4%。同时,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提高至1.84%。
此外,受疫情影响,上半年青农商行住宿和餐饮业贷款不良率也大幅提升,从去年年末的1.76%提高到了6.31%。
《投资者网》就房地产贷款以及不良资产风险应对措施等问题向青农商行求证,未获得有效回复。(思维 财经 出品)■
③ 梁平县的经济
2009年,梁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698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677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44739万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305282万元,增长10.0%。
2010年,梁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1066万元,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752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55343万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460971万元,增长14.1%。
2012年,梁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7亿元,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139.2亿元,增长32.2%。2013年,梁平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2.66亿元。
2014年全县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8亿元,同比增长11.7%(下同),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7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亿元,增长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增长13.8%。全年净增各类市场主体5643户,总量达33511户。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71.9亿元,增长15.5%;贷款余额达到87.1亿元,增长30.9%,贷款增幅排名全市第三。创新融资模式,全年政府融资到位17.4亿元,为历年之最,政府负债率仅为12.5%,债务风险绿色可控。 2009年,梁平县农业增加值172677万元,增长5.6%。粮食总产量37.40万吨,增产0.5%;油料产量12814吨,增产46.2%;烟叶108吨,增产107.7%;蚕茧262吨,减产70.2%;蔬菜产量34.66万吨,增产6.6%;水果65486吨,增长3.6%。畜橡橘牧业保持增长。梁闭团肥猪出槽头数68.39万头,增长6.0 %;肉类总产量6.22万吨,增产14.8%;耕牛年末圈存1.54万头,增产8.5%;禽蛋产量8913吨,增产27.3%。水产品产量4706吨,增产45.0%。
2010年,梁平县农业增加值194752万元,增长6.4%。粮食总产量38.16万吨,增产2.0%;油料产量13031吨,增产1.7%;蚕茧552吨,减产110.7%;蔬菜产量36.26万吨,增产4.6%;水果74867吨,增长14.3%。肥猪出槽头数68.67万头,增长0.7 %;牛出栏头数6531头,增长4.3 %;羊出栏只数18101只,增长18.1%;家禽出栏只数900.09万只,增长19.7%;肉类总产量6.58万吨,增产10.5%;禽蛋产量10051吨,增产12.8%。水产品产量10253吨,增产40.7%。
2012年,梁平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2.1亿元,增加值28.3亿元,分别增长15.6%、5.6%。 2009年,梁平县工业总产值903000万元,增长2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个,总产值587592万元,增长34.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9868万元,同比增长40.4%,利润总额12939万元,下降22.6%,利税总额态宏19956万元,增长4.9%。
2010年,梁平县工业总产值1182938万元,增长3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个,总产值846038万元,增长31.8%。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8369万元,增长60.4%,利润总额19910万元,增长3.5%,利税总额28317万元,增长12.0%。
2012年,梁平县工业总产值181亿元,增长21%,增加值65.5亿元,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2亿元,增长24.2%,增加值30.6亿元,增长19.6%。 2009年,梁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418万元,增长19.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9.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3%,其他行业增长9.5%。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184万元,增长8.0%。2009年末,固定电话112634个,下降15.7%;移动电话用户246132个,增长10.2%。200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67219万元,增长26.4%,贷款余额233155万元,增长24.6%,存贷差为934064万元。
2010年,梁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806万元,增长19.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7%。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619万元,增长2.3%。2010年末,固定电话95832个,下降14.9%,移动电话用户244964个,下降0.5%,宽带网用户27938个,增长18.5%。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44983万元,增长23.8%,贷款余额298804万元,增长28.2%,存贷差为1146179万元。
2012年,梁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增长17.1%。进出口总额3153万美元,增长72.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均实现增长,分别达到197亿元、46亿元,分别增长17.4%、31%。
④ 广东省200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200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超强台风和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0.2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8402.64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23.59亿元,增长9.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8%,金融保险业增长11.0%,房地产业下降4.8%,其他服务业增长13.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1%。民营经济增加值15133.33亿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7588元,增长8.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6%,其中食品类上涨1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上涨3.7%,生活资料上涨2.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9%,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5.1%,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19.2%,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其中谷物上涨11.0%,蔬菜上涨12.0%,水果上涨10.8%,油料上涨15.0%,畜产品上涨24.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5%,其中化肥上涨25.9%,农药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0%,其中城市上涨6.0%,农村上涨6.2%。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546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8.5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8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8.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6%,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严重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在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99.9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8%。糖蔗种植面积136.04千公顷,下降1.2%;油料种植面积323.87千公顷,增长4.3%;蔬菜种植面积1112.63千公顷,增长4.5%。
全年粮食产量1243.44万吨,下降3.2%;糖蔗产量1079.30万吨,下降1.6%;油料产量81.54万吨,增长4.9%;蔬菜产量2431.43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983.49万吨,增长3.5%;茶叶产量4.84万吨,下降1.1%。
全年肉类总产量411.96万吨,增长6.8%;其中猪肉产量253.96万吨,增长7.9%;禽肉产量146.24万吨,增长6.5%。全年水产品产量680.39万吨,增长2.4%;其中海洋捕捞153.83万吨,增长2.4%;海水养殖222.98万吨,与上年持平;淡水捕捞12.49万吨,增长5.6%;淡水养殖291.09万吨,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25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527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8%,民营企业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9%,股份制企业增长17.0%,集体企业增长9.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5.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4.2%,重工业增长12.2%,轻重工比例由上年的39.2:60.8变为40.7:59.3。
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13.9%,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2.7%,三大潜力产业增长12.0%。三大新兴产业中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增加值分别增长17.6%、13.3%和8.9%;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分别增长12.3%、11.1%和15.1%;三大潜力产业中的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分别增长9.8%、13.7%和12.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6.5%。六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9.4%,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5.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0.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5%。
2008年1-11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4.3。资产贡献率10.6%,资本保值增值率108.2%,资产负债率59.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1%,全员劳动生产率123416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7.0%。实现利润总额2130.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1%。亏损企业10799家,比上年同期增长30.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9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470个,比上年增长6.2%;实现增加值114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115.77亿元,增长21.8%;利税总额270.13亿元,增长3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31.63亿元,增长17.1%;更新改造投资1396.54亿元,增长16.6%;房地产开发投资2932.34亿元,增长16.8%。分城乡看,城镇投资8801.40亿元,增长17.0%;农村投资2379.98亿元,增长14.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766.26亿元,增长17.2%;非国有经济投资8415.12亿元,增长16.3%;其中民营经济投资4258.86亿元,增长20.1%。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投资7827.27亿元,增长13.5%;东翼地区投资8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西翼地区投资613.06亿元,增长20.6%;北部山区投资1445.36亿元,增长21.8%。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08亿元,增长49.4%。第二产业投资3934.56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3912.3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7136.74亿元,增长18.7%。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房住宅投资2132.52亿元,增长18.9%;经济适用房投资8.61亿元,下降16.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2992.63万平方米,增长14.4%,其中商品住宅18022.38万平方米,增长14.4%。商品房竣工面积4359.24万平方米,增长8.2%;其中住宅3476.22万平方米,增长5.0%。商品房销售面积4824.41万平方米,下降22.4%;其中住宅4378.37万平方米,下降22.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824.61万平方米,增长15.5%;其中住宅1030.66万平方米,增长37.1%。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78.91万平方米,下降7.1%;竣工面积6.50万平方米,下降75.0%;销售面积6.83万平方米,下降95.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593.27亿元,增长20.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78.94亿元,增长20.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816.47亿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82.45亿元,增长21.8%;其他行业零售额73.29亿元,下降35.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6.4%,肉禽蛋类增长19.7%,服装类增长20.4%,汽车类增长19.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3%,日用品类增长12.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4%,通讯器材类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0.4%,家具类下降10.0%,化妆品类下降5.5%,金银珠宝类增长6.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832.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4040.97亿美元,增长9.4%;进口2791.64亿美元,增长5.4%。出口大于进口1249.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4.9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91.67亿美元,增长11.9%;其中,制造业占59.4%,房地产业占1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4.4%,批发和零售业占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3.7%。
全年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金额2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6%;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84亿美元,下降7.2%;年末在外人员34594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87.51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8795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7808万吨,增长3.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038.93万标准箱,增长6.3%。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75.0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436.22万辆,增长17.1%。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285.74万辆,增长26.4%;其中私人轿车251.57万辆,增长22.8%。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595.72亿元,增长1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7.38亿元,增长13.0%;电信业务总量3508.34亿元,增长1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73.3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64.4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08.8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179.65万户,新增337.59万户。
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0323.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04%。其中,外国人615.95万人次,下降8.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9707.52万人次,增长0.6%。在入境旅游人数中,过夜旅游者2516.17万人次,增长8.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1.75亿美元,增长5.4%。国内游客达30945万人次,增长2.6%,其中过夜旅游者13361.65万人次,增长9.4%;国内旅游收入2003.61亿元,增长11.9%。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省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119.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835.86亿元,增长12.6%。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3791.14亿元,增长13.1%。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274.37亿元,增长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506.43亿元,增长5.1%。
年末全省境内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202家,比上年增长7.5%;股票227只,市价总值达11823.41亿元,下降64.2%。上市公司全年通过证券市场直接筹集资金487.42亿元,下降58.2%;其中首次上市发行企业(IPO)14家,筹资65.03亿元。截至年末,全省有证券公司23家,证券营业部477家。证券公司代理股票基金交易额133543.06亿元,下降45.3%;各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1.09亿元,下降54.6%。基金公司20家,共管理177只基金;基金规模11085.26亿份,增长7.1%;基金净值8101.20亿元,下降48.6%。期货公司24家,全年代理交易额144350.06亿元,增长89.6%。
全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1124.98亿元,增长39.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734.66 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97.71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92.62亿元,分别增长54.0%、36.9%和12.2%。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83.17亿元,增长28.0%。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84.88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72.04亿元,分别增长15.9%和34.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26.25亿元,增长34.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11万人,比上年增长6.9%;在校研究生5.88万人,增长8.1%;毕业生1.62万人,增长17.4%。普通本专科招生39.07万人,增长10.1%;在校生121.64万人,增长8.6%;毕业生28.25万人,增长21.2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39.8万人,增长8.9%;在校生100.08万人,增长10.3%;毕业生24.53万人,增长10.7%。普通高中招生66.81万人,增长10.1%;在校生181.76万人,增长5.4%;毕业生53.49万人,增长11.4%。初中招生180.36万人,增长3.5%;在校生497.88万人,增长3.1%;毕业生143.00万人,下降0.3%。小学招生131.59万人,下降8.5%;在校生956.47万人,下降6.0%,毕业生186.76万人。全省特殊教育招生0.35万人,在校生2.5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2.35万人。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43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1900个,比上年增加360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9.9万人,比上年增长10.5%;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490亿元,增长20.8%;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7.2亿元,增长18.0%。民营科技企业7740家,从业人员140万人,技工贸收入8500亿元,增长11.1%。
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3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9项,应用技术成果392项,软科学成果12项。全年申请专利量103883件,增长1.4%;其中发明专利28099件,增长5.3%。专利授权量62031件,增长9.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604件,增长104.7%。经PCT(专利合作条约)提交专利申请3120件,增长17.9%。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616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84.77亿元,增长38.0%。
全省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4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000亿元,增长15.4%。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7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342家;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36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41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85项。认定技术创新专业镇277个,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70个。
全省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2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9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1585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7865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7777家。
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7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共有地震台站54个,地震遥测台网7个。全省共有海洋观测、监测站点272个。测绘部门共出版地图103种,总印数319.8万幅。出版测绘图书5种,总印数3.8万册。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28个,文化馆123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博物馆、纪念馆153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1%和97.4%。有线电视用户1482.4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17.1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45.3%。全年出版报纸43.6亿份,各类期刊2.5亿册,图书2.7亿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3个。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878个,比去年减少6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27个,妇幼保健机构12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7个,卫生监督所137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3.2万张,增长6.8%。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44万人,增长6.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45万人,注册护士13.6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7353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3530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1306个,乡镇卫生院床位4.2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万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226852人次,报告死亡927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40.08/10万,死亡率0.98/10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8.4%,提高0.9个百分点。
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25人34人次获得24项世界冠军,破3项世界纪录。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99.77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5.6%。全年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人均27.89平方米。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3805.98元,农村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659.34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2.86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8%。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2.5%。全年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2.95平方米。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3756.36元,城镇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345.57元。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44.2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参保职工2171.23万人,增长10.2%;参保离退休人员273.02万人,增长6.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759万人,增长47.5%;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4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35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332.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441.74万人,增长10.2%。参加工伤保险2302.34万人,增长8.9%;其中参保农民工1523.89万人,增加1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011.21万人,增长53.4%。全省有123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834.30万人,比上年增长1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41.40亿元,累积受益1539.80万人次。全年城市医疗救助45.34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0.6%。农村医疗救助94.23万人次,增长7.0%。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50.98万人次。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124亿元,增长24.6%;年末五种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437亿元,增长27.2%。到2008年底,全省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200.33万人,其中城镇39.65万人,农村160.68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5.60万人,下降5.1%。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69万张,收养人员7.68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14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50个。全省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63.39亿元,筹集福利资金20.38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43.24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5103起,比上年下降16.2%;死亡7998人,受伤47437人,直接财产损失34027.30万元,分别下降10.7%、15.7%和12.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9389起,下降15.4%;造成死亡7182人,受伤46998人,直接财产损失10013.60万元,分别下降10.1%、15.4%和17.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33。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95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2万人,出生率11.8‰;死亡人口43万人,死亡率4.55‰;自然增长人口69万人,自然增长率7.25‰。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1.2%,女性占48.8%;0-14岁人口占19.7%,15-64岁人口占72.4%,65岁及以上人口占7.9%;城镇人口占63.4%,乡村人口占36.6%。
全年全省耕地面积2843904.85公顷,减少9145.35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547.45公顷,灾毁耕地534.13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实际占用耕地5057.61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132.93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754.25公顷。
全省全年水资源总量2263.5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369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2136毫米,比上年增加38.0%。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34.0亿立方米,增长15.4%。全省人均用水量为482立方米,下降2.2%。全年总用水量460.1亿立方米,下降0.5%;其中生活(含生态)用水94.5亿立方米,增长3.6%;工业用水136.2亿立方米,下降3.5%;农业用水229.4亿立方米,下降0.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29立方米,下降1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9立方米,下降16.8%。
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68.1%,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3.8%,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7.8%,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0.3%。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57.3%,减少1.3个百分点;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21.5%,减少1.3个百分点;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0.3%,增加3.2个百分点;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6.8%,减少0.5个百分点。严重污染海域面积3400平方公里,减少0.5%。
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148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10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2种,非金属矿产58种,水气矿产4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处,其中金属矿产地8处,非金属矿产地4处,水气矿产地3处。
全年平均灰霾天气日数64天,比上年减少3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小时,比正常年份平均减少55小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75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092万吨,增长2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96.36万吨,比上年下降5.28%;二氧化硫(SO2)排放量113.59万吨,比上年下降5.58%。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393.06千公顷。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7.20亿元。洪水和沿海风暴潮死亡人口104人。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9.84亿元;发生赤潮10次,累计面积230平方公里。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05起,造成死亡人数33人,直接经济损失1.09亿元。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8028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9083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1291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0918公顷。全省义务植树完成9749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6.3%。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3.7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7个,地质遗迹保护区8个,面积4.1万公顷。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
⑤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主要内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282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1%。
全年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其中税收收入59515亿元,增加5291亿元,增长9.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8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减少8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60万公顷,增加7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88万公顷,减少1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产0.4%。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3327万吨,增产5.3%;秋粮产量37420万吨,减产0.6%。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200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
全年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增长5.8%;牛肉产量636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389万吨,增长2.4%。生猪年末存栏46985万头,增长1.5%;生猪出栏64507万头,增长5.7%。牛奶产量3518万吨,下降1.1%;禽蛋产量2741万吨,增长1.4%。
全年水产品产量5120万吨,增长4.6%。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635万吨,增长6.5%;捕捞水产品产量1485万吨,增长0.1%。
全年木材产量693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2.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9%;纺织业增长8.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4%,其中汽车制造增长20.3%,船舶制造增长2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2.0%。6大高载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663亿元,增长2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97亿元,增长2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农村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9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中部地区投资49846亿元,增长35.8%;西部地区投资49662亿元,增长38.1%;东北地区投资23733亿元,增长26.8%。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82277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108489亿元,增长33.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2%;办公楼投资1378亿元,增长18.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72亿元,增长24.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其他行业零售额1932亿元,增长2.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2.3%,粮油类增长13.0%,肉禽蛋类增长8.3%,服装类增长20.8%,日用品类增长1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通讯器材类下降1.3%,化妆品类增长16.9%,金银珠宝类增长15.9%,中西药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3%,家具类增长3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6.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435家,比上年减少14.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00亿美元,下降2.6%。其中,制造业占52.0%;房地产业占1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6.8%;批发和零售业占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8%。
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4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3%;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增长10.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1.4亿吨,增长8.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082万标准箱,下降5.8%。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218万辆,增长25.0%。民用轿车保有量3136万辆,增长28.6%,其中私人轿车2605万辆,增长33.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32亿元,增长16.4%;电信业务总量25681亿元,增长14.4%。全年局用交换机容量减少1644万门,总容量49219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7580万户,达到142111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136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17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019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614万户,年末达到74738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61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9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8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3.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19.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184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48万人次,下降2.7%。其中,外国人2194万人次,下降9.8%;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454万人次,下降1.1%。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5088万人次,下降4.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766万人次,增长4.0%。其中因私出境4221万人次,增长5.2%,占出境人数的88.6%。
八、金融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增长32.4%;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8万亿元,增长11.8%。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8万亿元,增加13.1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增加10.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0万亿元,增加9.6万亿元。
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4.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727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5万亿元,增加17976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0.6万亿元,增加246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9万亿元,增加15511亿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3653亿元,比上年增加1255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99只,筹资2062亿元,增加995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筹资1591亿元,增加259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筹资813亿元,减少185亿元。全年首次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36只,筹资204亿元。
全年发行非上市公司企业(公司)债券4252亿元,比上年增加1885亿元。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4612亿元,增加281亿元;中期票据6987亿元,增加5250亿元。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2.7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45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04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87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125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26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281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576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1.1万人,在学研究生140.5万人,毕业生37.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39.5万人,在校生2144.7万人,毕业生531.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3.6万人,在校生2178.7万人,毕业生619.2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0.3万人,在校生2434.3万人,毕业生823.7万人。全国初中招生1788.5万人,在校生5440.9万人,毕业生1797.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37.8万人,在校生10071.5万人,毕业生1805.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6.4万人,在校生42.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657.8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72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639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328项“863”计划课题。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3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11家。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设立20家创业投资基金。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97.7万件,其中国内申请87.8万件,占89.9%。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1.5万件,其中国内申请22.9万件,占72.8%。全年授予专利权58.2万件,其中国内授权50.2万件,占86.2%。授予发明专利权12.8万件,其中国内授权6.5万件,占50.9%。截至2009年底,有效专利152.0万件,其中国内有效专利119.3万件,占78.5%;有效发明专利43.8万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8.0万件,占41.1%。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1.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成功发射卫星6次。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受控撞月。
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250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414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68个,已累计完成对4.1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76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560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3158项,其中新制定2102项。全年中央气象台和省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2737次,警报3950次。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457个,地震遥测台网32个。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66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2060种,测绘图书307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78个,文化馆3214个,公共图书馆2833个,博物馆1996个。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广播电视台2087座,教育台44个。有线电视用户1739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200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5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02部。出版各类报纸437亿份,各类期刊31亿册,图书70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035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991万卷(件)。
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8.9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4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06个,诊所及其他19.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52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6万人,注册护士174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96万张。乡镇卫生院3.9万个,床位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9.8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77.6万例,报告死亡15105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84.34/10万,死亡率1.14/10万。
全年运动健儿在30个项目中共获得142个世界冠军,11人3队22次创22项世界纪录。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共有7人9次创超5项世界纪录;12人3队21次创16项亚洲纪录;29人5队52次创39项全国纪录。(注:M1为M右下角加1,M2为M右下角加2,MO为M右下角加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770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79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0061万人,增加823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96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100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335万人,增加6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2715万人,增加3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4861万人,增加107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5580万人,增加6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0860万人,增加1606万人。271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646亿元,累积受益4.9亿人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35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3.9万个,床位275.4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08.8万人。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3.0万个,床位188.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51.1万人。各类不提供住宿的社区服务设施14.0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726个,社区服务站2.5万个。全年234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2.9万人;4759.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453.8万人;554.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增加5.7万人。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417.2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688.4万人次;资助1047.8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3689.8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56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41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6.9万公顷。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1.9万公顷,增长44.1%;房地产用地10.3万公顷,增长36.7%;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9.7万公顷,增长53.0%。全年全国105个重点监测城市综合地价比上年上涨5.0%,其中商业地价上涨5.6%,居住地价上涨7.9%,工业地价上涨1.6%。
全年水资源总量2376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3.4%;人均水资源1784.9立方米,减少13.8%。全年平均降水量583.1毫米,减少10.9%。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少蓄水156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93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4%。其中,生活用水增加2.9%,工业用水减少0.6%,农业用水增加0.6%,生态补水减少9.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09.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6.4立方米,下降8.2%。人均用水量445.7立方米,下降0.1%。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98处,其中,能源矿产地107处,金属矿产地177处,非金属矿产地109处,水气矿产地5处。有65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1.2亿吨,天然气7234亿立方米,原煤503.6亿吨。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截至2008年,森林面积195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8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4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76.0%。全民义务植树24.8亿株。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7万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底,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为10093万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为7573万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为9.8℃,共有9个台风登陆。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1.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煤炭消费量30.2亿吨,增长9.2%;原油消费量3.8亿吨,增长7.1%;天然气消费量887亿立方米,增长9.1%;电力消费量36973亿千瓦小时,增长6.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6.9亿吨,增长22.4%;精炼铜消费量753万吨,增长39.7%;电解铝消费量1439万吨,增长14.4%;乙烯消费量1066万吨,增长8.0%;水泥消费量16.3亿吨,增长17.0%。
七大水系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7.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8.4%,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上持续好转,部分流域污染仍然严重。
近岸海域299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2.9%,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6.0%,下降5.3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1.1%,上升2.8个百分点。
在监测的612个城市中,有5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82.4%;有100个城市为三级,占16.3%;有8个城市为劣三级,占1.3%。在监测的327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4.9%,较好的占70.0%,轻度污染的占23.9%,中度污染的占1.2%。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664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2.3%,提高2.1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35.6亿平方米,增长2.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4%,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4亿元,比上年下降78.5%。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万公顷,增加18.1%。其中,绝收492万公顷,增加22.0%。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增加0.5%;死亡902人,下降10.8%。全年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99亿元,增加2.58倍。全年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2亿元,死亡40人。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下降51.3%。全年累计发生赤潮面积1平方公里,增加2.7%。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0万起,直接经济损失18.3亿元,死亡331人。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4次,成灾8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4亿元,死亡3人。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8808起,下降37.7%。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3196人,比上年下降8.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48人,下降20.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4人,下降14.9%;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892人,下降24.5%。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8万人死亡,27.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6人,减少0.7人。
⑥ 2009年中国经济成就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282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1%。
全年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其中税收收入59515亿元,增加5291亿元,增长9.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8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减少8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60万公顷,增加7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88万公顷,减少1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产0.4%。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3327万吨,增产5.3%;秋粮产量37420万吨,减产0.6%。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200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
全年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增长5.8%;牛肉产量636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389万吨,增长2.4%。生猪年末存栏46985万头,增长1.5%;生猪出栏64507万头,增长5.7%。牛奶产量3518万吨,下降1.1%;禽蛋产量2741万吨,增长1.4%。
全年水产品产量5120万吨,增长4.6%。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635万吨,增长6.5%;捕捞水产品产量1485万吨,增长0.1%。
全年木材产量693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2.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9%;纺织业增长8.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4%,其中汽车制造增长20.3%,船舶制造增长2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2.0%。6大高载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
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58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663亿元,增长2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97亿元,增长2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农村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9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中部地区投资49846亿元,增长35.8%;西部地区投资49662亿元,增长38.1%;东北地区投资23733亿元,增长26.8%。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82277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108489亿元,增长33.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2%;办公楼投资1378亿元,增长18.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72亿元,增长24.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其他行业零售额1932亿元,增长2.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2.3%,粮油类增长13.0%,肉禽蛋类增长8.3%,服装类增长20.8%,日用品类增长1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通讯器材类下降1.3%,化妆品类增长16.9%,金银珠宝类增长15.9%,中西药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3%,家具类增长3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6.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435家,比上年减少14.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00亿美元,下降2.6%。其中,制造业占52.0%;房地产业占1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6.8%;批发和零售业占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8%。
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4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3%;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增长10.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1.4亿吨,增长8.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082万标准箱,下降5.8%。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218万辆,增长25.0%。民用轿车保有量3136万辆,增长28.6%,其中私人轿车2605万辆,增长33.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32亿元,增长16.4%;电信业务总量25681亿元,增长14.4%。全年局用交换机容量减少1644万门,总容量49219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7580万户,达到142111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136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17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019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614万户,年末达到74738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61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9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8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3.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19.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184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48万人次,下降2.7%。其中,外国人2194万人次,下降9.8%;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454万人次,下降1.1%。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5088万人次,下降4.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766万人次,增长4.0%。其中因私出境4221万人次,增长5.2%,占出境人数的88.6%。
八、金融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增长32.4%;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8万亿元,增长11.8%。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8万亿元,增加13.1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增加10.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0万亿元,增加9.6万亿元。
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4.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727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5万亿元,增加17976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0.6万亿元,增加246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9万亿元,增加15511亿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3653亿元,比上年增加1255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99只,筹资2062亿元,增加995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筹资1591亿元,增加259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筹资813亿元,减少185亿元。全年首次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36只,筹资204亿元。
全年发行非上市公司企业(公司)债券4252亿元,比上年增加1885亿元。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4612亿元,增加281亿元;中期票据6987亿元,增加5250亿元。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2.7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45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04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87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125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26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281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576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1.1万人,在学研究生140.5万人,毕业生37.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39.5万人,在校生2144.7万人,毕业生531.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3.6万人,在校生2178.7万人,毕业生619.2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0.3万人,在校生2434.3万人,毕业生823.7万人。全国初中招生1788.5万人,在校生5440.9万人,毕业生1797.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37.8万人,在校生10071.5万人,毕业生1805.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6.4万人,在校生42.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657.8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72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639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328项“863”计划课题。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3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11家。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设立20家创业投资基金。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97.7万件,其中国内申请87.8万件,占89.9%。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1.5万件,其中国内申请22.9万件,占72.8%。全年授予专利权58.2万件,其中国内授权50.2万件,占86.2%。授予发明专利权12.8万件,其中国内授权6.5万件,占50.9%。截至2009年底,有效专利152.0万件,其中国内有效专利119.3万件,占78.5%;有效发明专利43.8万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8.0万件,占41.1%。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1.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成功发射卫星6次。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受控撞月。
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250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414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68个,已累计完成对4.1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76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560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3158项,其中新制定2102项。全年中央气象台和省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2737次,警报3950次。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457个,地震遥测台网32个。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66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2060种,测绘图书307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78个,文化馆3214个,公共图书馆2833个,博物馆1996个。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广播电视台2087座,教育台44个。有线电视用户1739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200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5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02部。出版各类报纸437亿份,各类期刊31亿册,图书70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035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991万卷(件)。
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8.9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4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06个,诊所及其他19.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52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6万人,注册护士174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96万张。乡镇卫生院3.9万个,床位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9.8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77.6万例,报告死亡15105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84.34/10万,死亡率1.14/10万。
全年运动健儿在30个项目中共获得142个世界冠军,11人3队22次创22项世界纪录。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共有7人9次创超5项世界纪录;12人3队21次创16项亚洲纪录;29人5队52次创39项全国纪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770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79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0061万人,增加823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96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100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335万人,增加6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2715万人,增加3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4861万人,增加107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5580万人,增加6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0860万人,增加1606万人。271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646亿元,累积受益4.9亿人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35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3.9万个,床位275.4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08.8万人。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3.0万个,床位188.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51.1万人。各类不提供住宿的社区服务设施14.0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726个,社区服务站2.5万个。全年234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2.9万人;4759.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453.8万人;554.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增加5.7万人。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417.2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688.4万人次;资助1047.8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3689.8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56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41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6.9万公顷。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1.9万公顷,增长44.1%;房地产用地10.3万公顷,增长36.7%;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9.7万公顷,增长53.0%。全年全国105个重点监测城市综合地价比上年上涨5.0%,其中商业地价上涨5.6%,居住地价上涨7.9%,工业地价上涨1.6%。
全年水资源总量2376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3.4%;人均水资源1784.9立方米,减少13.8%。全年平均降水量583.1毫米,减少10.9%。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少蓄水156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93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4%。其中,生活用水增加2.9%,工业用水减少0.6%,农业用水增加0.6%,生态补水减少9.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09.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6.4立方米,下降8.2%。人均用水量445.7立方米,下降0.1%。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98处,其中,能源矿产地107处,金属矿产地177处,非金属矿产地109处,水气矿产地5处。有65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1.2亿吨,天然气7234亿立方米,原煤503.6亿吨。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截至2008年,森林面积195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8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4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76.0%。全民义务植树24.8亿株。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7万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底,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为10093万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为7573万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为9.8℃,共有9个台风登陆。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1.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煤炭消费量30.2亿吨,增长9.2%;原油消费量3.8亿吨,增长7.1%;天然气消费量887亿立方米,增长9.1%;电力消费量36973亿千瓦小时,增长6.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6.9亿吨,增长22.4%;精炼铜消费量753万吨,增长39.7%;电解铝消费量1439万吨,增长14.4%;乙烯消费量1066万吨,增长8.0%;水泥消费量16.3亿吨,增长17.0%。
七大水系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7.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8.4%,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上持续好转,部分流域污染仍然严重。
近岸海域299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2.9%,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6.0%,下降5.3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1.1%,上升2.8个百分点。
在监测的612个城市中,有5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82.4%;有100个城市为三级,占16.3%;有8个城市为劣三级,占1.3%。在监测的327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4.9%,较好的占70.0%,轻度污染的占23.9%,中度污染的占1.2%。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664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2.3%,提高2.1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35.6亿平方米,增长2.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4%,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4亿元,比上年下降78.5%。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万公顷,增加18.1%。其中,绝收492万公顷,增加22.0%。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增加0.5%;死亡902人,下降10.8%。全年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99亿元,增加2.58倍。全年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2亿元,死亡40人。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下降51.3%。全年累计发生赤潮面积1平方公里,增加2.7%。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0万起,直接经济损失18.3亿元,死亡331人。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4次,成灾8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4亿元,死亡3人。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8808起,下降37.7%。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3196人,比上年下降8.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48人,下降20.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4人,下降14.9%;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892人,下降24.5%。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8万人死亡,27.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6人,减少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