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买房大部分是假流水收入证明会怎样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
贷款买房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银行对房贷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但要提供流水收入证明,还要查看征信等等。有不少人流水收入证明不过关会去办假流水收入证明,那么买房大部分是假流水收入证明会怎样?这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贰』 房贷收入证明是假的银行会查吗
房贷收入证明是假的,银行如果后期在审核的时候发现,会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有些房地产从业人员为促成销售,声称可以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使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消费者获得贷款,或者提升获取贷款的额度。
房地产从业人员所谓的“建议”,极易引发各类风险。首先,可能遇到无法通过贷款审核的风险,如无法通过贷款审核,则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如在商品房认购阶段,已缴纳定金的,会被开发商没收定金。
如已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且已缴纳首期款的,如后续贷款无法发放,开发商可能会依照合同约定收取高额违约金。其次,虽然侥幸通过贷款审核,但被发现弄虚作假后,则面临被银行起诉要求返还借款,同时,由于房屋已被抵押给银行,此时可能面临房屋无法保住的风险。
(2)购房贷款做假资料扩展阅读:
这种假收入证明一旦被银行发现,房贷基本会被拒绝,可能有的朋友会心存侥幸,以为银行不会查收入证明,但是银行在审核的过程中是会抽查工作收入证明的,一个是配合社保核实,还有打电话到收入证明上的单位核实,如果发现造假,那贷款基本会被拒绝。
如果贷款已经发放了,但是银行在贷后管理中发现借款人收入证明是假的,而借款人又出现了多次逾期不还的情况,那银行还有可能提前收回贷款,如果没钱结清贷款,甚至可能面临房子被拍卖的被悲剧,严重的还有可能被追究“骗贷罪”而面临牢狱之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想买房怕申不到贷款售楼员竟建议:刻假章伪造收入证明
『叁』 买房贷款用假的工作证明,但是按时还款,银行会不会查
用假的工作证明去贷款买房,明文规定肯定是不行的,这涉及到了法律层面的诈骗贷款,而且用假的工作证明,那你提供的一切相应的资料,比如工资流水、社保缴纳单位等,都是伪造的,至于问题,银行会不会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清楚。
综上所述,关键问题在于,你个人能不能按照银行的规定按时还款。
『肆』 怎么举报虚假资料申请贷款
个人房贷资料做假,可以拿着证据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房管局都可以去举报。产生不良信用记录,若情况较轻,可能会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该记录会影响你未来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信贷业务的办理,用假资料申请贷款会被行业拉入黑名单。
骗取贷款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1.《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骗取贷款罪。
2.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骗弯闭的手段,比如提供虚假资料、虚构事实等。在获得贷款后,不能偿还贷款,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3.本罪中,重点审查民事欺诈与骗取贷款的区别,不能认为任何欺骗行为都属于本罪的诈骗手段,只有行为人虚构事实和提供的虚假资料对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产生重大影响或者起到重要作用的,才能认定构成本罪。
立案追诉标准:
1.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则闹掘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
4.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孙核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伍』 办理房贷提供假件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办理假收入证明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首先,对于借款人来说,如果因为开虚假收入证明被银行识破,将无法通过贷款审核,情况严重还将承担法律风险。即便审核通过,面对后期的还款压力无法支付月供,房子还将面临被银行收回的可能。
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借款人伪收入证明骗取银行贷款,还涉嫌骗取贷款罪。刑法中的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陆』 房贷做假流水违法吗
法律分析:买房申请贷款时,银行会审查购房人的银行流水,所谓的银行流水,是指银行活期账户(包括活期存折和银行卡)的存取款交易记录。有些流水不符合要求的人会通过非正规渠道伪造银行流水,这种行为涉嫌骗取贷款,严重的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 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带芦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清行孝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答稿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柒』 买房贷款用假的工作证明,但是按时还款,银行会不会查出来
其实对于这一点,再进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就已经告知你了,是不能够使用假的工作证明的,同时也不能够提供假的流水,但是一些销售顾问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品质,说白了就是让人家能够放下顾虑,买他的房,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为顾客制造一些假的工作证明和假的流水账单,从而能够在银行里边儿申请贷款。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按时还款,银行会不会查你的工作证明?
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个方法?
一般情况下,其实大多数人都不会想过通过这样的方法去骗银行的贷款,只有一些中介机构会想出这样的办法,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消费者在他们这里买东西,至于贷款如何还跟他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违约行为,所以银行也正在逐渐的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
『捌』 中介公司做假资料贷款需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中介公司做假资料贷款,涉嫌贷款诈骗,适用刑法193条之相关规定。
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拓展资料:
假按揭是指开发商为资金套现,将暂时没有卖出的房子以内部职工或开发商亲属的名字购下,从银行套取购房贷款。
办理假按揭的程序一般如下:开发商通过给身份证持有人一定数额的报酬,有偿使用对方身份证,并由身份证持有人在按揭贷款合同上签字,签字完成,银行即根据合同向开发商放款。
开发商和身份证持有人之间还会有一个协议,包含开发商承诺不需要身份证持有人承担任何债务以及保密条款等内容。
通常是开发商联合一些没有提供首付款的关联人向银行提交已付首付款的收据,进而银行向其关联人提供按揭贷款
『玖』 房贷收入证明是假的银行会查吗
会查,并对借款人追究违约责任。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贷款人按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追究违约责任:
一、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
二、借款人提升敏供虚假文件或资料,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
三、未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将设定抵押权或质押权财产或权益拆迁、出售、赠与或重复抵押的;
四、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挪用贷款的;
五、借款人拒绝或阻挠贷款人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
六、借款人与其他法人或经济组织签订有损贷款人权益的合同或协议的。
(9)购房贷款做假资料扩展阅读: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相关法条:
第二十三条贷款人应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订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范围,实施差别风险管理。
借款人不能足额提供抵押(质押)时,应有贷款人认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具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咐老的能力,且在银行开立有存款帐户。
第二十四条保证人为自然人的,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衡笑升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