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
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
2、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3、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4、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5、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㈡ 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如何计入GDP核算
1、GDP【国内生产值】是包括税收的,GDP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一般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
2、按照收入法核算GDP,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例如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收入。
3、计算公式为: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㈢ 计算“万元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的意义
比例很小,说明经济不景气、市场经济不活跃,;反之经济繁荣。
㈣ 存贷款总额/GDP 是什么
存贷款总额/GDP表示存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经济学理论层面与国家政策制定领域是没有最佳的比例(信贷与GDP的比例);
要讨论信贷余额多是好是坏,关注的应该是信贷质量的好坏。以2012年上半年中国发放7.4W亿来说。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与房市了,贷款回收的难度与形成坏账的可能性都变大了;
二是放贷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贷额还是分配给了大型企业,国家一直强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重月底风险会加大:一旦投资和信贷放缓,增长能否持续是个大问题。
㈤ 信贷总规模占GDP的比例将攀升说明什么
信贷总规模占GDP比例攀升说明
1、银行信贷风险加大;
2、投资力度大,信贷基本上用于投资,由于占GDP比例逐渐增大,投资过大容易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整个行业风险加大,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特定国情,信贷为了降低风险以及渠道便利大多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并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金,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利用率降低,而很多国企都是垄断者或寡头,资金的大量进入造成该国企扩大产能而使得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加大,同时还有资金链断裂风险(无法还庞大的贷款,银行只好接着贷款给它用于还款,资金的利用率低下)。
信贷总规模占GDP比例攀升也有好处,刺激经济快速发展!
㈥ 贷款总额gdp
贷款总额占GDP为:58.78%。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10月28日,央行发布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央行统计,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2022年Q3总GDP为30.76万亿元,贷款总额占GDP为:58.78%。
㈦ 债务余额占GDP比重是什么意思
是指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
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呈上升趋势,基本上每年上升2个百分点,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一直很低,一直都低于20%,远小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欧盟国家的60%。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国债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张。
(7)银行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扩展阅读:
国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
国债负担率=(累积国债余额/ 年度国内生产总值)×100%
这个指标反映着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行空间越大。
㈧ 银行贷款增加,为什么gdp增速却放缓
信贷增速强劲而GDP增速反而下降。这可能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信贷传导至实体经济活动可能存在时滞。经济活动旺盛催生出对信贷的更多的需求,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大都是负债经营,企业看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需要更多的信贷支持。信贷增速的改变往往是经济活动的预测指标,从企业看到投资机会增加信贷需求到信贷需求转换为真实投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从2008年到2012年的历史数据来看,信贷增速增加推动实体经济增长往往会有一到两个季度的时滞,比如,2009年一季度的信贷增加,伴随的是2009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的经济回升。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的信贷大幅增长可能会推动二季度或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一季度的经济增长。
原因之二是影子银行的比重变大。第一季度存款总量为人民币6.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64%。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政府部门对银行业的监管非常严格,为了规避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等指标的监管,银行大量发展以银信、银证、理财产品业务为代表的表外业务或影子银行业务,企业通过影子银行方式融资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影子银行在社会融资总量上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影子银行规模上升增加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中国政府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加强是大势所趋。企业普遍预期今年晚些时候影子银行监管将收紧,所以公司提前完成借款,以储备足够资金,避免信贷紧缩时的流动性紧张。
原因之三是信贷数据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现象。举例来说,如果企业将借的资金投向公司债券,统计数据中的贷款和债券发行项下的数字都会增加,新增信贷规模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庞大。近几年来,金融机构纷纷采取贷款派生存款、存款派生贷款、相互拆借资金,相互购买债券和理财产品等手段,使得大量货币信贷资源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造成了社会融资总额高速增长而许多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
原因之四是信贷外的因素可能影响经济增长,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新一届领导班子打击贪腐、遏制过度公款消费,这对餐饮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由于以往与春节相关的娱乐活动都得到了限制,一季度餐饮行业销售额增速锐减。从理论上讲,餐饮收入增速下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速的下滑。餐饮业在中国经济活动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2012年,其营业额相当于GDP的4%,隶属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项下、涵盖餐厅销售额的餐饮业销售同比增速从2012年第4季度到2013年第1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
原因之五是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正在减弱。首先,在出口增速放缓后,资本密集型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经济增速却在放缓。去年出口总量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近40%下滑至25%。这种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资本密集程度,意味着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在下降。其次,实体经济对于给定水平信贷的反应在减弱,更多的信增贷款正投向投机活动(比如房地产),推动资产价格,而非投资于实体经济。一季度GDP增速下降的同时,房价反而有抬头的趋势,根据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中国4月份房价同比上涨5.3%,涨幅高于3月份的3.9%。在热点城市深圳和广州,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22%。这说明部分新增信贷正推动房价泡沫再度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