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2013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约是2011年同期的多少倍
最后的答案要加1是将增长率换成倍数。
⑵ 中国银行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增速最快的领域是
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上半年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企事肢备业单位贷款余额11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8.58万亿元,同比少增5809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65万亿元,同比少增2.4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多增1.68万亿元。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9.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低1.5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提升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多增7507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年末高5.9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历侍毁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比上年末高4.5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8.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85万亿元,同比多增5680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年末低4.6个百分点。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1余额2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26万亿元,同比多增8324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末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5万亿元,同比多增6734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293亿元,同比增长32.9%;助学贷款余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1.2%。
2021年二季度末,原建档立卡人口存量贷款余额1221亿元;全国脱贫人口2贷款余额8556亿元。
四、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3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末高1.9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和2.58万谈察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6.68和3.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9.9%。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上半年增加3295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20.2%,上半年增加3554亿元。
五、涉农贷款增速小幅回落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03万亿元,同比多增2072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823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198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4.5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末和上年末分别低2.1和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76亿元,同比少增727亿元。
六、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8.9%,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5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65万亿元,同比减少1.5%,增速比上年末低2.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
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加速增长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6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
⑶ 资料分析2013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约是2011年同期的多少倍
因为增长率的公式是(A/B)-1 ,也是多几倍的公式。所以当要求是几倍的时候,需要把1加回来
⑷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统计口径有哪些
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5%,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8.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锋弊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告闷24.6%,比各项袜基弯贷款的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039万户,同比增长42.9%。
⑸ 2020年云南玉溪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挖给考生们的“坑”是什么
在考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题目看清楚理解清楚不然很容易被套路
⑹ 行测资料分析混合增长率问题的解题技巧
国考如期而至,勤奋的小伙伴应该已经进入到备考阶段了。在资料分析当中,题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计算,一类为比较。在比较题目当中,常常会出现两个时期或这两个指标的增长率,求另一个增长率,这类题目一般称作混合增长率相关问题,如果正常列式会特别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计算原理归纳出做题的技巧。
我们先一起看一下什么叫混合增长率?举个例子,现在只有两杯水,然后第一杯盐水的浓度是10%,第二杯水的盐水浓度是70%,现在这两个杯子以任意比例去混合,混合之后的浓度应该是多少?根据日常经验我们可以知道,浓度范围一定介于10%~70%之间。
假设第一杯水里只有1g的盐水。第二杯水这里面有1000g的水,我们再把混合之后浓度范围进一步缩小一下,它应该怎么样?中间浓度虽然大于10%小于20%,但是应该非常接近于20%, 10%和20%的中间数值是15%,那么浓度应该15%<n<20%,也就是混合浓度更偏向于原始溶液量比较大一方,在混合的时候它具有更大的权重。 p=""> </n<20%,也就是混合浓度更偏向于原始溶液量比较大一方,在混合的时候它具有更大的权重。>
那么,溶液浓度就相当于增长率。两杯溶液各自浓度就相当于两部分的增长率,混合后的浓度即为整体的增长率,所以,类比溶液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之间,并偏向基期量大的一方。
在考试当中,混合增长率都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
1.以关键词为标志
【例1】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 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
2013年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约为( )。
A.14.4% B.12.3%
C.19.3% D.21.4%
【答案】A。解析:题目问房地产的增速,房地产=地产+房产,这个地方要注意审题。本题是已知两部分增长率,求整体增长率。
定位资料,“2013年3月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根据混合增长率口诀,整体的增长率一定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基数大者。则2013年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应介于12.3%和21.4%之间,排除B、D选项。又因为房产开发贷款余额较大,故整体增速应靠近12.3%,则应选14.4%。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2015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30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373.0亿元,增长8.9%,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8.5%,其他收入648.5亿元。
2015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中的其他收入比上年( )。
A.减少了2.9% B.减少了29.2%
C.增加了2.9% D.增加了29.2%
【答案】D。解析:题目问的是总收入里面其他收入的增速,总收入=税收收入+其他收入,也就是说总收入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叫做税收,除了税收以外的叫做“其他收入”。此题是已知整体和其中一部分的增长率,求另一部分增长率。
定位文字材料“江西省2015年财政总收入30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税收收入2373.0亿元,增长8.9%,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8.5%,其他收入648.5亿元”。
财政总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根据混合增速性质,整体增速介于各个部分之间,偏向基数大者。因为税收收入的增速(8.9%)<财政总收入的增速(12.7%),则其他收入增速>财政总收入的增速(12.7%)。只有D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是根据关键词之间具有的部分、整体关系,判定题目考点为混合增长率,从而利用结论求解。
2.以时间段为标志
【例3】2017年上半年,B市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2%。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19.5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完成电信业务量361.1亿元,同比增长38.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百分点。
2017年第二季度,B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的同比增速的范围是:
A.小于8.6% B.等于8.6%
C.大于8.6%且小于等于10% D.大于10%
【答案】D。解析:题目中问的时间段为“2017年第二季度”,资料中给出的数据时间为“2017年上半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根据时间关系,可知,是已知整体和其中一部分的增长率,求另一部分增长率。
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17年上半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百分点”。
2017年第一季度增幅=10.0%-1.4%=8.6%。根据混合增长率的性质,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即上半年(10.0%)介于第一季度(8.6%)和第二季度之间,故第二季度增长率大于10%。
因此,选择D选项。
对于混合增长率问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精准识别题型,区分好部分、整体的关系,找到相应数据,根据结论判定数值即可。相信通过以上几道例题的讲解,大家已经掌握了混合增长率问题的解题技巧。最后,希望各位同学“一举成公”!
⑺ 2020年云南红河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比重变化怎么考
1、比重变化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
【例题】2008年某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06.46万亩,同比增长0.9%,主要品种中,粮食作物面积3749.91万亩,同比增长10.8%。那么,与2007年相比,2008年该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答案】上升。
【解析】题中所考察的考点为比较比重变化,材料中部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长率10.8%、整体量(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长率0.9%都已知,并且部分增长率10.8%>整体增长率0.9%,因此从基期比重到现期比重上升。
2、比重变化基本公式的间接应用
【例题】2010年厦门各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费量所占比重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沧区超过59% B.集美区低于17%
C.同安区超过6% D.湖里区超过4%
【答案】A。
【解析】时由折线图可知,软件全行业包含了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咨询类服务、运营类服务、嵌入式以及IC设计,其中IC设计增速最低,是19.7%,由权重相关知识得到软件全行业增速必然大于19.7%,即部分量(IC设计)增长率小于整体量(软件全行业)的增长率,部分量的比重由基期到现期变小,由柱状图知,现期IC占全软件行业比重为3.4%,则基期IC设计的比重一定大于3.4% 。
曲靖中公教育专家列举的以上三个例题从不同方向考察了判断比重变化的方法,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在平时的解题中一定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要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⑻ 制造业长期贷款和绿色贷款主要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把握适度,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和38.8%。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普惠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关联,确保资金高效直达实体经济,促进稳企业、保就业。目前,这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已延续至2021年12月末。此外,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银保监会称,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信贷投放合理增长 两项直达货币政策继续助力小微企业
据人民日报报道,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总体来看,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5万亿元,同比增长4.2%。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229亿元。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86.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平稳。”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从结构上看,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985亿元;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亿元,增长近一倍。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总量方面,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合理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一季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把握适度,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结构方面,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和38.8%。
“中国人民银行将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机构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孙国峰表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保证小微企业发挥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成效显著。孙国峰介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普惠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关联,确保资金高效直达实体经济,促进稳企业、保就业。目前,这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已延续至2021年12月末。
制造业、绿色金融等多领域将成为今年信贷支持重点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制造业信贷结构,明确“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和“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的目标和任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也要支持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称,今年计划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投放4000亿元以上。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表示,今年工行将保持制造业贷款总量稳定增长,加大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产业、高技术”等“三新一高”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此外,多家银行还强调将大力推进金融资源向绿色项目倾斜。中国银行副行长王纬表示,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投放、绿色债券发行、承销与投资业务,不断提升绿色信贷在该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降低高碳行业授信余额,稳步提升绿色债券投资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将按照全市场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的定位,围绕从新能源到新经济、从长江黄河大保护到国土空间格局的新规划、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不断扩展的绿色场景,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21家国内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银保监会称,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经济日报报道,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货币投放将更加凸显“有保有压”的结构性特征,“保”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可能会推出新的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这些领域集中,“压”则主要指向房地产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资。
近期,部分热点城市出现了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引发了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3月26日,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在部分房价上涨预期较强、炒作氛围较浓的热点城市,出现了骗取银行经营贷实际用于购房的现象,甚至有些还涉及有组织的违法活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遏制,不仅会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还会挤占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资源。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希望商业银行不要影响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
“我们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关工作,争取尽快推出。”孙国峰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⑼ 一季度贷款投向分析
据央行网站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3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一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平稳增长,企业新增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2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25万亿元,同比多增1.69万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余额4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末高5.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3.2万亿元,同比多增2.28万亿元汪察绝。中长期贷款余额7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3.96万亿元,同比少增5144亿元。
从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4.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52.73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
3月份,新增企业贷款利率为4.37%,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低8个和19个基点。
二是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基建行业1增速平稳。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9.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9409亿元,同比多增249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业务中长期贷款余额52.22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3万亿元,同比少增4703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年末扩大1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0.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各项贷款2.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513亿元。
三。普惠金融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用贷款占比提高,新增贷款利率继续降低。
2023年一季度末,普惠金融人民币贷款余额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8万亿元,同比多增178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末,普惠公司的余额惠特尼小额贷款20.77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占比18.9%,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少增241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1%;风险贷款余额为2513亿美元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5.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61万亿元,同比多增5603亿元。
2023年一季度末,农村贷款(县级及以下)余额38.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3232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4.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末低1.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248亿元,同比少增30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803亿元,同比多增768亿元。
不及物动词房地产开发贷款逐月增加,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
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4,比去年末增速低1.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790亿元,占同期全部贷款的9.3%,比去年全年低9.8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900亿元,比去年四季度困姿增加441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4万亿元,没销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3月份,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
七,
住户贷款增速减缓,消费贷款利率大幅下降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1.3万亿元。
2023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8887亿元,同比少增2414亿元。住户其他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减少1502亿元,同比少增3585亿元。3月份,新发放住户其他消费贷款利率为7.68%,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67和41个基点。
很多人不知道贷款中介和贷款平台的区别,就认银行最好、银行最靠谱、银行效率最高这个理。事实上呢,真的是这样吗?恰恰相反,银行靠谱不可否认,但是贷款中介也不差呢。银行不一定给您贷款呢,银行要求的东西比较多呢。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抢单侠君给大家梳理一下吧。
一、对于中介来说
1.渠道多
贷款中介基本会掌握本地各种贷款渠道,熟知每家贷款机构的产品和要求,因此他们会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条件找到合适的渠道进行申请,这样贷款通过的概率可以提高很多。
2.懂行情
有很多贷款客户,对贷款的种类,贷款利息,贷款所需条件等了解的很少。某平台用户调研显示,约65%的用户不知道现在的贷款基准利率是多少;贷款之前,约48%的用户对自己的信用记录丝毫不了解,几乎占半壁江山。如果对贷款行情不了解,随便找一家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如果不对口,结果不是被拒绝就是给的贷款额度很低。相反,贷款中介对贷款行情的了解就更专业,所以能够给借款人提供具有价值的建议,为借款人找到合适的贷款产品。
3. 会引导
贷款不是想申请就马上可以申请到的,特别是银行贷款,其本身对借款人审核是比较严的,包括贷款用途,申请填写,材料准备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借款人不了解贷款机构的审核标准和进件条件,老老实实的填写申请,提交材料,那就不一定能够通过。贷款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就拿贷款用途来说,一般银行对贷款的用途有比较严的限制,如果借款人按是实际的用途填写,一旦不符合银行的要求就会被拒贷。
4.高效率
对贷款流程不熟悉,自己去申请,会发现各种麻烦,比如材料不符合,需要多次重复提交,来回跑耗费不少时间精力,如果有一个贷款中介,情况或许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首先是贷款中介了解贷款所需的材料和办理流程,因此会让借款人一次性准备好,材料提交一次性通过,省得来回跑补充材料;再次,贷款中介和银行等放款机构的人关系比较到位,他们可以催促银行等放款机构优先办理你的贷款,大大提高贷款的效率。
⑽ 央行最新发声:涉及房贷、降准、汇率等问题 来看七大要点
4月14日,人民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一季度信贷社融数据,并回应房地产金融、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等热点问题。
央行表示,数据显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636亿元。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低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当前,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详解一季度产业贷款投放结构特点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结构数据被更多披露。4月14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6636亿元,这是统计上的高点。
其中,3月末,全部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7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同期全部本外币贷款的增速高0.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59万亿元,同比少增4215亿元。
阮健弘表示, 从产业贷款投放的结构上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
二是工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3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
三是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所回落。3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3.2%,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
四是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3月末,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
阮健弘表示,预计未来信贷投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支持经济复苏。人民银行将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此外,针对市场关心的长三角地区是否受近期疫情影响出现信贷投放收缩的问题,4月14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国。3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1247亿元、3245亿元、3957亿元、1315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22亿元、514亿元、1212亿元、391亿元。
阮健弘表示,3月末,人民币贷款的增速是11.4%,增量比年初新增了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增速高于全国。按可比口径统计,3月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1.5%、14.9%、15.8%和13.7%。上海贷款增速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比全国高3.5、4.4和2.3个百分点。
新设两项专项再贷款 规模总计2400亿
按照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将创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4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两项新专项再贷款进行了介绍。
关于科技创新再贷款,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将通过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该工具支持企业的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支持范围按照科技部和工信部现有标准认定,金融机构自主选择范围内的企业开展融资服务。该工具适用的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为1.75%。
在操作方式上,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人民银行按期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期限在6个月及以上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
关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央行将通过该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型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该工具推出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5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
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标准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同档次LPR大致持平。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也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银行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等还款安排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受疫情近期多发、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产建筑营销活动受阻等因素影响,商品住宅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也有小幅回落。但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质量整体较好,不良率长期维持在0.3%左右的较低水平。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情况,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质量整体较好,不良率长期维持在0.3%左右的较低水平。也就是说,每1000笔个人住房贷款大约只有3笔暂时处于不能正常还款的状态。从历史上看,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质量与就业、收入关系非常密切,反而受房价波动影响比较小,这与有些国家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数据显示,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公积金贷款余额约7万亿元,两项合计超过46万亿元,对应大约1亿笔贷款。
邹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银行从贷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因此,2020年1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其中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
“从大型银行当时的实践来看,在疫情初期,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后来疫情缓解,居民收入恢复,贷款偿还很快恢复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经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邹澜称。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各界对延期还款的关注升温。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指导银行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对于正常还款有困难的客户,要区分是还款能力,还是还款意愿的原因;要区分是受疫情影响的短期还款能力,还是中长期还款能力,将延期还款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适当简化业务流程,聚焦重点客户群,因地制宜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针对零售业务链条长、客群多样化的特点,要加大各层级业务培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落实征信权益保护,畅通投诉维权渠道。
此外,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已售住宅项目缓建停工、延期交房,人民银行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综合项目实际、借款人意愿等,依法依规妥善协商处理,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多城银行自主下调房贷利率
邹澜介绍,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非常明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确定遵循因城施策的原则,采用了“全国-城市-银行”三层定价机制。
具体来说,全国层面,首套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二套房的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这是全国都要遵守下限政策。人民银行各省分支机构则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全国政策下限的基础上,确定辖内每个城市的贷款利率加点下限,实践中多数城市直接采用了全国下限标准。银行则根据自身经营和客户信用风险状况,在各城市利率政策下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每笔按揭贷款利率的具体加点数值。
因此,邹澜强调,近期房贷利率下调主要发生在银行层面。3月,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个人房贷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部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要求,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下调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这是地方政府、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策略做出的差别化市场调整,适应了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的特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稳妥有序推动企业申设金控公司
自《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实施以来,近日,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控公司设立许可已获批,目前还有三家已受理企业。央行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表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重要目的是全面持续掌握整体经营状况,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稳健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民银行正按程序开展审批工作,并稳妥有序推动其他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李斌 强调,人民银行始终坚持监管初衷,在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过程中重点考量以下因素:
一是非金融企业应实质控制两类及以上金融机构,且所控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资产规模符合规定情形。
二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的股东资质要合规,大股东核心主业突出,资本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规范、投资资金真实合法。
三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应当简单、清晰、可穿透,能穿透识别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
四是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等制度有效,确保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以后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风险隔离机制、充足的资本水平等。
李斌表示,人民银行将持续推动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以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为契机,摸清家底,推动金融与实业有效隔离,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实现对金融板块股权的集中管理。
“这有利于提升后续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监管的有效性,促进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形成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风险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李斌称。
对增量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和限期整改机制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316家,数量连续六个季度下降,较峰值压降过半,金融风险处置进入了常态化阶段。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做好宏观和微观跨周期管理,争取走在金融风险曲线前面。
2021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完成了对43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央行评级。从整体上看,大部分机构评级结果在安全边界内(1-7级),资产占比约99%,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8-D级)316家,数量较峰值已减少333家,现有316家高风险机构总资产仅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24家全国大型银行评级一直优良,资产占比70%左右,发挥了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
孙天琦表示,市场经济是有周期的,金融会随着经济周期起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别高风险机构。因此,既不要在经济上行期盲目乐观,也不要在经济下行期过度悲观。
在金融风险化解举措方面,孙天琦透露,央行针对增量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和限期整改机制,将央行监管评级和早期纠正机制有序衔接,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非法金融活动要早认定早处置,认定要准、下手要稳、下手要快、下手要坚决。对评级良好的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对异常指标早发现、早预警,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
“2021年,金融稳定部门共发现有潜在风险苗头问题、个别指标出现异常的银行共274家,通过及时采取措施,推动了189家有序化解了风险隐患。其中,50%左右的机构在一个季度内就可以完成纠正。”孙天琦称。
对于存量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化解,孙天琦表示,要安好既有政策和工作安排,严格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压实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压实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推动落实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孙天琦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不断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完善有效制衡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多渠道、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找准定位,服务当地、服务小微和“三农”,服务城乡居民;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此外,针对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孙天琦表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在常规金融风险处置中,主要由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依法依职责投入,不涉及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使用;在重大金融风险处置中,金融机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方政府、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等各方,依法依职责充分投入相应资源后仍有缺口的,经批准后,按程序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进行重大金融风险处置。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随着美元指数不断走强突破100,人民币汇率能否保持稳定备受市场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与上年末大致持平,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总的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外汇局在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避险产品管理外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银行结售汇增速36个百分点,企业套保比例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
展望未来,孙国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时密切监测国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