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㈡ 当前国家的发展趋势至今西部大开发是怎么理解
2010 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跌回升,但我国经济仍面临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自主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不良资产潜在风险增大等问题,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CPI上涨2.5%左右,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继续改善。2010年,应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一、我国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遏制了经济快速下滑,稳定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 1、内需回升明显 投资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内需共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内需增长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平均9.8%的增长速度。 投资高速增长。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3%,比上年同期加快了5.6个百分点。政府主导的投资成为本轮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名义增长38.8%,高于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增长82.7%,高于平均水平43.6个百分点。同时,农业、铁路、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与民生领域投资大幅提高,投资结构得到优化。 消费稳步提高。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0%,实际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住房、汽车等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回升至42.9%,汽车销售增长29.2%,家电、建材、家具等相关产品消费形势良好。 2、工业生产加快 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幅达到12.3%。发电量呈逐月回升态势,1-9月份,发电量累计增长1.9%,特别是8、9月份发电增速回升至9%以上。自5月份以来,货运周转量增速稳步回升,1-9月份货运周转量由1-5月的增长1.8%回升到5%。 3、物价下降势头得到遏制 受上年翘尾因素和总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都出现同比下降的走势,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但自7月份以来,我国价格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止跌趋稳,8、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了0.5%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价格环比水平开始上涨表明扩内需一揽子政策已经消除了通货紧缩,有助于强化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4、经济景气稳步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显示,与工业生产同步的一致合成指数在2009年2月份见底,3-9月份连续7个月回升,可以判断我国宏观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并形成企稳回升态势。领先工业增长约6个月的经济先行指数在2008年11月份触底,此后连续9个月稳步回升,表明在未来6个月内,工业生产会继续回升。反映工业企业信心的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回升,连续六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2009年8月为54.0%,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表明未来3-6月制造业将持续增长。预计今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9%,四季度达到10%,全年增长8.5%,实现全年保8%的目标已成定局。 (2)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二、四年多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进展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4000多亿元。 四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其中2003年增长30.7%。 (一)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青藏铁路新线铺轨317公里;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全面建成,已向华东四省一市商业供气;西电东送新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2800多万千瓦,建设输变电线路98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大型水库43座,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0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竣工15个,在建15个。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8亿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造林成活率基本可达到要求。四年多来,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492亿元,促进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油路到县工程已基本完成总里程2.6万公里的建设;改造和新建300多个贫困县的出口公路1.7万公里;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4.6万公里,累计开工3.0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4400公里。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进行试点的生态移民工程,已使70万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困难群众得到易地安置。(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2年的38.7%。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四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 (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西部开发投资中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第四次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广西自治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在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 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把加快改革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坚持“五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是巩固成果,在“五结合”上下工夫。2004年安排退耕地还林任务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任务5000万亩。集中治理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实效。退牧还草工程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2004年安排退牧还草任务9000万亩。要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二)坚持“抓两头”,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关系西部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与群众当前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在抓紧续建工程的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4年适时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再安排开工建设县际公路1.6万公里,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善部分地区农网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力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已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通广播电视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三)推进“两基”攻坚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用五年时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西部未“普九”县的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加强贫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要着力培育能源、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走市场配置资源的新路子。由国家投资或需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基本具备条件,有市场,有竞争力,应当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五)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地区之间企业协作机制。要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六)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大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总体法制框架下,以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开发生态环境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推动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改善为中心,加大法制建设工作力度,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建立大中城市专业人员到西部地区基层服务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 (七)研究落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将本届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启动重点经济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是符合实际的。当前,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流失严重等。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㈢ 贷款余额同比增加,增幅同比下降原因
贷款余额同比增加,增幅同比下降原因如下:
1、货币政策调整:为了降低埋乱贷款余额的增速,中央银行会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抑制贷款余额的增加,例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实施唯敬定向降准等政策。
2、宏观经济形势弯山档变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贷款余额的增减,一旦经济形势不好,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受到影响,减少贷款余额的增加。
3、监管政策完善:政府在监管方面也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限制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从而减少贷款余额的增加。
㈣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说明什么求高手解答
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指的是人民币贷款余额和外币贷款余额,一般可说明金融机构对社会的信贷投放规模,但近年来,由于银行业绩考核的压力,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完成存款指标,做了大量的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产品,即存贷款同时增加,所以有一定的水分。
2.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位置,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3.贷款余额不是贷款数额,贷款数额是指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余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银行的考核指标中有存贷比,即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75%,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贷款总额和贷款余额
贷款总额是指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而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即短缺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二、资金的影响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我们知道,资金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也是结果。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资金是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同时也是国家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也是指资金管理,意思是说在任何一次交易中,只使你的一小部分资金承担风险。
㈤ 什么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就是指月末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
㈥ 贷款余额什么意思
是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贷款总额是借款人与贷款机构签订贷款合同时,约定的贷款金额,是固定不变的数额,而贷款余额是尚未偿还的贷款。如果用公式来解释贷款总额与贷款余额的关系,那么贷款余额=贷款总额-已还贷款额。
(6)先行指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申请贷款额度的时候一定要适度,充分考虑个人及家庭的财务状况、理财习惯,通常月还款额度不要超过家里总收入的50%。
2、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一旦信用记录出现不良,会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可操作性,甚至很可能被银行拒贷。
3、贷款时,要向银行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资料,从一开始就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切勿提供虚假资料,否则可能被列入银行的黑名单,将被各家银行拒之门外,个人信息变更时要及时通知银行。
4、贷款申请人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上班族要提供单位工资证明、银行流水等,开公司的或旁塌者个体户要提供说明经营状况的资料,提供银行流水、实物资产(如房产)和金融资产(如银行存单、国债)等。
㈦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不是MO,这个是银行现在总共有多少存款
你可以去看看MO的定义是什么,不是你说的那样
银行贷款余额也就是银行贷款业务的累积余额 银行贷款其实也是银行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所以银行对比较好的企业或专案的贷款时很积极的。
贷款是金额机构向非金融部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货币资金及其行为,是银行或其他金额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在中国现行金融统计中,各项贷款包括:(1)短期短款,具体又分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建筑业贷款、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其他短期贷款。(2)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3)中长期贷款。(4)信托贷款。(5)融资租赁。(6)委托贷款。(7)票据融资。(8)各项垫款。
存款有存款利率,相对而言贷款就有贷款利率,就是贷款人出让资金使用权,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费用;再贷款是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发生临时性资金短缺而出现挤兑,也是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来控制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
去当时办理贷款的银行列印一份贷款余额流水就可以了 写的很清楚。每个月的还款以及换了多长时间,还有多少待还
金融机构贷款,对社会来说是资金投放量,资金是物资的代表,投放量大说明为社会提供的物资多。对内是衡量金融机构资产的规模大小。
对人民银行来说,是衡量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标志。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我们知道,资金是经济执行的动力,也是结果。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意思就是 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
希望能帮助到你 ----千万别忘记点选采纳答案和顶一下哦----
㈧ 贷款余额是指什么意思
贷款余额是指客户在征信数据获取日期时还没有偿还的银行贷款,也就是指客户没有还的贷款数额。
贷款余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得到的个人征信报告中有一项数据就是贷款余额。而贷款余额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还清,否则将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
存贷比是银行的考核指标之一,即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75%,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即为存款总额,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为了保证贷款后能够按时归还,用户在办理贷款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和还款期数。常见的还款期数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在贷款条件一样的前提下,等额本息归还的总利息比等额本金高。
用户办理的贷款可以提前归还,这样可以节省利息的支出。不过提前归还时最好知道节省了多少利息,在节省利息不多的情况下,用户最好不要提前归还,可以使用这部分钱进行理财,弥补利息支出的损失。
㈨ 截止2021年末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余额怎么填
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1、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贷款。
2、所以截止2021年末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余额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