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资产泡沫

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资产泡沫

发布时间:2023-07-24 14:05:48

① 银行金融对于那些老赖不还钱、没能力偿还债务、坏账死账怎么弥补

贷款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从企业到个人甚至一些事业单位都有可能有贷款在身,截至201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53.11万亿元。

但银行借出的这些贷款并不是所有的钱都能够正常100%收回来,从各大银行的财务报告来看,大多数银行的坏账率都在1%~2.5%之间,整个行业的平均坏账率大概在1.85%左右,这意味各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大概在2.8万亿左右,这个规模比很多省份的一年的GDP都要高。

在这些不良贷款当中,有的可能只是暂时的逾期没法还上,有的则变为坏账,彻底收不回来。

那针对那些没法还上的坏账或者死账银行会怎么处理呢?

通常情况下,银行贷款从逾期到变成坏账再到死账,一般不同阶段银行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第一阶段、客户逾期时间比较短,比如逾期在3个月以内。

客户逾期时间比较短,这种情况还不算严重,这时候银行基本上都由负责该客户的客户经理进行贷后管理,他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上门等各种方式跟客户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还款。

在这个阶段,银行客户经理会频繁的跟客户沟通,采取各种方法,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希望客户能够及时还钱。

在这个阶段,如果客户刚逾期的时候有意愿还款,只是暂时没有还款能力,银行也有可能让客户做出延期还款,但延期还款的期限一般不会太长。

第二阶段、逾期时间在3个月到6个月之间。

如果客户逾期超过3个月以上不还,那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潜在的坏账风险比较大,这时候银行就可能把这笔坏账由专门的催收部门来进行清收。

但银行也是一个正规机构,跟 社会 上那些贷款机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即便银行催收部门接手了,他们采取的催收方式也很正规的,通常情况下不会采取暴力的手段进行催收,而是通过诉讼等方式进行催收。

如果借款人有抵押物的,那么银行会优先跟借款人自行协商,通过拍卖这些抵押物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抵押物拍卖所得不足以偿还贷款的,剩下的余额再通过其他方式来追偿。

但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借款人不配合,那么银行随时可能把借款人起诉到法院,然后通过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资产,厂房,设备等方式进行财产保全。

然后再由法院作出判决,法院判决作出的结果无非就是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之内偿还银行的贷款,如果在规定期限之内,企业没有偿还银行的贷款,一方面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强制措施,通过拍卖借款人名下的财产,比如房产、车产、厂房、设备、存货、原材料等相关资产,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

另一方面借款人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后借款人很多活动都会受到影响,比如不能坐动车,不能坐飞机,不能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不能买房,不能买车,子女不能就读贵族学校,个人不能出境等等。

第3阶段、贷款逾期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

如果通过前面两个阶段进行催收银行贷款仍然没有获得偿还,比如借款人没有抵押物或者抵押物拍卖之后,仍然不足以偿还银行的贷款,那么这种情况下,逾期超过6个月以上能追回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少。

在这种背景之下,银行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第1种选择是持续催收,持续跟进客户,希望客户能够良心发现自己还款。

第2种是直接将这笔不良资产跟其他不良资产一起打包,卖给一些资产管理公司, 比如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一些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但是变卖不良资产潜在的损失相对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银行一般不会这么做。

第3种选择、背账 ,背账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合法的,银行也不敢公开这么做,一般都是银行一些负责人私自跟 社会 上的一些机构进行合作。背账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些人准备一套假资料,然后银行开绿灯,通过审核把这笔贷款放出去,这笔钱放出去之后,再通过各种方式把钱转给那家出现坏账的公司,让他们偿还坏账,这样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但这种做法潜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说白了就是骗贷,所以正常情况下银行也不敢这么做。

第4阶段、逾期在一年以上。

假如客户质量太差,连资产管理公司都不愿意接手,那银行也没辙,等这笔坏账逾期一年以上客户仍然没有还款的,银行只能当做坏账进行核销,然后再从当年的营业利润当中扣除一部分资金进行冲销。

但坏账核销这种做法对银行支行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银行内部有严格的坏账管理办法,如果坏账核销比例太多,有可能分行奖金都没有了,信贷额度也会降低。

大家都知道,中国最赚钱的行业就是银行。对于坏死账,他们大可以不必担心。贷款的,低利息的少,都是关系户,高利息的多,很容易平掉低利息贷出去收不回的损失。取款必须亲自取,每年多少人意外的没了,就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这个大家知道,很大一部分没人取或者取不出的。既然入有坏死账出也应该有坏死账。十几年前,镇里一家人在路上开加油站,一天晚上被灭门,后来村民议论,他家那么有钱都在银行,那么多年替银行打工了。既然我们可以免掉外国人的国债,为什么不能免一下国内还不起债的国民?要知道,国家财富都是国民创造的。当然,还不起跟不愿意还要区分开来,不能让投机分子钻了孔。

银行受限于监管机构的约束是做不出,也不允许做出十分过激行为的。银行能做的对客户最不好的结果无非就是起诉,由法院执行局执行老赖的财产归还贷款。

没有一个借款人是直接从还款良好一下子就到彻底还不上,成为老赖的。正常情况都是先第一个月还不上,然后第二个月,再然后每个月都还不上,最终被认定为呆账。在这个认定过程中其实银行会做很多动作来尽可能挽回贷款损失。

一般来说,一笔贷款业务在银行的管辖机构只可能是经营机构(支行或业务团队)或清收部门中的一个。在贷款业务还款正常,或是还款不正常但有希望收回时都归属于经营机构。当贷款确定无法短期收回时,业务就会由经营机构移交至清收部门,由请收部门做最后的挽救。

在经营机构时

当贷款业务还在经营机构时,负责催收的主要是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主要的职责就是进行贷后管理。只要贷款未收回,就属于贷后管理的范畴。贷后管理主要根据贷款的还款情况不同,具体工作也略有不同。

在贷款业务正常时,客户经理会定期查看企业的银行流水,征信报告,经营状况,目的是提前发现问题,尽可能在危机发生前第一时间预警,在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保全措施。

在贷款业务出现还款不正常的初期,客户经理会先通过电话联系,找到是因为忘记还款还是因为还不上款。

在贷款业务还款不正常的情况没有得到及时遏止时,客户经理要首先了解客户还款情况不佳的主要原因,找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及时与客户商讨出切实可行的回款方案。

在贷款业务连续逾期达到90天以上,回款方案、重组方案都无法落实时,经营机构几乎已经江郎才尽,找不到更好的方案了,只能将业务移交至清收部门。当然,这也就意味着经营机构要背负上贷款审查不严的重责了。

以上描述的经营机构职责更多是官方要求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客户经理也会上门、蹲点,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来催收。这就看各个银行的客户经理都有什么招了。

在清收部门时

当贷款业务落到清收部门时最主要的就是依靠法律手段了。清收部门会委托律师发一封律师信出去,不管借款人能不能收到,都要把这个动作先做了。一方面是为了让借款人知道银行要起诉了,算是通知。另一方面是为了用法律武器看能不能触动借款人,主动还款。

如果银行发完律师信,没有收到反馈,那就二话不说直接起诉了。银行的证据链几乎都是经过以“万”为单位的案例来验证过的,银行大概率会胜诉。胜诉之后就交由法院执行局上场,该执行执行,该拍卖拍卖。

如果借款人无财产可执行,无资产可拍卖,银行最后能做的,可能就是转让债权了,通过折价,将贷款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至此,一笔贷款就结束了。

总结:

银行在催收时是相对文明的,能谈就谈,不能谈就"打"(打官司)。从贷款还款正常一直到最后无法收回,需要经过银行两个部门进行管理操作。在经营机构时,主要就是“谈”,尽可能找到和平处理的方案,收回贷款。在清收机构时,主要就是“打”,通过使用法律武器来收回贷款。

银行金融对于那些老赖不还钱、没能力偿还债务、坏账死账怎么弥补?

前些年,银行的漏洞比较多,呆坏账比较多。近年来,随着制度的健全,其实银行完全坏死的帐并不算多。

对于不能及时偿还的贷款,他们一般都有如下一些处理方式。

1、催收。包括自己催收和委托第三方催收。

2、征信限制。不及时偿还贷款的会被计入征信,今后要是再贷款或者开信用卡会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如果数额较小的,多数就会设法归还了。

3、处置担保物。现在贷款多数都有担保物,例如房贷逾期不还,银行可以处置房子,这是在贷款合同当中约定好了的。

4、起诉贷款人和担保人。贷款多数有有一定财力的人作为担保人,到了这一环节,要么贷款人要么担保人,他们的财产会受到保全处置。

5、实在无法清偿的贷款,打包出售给第三方债权管理机构,例如一百万的贷款,可以以三十万的价格出售,这就相当于收回了三十万。

6、动用刑事手段。有些特殊案件,可以用追究刑事责任这个大法器来处理,例如,追究贷款人的贷款诈骗罪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等。


只要是从事金融借贷业务,那就一定会出现坏账,死账和呆账。民间借贷如此,那么银行也不例外。但是针对银行来说,因为其有着一整套完善的处理流程,所以后续针对这些坏账,也是自己内部要进行妥善处理的。

1.按照监管规定,银行在发放每一笔贷款之后,都必须要去内部提取一笔坏账准备金,将此坏账准备金列入单独一个账户进行管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是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分类提取的。这方面监管是有着明确规定的。

2.在贷款到期之后,如果客户出现了贷款逾期无法还款的情况,银行此时会采取3个方法并行。一方面按照监管规定,到达一定期限,会按照比例继续提取坏账准备。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员和贷后管理部门会针对借款人进行催收。还有一方面银行会将此欠款人的欠款逾期信息登入人行征信。也就是说这个人的人行征信记录已经有了污点,这笔款项记录从正常状态变成了逾期状态。

3.如果在催收之后,成功将欠款和利息收回。那么银行会从账中将坏账拨备拨回到利润之中,形成正常的银行贷款经营利润,这一笔业务完结。那如果催收无果之后呢?

4.银行按照最终的监管规定,针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在超过一定时限后,提取100%的坏账报备。也就是说银行已经做好了亏损所有本金和利息的准备。这个坏账拨备是冲抵银行的利润的,那么将利润减少,弥补放贷本金。

5.针对欠款坏账,按照内部分类处置流程。一部分银行会委托合作律师机构,向法院提起起诉,通过法院判决进行追讨。那么在形成胜诉的法律文书之后,如果用户还是没有归还,那么就会申请强制执行。同时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庭,将用户诉讼信息登入法院失信执行人黑名单,同时申请限制三高消费。那么用户就变成了我们民间俗称的“老赖”。

6.因为银行的放贷规模巨大,不可能针对所有的欠款逾期人都提起法院诉讼。所以很大一部分银行是不会进行法院诉讼的,那么银行就会内部将其变成呆账,慢慢等待客户主动来找寻银行。因为这部分账务已经提取了100%的坏账报备,所以后续也不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在达到一定积累程度后,报监管部门通过后,还可以将此类坏帐打包卖给不良资产处置经营机构(AMC)。

7.因为有着人行征信黑名单的影响,形成呆账的借款人,其实已经无法在所有金融体系中办理信用卡、办理房贷或申请其他贷款。他已经成为了“金融信用黑户”。未来借款人如果想正常同金融机构往来,那他必须先解决掉这个事情。此时银行就变成了姜太公钓鱼稳坐中军帐,等待借款人找上门来协商解决。

其实借款人如果能够还款,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同银行进行协商,双方妥善解决此事,银行修改人行征信记录状态。所以一切都是一个协商和解的过程。

假如有些老赖认为未来再也不会同金融机构打交道,而且这笔债务,银行也没有去法院进行诉讼。那确实是最终可以赖掉的,但是这个人已经没有了任何金融信用。到底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他可以自己去思量。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简单来说就是银行每放一笔贷款,都会相应提一部分的贷款损失准备,这部分准备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当年利润。


如果客户贷款到期没有还款,银行就会先和客户沟通,让客户尽快筹钱还款,并开始计算逾期利息和罚息。


一旦贷款到期超过一定期限还没还款,这笔没有还完的贷款就列入了不良贷款,到了这一步,客户基本没有还款能力了。银行开始诉诸法律,起诉。


起诉胜诉后,法院的执行局开始执行贷款客户的抵押物、或要求担保人还款。如果客户抵押物没办法处理,或处理后还不够还银行的贷款。那剩余的逾期贷款就可能要进行核销了。


一旦核销,就要用到开始说的贷款损失准备,这样直接就使当年的利润减少了。


所以,虽然流程很复杂,但最终的坏账核销了,利润也减少了。


但核销后,并不代表贷款客户就不用还款了,银行还是对他有追索权的,一旦客户又有钱了,或者有其他可执行的房子、车子了,银行还是会继续追索的

银行坏账怎么弥补?从运行机制上来说,是靠银行自身的盈利积累冲销;从深层根源来说,是全体银行客户买单。

老赖不还钱或者借款人无力还款会造成银行损失,这些损失统称为”坏账“——这是俗称,银行还有更准确的叫法:不良资产。因为即使没有能收回贷款,这些贷款之间还是有风险上的区别的。

贷款资产如果最终形成损失,银行会进行“核销”处理。所谓核销就是用历年计提的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实际从每年利润中计提),来冲销这笔坏账。用白话说,就是银行用自己的利润把这笔账冲销,坏账被一笔勾销了。

以上这些说的是坏账的核销机制。但是,核销最终还是由银行利润来支付,所以核销越多,银行的盈利压力也就越大。

鉴于银行的垄断地位,你就可以知道,银行如果想赚钱会怎么做?——自然是提高贷款利率,增加手续费收入、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这个有点难,但不是不可以)。所以,我说从根源上来说,是全体银行客户买单。客户们必须得承受利率提高,手续费增加等成本,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选项。

我是空谷财谭,与你分享我的观点。

本身银行放贷款会计提拨备,贷款存续期间会根据情况调整风险准备金,譬如说,刚刚逾期,逾期很久,起诉,执行以后,不同的风险水平对应不同的损失概率,直到全额计提损失。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总有不还钱的,从总利润里面扣。

欠债不还,先催收,再起诉,贷款属于民事纠纷,按民事诉讼流程走,法院判了申请执行,查封一切可以找得到的、值钱的财产,像房产、账户、股票、车子等,然后拍卖变现,还钱,不够还债的,继续找财产,申请三高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不能出国、坐飞机、坐高铁、住宾馆之类的。

信用卡超过金额属于信用卡诈骗,报警,立案,刑事案件,直接抓人坐牢。

某一类客户群违约的情况多了,就会调整贷款审批的模型,从源头上把风险控住。譬如,钢贸,福建人……

银行,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对于风险控制自有其相应的控制措施,很多人误以为老赖不还钱、没能力偿还债务形成坏账死账对银行来说就是亏损,其实这个并不一定,因为对于贷款,大部分银行均有要求担保措施,所以坏账并不一定会形成亏损。

担保方式

在银行贷款,最常见的担保方式为:抵押(房地产、车辆、机器设备、在建工程等等)、保证(企业、个人担保)、质押(存单、股票、大宗商品等等),至于说完全无担保措施,纯信用贷款的不是说没有,但是很少,整体影响不大。

银行的贷款出现逾期之后,通过担保措施可以回收大部分的款项,举个例子:以房地产抵押的房子,比如商业用房,最高的抵押率仅为60%,价值200万元的商业用房,在银行最高只能抵押贷款120万元,借款人如果出现逾期之后,银行把市价200万元的房子拿去拍卖,只要卖出的价格不低于120万元的贷款本金,那么银行基本上而言就是不亏了;房地产的抵押率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车辆、机器设备等等,很多的抵押率就50%甚至30%,所以发生不良,并不代表银行就会出现亏损。

亏损账户

当然如果是信用贷款或者抵押物、质押物的处置价格或者担保人的无法全部代偿的,那么银行就会出现坏账,比如200万元的贷款,通过各类担保措施的努力,最终回收了160万元,那么就会形成40万元的坏账,对于这40万元,银行会通过争取让你的至亲帮忙代偿或者法院强制执行你名下的其他财产等等,如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之后,依旧无法全部覆盖坏账的话,那么坏账金额银行会冲抵利润,进行核销。

不过核销只是银行的账务处置方式,并不是说核销掉,你就不用还款了,你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依然存在,银行始终保有向你追偿的权利,只要你后续又有收入了,银行依然可以向你追偿!

银行有一个可控制到坏账率,大可不必担心,总体都能够保证盈利的。

银行其实就是一家盈利机构,通过吸收存款人进行存款,然后进行循环放贷,当然银行自己也有一部分资产,来实现盈利为目的。相对于把投资人的资金进行管理,实现放贷,市场流通,从而赚取利息差价,手续费等等。大多数银行也进行入股投资其他产业,来达到资金的增长。

银行不会担心老赖不还钱的,银行借贷出去的每一笔欠款都是经过系统审核的,只有通过了才会借贷出去,使坏账率大大减少,基本借款100个人,有2个人坏账,银行都能保持盈利,如果坏账率大,逾期金额大,银行会加大系统审核力度,谨慎放贷。所以借贷一般会审查个人征信记录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坏账率达到不是可控范围,那么银行就会造成亏损。银行方面就会停止放贷或加大审核力度少放贷等。

国内银行审核系统比较先进完善,一般不会出现亏损,所以银行存款人存入银行资金也是相当安全的

② 2016 年不良贷款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从监管口径看,不良贷款金额继续增加,不良贷款率没有出现大幅上升。

中国银监会8月10日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437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5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与上季末持平。“
但是这是依靠各家银行疯狂处理现有不良贷款来维持的。而处置不良贷款都是需要支付对价和成本的,在未来银行的业绩中会慢慢体现出来。

(2)不良贷款率虽然没有大幅增加,但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在各家银行信贷资产占比中继续上升,根据监管口径,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从2014年末的2.10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年二季度末的3.3万亿元。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年底的不良贷款。

以民生银行为例:

截至2016年6月末,民生银行关注类贷款911亿元,较去年底上升超过20%。逾期贷款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这些数据对于民生银行来说并不是好迹象。考虑到其较低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任意金额的不良贷款的增加对于民生银行都意味着拨备增加和利润减少。根据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能低于150%。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这一数据仅为152.55%。
因为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银行利差大幅下降,CBRC治理乱收费导致中间业务收入下降,进而导致银行拨备前利润实质性下降,为了美化业绩,银行已经没有利润去计提拨备和核销坏账了;于是这个就成了恶性螺旋循环。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大家关注银行的年报,估计今年下半年还会有一波银行卖固定资产特别是办公楼的高潮。趁着现在资产泡沫高的时候套现。

(3)银行开始通过裁员、变相裁员、减薪等方式缩减成本;

新闻链接见此:银行裁员潮真的来了!四大行半年裁超2.5万人
关于上述问题,在2016 年商业银行是否普遍进行大裁员、降薪,如果是的话,意味着什么? - 金融 已经有很多人讨论了,我比较认同 @顾剑 的说法,媒体在统计数据的时候没有考虑很多现实因素,其实银行目前来说还没有真正开始大规模裁员。

③ 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空前 国有大行有望“轻装上阵”

根据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年报数据,资产规模均超十万亿元级的六大行,面对疫情及经济下行带来的冲击,资产质量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不过,六大行在2020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有所反弹。在各大行业绩发布会上,对高管层关于“资产质量”的提问几乎无一缺席。

特别是,业内普遍关心去年以来普惠型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综合来看,各行高管层的回应和表态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方面,各行在2020年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甚至两家银行不约而同地用了“前所未有”一词来形容;另一方面,银行已提前开展专项风险排查,延本延息贷款“劣变”比例可控。

六大行不良率均有所反弹

年报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不过,仍显著低于中小银行和行业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工行不良贷款率为1.58%,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56%,农行不良贷款率为1.57%,中行不良贷款率为1.46%,交行不良贷款率为1.67%,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8%。

事实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而言无疑是一次压力测试。据介绍,工行不仅全面搭建了智能信用风险管控体系,还实行全口径融资风险管理,培册罩对于债券承销、非标投资、债券投资、债转股等非信贷风险,也与信贷一样管理。

“去年,包括信用卡在内的零售业务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普惠信贷质量也保持稳定,但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不良率是略有上升的。海外和子公司受疫情的影响资产总量压缩、不良率有上升趋势。”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1年的资产质量仍将保持平衡可控,各项指标均衡协调。”

综合来看,大行资产质量的略有下降与境外业务相关性较大。据中国银行党委委员、拟任副行长陈怀宇介绍,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行海外机构受疫情冲击较大,不良贷款显著上升。境内的新发生不良,则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境外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油气、航空、房地产业。

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前所未有

2020年,银行业特别是承担了更多让利实体经济责任的国有大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市场普遍关心,延期还本付息是否会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压力,目前是否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前缓释这种压力。

纵观六大行年报,各行毫无例外地在2020年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其中,建行和交行高管层用前所未有来形容处置力度之大。

“去年,交行共处置了不良贷款829亿元,同比多处置了196亿元,其中,核销了538亿元,同比多核销了119亿元。所以,从过去3年的情况来看,2018-2020年,交行累计处置不良配闹贷款2314亿元,超过之前6年的总和,累计核销1460亿元,超过了之前13年的总和,应该说,这个处置和核销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建行加大化解处置力度,资产保全经营能力和水平,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去年完成了1904亿元的处置,达到 历史 新高,同比增长20%,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靳彦民表示。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超3万亿元。六大行2020年共计处置不良贷款4675亿元,其中仅工商银行就处置了2716亿元,超过其他五大行处置金额之总和。据王景武介绍,工商银行坚持风姿正险资产分类“应下调的尽下调”,不良资产“应核销的尽核销”,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进一步净化表内外资产。

谈及去年以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各行高管层均表示整体风险可控。据王景武透露,截至2020年末,工行延本延息贷款“劣变”比例为0.8%,风险可控。

针对高风险地区和行业做好风控

年报数据显示,由于加大处置和核销力度,大行拨备覆盖率出现下滑趋势。工行拨备覆盖率为180.68%,下降18.64个百分点;建行拨备覆盖率为213.59%,下降14.1个百分点;农行拨备覆盖率为260.64%,下降28.11个百分点;交行拨备覆盖率为143.87% ,下降27.9个百分点。

同时,专家认为,得益于不良处置力度持续加大,各家银行在2021年有望“轻装上阵”。对于接下来的资产质量管理,各大行高管层结合本行实际,提出了各自下一步的举措。

“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已在全球率先恢复增长,预计我行信贷资产风险整体可控。但是,考虑到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到期退出、疫情影响滞后性等因素,境内机构资产质量仍将承压。”陈怀宇表示,中行将加快推进信用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引入先进技术,增强风险敏感性和反应速度,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风控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则分析认为,展望2021年,银行业整体不良包袱在过去3~4年中化解相对充分,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的大幅核销处置,预计2021年不良生成压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此背景下,银行应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并优化信贷结构。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

④ 银保监会: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 防止催生资产泡沫

观点地产网讯:7月11日,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当前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等答记者问。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关于当前银行业运行情况,银保监会方面披露,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总资产301.5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其同时披露,当前面临的突出风险与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第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问题较为严重。第三,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第四,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对当前不良资产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银保监会方面称,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银行业保险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截至6月末,各机构报告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上升。目前国内经济运行边际改善,但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衰退。
其续称,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还款能力下降。虽然我们采取了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借新还旧、展期、修改贷款合同等对冲政策措施,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仍然存在较大违约风险。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总的来说,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较大上升压力。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8%,但银行利润实现6%的正增长。对此,银保监会表示,在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降之际,银行业利润保持一定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现行财务会计和统计制度造成的时滞影响。
而银保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督促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做实利润、用好利润。一要更大力度让利实体经济。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尤其是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让利实体经济1.5万亿元。二要及时填补拨备缺口,全面覆盖风险损失。三要切实补充资本。
为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扎实做好“六稳”“六保”金融服务,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一是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保险行业赔款和给付支出超过5200亿元。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领域金融服务。积极满足卫生防疫、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为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行业、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6月末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1%。三是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对超过1.8万亿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最近统计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3万亿元,同比增速27.6%,平均利率6.03%,较去年全年平均利率降低0.67个百分点。五是积极服务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6月末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加1.7万亿元和2.2万亿元。
在继续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工作,抓好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上,银保监会将提出,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⑤ 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

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除了部分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和财务管理遇到困难以外,还可以分为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和商业银行内部因素。
一、外部经济环境为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1.部分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银行贷款被用作铺底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占用的资金是不等量的,其最低额是企业必须经常占用,在需在资金最少的时候也不会空闲出来,这种最低限额的铺底资金,应该使用资本金,而不宜使用银行贷款,使用了贷款就无法归还。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安排的经济建设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基本建设方面,老企业需要增加的流动资金几乎完全依靠向银行贷款,甚至于有的新企业基本上是使用银行贷款建成的 。这就使得一些国有企业负债过高,大量银行贷款无法到期收回。
2.市场机制不健全扭曲了政府、企业、民众的经济行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了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调解人,变相误导了银行的经营作为,扭曲了部分贷款的合理投和向。同时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政府、企业和民众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商业化、贷款市场化、交易的诚信原则不能很好理解和贯彻,从而形成的经济、金融、法律、社会和民事环境,银行的权益受到伤害,不良贷款日积月累。
3.信用观念的扭曲。由于企业拖欠贷款的现象存在多年,而且大多数拖欠者都没有受到利益的损害,有些甚至还得到了好处,天长日久就使得人们的信用观念转变、扭曲、颠倒,加之少数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维护社会信用不力,默许一些国有企业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正确的观念,对贷款能否及时收回注意不够,对到期的贷款催收的工作也抓得不紧,这些都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利益,致使银行的不良贷款加重。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对不良贷款的增加和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贷款风险监测机制不健全。认为信贷管理重物不重人,缺乏对企业法人或经营主管的品质、素质和个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信贷风险监测制度不完备,限于风险贷款的统计工作,缺乏贷前、 贷中和贷后环节的风险评估,不能做到及时掌握贷款企业的资产、负债、盈亏情况的变化:预警机制没有建立,很大程度上不能有效监测信贷风险。
2.贷款管理机制落后,自我约束力不够。近十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突飞猛进,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贷款管理上存在着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益的粗放经营倾向,重贷轻管,重放轻收,跟踪不到位,约束力不够,特别是违规操作比较多。可以说贷款管理机制的落后、管理环节上的薄弱是不良贷款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3. 防范和化解不良信贷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眼睛向内,找准突破口,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更新观念,把不良信贷资产提升到一种可挖掘利用资源的高度加以认识。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带来的后果
2006年外资银行在中国正式享受国民待遇,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如果不良贷款比例不降下来的话,银行的经营效益首先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良贷款的贷款利息难以收回,银行还须支付储户存款的利息。另一方面,银行大量的资产沉淀在不良贷款上,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大大地降低,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加快。银行的政府色彩将会越来越淡,银行要凭自身在社会上的信誉,靠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来蠃得客户,如果不良贷款的比例高而效益下降,银行就会难以生存,将会在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不良贷款的存在不利于银行业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存款,不良资产过多,许多贷款无法收回或不能按期收回,就有无法支付到期存款、发生存款支付危机的可能。我国商业银行现在存款支付没有发生问题是因为有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信誉,加之有国家作为其强大后盾,能吸收到大量新的存款,可以利用新存款支付老存款。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某家银行的新存款减少,老存款的支付就可能出现困难。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则我国银行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就可以出现动荡。
2.不良贷款的存在会助长企业互相拖欠贷款,使社会信用恶化。企业相互拖欠贷款和国有企业拖欠国有银行贷款,是当前社会信用恶化的两种主要表现,而且它们的根源是相通的、互为因果的。企业相互拖欠,销货企业不能及时收回销货款,归还银行到期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就会增加。反之,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于接受了被拖欠企业转嫁过来的损失,减轻对企业催收贷款的促进和推动力度,等于银行放纵和助长了企业相互拖欠贷款。因此,只有采取坚决措施解决企业拖欠银行贷款问题,才能促进和推动企业间清理贷款拖欠,使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得到了改善。
3.不良贷款的存在损害了银行和经济的发展。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信贷支持。如果银行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则银行不仅要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而且不敢放手发放信贷,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对银行业务的发展危害也很大。一些国有企业信用状况不好,主要表现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不守信用,而对外资银行却是守信的。加入WTO后,我国同外资银行的竞争加剧,外资银行必然千方百计地同我国商业银行争业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国有银行同国有企业的借贷关系,彻底消除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的 现象,则我国商业银行将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不良贷款的存在使银行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实现股份制,已实行股份制并具备上市条件的其他商业银行逐步实行股票上市。实行股份制和股票上市需要增加透明度,公开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达到有关标准。如果不能把不良资产降下来,就达不到上市标准,就不可能上市,即使上市了,股票的出售也将成为问题,这就会推迟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迎接竞争,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银行,就必须采取坚决措施,解决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多的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运作盘活不良贷款的方式方法
要充分应用市场和法律手段,采取多种形式消化不良资产,通过落实债权,建立不良资产垡回收责任制,依法处置贷款抵押品及垡企业资产,出售债权或更换债务人,资产证券化,减免贷款本息及核销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
1.国有企业可实行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银实行股份制的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经营机制,公开发行股票在,用所得资金冲销不良资产,偿还银行贷款,还可以使企业增加资本金,降低负债率。
2.在企业、银行界和全社会开展遵守信用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应 采取有效措施,使破坏信用的企业借不到款,打击逃债赖债,破坏信用的行为。对情节严重的逃债赖债行为,依法办理,并形成声势,给意欲破坏信用者以震慑。
3.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实行股份制。国有商业银行应变成真正经营货币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不再承担政策性贷款的业务,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健全股东监督制度,以提高新增贷款
4.对不良贷款进行分层处理,对现有的不良资产不能简单粗放地处理,而要细化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不良资产在采取措施时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
5.调整信贷结构,对不良资产增加审查环节。对不良贷款单纯地围追堵截,终究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应增大对新增贷款客户的营销、评估、预警、审批、贷后管理。回收监测、中间业务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注入的贷款是安全、有效的。
6.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约束人的行为。权力和责任永远是相伴相随的,构建讲效果和节约的市场经济的贷款营销理念,责任到人,逐级考核,合理奖惩。建立和完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形成审批。经营。风险控制相互制约,权、责、利相结合,分级管理。分级经营的新型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实行审批个人负责制,使权责统一。
借鉴美国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大大增加了我国的金融风险,因此探索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方法,对于尽快处理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美国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措施。在银行业危机中,美国一些大银行内部也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问题,它们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了这些不良资产,摆脱了困境。 提取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的足额提取增强了银行消除贷款损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调整债权结构。根据贷款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和程度,银行与债权人重新协议商业银行贷款条件,或减免利息,或延长贷款期限,或追加担保和资产抵押,以尽量增加项目的潜在价值,提高商业银行的优先清偿地位。 通过法律手段。商业银行通过法律手段,取得贷款抵押物的所有权,并以资产拍卖收入偿付贷款损失。 好银行加坏银行模式。将母银行的不良资产按公平市价连同已经分配好的储备一并转让给一家单独成立的子公司,母银行由于转让了不良资产而成为资产优良、资产充足的好银行,而子公司由于接受了不良资产而成为坏银行。
2.美国政府机构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采取的措施。面对日益深化的银行业危机,美国政府部门采取了包括收购和接管、存款清偿以及营业银行救援三种方式。美国政府依靠公开拍卖和暗盘竞标的方式 ,将其接管的大批破产商业银行的资产(贷款和不动产)出售给了民间企业,并与民间投资者共同组成合资公司,美国政府作为有限公司的合资者,以其所持有的破产金融机构的资产作为股本投入,并负责安排融资:民间投资者则作为一般合资人注入现金股本,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签订资产管理合同和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成功地处置了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
3.美国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首先是政府机构的主导作用。美国机构从全国性和制度性的角度出发,在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快了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步伐,大大减弱了银行倒闭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动荡。改善了银行的经营环境,增强了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能力。 其次是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为迅速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 再次是及时地解决。面以严重的银行业危机,美国政府采取措施,及时对商业银行进行解决,处理得及时,效果明显,还创造出新的处理措施使不良资产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些富于创新的措施和手段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市场,在追求不良资产处理速度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对于新的措施可以对我国处理不良资产的措施带来一些新的方向和解决途径。

⑥ 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 创新模式不断出现

201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3万亿,不良资产市场的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不良资产的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更迭,资产管理公司(AMC)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公司处收购不良资产,然后处置回收。对于银行等机构或公司来说,可以加速不良资产处置,快速收回资金,投入到正常业务中;而对于AMC而言可以折价收购不良,处置资产回收资金后赚取一定价差。

在行业蛋糕变大的同时,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如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产融结合基金、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等创新模式不断出现,拓展了不良资产处置途径。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创近年高位水平

不良贷款余额在2018年末达到2.03
万亿元,较3季度末有所下降,减少68亿元,但依旧处于近年来高位水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从全年趋势看,不良贷款率从年初开始连续三个季度攀升,到4季度有所下降。1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75%;2季度不良贷款率升至1.86%,在连续9个季度稳定在1.75%左右之后首次出现上升;3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0.01个百分点至1.87%;4 季度,随着国家一系列防风险政策出台,不良率有明显下降,为1.83%,仍处于近年高位。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方面,近两年,正常类贷款占比有小幅度提升,关注类贷款占比则 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良类贷款占比升高。2018
年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余额105.02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46 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

2011-2018年Q4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不良资产供给角度看,夏雨认为,商业银行三类贷款增速上,不良贷款增速开始抬头,从2017年维持在12%附近,快速上涨到201·8年三季度的21.66%。未来不良资产包的形成或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保持较大的供给量。

从不良资产需求角度看,“4+2+N+银行系”的不良资产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变数仅在“N”(民营未持牌资产管理机构)。随着市场趋于饱和,未来不良资产经营机构的数量将保持在较慢的增长水平。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不断创新

产公司可通过追偿债务、租赁、转让、重组、资产置换、委托处置、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处置资产。

除了传统的资产处置方式,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以投行的理念、工具、模式经营不良资产,通过债务重组、产融结合基金、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等创新方式积极参与运作,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暂时被低估价值的资产,并嫁接资本市场,提升其内在价值。例如,中国长城总裁、执行董事周礼耀曾表示:“面对新形势,长城资产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经主要从政策性时期的‘三打’模式实现了向商业化的‘三血’模式转变。”

目前,许多处置方式都在由传统模式向投行化思维转变。马赛在采访中也提到处置不良资产的两个行业理论:冰棍理论和劈柴理论,所谓冰棍理论——“处置不良资产就像卖冰棍。冰棍在手里时间长了,就融化了,不良资产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赶快处置,时间长了,就只剩下一根儿木棒了。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阅读全文

与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资产泡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辞职了可以公积金贷款 浏览:225
房子没供完抵押贷款 浏览:830
网上贷款哪里能借到啊 浏览:60
手机贷款1000救急 浏览:37
房抵押贷款30万15年 浏览:221
小额贷款公司清算程序 浏览:758
房产证抵押贷款申请条件 浏览:388
将贷款还给银行工作人员被私自使用 浏览:28
公司贷款总经理责任 浏览:793
农村建房贷款35万 浏览:184
起诉贷款公司利息过高 浏览:397
上海无息车贷款 浏览:122
别克新车贷款要什么资料 浏览:194
抵押贷款银行流水要多久 浏览:858
还助学贷款余额支付功能关闭 浏览:711
还完银行贷款怎样过户 浏览:606
农村用什么抵押贷款吗 浏览:376
四川农信手机银行怎么还贷款利息 浏览:710
濮阳邮政储蓄担保贷款 浏览:518
离婚买房贷款需要资料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