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应如何解决
近两年,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有效性
20个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长期不足,信贷膨胀的态势相当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特别是2005年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被经济学家认为发生几率极低的“流动性陷阱”已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初现端倪,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1]2006年,银行的巨额流动性使到全国性的信贷规模急剧膨胀,间接推动了各种资产价格全面上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摆在中央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一)存差持续扩大
自2004年国家实行最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二者间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下降。截至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17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8倍;金融机构存差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2005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近一半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末的4000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1.26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2005年3月17日,中央银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0.63个百分点,但金融机构上存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到9月末达1.26万亿元。截至2005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4.17%。超额准备金过高,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截至2006年7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达2.7%。
(三)M2与M1增速差距持续拉大
2005年,M2的增速连续数月超过预期15%的增长率,M2与M1增速差距从年初的3.3%一路扩大到年末的5.8%。2005年12月末,M2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高2.94个百分点;M1余额为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速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进入2006年后,M1与M2增速差距更大,一季度创下了M2同比增长较M1同比增长高出8.58个百分点的新高。
(四)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2005年3月以来,整个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从最高位的2.18%下降到最低位的1.11%左右;年末,质押式国债回购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仅为1.56%,比年初的1.84%下降了28个基点,受此影响,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回落态势。当前银行间市场1年期国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两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均低于1年期2.25%的银行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现象。2006年第一季度央票利率、银行间回购和拆借利率较去年末抬升70个基点左右。其中,1年央票与存款利差缩至38个基点,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其与存款利率利差缩至19个基点,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
二、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
经济决定金融,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近年来的增速远落后于它们。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期,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2002年至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6.1%、26.2%、27.6%和25.7%,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则分别为8.8%、9.1%、13.3%和 12.9%;2006年上半年,前者增长29.8%,后者只增长了13.3%,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问题加剧。消费相对落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
同时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边是大企业的资金过剩,另一边却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紧张;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另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从区域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性问题突出,而广大的中西部仍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在流动性过剩压力,而农村却仍然资金缺乏。“地下金融”的日趋活跃就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并不是总体的流动性过剩(巴曙松,2006)。[2]少数被资本追逐的高利润行业“囤积”了大量的资金,其资产价格被不断重估,从而带动相关资源的价格一路攀升,造成银行流动性全面“过剩”假象。
(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的外汇占款增长。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约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中央银行用于对冲操作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因此,为“对冲”人民币升值压力、稳定汇率而形成的货币流动性增强趋势依然强烈。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货币总体流动性达2.0万亿元,同比增长93.4%;外汇储备达 0.8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76%;外汇占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34.96%;而同期银行贷款余额和有价证券投资分别为20.6万亿元和3.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9%和17.23%。
(三)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为13.53%,低于2004年的14.54%。银行业机构新增贷款从2003年的3万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2.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幅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30%下降到2005年的16.2%。尽管2006年一季度,银行贷款一度出现高速增长,并导致中央银行出台相关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可能出现的贷款过快投放趋势,但是全社会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下滑导致信贷萎缩。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远低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2.5%的水平;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8.7%,低于上年增长39.4%的水平。2006年一季度,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66个行业中,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的行业多达24个,比上季度增加9个。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将直接减少对银行的信贷需求。
(四)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
200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14.11万亿元,当年GDP为18.23万亿元,储蓄率高达77.36%。2006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我国的高储蓄率相比,2001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富国的储蓄率通常高于穷国,但也仅在20%左右。我国现阶段家庭储蓄率较高与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家庭储蓄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没有形成完善的养老保险、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同时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降低消费。此外,住房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使相当多的大众储蓄资金用于买房和子女教育储蓄,这也是导致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3]
三、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的界定
尽管不同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时,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从根本上说,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政策能否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第二,货币当局是否有能力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第一层含义是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运行的作用力问题,即货币政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的问题,这可以概括为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如果货币政策确实能对经济中的真实变量(产出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货币政策在理论上是有效的,称为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如果货币政策根本不能对经济运行中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微不足道,那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第二层含义是以第一层含义为基础的,即如果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确实具有强而有力的影响(货币政策是理论有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当局在既有的知识范围内,是否有能力利用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可以概括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问题。如果理论和经验证据都表明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当局也能利用货币政策的效力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那么货币政策是实施有效的;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虽然具有理论上的有效性,但货币当局根本无力利用货币政策的这种效力引导经济按预期的轨道运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无效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实际意义。[4]
从以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界定上来看,本文研究的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就属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问题,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等方面内容。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上的困境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缩减银行流动性乏力。2006年来中央银行分两次将存款准备金率由2004年的7.5%调高至8.5%,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3%上调至4%。中央银行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通过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直接可以冻结资金3000亿元左右,再加上乘数效应的影响,实际紧缩的流动性可能会达到1.2万亿元左右。在金融体系健全的环境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可以有效地收缩总体的流动性。但就目前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和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原因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起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强制结售汇制所导致的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不是完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而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中央银行在一个月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商业银行信贷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使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行冲销。其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较小,其贷款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较足,具有较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即使出现流动性困难时还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其趋利动机会使中央银行紧缩信贷的效果大打折扣。[5]
2.利率调整对流动性过剩作用不大。2006年4月中央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提高到5.85%。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利率作为有力的价格型调控手段可以有效引导金融市场中资金的收缩与膨胀,只要中央银行采取小步、连续的加息措施,加息效果就会慢慢地显示出来。但由于我国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还没理顺,基准利率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还不能适应货币政策预调和微调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就历次利率变动的实际效果来看,企业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变动并不敏感,利率政策的效果较小。
3.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的能力有限。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一种政策手段。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逐渐成为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最频繁和最倚重的政策工具,发挥着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和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作用。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之初,主要对象为国债市场,但短期国债数量极少,并且发行的国债中仅有30%左右能够上市流通,且在品种和期限结构上不能适应货币政策操作的需要,从而限制了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从2002年开始,中央银行尝试使用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有效地对冲了大量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但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利率(价格)调节工具的有限性,使中央银行在与市场对话时似乎处于弱势地位(李扬,2004)。[6]
还有一个情况值得关注,就是本币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供应的作用往往被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所分流。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近年来美国经济疲软,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上升到历史新高,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国际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中央银行为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就只有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来收购美元。因此在货币政策的走向上,中央银行又陷入了既要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大、又要维持相对固定汇率的两难境地。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刚性,最终导致中央银行票据的不断膨胀,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票据“对冲”流动性的能力。
(三)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组织体系的健全,货币政策形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进入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初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90年代中期以来,间接调控不断扩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逐步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操作目标)的间接调控体系。
2.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总体流动性偏多,M2/GDP接近2倍,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多见的。总体流动性偏多在通货紧缩时矛盾并不凸现。当遇通货扩张时,多年积累的过多流动性会形成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巨大的压力。当中央银行调控意图需放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中央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到中央银行调控意图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中央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流动性的持续大量过剩必然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由于目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是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因此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就是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也就是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影响。[7]
从汇率政策的目标来看,汇率稳定是币值稳定的目标,而在现行的汇率管理体制下,央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只能被动地吸收外汇,外汇买入量越大,货币供应越多。外汇冲销政策操作的结果是,外汇占款比重急速上升,而再贷款等货币投放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多,为了将基础货币的投放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央行被迫不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相应地收回或减少再贷款等信用放款,从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供给总量的目的。[8]由于外汇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货币投放在外向型企业和内向型企业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就使得中央银行用信贷倾斜的方式去支持某一产业或行业的自主权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外向型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内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更为加剧。同样,货币供给的地区分配出现失衡现象。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供应相对充足,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内地地区,资金会相对短缺。这种资金流向结构上的失衡会随外汇占款比例的上升而加剧。
四、解决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一)多策并举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减弱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制定宽松政策,鼓励各类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建立新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广大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良好保障,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居民也会得到更多投资机会,进而降低银行的存差。
2.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首先,建立全能制银行,允许银行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增加收益,分散风险,如银行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等方式来增加投资渠道。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虽然降低到65%,但是对于国外大银行来说,贷款一般都在40%左右。其次,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增加银行高质资产。再次,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步伐,银行可将中长期资产变现为资金,鼓励居民购买银行债券,促使投资与储蓄相互转化,改变目前银行资产单一状况,增加银行盈利性。
3.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更新居民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为所有公民提供良好服务,为居民预期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居民而言,要进一步更新消费观念,善于利用银行提供的住房等个人消费贷款来增加消费,提高自身生活水平。
(二)减少外汇占款,强化市场功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持续增长的势头。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逐步从强制结售汇过渡为意愿结售汇,放宽所有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比例,变外汇银行结算周转限额管理为比例管理,逐步增加各市场主体持有外汇的比例。减少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外汇账户政策应朝着分流市场外汇的方向调整,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支持企业走出去,改变我国在外汇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外资流进来易、流出难;对企业严、对个人松;对内资严、对外资松的不对称管理格局,逐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允许和扩大国际开发机构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或以其他人民币融资形式筹资,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通过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的心理预期,使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反映,及时缓解和释放外汇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尽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9]
2.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夯实市场基础,拓宽央行货币调控的空间。通过市场机制,让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决定外汇市场的交易行为,使我国的外汇市场在做市商制度基础上成为一个多元化、分散化的市场。要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改变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的同质性。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增加市场交易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大企业集团等可逐步直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交易。大力进行产品创新,开办并尽快扩大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逐步推出掉期、期货、互换和回购等衍生品交易,使市场能够满足向参与者提供套期保值、风险规避以及投资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需要。
3.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提高外汇冲销的效率。一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基金一部分应该来自国家外汇储备,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重要调节杠杆,在央行与外汇市场之间设置缓冲屏障,切断外汇储备直接与国内货币量变动的联系。二是灵活设计和选择各种冲销工具并扩大组合篮子中的数目。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例如,韩国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稳定债券”可暂时取代尚不发达的公开市场业务。马来西亚的“雇员准备基金”可以调节流动性,从而将政府和雇员准备基金的存款从银行系统转移到中央银行的一个特殊账户。[10]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可以设计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和冲销金融工具和手段,巩固和发展汇率制度改革成果,提高货币调节和汇率管理水平,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对外汇的冲销工作也更具效率。
㈡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的货币信贷
2011年以来,人行海口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海南省各金融机构是适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着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分指标来看,存款增速创近几年新低,存款增量同比大幅下降;贷款保持较快增长,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银行经营效益良好,不良贷款比年初实现“双降”。
一、存款增速创近几年新低,存款增量同比大幅下降
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90.19亿元,同比增长12.27%,增速比上月末回落2.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7.69个百分点,增速为2006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存款余额比上月减少23.27亿元,比年初增加273.02亿元,同比大幅少增550.87亿元,前三季度存款增量创自2008年同期以来的新低。人民币方面,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430.64亿元,同比增长12.07%,增速比上月末回落2.5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8.6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存款258.52亿元,同比大幅少增587.46亿元。
(一)从存款结构看,单位存款和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半年末均出现回落,财政存款余额环比下降。
单位存款同比大幅少增,定期存款增量占绝对主导。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单位存款余额2401.15亿元,余额比上月末减少27.09亿元,比上半年末减少54.22亿元,比年初增加46.59亿元,同比大幅少增369.88亿元。从单位存款的机构看,前三季度,定期单位存款累计新增87.37亿元,比单位存款总增量多增40.78亿元,成为拉动单位存款小幅增长的主力。
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半年末下降,存款增量同比明显回落。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857.91亿元,余额比上月末增加22.25亿元,比上半年末下降6.5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5.18%,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39和14.70个百分点,创2008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前三季度,储蓄存款累计新增186.43亿元,比上年同期明显少增138.63亿元。
财政存款余额环比回落,增速同比大幅下降。9月末,财政存款余额189.34亿元,比上月末减少16.93亿元,比年初增加40.01亿元,同比少增32.16亿元。受上年同期高基数以及三季度全省财政支出力度加大的影响,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0.32%,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10和50.58个百分点。
(二) 从存款主体看,商业银行存款增量大幅下降,农信社存款增量显著上升。由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存款增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少增,使得其存款增量占比明显下降。前三季度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累计仅新增存款36.84亿元,增量占比为13.49%,同比大幅下降38.2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信社累计新增存款116.50亿元,增量占比为42.67%,同比显著上升33.77个百分点。另外,村镇银行存款增量占比上升较快,截至9月末,其增量占比比上年同期高出5.85个百分点。
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17.66亿元,同比增长25.32%,增速比上月末略升0.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回落9.2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3.58亿元,同比多增40.01亿元,前三季度贷款增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69.13亿元,同比增长2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399.34亿元,同比少增47.07亿元。
(一)贷款期限结构明显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量同比明显多增,中长期贷款增速、增量占比同比快速回落。
短期贷款增量同比明显多增,贷款增速同比大幅加快。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为168.60亿元,比年初增加63.65亿元,同比明显多增98.5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9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33.05个百分点。
票据融资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增量同比保持多增。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为50.08亿元,余额同比下降21.76%,降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收窄26.06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比年初增加10.99亿元,同比多增42.44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速、增量占比同比快速回落,贷款主要投向固定资产贷款。由于贷款期限结构调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今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和增速呈现回落势头。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397.55亿元,比年初增加377.55亿元,同比少增157.81亿元,贷款增量占比同比大幅下降40.5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81个百分点。从中长期贷款投向来看,前三季度,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累计新增214.26亿元,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56.75%;中长期经营贷款和银团贷款累计新增131.68亿元,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34.88%。
(二)从贷款行业看,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行业。1-8月, 基础设施行业累计新增贷款17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8.73亿元,占行业贷款增量的48.68%,占比同比提高1.50个百分点;由于今年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房地产行业贷款新增较多,1-8月,累计新增贷款94.84亿元,占行业贷款增量的26.04%,占比比上年同期明显提高5.42个百分点。
(三)从贷款主体看,国开行贷款增量占主导,农信社贷款增量排名全省第二。由于国开行在省内基建投资项目融资方面的传统优势以及今年以来大力开展境外贷款业务,其贷款增量占据主导地位。截至9月末国开行累计新增贷款222.96亿元,贷款增量占比为44.27%,比上年同期上升5.92个百分点。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明显下降,截至9月末其累计新增贷款128.33亿元,贷款增量占比为25.48%,比上年同期下降8.14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农信社累计新增贷款65.30亿元,同比多增6.70亿元,贷款增量排名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二。此外,村镇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9月末新增贷款14.06亿元,同比多增13.72亿元,贷款增量占比为2.79%,比上年同期上升2.72个百分点。
三、个人消费贷款低位增长,贷款同比明显少增
9月末,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9.70亿元,比年初增加16.45亿元,同比明显少增100.09亿元,前三季度月度平均新增个人消费贷款1.83亿元,仅为上年同期平均数的14.13%;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5%,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2和78.93个百分点,创2007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由于上年同期高基数,增速连续13个月呈现快速回落势头。
四、农村信用社:存款高速增长,贷款高位加快增长
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421.04亿元,同比增长50.49%,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22和5.7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余额比年初增加116.50亿元,同比多增43.13亿元,存款增量排名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9月末,全省农信社贷款余额242.33亿元,同比增长40.4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66和38个百分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5.30亿元,同比多增6.70亿元,贷款增量排名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二。
五、外汇存款较快增长,外汇贷款高速增长
9月末,全省外汇存款余额9.37亿美元,余额比年初增加2.57亿美元;余额同比增长36.62%,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1.62和40.98个百分点。9月末,外汇贷款余额54.84亿美元,同比增长62.0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47和26.35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17.96亿美元,同比多增14.82亿美元。其中,境内贷款新增9.53亿美元,境外贷款新增8.43亿美元。
六、资金累计实现净流入,但7、8、9三个月资金连续出现净流出
前三季度,海南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累计流入资金27680.9亿元,流出27602.2亿元,累计资金实现净流入78.7亿元,比上年同期明显少流入资金783.1亿元。其中,9月份,海南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跨省资金流入3079.6亿元,流出3126.7亿元,资金净流出47.1亿元,7、8、9三个月连续出现资金净流出局面。
七、银行经营效益良好,不良贷款实现“双降”
前三季度,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情况良好,账面共盈利55.33亿元,同比多盈利10.11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盈利14.86亿元,同比少盈利2.24亿元;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盈利26.18亿元,同比多盈利3.98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6.94亿元,同比多盈利1.42亿元;农村信用社盈利5.93亿元,同比多盈利6.12亿元。不良贷款实现“双降”。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7.464亿元,比年初减少2.06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40个百分点。
八、社会融资总量环比、同比呈现明显增长态势
截至2011年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总量625.1亿元,同比多融资187.14亿元。分季度看,一季度和二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分别为199.19和394.52亿元。其中,间接融资364.35亿元,占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的58.29%;直接融资260.75亿元,占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的41.71%。
九、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贷款余额占比环比上升
截至2011年8月末,海南省金融机构的大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998.09亿元,其中大企业1068.80亿元,中小企业合计929.2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6.51%,其中,2011年前8个月,中小企业新增贷款215.17亿元,同比增长30.13%。2011年前8个月,海南省金融机构已累计向大中小企业发放贷款753.54亿元,大企业480.15亿元,中小企业合计273.3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36.28%,环比上升0.49个百分点。
㈢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不是MO,这个是银行现在总共有多少存款
你可以去看看MO的定义是什么,不是你说的那样
银行贷款余额也就是银行贷款业务的累积余额 银行贷款其实也是银行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所以银行对比较好的企业或专案的贷款时很积极的。
贷款是金额机构向非金融部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货币资金及其行为,是银行或其他金额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在中国现行金融统计中,各项贷款包括:(1)短期短款,具体又分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建筑业贷款、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其他短期贷款。(2)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3)中长期贷款。(4)信托贷款。(5)融资租赁。(6)委托贷款。(7)票据融资。(8)各项垫款。
存款有存款利率,相对而言贷款就有贷款利率,就是贷款人出让资金使用权,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费用;再贷款是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发生临时性资金短缺而出现挤兑,也是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来控制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
去当时办理贷款的银行列印一份贷款余额流水就可以了 写的很清楚。每个月的还款以及换了多长时间,还有多少待还
金融机构贷款,对社会来说是资金投放量,资金是物资的代表,投放量大说明为社会提供的物资多。对内是衡量金融机构资产的规模大小。
对人民银行来说,是衡量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标志。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我们知道,资金是经济执行的动力,也是结果。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意思就是 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
希望能帮助到你 ----千万别忘记点选采纳答案和顶一下哦----
㈣ 4月新增贷款7188亿元,存款减少4609.
4月金融统计数据如期而至。5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在新增社融方面,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整体来看,4月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居民消费、购房意愿还需稳固
4月信贷回落明显。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同时,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相较2023年3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回落,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而在2022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
分部门看,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稿备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而在2023年3月,住户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348亿元,回到2021年同期水平;居民短期贷款更是增加6094亿元,同比多增2246亿元,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全力推进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此后2月、3月的信贷投放也处于较高水平,一季度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幅显著。对于4月信贷投放出现回落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释,4月人民币贷款较3月呈现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
“分部门看,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居民贷款再次下降,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表明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温彬指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直言,4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处于偏弱水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季节因素。4月信贷、社融往往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回落;二是居民楼市销售偏弱。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反映当月楼市销售偏弱;三是银行金融机构调整信贷节奏。今年政策靠前发力,4月银行金融机构对信贷投放节奏进行一定调整。
周茂华提到,从结构看,4月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住户存款同比少增,意味着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贷款,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信心和需求在较去年4月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企业信贷需求仍保持旺盛,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反映国内企业对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针对居民部门信贷减少这一情况,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居民部门信贷数据与4月消费修复、乘用车零售增长、房屋销售恢复有所背离,可能受颂脊金融体系主动放缓居民信贷投放节奏、按揭贷款放宽与销售之间存在时间差的影响,部分增量消费贷、房贷、车贷等可能会延后到5月放款。
理财市场回暖分流居民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民币贷款增量有所减少外,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超过4000亿元。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具体来看,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图片来源:央行
4月居民人民币贷野敬渗款、存款双双回落,也对货币供应产生了影响。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
整体来看,尽管M2增速较上月末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温彬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回暖背景下,居民储蓄有所分流。同时4月财政存款大幅增加,财政资金回笼也制约了M2增长。下阶段,受去年基数逐月抬升的影响,预计M2增速还将回落。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受2022年4月央行集中上缴利润带来的M2高基数影响,M2与M1剪刀差收窄,但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资金活化程度不断提高。
周茂华称,M2同比继续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目前货币环境继续适度宽松,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社融增速保持平稳
另一方面,随着4月信贷投放量减少,4月社融增量也出现回落。经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9亿元,同比少减44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3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19亿元,同比多增73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47亿元,同比少减121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3亿元,同比少80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548亿元,同比多63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93亿元,同比少173亿元。
图片来源:央行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尽管2023年4月社融增量较上月5.38万亿元有所回落,但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下,4月信贷社融规模同比增长10%,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
周茂华表示,从总量来看,我国经济依旧保持良好扩张态势。4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继续多增,反映国内宏观支持政策力度不减,预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扩张态势。
在王运金看来,4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变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季度初月的银行信贷考核力度不强。二是一季度超额投放满足了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需求,4月继续增加负债的动力不强,信贷需求放缓。三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主动放缓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一季度例会表示要保持信贷总量增长、节奏平稳,一季度超额的信贷投放可能部分占用了二季度部分信贷额度,4月部分贷款与银行承兑可能延后至5月放宽。四是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政策需持续扩需求。
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
5月11日早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这一数据表现也整体低于市场预期。
“4月CPI和PPI数据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仍有待加强。”温彬分析道。温彬表示,就宏观政策而言,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一阶段信贷总量以及货币政策走势,庞溟指出,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热度持续回暖,“五一”假期带动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强劲修复,房地产销售端的点状回暖复苏态势将进一步畅通“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可以说社会有效需求回暖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信心预期企稳之间的正反馈也进一步加强。预计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社会有效需求持续、积极的修复将会继续带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的信贷需求保持在合理水平。
同时,庞溟认为,由于2022年年中的调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和7400亿基建资本金政策有可能不再延续,预计后续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落。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定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王运金指出,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宽信用,短期性的节奏调整不影响扩需求的整体政策导向,信贷与社融较快增长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㈤ 贷款余额同比增加,增幅同比下降原因
贷款余额同比增加,增幅同比下降原因如下:
1、货币政策调整:为了降低埋乱贷款余额的增速,中央银行会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抑制贷款余额的增加,例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实施唯敬定向降准等政策。
2、宏观经济形势弯山档变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贷款余额的增减,一旦经济形势不好,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受到影响,减少贷款余额的增加。
3、监管政策完善:政府在监管方面也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限制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从而减少贷款余额的增加。
㈥ 银行业储蓄余额下滑采取什么措施
(一)加强资金调控,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方便客户,多吸收低利率存款。要在扶持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摸清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对客户搞好开户和结算服务,以吸收更多的对公存款。储蓄工作人员要不怕麻烦,热情主动地为客户办理活期储蓄,增强资金实力,努力降低存款成本。另一方面,要科学安排贷款、债券投资、回购的投资比例。贷款和债券投资等资金运营行为能够保持在相对匹配的状态,要根据储蓄的流入确定贷款规模,并安排备付资金进行投资运营。要注意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配置,避免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用途或将长期资金用于短期用途,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比率,保持资产和负债的相对平衡。
(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在加大信贷资运用,特别是加大中小企业投放贷款力度的同时,要建立新增贷款风险的防范机制。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设置评估咨询,审批专班,强化事前风险控制;要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抵押担保制;要试行信贷风险抵押金和违约金制度,对大额、高风险贷款实行信贷保险;要加强贷后管理,强化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要加强信贷的授信管理,合理确定授信额度;要改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防范利率风险;要采取更灵活的贷款定价策略,给优质客户以优惠,以巩固自身的优良客户群。同时,切实加强不良贷款的盘活工作,多法并举,使不良贷款实现绝对额和相对额的双下降,达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要求。
(三)加强利率管理,提高银行的存贷款定价、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基准利率和浮动区间,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要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各金融机构应及时端正思想,做好宣传,让每个职工都认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不断强化职工对利率风险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和管理手段。要加强对利率预测的研究力量。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训,提高专业水准。要引进高学历、擅于数量分析的专业人才。
(五)加强中间业务开发,提高抗利率风险的能力。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降低利差在银行收益中的比重,从而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要大力发展保管、担保、结算等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要运用银行功能拓展代理性中间业务,如代理收付款、代理保险、代理资产保管业务;要培养专业人才,积极探索咨询评估等专业技术中介业务,如信息咨询、资信咨询、评估类咨询等。要发展经济咨询、代客理财、代客外汇买卖、一卡通、一柜通、一网通等新的中间业务。
㈦ 什么是存贷款余额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