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做抵押贷款的是正式工吗
不一定。在银行做抵押贷款的人叫信贷员,信贷人是否是正式工还要看编制,签了劳动合同就是正式工,没有签就是编外人员。
2. 去银行办理房贷的经理是银行正式员工吗
是的。
办理房贷客户经理和银行的关系是员工和企业的关系。
他们的工作范围包括:寻找客户,对融资贷款项目写项目调查报告,跟客户做分析,调查项目的真实情况,项目风控会议通过,签订合同发放贷款或融资。
3. 国有银行信贷员是国家工作人员吗
是国家工作人员,是银行的员工,信贷员的信贷处归属银行行长直接领导
4. 银行信贷人员算是正式员工吗
不一定,要看编制,如果签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就是正式员工,不然就是编外人员,信贷人员也有编外的。
至于待遇,要看业绩情况,总体来说待遇不差,始终与业绩挂钩,另加其他收入。
5. 工商银行信贷员是正式工吗有工号
工商银行信贷员一般都是正式工,而工号是员工都会有的。
客户经理需要办理资产业务,如为客户办理贷款,这就需要正式的信贷人员业务办理资格,而从监管部门到银行总行都对信贷人员办理资格有严格的考核和规定,所以,一般没有资质的不可以在信贷业务上岗,只有正式的员工可以从事信贷业务岗位,办理信贷业务。这也是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风险的角度做的规定。
当然了,现实中也有一部分客户经理是派遣制员工,不过派遣制客户经理人员工流动性大,一部分如果达到了一定的业绩标准,就可以尽快转正了;另一方面如果业绩长期达不到最低标准就直接退回了。
6. 工商银行有工号信贷员是正式工吗
是的。
信贷员作为银行核心部门的员工,都是需要直接同银行签订劳动合同的,否则按照监管的要求叫做风险管理不到位。至于信贷员是否已经成功转正,不做特别要求。信贷员作为贷款的第1道接待客户人员,需要将其行为严格的管控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内。
信贷员可说是银行派出的测试贷款方所提供信息是真是假的“测谎仪”,主要负责调查贷款公司和贷款个人的实力和潜力,向其提供贷款方面的政策咨询,需具备出色的判断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倾听、亲和力和沟通能力。
7. 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可以说,大多数银行的信贷员都是正式员工,但并不是说所有银行的信贷员一定都是正式员工,也有不少银行的信贷员是派遣制的。
至于为什么很多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这跟信贷员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信贷员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经理,他们主要是连接银行跟客户的桥梁,负责银行的信贷工作。
而且有些银行的信贷员权限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在审批客户贷款的时候,很多信贷员就有比较大的权限,可以参与到调查、审核、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各种流程当中,并出具独立的调查报告。也正因为如此,银行对信贷员的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信贷员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业务拓展能力、财务分析能力、风险控制能力。
此外信贷员还必须熟悉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监管动向、行业动向、贷款的基本原则、发放条件、贷款流程等等,对贷款“三查”内容及要求,风险管理与控制等知识点也都必能熟练掌握。 从客户受理到贷前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贷款审查、签定合同、输入客户信息、贷款发放、贷后检查、到期收回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操作自如。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合格的信贷员要求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一般人很难胜任这份工作,也正因为信贷员的工作要求比较高,而且对于银行来说比较重要,因此大多数银行的信贷员都是正式员工。
当然也并非所有银行的信贷员都一定是正式员工,有部分银行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也会把一些信贷员的工作分配给一些派遣制员工。
银行的派遣工相当于临时工,他们并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不跟银行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由派遣公司派遣到银行工作,银行把工资奖金划给派遣公司,再由派遣公司发给派遣员工。派遣制员工通俗点讲,就是你在银行里上班,但不是银行的职工,只是派遣公司派遣到银行做辅助性的工作,且基本没有进入到管理层的机会,其工资、福利也比银行正式员工低一些。
说白了派遣制员工就不是银行体系内员工,所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比较基层的工作,比如柜员大堂经理等等。
不过在实际当中,有一些表现比较优秀的派遣制员工,也有可能被银行委以重任,比如晋升到信贷经理,这样就可以参与到银行的信贷工作当中。不过这些派遣制的信贷经理权限跟银行的正式员工也有比较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这些派遣制的信贷员只能协助客户经理做一些业务,做的业务算着自己名下,但是在涉及一些关键决策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直接的权限,比如没有签字权,而是需要让其他正式员工来决定。
当然有一些派遣制的信贷员自身比较优秀的,在从事信贷业务的过程当中表现比较优秀,给银行创造了可观的利润,而且综合素质比较高,那他们也是有机会直接转正的,转正之后他们就会成为银行的正式员工,跟银行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样不论是待遇、晋升都会有很大的改善。
我刚进入银行时被定位柜员岗。三个月以后转岗为客户经理,也就是信贷员岗位。银行的转正时间一般至少在一年以上。那个时候,无论是作为柜员还是作为信贷员,我都不是正式员工,而且这也不影响我办理任何业务。对于银行基层工作来说,没有什么岗位的工作是非正式员工干不了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哪些岗位必须是正式员工的说法。
从银行招聘新人的定位方面来分,可以分为派遣制员工和准正式员工。
派遣制员工的来源一般有两个,一个是 社会 招聘而来,一个是校园招聘中表现并不是那么优秀的人。准正式员工的来源一般都是校园招聘。
在十年前,银行利润非常高,很少会考虑招一些派遣制员工。近几年银行业绩下滑,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派遣制员工福利待遇,工资水平都比正式员工要少。通过“转正”这一手段来激励这类员工不断努力工作成为了各家银行都在使用的方式。
当时有一个同事,因为学历原因,从招进行内开始就被定位派遣制员工。银行承诺他两年以后,根据业绩情况考虑为其转正。业绩要求是贷款发放量超2000万,日均存款超过2000万。
准正式员工就是只要没有犯不可饶恕的错误,基本都会在一年以后如期转正。
在银行,这两类员工都不是正式员工,但是他们在银行的定位却完全不同。
银行招进来的派遣制员工一般都会安排在哪些岗位上呢?一般会放在能够创造利润的岗位上去,也就是客户经理岗。而柜员岗则一般留给校园招聘来的准正式员工。
派遣制员工一般都有 社会 经验,进入银行上手会比较快。带有销售职能、客户关系维护职能的客户经理岗比较适合他们。刚从校园出来的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是银行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银行所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关键环节。柜员岗能够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快速了解银行业务,全面掌握银行最基础的知识。
总结:银行基层单位的工作相对总分行的职责来说还是相对单一的,只要下功夫学习,就一定能很快上手。要说所谓的业务风险性,完全没必要担心。银行的流水线作业流程早就可以规避因为某个人而造成的操作风险。信贷业务从客户申请到最后放款还款,可能要经历好十几个人。柜台工作则至少要经历三个人以上的监督与检查。所以是不是正式员工,并没有什么关系。
提这个问题,证明你对于银行真的是一无所知,银行的信贷员(即客户经理)并非说都是正式的员工(只不过签订合同时一般是正式员工签,有的银行编制外的员工是没有签字权)。
银行的员工分类 银行目前的员工可以分为两类,编制内的员工以及编制外的员工,编制内的员工即正式员工,在银行的编制范围之内,与银行直接签到合同,因此也称之为合同工;编制外的员工,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劳务派遣员工,这些员工并不在银行的编制范围内,他们也不是跟银行签订合同的,而是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银行把钱划拨给劳务工资,劳务公司在发放给这些人,类似于劳务公司派来银行帮忙的,银行随时可以要求他们走人,因此也成为临时工。
其实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银行之所以要这么做,都是为了节约成本,现实中编制外的员工薪酬待遇都会低于编内的一截,特别是过节福利以及年终奖很多更是直接打折甚至没有,这就是所谓的同工不同酬。
编制内外的转变
一般编制外的员工都是因为学历(比如很多银行现在都要求招收本一的,而你只是个大专学历),如果想要到银行工作,短期肯定是无法作为正式员工,因为不符合政策,故而只能以编制外员工的身份工作。不过,银行还是有一丁点的人情味的,对于在银行服务工作达到一年年限的员工(比如五年),那么柜员是可以通过行内的考试转为编制内的;至于说信贷经理,对时间的要求到不高,关键在于业绩,比如我们行,编制外的零售客户经理,只要你名下的日均存款达到3000万元即可转为编制内的零售客户经理,所以编制内外是可以转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
总结由于信贷员是靠业绩吃饭的,如果没有业绩基础工资是极其低的(没错,比柜员还低),因此长时间无法达标的,很多编制外的员工都会辞职(因为看不到希望,没有业绩,熬再久都转不了编内的);而对于编制外柜员,虽然薪酬低于编制内的一点,但只要熬到一定年限,通过考试是可以转为编内的,有盼头,所以耐得住寂寞。这就是为什么信贷员中编制外的员工少,而柜员中编制外的员工多的原因。
银行的信贷员是正式工,而柜员是派遣制,这是银行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在股份制银行。
员工派遣制的做法,说到底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通常银行总行对于正式员工人数是有限制的,准入门槛也比较高。所以分行都会以招聘派遣制员工来满足岗位需要。说句题外话,银行人均收入之所以高,就是因为工资总额是把派遣制员工算在内的,但公布员工总数时则是剔除派遣制人员的。
信贷部门是银行的核心部门,所以只有用正式员工才能有利于银行。首先,有利于培养。培养一个信贷员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只有正式员工才会有这个忠诚度。其次,有利于稳定。正式工收入高福利多,相对来说无论银行怎么严厉考核,正式工贪恋这份收入也不会考虑换工作。再次,有利于风控。银行对正式工可以进行处分,例如记过、开除等,对员工的约束能力较强,而派遣制则因为不算本行员工,不能进行处分只能辞退。
柜员岗位有其特性,所以多用派遣制。第一,岗位流动性大。柜员压力大收入低,所以流动性大,招收派遣制比正式工手续简便,基层有决定权。第二,技能单一,很容易培养。说实在的,高中以上学历的经过培训就能胜任柜员工作,所以银行对这个岗位是不太重视。第三,风控简单。柜员上岗工作全都在监控下进行,相比信贷员容易管理。第四,这个岗位虽说派遣制,想进来的人却挤破头,银行不愁招人。既然如此,何必去挤占一个正式工名额!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这个问题不标准,应该来说银行的信贷员不会是外部派遣员工,而是本行职工(包括可以是试用期的本行职工),而且必须是正式一轮一轮招聘进来的正式员工。越是银行内部管理正规,对信贷员的要求就越高。
信贷员作为银行核心部门的员工,都是需要直接同银行签订劳动合同的,否则按照监管的要求叫做风险管理不到位。至于信贷员是否已经成功转正,不做特别要求。信贷员作为贷款的第1道接待客户人员,需要将其行为严格的管控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内,如果他们都是派遣员工,那将来出了事,银行还如何处理啊?
德先生在银行工作期间,那时候信贷员还是银行内最让人羡慕的工种,工作时间又自由,又同外部客户打交道,还能学到东西有时候还有一些实惠可以落,又是给银行创造利润的部门。所以信贷员的工资在银行内基本上是最高的,待遇也很好。那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存款任务指标。
但是现在信贷员职责压力是比较大的,在日常工作中流程管理也非常严格。如果一旦出了呆坏账,很多银行尤其是小银行,都会要求信贷员就地转成催收岗位,只发放基本工资,专职去催收贷款,同时也不容许辞职离岗。想想真的是很悲催啊,同时我们想想,如果是派遣员工,怎么可能要求人家这么做呢?只有是同银行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银行才能提出这么不合理的要求。
过去银行很多柜员都是派遣员工,银行又不需要承担过多的人力开支,在管理方面也比较好管理,但是后来监管部门发现,这种模式弊病太多,引发的风险也不小,所以后来要求银行逐步减少派遣员工数量,都更换为自己的合同员工,所以现在很多银行内的派遣员工数量越来越少。然后又随着银行都在不断减少线下网点,那么对于柜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少,这种二元制用工现象也逐步得以改善。
其实银行内部哪个岗位的压力线都不太小。但是如果从事业发展角度,压力越大的部门,未来事业前途可能越大。现在舒服,可不一定是一世舒服哦。就拿信贷员来说,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如果业绩做得好,工资绩效奖金那也是非常优厚的,而且在行里面岗位升迁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作为曾经的银行员工,从我了解的情况看,确实银行的柜员有一部分是劳务派遣员工,而对公客户经理(也就是所谓的信贷员)基本都是正式编员工。银行这么做,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
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经营的是高风险业务。相比较贷款发放,柜员这个岗位的职能更偏向“操作”,尽管目前所有的银行都是“全员营销”的状态,但柜员基本只承担少数信用卡、揽储等个人零售业务,风险较小,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无风险的金融服务业务上。而此类业务的总体要求较低,银行也放心外包给派遣员工。
信贷业务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坦白说,信贷业务确实要比柜面业务复杂的多。举个例子:新入银行的员工一般都会先下放到柜员岗锻炼,业务学得快,头脑灵活,才会被行长看中换到对公客户经理的岗位。这一方面是因为柜台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从事一段时间有助于新员工打好基础, 但更重要的是信贷业务的门槛较高,只适合一部分个人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员工胜任。 而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员工必然是银行的核心力量,银行自然不放心用派遣员工。
从事信贷业务讲究“资源”欣奇在银行呆了5年,深知一名对公客户经理,除了业务精通,八面玲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资源,也就是企业资源和存贷款资源。这一点是相当一部分银行员工所不具备的。
一般情况而言,正式编制的员工待遇会比派遣员工好一点,在银行在追求利益的面前,自然会把对公客户经理纳入正式编制,让其享受更好的待遇。而对于柜员来说,其代替性是比较高的,业务门槛也比较低,新人基本上跟着老员工看过2,3天,即可独立上柜,银行从成本角度考虑,对柜员的招聘采取派遣制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银行有很多的劳务派遣工,承担了很多工作,但是,他们却不能从事信贷工作。信贷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由正式工来担任。
大约在2012年的时候,银行在我们村设立了一个便民的服务点,安排了一个员工在那里,为附近的村民服务。后来,我们村里很多人都报警,要求警察抓他。
有了服务点,大家都不用在跑很远的路了到镇上的银行网点去办业务。热情周到的员工,很受大家的喜欢和信任。
在帮助村民办理存贷款等业务的同时,该员工也向村民们推销理财产品,从他那里办理理财,比银行存款要高很多。
很多村民也都听了他的推销,在他那里办理了理财。不过,大约1年多的时间,村民们就发现上当了。
刚开始的时候,理财还挺好的,每月有很高的收益,大家也放心,很多人把自己的积蓄都存在了这里。后来,大家发现,这名员工不见了,银行服务点也换了新人。
这时候,有人拿着理财产品的票据去找服务点取现金,结果,服务点根本不承认发行过这样的理财产品,银行也不承认有这样的产品。
经过了解才知道,老员工不辞而别,现在银行也一直找不到他。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他们上当了,轻信了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没有把钱存在银行,让这个老员工给卷跑了。
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个员工,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而是一个劳务派遣工,在这里只是帮助员工办理一些简单的程序性业务,根本没有开展信贷业务的权力。
村民们纷纷报警,请求警察的帮助。后来,这位老员工也被抓了,但是,村民们的钱,却没有挽回来。
他之所以跑路,是因为他把钱投放了高利贷,结果上游资金链断裂,他的钱和村民的钱,都没有了。
大家都十分后悔, 本来是出于对服务点员工的信任,以为他是银行的正式工,不会欺骗他们,谁成想,这是一个劳务派遣工。
以前,银行也有过劳务派遣工从事信贷工作,不过,后来出了不少事,银行就加强了监管,禁止了劳务派遣工从事信贷工作。
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贷业务很关键, 不容疏忽。信贷业务是银行的利润来源。 银行是吸收存款,然后再房贷,从中赚取利息差 ,这也就是银行的利润来源之一。保证信贷的安全,是银行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银行非常重视信贷安全,人员的使用上,也是把精英力量放在信贷业务上。
二是正式工当信贷员更安全。 银行正式工都是经过考试、政审等方式选拔出来的,在工作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是值得信赖的。而且,正式工的工资都比较高,待遇好,既能把信贷业务做大,争取更多地优质客户,同时也能很好的防范风险,确保不出问题。
三是劳务派遣工从事信贷工作,有较大的风险。 首先,劳务派遣工由于工资比较低,基本上是从事一些程序性的 工作比较多,对信贷这类核心业务接触的比较少,培训也少,他们的业务并不是很精通。而且,劳务派遣工接触这类重要的业务后,有可能存在谋取私利的情况,银行对他们缺乏有效的监管,信贷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所述,信贷作为银行最重要的业务,都是由正式工在负责,劳务派遣工是银行正式工的一种辅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从事很重要的工作。
银行信贷员就是对公客户经理,在银行绝对核心岗位。讲句不好听的话,混日子的多。信贷员可以决定这个银行的生死,但都不重视。没业绩没收入,大家都懂得,银行早晚都完玩。
你这个问题提的很专业。以我以前的银行单位为例说明,确实银行的信贷员都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基本上都是第三方劳务派遣人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还得从他们的工作性质来说。
银行的信贷员是为银行挣钱的人,是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主要负责把银行在 社会 上吸收的存款以贷款的形式发放出去,赚取利息收入。信贷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是银行自己的人,银行才能放心。毕竟这么多钱经过信贷员的手发放到个人手中,其中很容易出现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的问题,这样也容易让银行资金受到损失。信贷员成为银行正式员工以后,信贷员的个人档案,社保等等都需要银行保存办理,这样银行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信贷员进行管理。信贷员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也不会轻易在道德上发生风险。如果信贷员不管不顾的进行腐化行为,那银行可以在档案上进行如实描述,那这个信贷员在这个行业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并且信贷员是一个带有技术性的工作,培养一个优秀的信贷员需要银行付出很多,得用很多的不良贷款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信贷员。同时借助银行平台,信贷员一般积累了很多的客户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弥足珍贵的,如果信贷员离职,很可能会把这些资源带到其他的竞争单位,给银行带来损失。所以一般银行会用各种办法牢牢的抓住信贷员,防止他们跳槽。
我们再反观一下银行柜员呢?他们是给银行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他们是银行的成本投入。柜员主要的工作比较机械,最主要的就是给客户办理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存取款、转账等等现场办理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每天都要进行盘点,每天都要账实一致才能封账下班,每天的工作连续性不强,有很高的被替代性。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投入,银行会和人力资源公司合作雇佣一些劳务派遣人员来从事这些机械的工作,控制银行成本。
开源节流,实现利润这就是区别信贷员和柜员的原因。